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最佳的微藻生產生物柴油

2020-12-03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微藻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能源,可以替代化石燃料,與用於商業生物柴油的傳統作物相比,微藻具有若干優勢。微藻的生命周期較短,而且它們可以在不適合農業的環境中發展,因此它們不會與糧食作物爭奪資源。

在《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雜誌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分析不同物種特性的方法,通過考慮生物、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因素,選擇最佳的微藻作為能源。

儘管微藻的優勢和培養程序有一定的改進,但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物種研究相對較少。為了選擇適合生物柴油的微藻物種,已經評估了不同的特性,包括生長速度和脂質含量、脂質生產力、脂肪酸組成和生物柴油質量。然而,測定這些特性的標準方法往往受制於分析所需的材料量和對特定設備的需求,導致成本高昂。

"我們的工作使得基於實驗室規模的數據對微藻進行分析成為可能,而不需要通過中試規模的實驗,"作者Lucas Martín說。

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總體評分,對潛在的大規模培養物進行了標準化,涵蓋了生物量和產油要求、三醯甘油含量和生物柴油質量。他們研究了9種微藻,發現原生底棲硅藻H.coffeaeformis、Navicula cincta和N.gregaria似乎是最有希望生產生物柴油的物種。

"這個工具為選擇適合商業生物柴油生產的微藻物種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標準,"Martín說。"最令人驚訝的是,被廣泛研究用於生產生物柴油的物種,如Chlorella vulgaris,獲得的分數很低。"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有希望進一步研究的新領域。他們發現許多硅藻物種具有可持續生產生物燃料的有利特徵,並且對極端環境條件具有強大的抵抗力。然而,該物種尚未在生物能源領域引起很大程度的科學興趣,但應該是生物柴油生產的生物勘探工作的前沿。

論文標題為《A practical tool for selecting microalgal species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相關焦點

  • 微藻生產生物柴油規模化,或成現實
    最近,據《中國科學報》報導,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利用微藻規模化生產生物柴油的方法。微藻還具有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能力,是生物燃料和生物材料的重要來源,在工業煙道氣處理和綠色能源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工業產油微藻是在缺氮脅迫的條件下的油脂積累過程,一直受到學界與工業界的密切關注。近十年來,已有數千篇相關文獻發表於國內外專業期刊,且諸多研究已取得進步。專家們認為,該產油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缺氮初期。
  • 海洋大學建成生物能源實驗平臺 目標:從微藻中提煉柴油
    這是從浦東一家奶牛場汙水裡採集來的綠藻,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周志剛教授帶領團隊把它們放在露天的微藻生物能源實驗平臺上進行培育,目標只有一個:發現油脂含量高的微藻種類,為將來製備生物柴油尋找最有效的生物質能。   從室內光下搬到自然光下,上海海洋大學科研團隊把微藻生物能源向規模化研究推進了一步。
  • 海洋微藻可提取生物柴油,或可緩解能源危機
    齊魯網4月24日訊 根據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微藻中可以提取生物柴油微藻,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藻類,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體,它也是食物鏈的起源,在地球形成之初,便已存在,至今已存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而隨著海洋科技高速發展,微藻這種古老的生命體又一次發出耀眼的光芒。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微藻生物技術研究組和單細胞中心經過多年的研究,均成功從微藻中提取出生物柴油。
  • 小小綠藻產出生物柴油
    不久的將來,汽車的燃油可能來自大自然的生物,比如玉米、大豆、菜籽、藻類等產油原料。其中的藻類植物多分布在海洋、江河和湖泊中,近年來,一些藻類植物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正大規模生長,甚至造成所在水域出現「綠色汙染」,遭遇唾棄。然而,在能源領域藻類卻是新型生物柴油的代表作物,並且廣受重視。
  • 石家莊煉化:用微藻固碳減排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段麗茜)將煙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冷卻、加壓,直接引入薇藻養殖光生物反應器,反應器內的微藻在生長中,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以上。目前,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以煉廠二氧化碳廢氣為碳源的「微藻養殖示範」進行一年多來,達到了減排固碳的實驗目的。
  • 微藻:單細胞植物的大學問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水生所)研究員、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主任、「千人計劃」專家胡強主要從事藻類生物學、生物技術與生物能源的研究。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微藻經過加工處理,可以生產出食品、保健品、飼料等很多產品,提取的藻油就像煤和石油一樣,是重要的能源原料。」
  • 微藻,未來生物科技的「綠色黃金」?
    可口可樂的冷榨果汁公司Suja,就在2015年至2017年間連續推出了4款添加微藻的有機果蔬汁,將蘋果、羽衣甘藍、菠菜等食材與藻類融合,帶給消費者清新健康的體驗。微藻的作用不僅限於此,它還有許多其他的用途,例如被製成藻類食品、動物飼料、生物燃料、天然肥料、生物塑料、化妝品和藥品等。
  • 青島能源所利用黃絲藻製備生物柴油
    並通過基因改造黃絲藻使其細胞內含油量大大提高,可用於製備生物柴油、航空煤油,未來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微藻怎麼能產油?青島能源所微藻生物技術研究組副研究員汪輝告訴記者,微藻是一類在陸地、海洋分布廣泛,營養豐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養植物,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其形態。「有些微藻能通過光合作用將固定在體內的碳物質轉化為油脂,這種油脂叫做三醯甘油酯。」
  • 未來能夠代替石油的生物能源出現,微藻造油真的能媲美石油嗎?
    咱們國家卻走向了另外的一個方向,那就是通過研究其他的一些替代品,希望能夠替代原有的石油,而且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此次研究學者所發現的這種生物能源,確實是能夠在將來大規模的替代石油,而且它所產生的這種原油可以說在很多方面應用比較廣泛,在未來可以直接提煉出汽油柴油之類的。這種植物其實就是微藻,可能很多人認為這都是無稽之談,一種普通的植物怎麼可能會有石油的出現呢?
  • 微藻不起眼 固碳立大功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針對工業的集中排放,研製了一種塔式立體養殖反應器,實現微藻生物固碳,並且利用副產微藻連續溼式生產生物原油的技術,為碳捕捉以及捕捉後的碳處置尋找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這項技術利用電廠煙道氣作為二氧化碳供給來源,在塔式立體養殖反應器中連續培養微藻,達到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微藻的生產,再把成熟微藻引入生物原油製取裝置,從而實現微藻制油的工業化生產。
  • 投資生產生物柴油有「錢景」嗎
    油價越來越高,呼喊了好幾年的生物柴油再次引起人們關注。投資生產生物柴油有「錢景」嗎?上周五,記者採訪了浙江捷達油脂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周增龍和相關人士。  生物柴油生產門檻不低  以地溝油等為主要原料的生物柴油,2006年前後一度被市場看好,也吸引了各路資本關注。
  • 生物柴油
    視頻只有5分鐘,很簡短的介紹了本來應該被倒進下水道的食用油的另一個用處,用來生產生物柴油。生物柴油(Biodiesel)又稱脂肪酸甲酯,以植物果實、種子、植物導管乳汁或動物脂肪油、廢棄的食用油等做原料,與醇類(甲醇、乙醇)經酯交換反映獲得。相比石化柴油,生物柴油更清潔。
  • 科學網—微藻產油規模化迎「曙光」
    微藻能源就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新能源。 微擬球藻是一種單細胞藻類,廣泛分布於海水、淡水和微鹹水中。其在缺氮脅迫下能大量合成油脂,這一應激反應是微藻能源的科學基礎之一。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與德國魯爾大學植物生物化學系合作,針對微擬球藻,構築了缺氮脅迫下蛋白質組動態模型,揭示了該應激過程的三個生理階段,為油脂代謝工程提供了新的視角。
  • 科學網—開發出「油脂結構定製化」微藻細胞工廠
    本報訊(記者沈春蕾 通訊員孔鳳茹)日前,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研究證明,自然界中存在對於二十碳五烯酸(EPA)、亞油酸(LA)等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s)分子具有選擇性的II型二醯甘油醯基轉移酶(DGAT2),並基於此示範了甘油三酯
  • 朱棣文參觀海洋所微藻能源合作企業新奧集團
    美國能源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對中國的新能源技術研發,特別是微藻生物質能源生產與二氧化碳減排偶合技術研究十分關注,在來華訪問期間專程參觀了中科院海洋所技術研發合作單位——位於河北廊坊清潔能源企業新奧集團。
  • 微藻脂質代謝研究獲進展
    三醯基甘油酯(triacylglycerol,TAG)是光合單細胞生物——微藻的主要儲存能量物質,是製備微藻生物柴油的原料,在人類健康及動物飼料領域具有應用前景。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微藻三醯基甘油酯的合成機理,對利用生物技術提高油脂產量具有指導意義。
  • 微藻和動物性生物餌料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研究
    1.2微藻生物餌料應用在研究和生產實踐中發現,微藻餌料對魚蝦蟹幼體開口階段的發育,特別是在對蝦類育苗從無節幼體變態為蚤狀幼體時具有重要作用。謝仰傑等(1993)研究表明:枝角類生物是真鯛稚幼魚的優質餌料,橈足類生物是花尾胡椒鯛的優質餌料。目前枝角類的利用主要是自然利用和撈取後用於飼養金魚、熱帶魚等觀賞魚類及其他珍貴魚類。2.生物餌料培養技術2.1微藻生物餌料培養技術迄今為止,雖然生物餌料的培養利用較廣泛,但多是小規模的嘗試,生產效率遠遠不能滿足育苗需求。
  • 【中國科學報】微藻產油規模化迎「曙光」
    微藻能源就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新能源。  微擬球藻是一種單細胞藻類,廣泛分布於海水、淡水和微鹹水中。其在缺氮脅迫下能大量合成油脂,這一應激反應是微藻能源的科學基礎之一。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與德國魯爾大學植物生物化學系合作,針對微擬球藻,構築了缺氮脅迫下蛋白質組動態模型,揭示了該應激過程的三個生理階段,為油脂代謝工程提供了新的視角。
  • 微生物製造生物柴油
    使用生物柴油代替柴油是應對溫室氣體引起的氣候變化並減少粉塵排放的有效方法。然而,由於原料的不可靠供應,目前通過化學處理植物油或廢食用油例如棕櫚油或大豆油來生產生物柴油的方法受到限制。 這種新型微生物可以在其賴以生存的木質纖維素生物質中所含糖的代謝過程中產生生物柴油前體。木質纖維素生物質中包含的糖通常由65-70%的葡萄糖和30-35%的木糖組成。雖然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可通過代謝葡萄糖生產柴油前驅物,但它們不以木糖為食,因此限制了原料的收率。
  • 【論文推薦】夏奡等:燃煤煙氣微藻固碳減排技術現狀與展望
    筆者主要通過介紹燃煤電廠微藻煙氣固碳減排技術的機理和研究現狀,提出了基於燃煤電廠餘熱、餘壓綜合利用的微藻煙氣固碳減排及微藻生物質採收集成系統,旨在為今後的電廠煙氣綠色減排技術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