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年輕有為的"80"後博導,紮根秦嶺巴山之間、漢水之濱的陝西理工大學,一腔熱血,教書育人;他還是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發表核心學術論文17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成果打破國外壟斷,2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就是陝西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艾桃桃教授。
艾桃桃,1981年出生,工學博士,陝西理工大學礦渣綜合利用環保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陝西省冶金渣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陝西省新型節能環保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漢中市科學技術協會第三屆常委,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中國有色金屬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陝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陝西省"特支計劃"區域發展人才,陝西高校首批青年傑出人才,陝西省中小企業首席工程師,陝西省"三秦人才"津貼獲得者,2019年榮獲"陝西省優秀青年科技新星"稱號。
艾桃桃博士畢業後就來到了陝西理工大學,十餘年來認真教學、精進學術,弘揚陝理工精神。他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行政領導等方面樣樣出色,很快成為學校和全省的青年科技新星和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艾桃桃教授主要從事金屬構型強韌化技術、先進功能陶瓷應用技術、礦渣綜合利用環保技術研究工作。身為80後,他將"奮鬥是一種幸福"作為人生格言,在學術及科研領域不斷奮鬥進取。
近幾年,他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計劃項目、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陝西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重點項目等15項;發表核心學術論文170餘篇,SCI、EI、CSCD收錄80餘篇;主參編教材3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2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廳局級以上科技獎勵15項;多次帶隊參加國際、國內高水平學術研討會並作報告。
作為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他通過整合青年科技人才,完善實驗設備及平臺,創新團隊合作模式,營建科學氛圍,培養、組建了一支多學科交叉、精幹、年輕有為、在校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研究隊伍。
為了促進學科科研發展,積極搭建高水平科研平臺,艾桃桃教授負責組建了"礦渣綜合利用環保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實驗室部分成果屬國內首創,甚至有的產品技術水平達國際先進——與漢中秦元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攻克了"燒結剛玉規模化生產關鍵技術",打破了國外企業的技術和市場壟斷,促進了鋼鐵冶煉、耐火材料製造等相關技術領域的科技進步。成果居國際先進水平,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漢中市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為企業爭取到省級科研經費260萬元,推動了企業的改革創新。與深圳市嘉達高科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節能環保型合成樹脂幕牆系統"和"建築外圍護隔熱系統"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了綠色建築節能產業的發展。與陝西林森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完成的"環保型防水阻燃石塑複合板材產業化關鍵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與廣東省建築材料研究院聯合完成的"生態平衡型建築系統用典型材料關鍵技術及產業應用"榮獲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二等獎。
科研之外,艾桃桃教授堅守著立德樹人、愛國奮鬥的為師之道。他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持續推動專業建設改革,為學生創造成長、成才育人環境。他承擔本科生《粉末冶金原理》、《先進功能材料》,研究生《粉末冶金原理》課程的教學工作,注重科研反哺教學,積極探索課堂改革,所授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他在指導畢業設計期間,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教會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艾桃桃教授先後指導學生獲"漢中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項、"陝西省研究生創新成果展"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2項、"第二屆全國高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基礎知識大賽"一等獎1項;指導的研究生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1項、發表SCI學術論文8篇;因成果突出,他指導的2名研究生分別被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攻讀博士學位。
教學工作之外,艾桃桃教授還是學院的行政一把手。他善於思考謀劃,以超高的工作效率帶動學院快速發展。他積極推進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優化出臺相關制度30餘項,學院獲省級一流專業1個、省級一流課程1門、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實現了專業的高質量發展。他積極進行新工科改革探索,《新工科視野下地方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改造提升的路徑探索與實踐》獲批2020年省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紮根秦巴,初心如磐。艾桃桃教授用實際行動傳承著"西遷精神",將青春奉獻在秦巴漢水間,在陝西理工大學追尋理想、建功立業。
歡迎關注"陝西理工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源:陝西理工大學報、陝西理工大學團委、陝西理工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