-
海洋微藻可提取生物柴油,或可緩解能源危機
齊魯網4月24日訊 根據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微藻中可以提取生物柴油,甚至是航空煤油,為未來緩解能源危機提供新方案。微藻,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藻類,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體,它也是食物鏈的起源,在地球形成之初,便已存在,至今已存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而隨著海洋科技高速發展,微藻這種古老的生命體又一次發出耀眼的光芒。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微藻生物技術研究組和單細胞中心經過多年的研究,均成功從微藻中提取出生物柴油。
-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威海帕斯碸新材料: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
煙臺萬華化學又一新技術打破國外公司壟斷
水母網1月8日訊(通訊員 王思恩 煙臺日報記者劉潔)1月5日,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化學)又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端技術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壟斷。 環氧丙烷是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高端石化產品,是支撐聚氨酯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有機化工原料,其生產工藝主要有氯醇化法、共氧化法和直接氧化法。隨著我國精細化工和聚氨酯工業的發展,環氧丙烷產品市場前景日益廣闊,但是目前我國環氧丙烷生產主要採用的是氯醇法生產工藝,該工藝存在對設備腐蝕嚴重、產生的含氯化鈣廢水嚴重汙染環境等缺點。
-
海洋大學建成生物能源實驗平臺 目標:從微藻中提煉柴油
這是從浦東一家奶牛場汙水裡採集來的綠藻,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周志剛教授帶領團隊把它們放在露天的微藻生物能源實驗平臺上進行培育,目標只有一個:發現油脂含量高的微藻種類,為將來製備生物柴油尋找最有效的生物質能。 從室內光下搬到自然光下,上海海洋大學科研團隊把微藻生物能源向規模化研究推進了一步。
-
我國自主研發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這款由電子科技大學歷時10餘年研發的高磁導率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基板廠商壟斷市場的局面,不僅被華為、魅族、小米等手機採用,產品還銷至美國、日本等數十個國家及地區。憑藉「高磁導率磁性基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電子科技大學鄧龍江教授團隊近日獲得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中海油成套地震勘探裝備「首戰告捷」,打破國外裝備壟斷
中海油成套地震勘探裝備「首戰告捷」,打破國外裝備壟斷 張光明 軒倩茹 郭軼/中國海洋石油報 2016-11-10 14:07 來源:澎湃新聞
-
微藻:單細胞植物的大學問
微藻是一類古老的低等植物,在陸地、淡水湖泊、海洋分布廣泛。微藻種類繁多,截至21世紀初已發現的藻類有三萬餘種,其中微小類群就佔了70%,即兩萬餘種。
-
打破國外壟斷 中核集團醫用同位素國產化取得新突破
打破國外壟斷 中核集團醫用同位素國產化取得新突破 2020-12-26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銳微磁高性能快淬磁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原標題:科銳微磁高性能快淬磁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近日,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信息顯示,為了打破高性能粘接磁粉、熱壓磁粉的生產和銷售一直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企業
-
以微藻-菌顆粒汙泥工藝為例
然而,隨著未來汙水處理技術對能源消耗、碳排放和排放水質要求的不斷提高,CAS工藝已略顯乏力。例如,CAS工藝通常需要消耗大量電能曝氣用於氧化汙水中的有機物和氨,同時釋放溫室氣體(GHG)。據報導,2017年市政汙水處理所消耗的電能已達到全球電量消耗的0.3-0.5%,而在某些發達國家該佔比可達到3-5%,而汙水處理過程中所釋放的溫室氣體可佔全球全年(2010年)排放量的1.6%。
-
被忽視的新材料龍頭!受益「禁塑令」,PLA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打破國外壟斷。2、被忽視的新材料龍頭!受益「禁塑令」,PLA材料打破國外壟斷(東北證券)金丹科技是國內乳酸行業的龍頭,4月登陸創業板,擁有12.8萬噸乳酸及鹽產能,2018年市佔率達到18.34%。②PLA是壁壘極高、成長潛力大的好賽道PLA是由乳酸聚合而成,高純度和高廣度的丙交酯是PLA合成工藝的核心,是國內主要面臨的技術瓶頸。
-
醫用SEBS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在上周召開的新一代醫用關鍵高分子材料SEBS應用推廣會上,巴陵石化公司宣布,其研發生產的醫用熱塑性彈性體SEBS產品質量達到醫療衛生級標準,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具備萬噸級生產能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國家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性能優越的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SEBS被公認是替代軟質PVC的最佳材料。作為醫用輸液管材料的換代品,目前每年醫用SEBS需求量巨大。
-
鞍鋼新型索道用鋼絲繩打破國外壟斷
近日,由鞍鋼鋼繩公司研製的高性能柱狀新型繩芯索道鋼絲繩,成功應用到浙江溪口雪竇山景區和浙江千島湖黃山尖景區的脫掛式索道,打破了國外對該領域的壟斷,為鞍鋼進一步拓展客運索道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脫掛式索道對鋼絲繩性能要求極高,延伸率需達到1.5‰,而國產鋼絲繩延伸率通常在3.5‰左右,所以脫掛式索道鋼絲繩的供貨一直被少數歐洲公司壟斷。我國名山大川眾多,索道建設日新月異,索道發展空間極為廣闊,目前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
又一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
評委會聽取了項目工作報告和技術研究報告,經質詢和討論後形成一致意見,認為基於極薄取向電工鋼關鍵製造技術的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原材料到成品工藝控制完全自主,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這一新材料的國產化替代。
-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併網發電將會大幅提升中國核電行業的競爭力,同時對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建成具有重要意義。
-
【觀|動態】打破壟斷、填補空白,中國鋼鐵超!硬!核!
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國際領先……鋼企研發生產出系列產品,展現出中國鋼鐵的硬核實力!這是在國際上率先採用R6級圓鋼生產系泊鏈,同時標誌著寶鋼R6級系泊鏈用圓鋼開發應用進入新階段,為我國深海勘探開採事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馬鋼集團 打破壟斷!建成重型H型鋼工程
-
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
(原標題: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隆重召開)2020年12月2日「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開發區昌盛國際酒店召開,本次發布會由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
-
打破國外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有哪些新突破?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用於航空航天電子等各個高端領域的高純度氧化鎂獲得技術上的新突破。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實現突破,解決了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攻關的技術和產業化難題,打破了一直以來該領域被國外技術「卡脖子」的狀況。高純度氧化鎂是精細化工產品和高溫耐火材料,大量用於航空航天電子等各個高端領域。
-
充電樁核心晶片量產 東微打破國外廠商壟斷
這不僅打破了國外廠商的長期壟斷,而且產品的各項性能超過國外品牌。 一塊拇指指甲大小的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只有幾克重,卻能承載超過700伏的電壓,而導通電阻僅有30毫歐,實現了高效低耗的電能轉換,為充電樁的快速充電提供關鍵技術保障。昨天,蘇州東微半導體有限公司舉行產品發布會,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充電樁用高壓高速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GreenMOS)成功量產。
-
朱棣文參觀海洋所微藻能源合作企業新奧集團
美國能源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對中國的新能源技術研發,特別是微藻生物質能源生產與二氧化碳減排偶合技術研究十分關注,在來華訪問期間專程參觀了中科院海洋所技術研發合作單位——位於河北廊坊清潔能源企業新奧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