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谷歌壟斷,華為以分成構建鴻蒙生態系統

2020-11-29 第一財經

上周五,伴隨著颱風利奇馬呼嘯而來的還有華為推出的最新作業系統鴻蒙(HarmonyOS),這款全新的作業系統被視為是中國打破國外作業系統壟斷封鎖的又一個希望。

鴻蒙系統和安卓都是基於Linux開發出來的,華為早些時候就修改了谷歌最原始的安卓,建立了自己的EMUI作業系統,與鴻蒙系統相比,EMUI只能使用於手機,而鴻蒙系統將在手機、電腦、穿戴等多個智能設備上應用。但作為新入局者,鴻蒙生態系統的建立仍面臨挑戰。

讓渡分成給開發者

如何吸引開發者圍繞華為自己的生態系統來進行App的開發,這是擺在鴻蒙面前的現實挑戰。研究機構CounterpointResearch分析師NeilShah表示:「安卓花了10年時間建立起自己的生態系統,深度整合了谷歌的移動服務,現在安卓已經擁有了成熟的開發者圍繞其App商城進行開發,並且開發出數百萬融合了人工智慧能力的應用。」

Shah認為,華為有足夠的實力吸引開發者。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鴻蒙作業系統會採用多種方式激勵開發者,除了已經投資幾億的耀星計劃,還將讓渡更多分成給開發者。

但鴻蒙是否能夠儘快地吸引到開發者仍然有待證明。華為並沒有在發布會上舉出實際的面向消費者的應用功能案例,這也暗示了鴻蒙的推出可能還沒有完全到成熟的時機。

國內資料庫公司柏睿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劉睿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得不承認,Linux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積累,上百萬開發者共同完善,寫出上億行代碼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國要做作業系統的難度不小,但這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因為我們總有一天是要靠自己走的,至於能走得多快多好,就要看多方面的因素了。」

劉睿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要開發微內核並不是最難的,作業系統最複雜的是生態系統。「整個生態系統太龐大了,所以華為只能去跟谷歌博弈了,儘量多地聚集開發者,因為如果沒有人給你的系統做開發應用,這個系統本身的價值就沒有了。」劉睿民說道,「價值觀不一樣,軟體生態的管理也不一樣。」

南大通用數據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數據科學家裴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鴻蒙的挑戰在於,第一,華為以前是硬體廠商,現在做作業系統,軟體體系,其硬體廠商的成功經驗是否可以借用;其次,競爭對手太強大,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都已經很成熟,並且佔有大量市場,鴻蒙是否可以突破重圍;第三,考慮到國際政治因素,要想讓國外市場應用商從安卓,iOS等系統轉過來擁抱鴻蒙不是僅僅技術上的問題。

但他表示,鴻蒙也具有其優勢。「有中國市場,生態圈本身就已經很大,足以支撐它成熟;另外華為的產業鏈豐富,從上遊到下遊的產品,自家基本都有,因此適配程度比單一技術廠商要容易。」裴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而考慮到鴻蒙的定位,是安卓的國產替代,是在A方案被『卡住脖子』後的不得已為之的B方案,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太會大張旗鼓,未來的發展時間會很長,中間的變數還很多。」

根據去年調研機構Jetbrains對6000名開發人員進行調查後發布的一份開發者生態系統報告,全球範圍內,開發者開發所使用的作業系統中,Windows佔62%,Unix/Linux佔49%,macOS佔44%。在行動作業系統中,35%的受訪者表示為安卓和iOS進行開發。

但國產的移動開發系統也在迎頭趕上。此前除了華為的EMUI行動作業系統外,包括魅族和小米等手機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作業系統,並且都具有人工智慧的能力。而華為新推出的鴻蒙系統,預計也將與華為海思晶片協同,將更強大的AI能力釋放給應用者。

自主核心技術仍有待突破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等數位化的基礎設施和能力的迅速構建,要想不受制於人,發展我國安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的需求變得尤其迫切,不管是在硬體還是軟體領域。

今年早些時候,在提到開源問題時,小米人工智慧一位資深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企業,科研院所都在加大自主研發。這是因為儘管開源是無國界的,但中國企業要警覺,因為開源也面臨挑戰,主導開源項目的企業是美國的,中國企業可能會受到限制,比如谷歌的Tenseflow代碼是開源的,但是項目的管理上不是那麼開放,可能形成寡頭壟斷。」

他當時就表示,今年開源軟體平臺Github以及谷歌移動服務(GMS)對華為的動作,給了行業警醒,中國必須加強自主研發的力度。「樂觀的是,今天的算法和深度學習,基礎理論都已經知道了,而且中國擁有大量的數據,但我們還需要更多基礎領域的突破。」

不過短期而言,中國企業仍然需要利用好開源技術。全球大數據公司Pivotal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於志偉早些時候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應該更多地去利用開源資源的優勢來發展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於志偉說:「中國在應用層面已經處於世界前列,無論是企業還是消費端,大數據、AI是國家級的戰略,這是我們的優勢。但是在涉及數據處理能力的底層技術方面,還有追趕的空間。自主研發雖然是一條必要的路徑,但是它會比較慢,另一條捷徑是利用開源的資源。開源技術比起商業的技術一點都不差,如果能夠好好利用,我覺得可以在開源領域發展自主可控技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迎春博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應該更多地投入人工智慧基礎層領域的技術和研究。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底層技術包括超算、大數據、核心算法、開發平臺、人工智慧晶片的核心攻關等;同時應該投入更多基礎學科的研究,包括數學、物理學、神經科學、核心算法的研究等。

相關焦點

  • 華為再次官宣!打破谷歌壟斷地位:鴻蒙生態系統成第三大生態系統
    【9月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9月3日,華為如期在德國的IFA大會上舉行了主題演講稿,但這次華為並沒有帶來大家期待已久的麒麟9000晶片,但華為官方也對外發布了很多消息,尤其是大家最為關注的華為鴻蒙OS系統以及HMS生態系統,要知道華為手機之所以現在都還沒有搭載鴻蒙OS系統,也是因為備受關注的
  • 打破谷歌系統壟斷地位!華為鴻蒙系統給出答案:可實現全面替換
    【11月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圈中,谷歌的Android系統、蘋果IOS系統幾乎壟斷著全球近乎100%智慧型手機系統市場,雖然三星、微軟等科技巨頭也曾有研發相對應的作業系統,但這些手機作業系統最終還是倒在了Android、IOS系統腳下,因為研發一款作業系統並不是最難得,最難得是打造成熟且完善的生態系統,只有完善的生態系統才能夠確保擁有完善的用戶體驗
  • 打破谷歌封鎖,華為HMS Core逆風出世,鴻蒙系統穩了
    去年 5 月以來,在美國政府的「禁令」之下,谷歌宣布停止與華為合作,尤其是不再提供谷歌移動服務(GMS)。為打破谷歌封鎖,華為一手推動鴻蒙系統問世,一手發力自有華為移動核心服務——HMS Core,取代谷歌 GMS 服務。
  • 華為正式「宣戰」,系統生態已然成型,谷歌不再一家獨大?
    而華為為了扭轉局勢,也開始做出了改變,那就是華為的HMS服務,隨著HMS服務的上線推出,華為也開始正式進軍了系統服務行業,自研晶片加上自研的HMS系統服務,讓華為的這個產品面對谷歌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競爭力和賣點。同時,近日華為旗下的榮耀V30Pro在歐洲市場正式上市,也代表著華為正式出擊,HMS服務正式開始在歐洲市場落地。
  • 鴻蒙系統特性「揭曉」!一次開發靈活使用,生態構建難題被解決?
    前言:華為高管透露內情!鴻蒙系統很「簡單」,開發者很「輕鬆」!11月30日消息,說到華為的鴻蒙系統,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根據華為官方的說法,這是一款面向5G時代的作業系統,可以兼容手機,電腦以及智能家居等電子設備。
  • 谷歌一意孤行,逼出了強大對手!華為提前布局,鴻蒙迎來最佳時機
    華為現在要解決的不只是晶片硬體難題,還有軟體,鴻蒙系統也面臨著谷歌的圍追堵截。谷歌,本來跟華為是良好的合作夥伴,但它作為美國企業,可以說是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美國對華為實施制裁時,谷歌第一個站出來斷供華為!
  • 華為HMS發布2個月後!鴻蒙系統開始構建5G生態體系:海外市場如何?
    【5月7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2020年2月24日,華為正式在歐洲市場推出了榮耀V30系列手機,作為華為首款全系搭載華為HMS移動服務的智慧型手機,也成為了華為首次全面替代谷歌GMS服務的手機,如今華為正式在歐洲市場推出HMS服務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華為HMS服務在海外市場,到底成功了沒有呢?
  • 華為手機更新系統!HMS系統生態服務再更新:要做全球一大生態系統
    ,如今「備胎」晶片以及華為鴻蒙OS系統全面轉正,也是讓大家見識到了華為的實力所在。,如此可見華為HMS生態系統很快就會進行大面積的適配推廣;可以說目前華為HMS服務已經具備了替代谷歌GMS服務的實力,而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態來看:「谷歌斷供並不會徹底的打斷華為前進步伐,並且華為手機、華為鴻蒙OS系統、華為HMS服務都是要做到全球第一,這對於華為而言,也僅僅只是時間問題,華為自建生態(HMS服務),要求2到3年時間完成;」所以在2020年華為將全力打造
  • 華為HMS生態日益完善,有利於手機使用鴻蒙系統
    不過好在華為在別的方面這幾天又傳出了好消息,在與美國的交手中HMS幫助華為找回了一些『場子』,華為HMS用戶日活量在全球已經超過7億。這意味著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也有了底層堅實的生態支持,我相信支持鴻蒙系統的手機也會很快和大家見面的。目前華為HMS的生態圈已經日益完善,全球在華為HMS註冊的開發者也達到了160萬,接入HMS Core的應用數量也超過了八萬。
  • 華為鴻蒙系統2.0終於面世 未來手機生態系統或將「換新天」
    從2018年遭遇谷歌限制華為使用安卓系統開始,有關於華為自研手機系統的傳聞,就開始在網絡上流傳開來,只不過最開始的版本並不是人們今天所見到的鴻蒙系統,而是一個代號為「麒麟OS」的系統。從2019年正式公布鴻蒙系統開始,華為在輿論場上就一直被人所詬病,因為人們遲遲沒有見到這個系統在手機上得到應用,最終在12月16日,華為正式開放了鴻蒙系統2.0的Beta版本,人們也第一次真正接觸到了這個隱藏在迷霧之中的系統。
  • 華為鴻蒙的生態悖論
    昨天,9月1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開始舉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發表主題演講。華為正式發布新版鴻蒙OS,明年起華為智慧型手機將全面升級支持鴻蒙2.0,同時該系統還將會向第三方設備開放。
  • 鴻蒙系統登陸手機,生態至關重要,batj是關鍵,騰訊為何遲疑?
    鴻蒙2.0系統的發布對處於困境之中的華為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其不僅邁出了擺脫西方系統限制的關鍵一步,還鼓舞了士氣,增強了信心,然而鴻蒙2.0系統上線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任正非曾經說過:「做作業系統不難,難的是構建生態!」確實如此!
  • 華為鴻蒙系統再傳好消息!全球最大社交軟體臉書:登陸華為應用商店
    不得不說,Google方面這次向華為表達出的善意,無疑也是擔憂華為HMS系統生態在成型之後,對於Google Android系統、GMS生態系統的壟斷地位,造成很大的衝擊,畢竟華為作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廠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通訊巨頭,在推動信息科技進入萬物智能的時代,無疑也是具備著不小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其實我們都知道,在2019年5月份以來,華為便遭受到Google
  • 華為憑什麼硬扛谷歌?不吹不黑理性分析
    接著華為備胎戰略也席捲了網際網路,先是海思晶片,然後是鴻蒙系統,最後是HMS,這三者分別對應核心硬體、作業系統以及應用生態,這也是目前智慧型手機的三大核心,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先是華為被wifi聯盟除名,然後是華為包裹不小心跑到了美國,再然後谷歌以及各大國外公司和組織,在紅臉和白臉之間反覆橫跳,一會兒要給華為斷供,一會兒又給華為續上,一會兒暫停合作,一會兒又是商業夥伴,華為與美國政府以及供應商的事簡直比電影還精彩
  • 鴻蒙內外:華為的燈塔和星光在哪裡?鴻蒙和HMS到底是什麼?
    在大家紛紛叩問華為硬體供應鏈的同時,另一邊,華為的軟體生態鏈艱難地破土而出,去年鴻蒙OS推出後,越來越多的人在詢問:「華為真的要做軟體了嗎?」一、松湖會戰:生態突擊時間線回到2019年的8月的開發者大會上,當時萬眾矚目的鴻蒙OS正式登場,向大家展示了華為發力軟體層面的決心。而構建移動的生態,只有作業系統還遠遠不夠,對標谷歌移動服務GMS的HMS,剛剛起步。
  • 鴻蒙或讓華為走出困境:因為它不僅是手機作業系統,更是新的生態
    提到鴻蒙系統,大家普遍會把它和手機聯繫在一起,認為這是一個國產的手機作業系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印象,是因為鴻蒙系統最早被大家所了解,是在谷歌對華為手機停用谷歌服務後,華為以「備胎」的方式推出鴻蒙。從此,什麼時候能夠真正見到鴻蒙並且用上鴻蒙,就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 HMS Core什麼意思,能否助力華為鴻蒙系統有更多應用誕生
    HMS Core(華為移動核心服務)是華為移動服務(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提供的端、雲開放能力的合集,助力開發者高效構建精品應用,是華為為其設備生態系統提供的一套應用程式和服務。開發者只需集成HMS SDK即可使用華為的多個開放能力。
  • 鴻蒙讓谷歌怕了?Android官網恢復華為手機推薦
    中關村在線消息:近日,Android企業解決方案官網重新上架了華為及榮耀手機,此前「實體清單」事件之後,華為、榮耀系列手機曾被移除Android官網。Android企業解決方案官網重新上架了華為及榮耀手機據了解,此次在官網企業級推薦手機列表裡恢復出現的手機有:Mate 20系列(包括Mate 20 X 5G版)、P20 Pro、Y9 Prime 2019、Nova 5、榮耀20、榮耀9X等。
  • 效仿谷歌、蘋果!華為斥巨資開啟「抓蟲」計劃,鴻蒙系統更進一步
    自華為Mate 30系列發布階段,谷歌禁止其使用GMS之後,國人便一直對或將到來的鴻蒙系統翹首以待。相比於應用於更先進的工業以及自動駕駛領域,鴻蒙系統若是搭載在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手機系統上,無疑會令國人更加感同身受。
  • 谷歌「斷供」攔路?華為「鴻蒙」作業系統商標註冊過審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4日電 在谷歌、微軟對華為「斷供」的消息相繼傳出後,中新經緯客戶端發現,近期,華為的自研系統「鴻蒙」已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初步審定通過。根據報導,華為早在2012年就開始規劃自有作業系統「鴻蒙」,意在成為谷歌Android系統的替代品。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曾表示,華為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的作業系統,一旦發生了不能夠再使用這些作業系統的情況,華為就會做好啟動B計劃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