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2020年疫情的襲來,導致了人們的經濟收入遭受了重創,當習慣於「加班狗」的生活,突然在家葛優癱才真正明白了坐吃山空的滋味兒真不好受。
國內疫情穩定後,各省開始組織復產復工,幸福的領薪水生活在向我們揮揮手。
而因疫情少發幾個月工資的工作者忍不住吐槽:工資總是那麼少,要花的地方少不了,突然出了件這樣的大事,更耽誤了我掙錢的寶貴時間。
鍾南山院士被曝年薪百萬,本人回應:我不知道工資多少,也不在乎
而因抗疫工作重新進入到我們視野裡的醫學知名老將(如鍾南山、張文宏)也被默默的鎖定。
在群眾的意識裡,醫科工作者本來就屬於高收入人群,而這次如此危險的前線工作,得到的報酬一定也少不了。
但我個人認為,一方有難、八方馳援,作為有醫德的醫護人員,他們都會以挽救生命為己任,絕不會一味的計較是否得到更多的錢財。
不過我倒是很好奇像鍾南山院士這麼一個知名專家,他的年薪已經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畢竟前段時間網上曾流傳想申請由鍾南山院士親自看診的掛號費就高達1200元,光一個掛號費就可以抵得上一個實習生的月工資,可想而知他的年收入必定不菲。
對於這個民眾疑問,鍾南山院士曾在接受採訪時公開回應:我們家都是談醫學上的事情,一直以來我都對錢沒有概念,學術上的有所收穫和進步比錢財的增加更能讓我開心。
所以到現在我自己的工資是多少我都不清楚,我也不是很在意。
雖然說鍾老不關心自己的收入,但總有千千萬萬的人民好奇的心裡痒痒,所以萬能的網友幫鍾老好好算了一筆詳細的 「收入帳」。
1.擔任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呼吸科主任,年薪約20萬;
2.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年薪15萬左右;
3.有突出貢獻的國家院士,一年能得到1萬多的政府津貼;
4.作為國家領導人的高級保健醫師,一年還可以拿到3萬的津貼;
5.1960年參加工作的他已連續工作了60年,84歲高齡早就到了退休的時候,從退休那年開始,他每年有24萬的退休金。
6.其他的國家獎金、論文稿費收入
零零總總加起來,年收入過百萬是穩的。
雖然說數據準確性和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但是我們能肯定年收入一定很高!由此可見,人才才是財富的源泉。
不過,人才也似 「千裡馬」,並不常見,普通群眾始終佔主流,那麼作為職場萌新,既然成不了大人才,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多掙錢、不缺錢」呢?
01挖掘自身競爭優勢
學習股神·巴菲特根據自身經驗總結出的「護城河理論」,想多賺錢就得讓自己值錢。
找到自己的獨特且不可被替代的競爭優勢和能力,讓自己的個人價值為自己賺取更高的利益。
02興趣驅動工作
只有在感興趣的崗位上努力,成功率才會高,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能做好的概率在1%。
03建立個人品牌
強大的個人能力和濃厚的工作興趣都具備了,不妨嘗試建立一個自己的 「招牌」,更全面的彰顯自己的專水平。
如普通月嫂可能月入四千,而金牌月嫂就能月入上萬,這就是個人品牌的魅力所在。
我們無需因過度羨慕鍾南山院士而去抹黑他們拿「天價工資」,他們為整個國家、整個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百萬年薪都不足以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感激,千萬年薪都值得得到。
作為平凡人,只要我們懷有一顆平常心,假以時日,百萬年薪我們也可以做到。
關注「智慧家居控」,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家居、裝修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