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表彰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鄧龍江教授榮獲"四川省先進工作者"稱號。
鄧龍江,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多頻譜吸波材料與結構重點實驗室主任。鄧龍江教授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電磁功能材料與技術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帶領團隊在電磁功能材料機理、製備技術、工程應用及產業化等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研究,為我國該領域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提升行業競爭力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電磁功能材料"薄型化"和"超寬帶"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已批量應用於10餘項重大型號工程,同時在華為等30餘家單位上百種民用電子產品推廣應用,是我國該領域主要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之一。鄧龍江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在Nat. Commun.、ACS Nano等重要刊物發表SCI收錄論文200餘篇,SCI他引1734次;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80餘項。先後榮獲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天府傑出科學家等榮譽稱號。
鄧龍江教授帶領團隊主持了國家兩代"高新工程"電磁功能材料研製及工程裝備,成果已在四川省等生產企業和相關研究院所轉化應用。研製的電磁輻射與散射電磁功能材料,突破了該材料薄型化、輕量化等關鍵技術指標,解決了材料可見光、紅外、雷達超寬帶兼容難題,已批量應用於我國飛行器等高技術武器裝備。其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促進了該領域相關技術跨越發展,成果在民用電子領域批量轉化應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突破了材料環保、低成本製造技術,大幅度降低了國內磁性基板產業鏈成本,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鄧龍江團隊憑藉"高磁導率磁性基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鄧龍江教授團隊在潛心鑽研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的嘗試與失敗,終於研製出了高磁導率磁性基板。電子基板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主要起到了元器件支撐、散熱、絕緣及與外電路互連等作用,是電子產品能夠實現"集成化、輕便化、多功能、低成本"的重要技術保障。而高磁導率磁性基板,則是近年來國際上發展的一類新型電子基板材料,原本被廣泛運用於近場通信、無線充電和抗電磁幹擾的領域,為電子設備的進一步"薄型化、小型化和集成化"以及可穿戴柔性電子技術的興起與迅速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一張黑色基板,薄如蟬翼,可以裁剪成不同形狀滿足各種型號手機需求;而水系流延工藝的加入,使得這小塊"薄膜"能夠快速溶於水,在便於設備維護的同時,也易於邊料的回收。這一小片基板不僅可以將手機內部電路、天線集成在一起,還具備柔軟的特質,能夠應用在可穿戴柔性設備和摺疊屏手機上。如今,這種高磁導率磁性基板已經廣泛應用在魅族、華為、中興、小米、OPPO、堅果等眾多國產手機之中,大大提高了國產手機的性能和競爭力。同時,在銀聯卡、公交卡等領域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項研究不僅僅實現了關鍵指標的達成甚至超越,使我國能夠打破國外專利技術壟斷,實現自主設計與生產;並在各環節中進行了改良和創新,使我國電子信息磁性基板行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延伸閱讀:
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表彰,面向2015年以來,全省各條戰線的勞動者在推進實施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品德高尚、業務精湛、貢獻突出的勞動者。旨在弘揚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激勵和帶動全省各族人民共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關注"電子科大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電子科技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電子科技大學新聞中心、有家成電、四川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