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大學建成生物能源實驗平臺 目標:從微藻中提煉柴油
這是從浦東一家奶牛場汙水裡採集來的綠藻,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周志剛教授帶領團隊把它們放在露天的微藻生物能源實驗平臺上進行培育,目標只有一個:發現油脂含量高的微藻種類,為將來製備生物柴油尋找最有效的生物質能。 從室內光下搬到自然光下,上海海洋大學科研團隊把微藻生物能源向規模化研究推進了一步。
-
選擇最佳的微藻生產生物柴油
微藻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能源,可以替代化石燃料,與用於商業生物柴油的傳統作物相比,微藻具有若干優勢。微藻的生命周期較短,而且它們可以在不適合農業的環境中發展,因此它們不會與糧食作物爭奪資源。在《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雜誌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分析不同物種特性的方法,通過考慮生物、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因素,選擇最佳的微藻作為能源。儘管微藻的優勢和培養程序有一定的改進,但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物種研究相對較少。
-
青島能源所利用黃絲藻製備生物柴油
半島記者 徐傑微藻,顧名思義,是指那些在顯微鏡下才能辨別其形態的微小藻類,但你可別小瞧它們。27日,記者從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獲悉,該所微藻生物技術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發現黃絲藻,建起了國際上少有的特色絲狀藻的藻種庫。
-
微藻生產生物柴油規模化,或成現實
石化油說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這也是我們從小受到的普遍的教育觀點。而生物沉積變油學說則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死去後,屍骸沉積在海底。海洋中含有很多鹽分,所以生物脂肪和蛋白質不能馬上降解,在強大壓力下,脂肪和蛋白質被逐漸液化,變成石油。這一觀點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曉。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對石油的需求越來越多。
-
朱棣文參觀海洋所微藻能源合作企業新奧集團
美國能源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對中國的新能源技術研發,特別是微藻生物質能源生產與二氧化碳減排偶合技術研究十分關注,在來華訪問期間專程參觀了中科院海洋所技術研發合作單位——位於河北廊坊清潔能源企業新奧集團。
-
小小綠藻產出生物柴油
不久的將來,汽車的燃油可能來自大自然的生物,比如玉米、大豆、菜籽、藻類等產油原料。其中的藻類植物多分布在海洋、江河和湖泊中,近年來,一些藻類植物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正大規模生長,甚至造成所在水域出現「綠色汙染」,遭遇唾棄。然而,在能源領域藻類卻是新型生物柴油的代表作物,並且廣受重視。
-
專家海水中挑出20種微藻 可用於食品醫療領域
在海邊生活的人幾乎沒人不認識海藻,可對於微型海藻就知之甚少了。這些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的微藻,蘊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在很大程度上支撐著海洋生態。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逄少軍博士和他的團隊成功從海水中分離出 20種微藻,目前分離工作仍在進行中。
-
微藻:單細胞植物的大學問
微藻是一類古老的低等植物,在陸地、淡水湖泊、海洋分布廣泛。微藻種類繁多,截至21世紀初已發現的藻類有三萬餘種,其中微小類群就佔了70%,即兩萬餘種。
-
未來能夠代替石油的生物能源出現,微藻造油真的能媲美石油嗎?
咱們國家卻走向了另外的一個方向,那就是通過研究其他的一些替代品,希望能夠替代原有的石油,而且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此次研究學者所發現的這種生物能源,確實是能夠在將來大規模的替代石油,而且它所產生的這種原油可以說在很多方面應用比較廣泛,在未來可以直接提煉出汽油柴油之類的。這種植物其實就是微藻,可能很多人認為這都是無稽之談,一種普通的植物怎麼可能會有石油的出現呢?
-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所海洋微藻項目進入產業化開發
近年來,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圍繞海洋微藻生物能源與資源化利用等領域,逐步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示範到產業化開發的完整的研發鏈條,海洋藻類項目的技術和系列產品研發開始領跑世界,取得重要突破。該所創立了基於單細胞技術的微藻種質資源高通量篩選與定向遺傳改造平臺,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微藻產油的遺傳與調控機制,為獲得適於工業化放大的優質藻種資源奠定基礎;發展了高效的微藻生物膜貼壁培養新技術並建成中試系統,培養產率高達6~8噸/畝/年,微藻光合效率平均達到了10%以上,為目前國際報導最高水平。
-
從海洋微藻中提取DHA油脂新工藝打破國外壟斷
從海洋微藻中提取出高品質的DHA油脂,加進奶粉中能促進嬰幼兒大腦發育,製成軟膠囊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南京工業大學黃和科研團隊發明的海洋微藻生產DHA油脂新工藝,打破了國外企業對微藻型DHA油脂的生產壟斷,目前已在多家企業應用並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為合作企業新增產值數億元。該工藝還獲得2017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技術發明一等獎。
-
中德微藻能源生物技術第二次研討會舉辦
11月26日至28日,由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德國魯爾大學(波鴻)共同主辦的中德微藻能源生物技術第二次研討會在青島召開。會議以「單細胞技術在微生物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微擬球藻合成生物學」為主題。來自德國、美國、韓國、英國、法國、比利時等國家,以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學、暨南大學等國內科研院校、企業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微藻,未來生物科技的「綠色黃金」?
這種微生物名為「微藻」,英文名稱Microalgae。微藻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和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可作為優質的食品原料和膳食添加劑。微藻作為原材料可以用來生產的產品範圍從精細化學品(例如不飽和脂肪酸、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天然色素等)到批量應用的產品(例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質等)。近年來,在微藻中發現了超過15000種化合物,因此用微藻製成的產品列表也在穩步擴大。
-
青島能源所建立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
青島能源所建立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 2016-08-23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因此,作為一種潛在可規模化的清潔能源生產和固碳減排方案,微藻能源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高效遺傳工具的匱乏,極大限制了工業產油微藻的機制研究和分子育種。
-
人類能源發展史——新能源不斷產生,能源危機有所緩解
引言:地球上的能源有哪些可用,它們又來自何方呢?地球上的能源按其來源可分為三類。、生物質能、水能、風能、海洋熱能等等。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伴隨著能源的改進和更替。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認識和徵服自然的歷史。在能源的利用史上,就其劃時代性革命轉折而言,主要大致經歷了薪柴、煤炭、石油三個能源時期。
-
發展海洋低碳技術的幾點思考
大力發展海洋可再生能源技術 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蘊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海洋水動力能源,如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海洋物理能源,如海水溫差能,海洋上空風能、海洋表面的太陽能;海洋化學能,如海水鹽差能;海洋生物能源,如海洋藻類能源。海洋能源非常豐富,普遍存在於浩瀚的大海中。
-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前景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報導,「2015年前7個月世界大陸和海洋的氣溫是有歷史記錄以來最高的,比20世紀的平均氣溫高0.85℃。」這個數據說明危機正在來臨。 很多政府部門正制訂使用可再生新能源的方案以緩解人為導致的氣候變化,解決未來可能面臨的化石燃料枯竭問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能源工程師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