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
十多年前,中國芯片行業有一種說法:除了水和空氣,幾乎所有的中國晶片都必須從國外進口。對軍隊來說,外國的封鎖更加難以逾越。
是的,今天的中國不再缺乏製造這些尖端武器的資金,但它缺乏製造這些武器的人才。為此,中國加大了人力資源的投入,甚至斥巨資吸引海外科學家回國,以滿足國內建設的需要。
比如這位女科學家,她的名字叫王淑敏。美國萊斯大學材料化學博士,在液體化學和配方研發領域表現突出,擁有十餘項發明專利。之後,她和她的團隊連續工作了13年,終於為中國開發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磨料液,一舉打破了西方的壟斷。
晶片的研磨溶液使用化學和機械工藝去除晶片上的雜質,然後在不造成任何損害的情況下進行研磨和拋光,其寬度只有一根頭髮的千分之一。可以說,王樹民及其團隊為中國高端半導體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源動力。
張運東,「星光中國核心項目」副院長,也是中興微創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在應邀參觀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國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技術被用於國防領域。
最讓他驕傲的是,中國星微自主研發的晶片技術和產品也得到了應用。在興奮的同時,他似乎也感受到了閃亮的「中國芯」。
這位科學家叫姚立軍,是目前世界上少數掌握高純金屬和濺射靶材料關鍵技術的核心科學家之一。十多年前,姚麗君放棄了在日本的超高薪水,毅然決定回到中國。填補了我國濺射靶技術的空白,結束了我國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還有在矽谷從事半導體研究20多年的尹志耀。他被稱為「矽谷最有成就的中國人之一」。14年前,60歲的尹志耀放棄了在美國的100萬元年薪,回到中國創業。用他的話說,如果他想在晶片製造領域直接與國際巨頭發生衝突,他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晶片製造商。1在世界上。
耐心等待,萬事皆有可能。如今,中國微執行長尹志耀終於創造了歷史!2017年,中國微科宣布首次掌握5納米半導體晶片刻蝕機技術!這是難以置信的!真沒想到,長久以來,在這個領域沒有任何聲音,中國半導體企業都實現了彎道超車!
今天,尹志耀和他的團隊給我們帶來了更多驚喜。2019年12月9日,尹在臨港新區投資論壇上提到了公司的進展。中國微半導體5nm蝕刻機已進入臺積電供應鏈。報告指出,中微半導體是遵循臺積電的摩爾定律發展的,臺積電已經開發3nm製程一年多,計劃在2021年初進行試產。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向世界證明,中國不再是核心技術的門外漢!
當然除了這些歸國人才不斷為國做貢獻外,中國芯的發展也同樣離不開國內科研人員。比如胡偉武、黃令儀等,尤其是黃令儀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她那句「我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匍匐在地,擦乾祖國身上的恥辱,因為我是親眼看見我們同胞被鬼子的飛機炸死。」讓無數人感動落淚。而時至今日,已80多歲的黃老,仍精神矍鑠的站在研發一線,天天在電腦前查閱相關資料。
沒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軍工科技如今能夠取得這樣的局面,不知有多少人為之忘我付出,甚至遭人誤解,所以,在我們欣喜之餘,一定不要忘了科學家及相關工作人員,是他們才使如今的中國再次屹立在世界軍備科技的高峰,他們不為名,不為利,一心只為祖國的強大,一身清貧,一生正氣,再次為他們而點讚!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