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被曝年薪百萬引熱議,網友:年薪千萬他都值得!

2020-12-04 家居解憂醬

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2020年疫情的襲來,導致了人們的經濟收入遭受了重創,當習慣於「加班狗」的生活,突然在家葛優癱才真正明白了坐吃山空的滋味兒真不好受。

國內疫情穩定後,各省開始組織復產復工,幸福的領薪水生活在向我們揮揮手。

而因疫情少發幾個月工資的工作者忍不住吐槽:工資總是那麼少,要花的地方少不了,突然出了件這樣的大事,更耽誤了我掙錢的寶貴時間。

鍾南山院士被曝年薪百萬,本人回應:我不知道工資多少,也不在乎

而因抗疫工作重新進入到我們視野裡的醫學知名老將(如鍾南山、張文宏)也被默默的鎖定。

在群眾的意識裡,醫科工作者本來就屬於高收入人群,而這次如此危險的前線工作,得到的報酬一定也少不了。

但我個人認為,一方有難、八方馳援,作為有醫德的醫護人員,他們都會以挽救生命為己任,絕不會一味的計較是否得到更多的錢財。

不過我倒是很好奇像鍾南山院士這麼一個知名專家,他的年薪已經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畢竟前段時間網上曾流傳想申請由鍾南山院士親自看診的掛號費就高達1200元,光一個掛號費就可以抵得上一個實習生的月工資,可想而知他的年收入必定不菲。

對於這個民眾疑問,鍾南山院士曾在接受採訪時公開回應:我們家都是談醫學上的事情,一直以來我都對錢沒有概念,學術上的有所收穫和進步比錢財的增加更能讓我開心。

所以到現在我自己的工資是多少我都不清楚,我也不是很在意。

雖然說鍾老不關心自己的收入,但總有千千萬萬的人民好奇的心裡痒痒,所以萬能的網友幫鍾老好好算了一筆詳細的 「收入帳」

1.擔任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呼吸科主任,年薪約20萬;

2.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年薪15萬左右;

3.有突出貢獻的國家院士,一年能得到1萬多的政府津貼;

4.作為國家領導人的高級保健醫師,一年還可以拿到3萬的津貼;

5.1960年參加工作的他已連續工作了60年,84歲高齡早就到了退休的時候,從退休那年開始,他每年有24萬的退休金。

6.其他的國家獎金、論文稿費收入

零零總總加起來,年收入過百萬是穩的。

雖然說數據準確性和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但是我們能肯定年收入一定很高!由此可見,人才才是財富的源泉。

不過,人才也似 「千裡馬」,並不常見,普通群眾始終佔主流,那麼作為職場萌新,既然成不了大人才,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多掙錢、不缺錢」呢?

01挖掘自身競爭優勢

學習股神·巴菲特根據自身經驗總結出的「護城河理論」,想多賺錢就得讓自己值錢。

找到自己的獨特且不可被替代的競爭優勢和能力,讓自己的個人價值為自己賺取更高的利益。

02興趣驅動工作

只有在感興趣的崗位上努力,成功率才會高,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能做好的概率在1%。

03建立個人品牌

強大的個人能力和濃厚的工作興趣都具備了,不妨嘗試建立一個自己的 「招牌」,更全面的彰顯自己的專水平。

如普通月嫂可能月入四千,而金牌月嫂就能月入上萬,這就是個人品牌的魅力所在。

我們無需因過度羨慕鍾南山院士而去抹黑他們拿「天價工資」,他們為整個國家、整個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百萬年薪都不足以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感激,千萬年薪都值得得到

作為平凡人,只要我們懷有一顆平常心,假以時日,百萬年薪我們也可以做到。

關注「智慧家居控」,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家居、裝修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女性生活助理拿百萬年薪,憑啥?
    我猛地一看,年薪百萬的生活助理!我可以啊!這不比我每天熬夜到頭禿,拼死拼活寫文章賺得多多了?!我以為,我終於找到了成功的鑰匙,於是連夜買好了去上海的火車票!沒想到,「招聘要求」扭頭就把鎖給換了!首先,在性別這一關,我就被無情的pass了。
  • 百萬年薪是科學家的「標配」嗎
    在京東之前,華為、騰訊、阿里、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都曾公開過其科學家名單。而除了大公司高調宣傳其首席科學家簡歷,各類初創公司也動作頻頻,對首席科學家不惜重金。記者梳理招聘信息發現,首席科學家的年薪多在百萬元以上,不僅科技行業的首席科學家是企業爭搶目標,高校的專家學者也成為獵頭追逐的對象。那麼,企業高調引進的科學家們在公司內部扮演著什麼角色?
  • 繼鍾南山、李蘭娟之後,有人再次將矛頭指向張文宏,網友憤怒了!
    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無數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科研人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疫情初期毅然奔赴武漢的鐘南山院士,比如脫下口罩後臉上留有清晰壓痕的李蘭娟院士,比如金句頻出的張文宏醫生等。這些人毫無例外的都獲得了人們的尊重,但是針對他們的質疑卻層出不窮。
  • 鍾南山院士年薪是多少人民幣?
    直到1971年,鍾南山調任廣州醫學院,他才開始在醫學上發力。由於他天資聰穎,鍾南山的醫術突飛猛進。1981年,鍾南山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呼吸科。回國以後,鍾南山成為呼吸科的權威,並於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成為工程院院士以後,鍾南山一年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鍾南山一年的收入來源。
  • uz千萬豪宅是租的?鄰居爆料:一個月2萬8,uzi年薪不到兩百萬
    不過細心的網友卻發現uzi家的窗戶外面能直接看到東方明珠塔,由此推斷uzi的家在上海湯臣一品或者附近。而能住在上海湯臣一品的人全都是非常有錢的,因為那裡房子一平米價格就高達三十萬元。這麼說來uzi打職業每年賺的錢應該有上千萬,不然也不會住在這種地方了。uz千萬豪宅是租的?
  • 拋棄美國百萬年薪,堅決拿專利回中國發展,網友:又一位錢學森?
    拋棄美國百萬年薪,堅決拿專利回中國發展,網友:又一位錢學森?在過去,我國的發展還十分落後,在加上西方國家的封鎖,使我國發展很慢,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很多科研人員回到國內,報銷國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錢學森了,如今我國又出現了一個錢學森,他就是尹志堯。
  • 剛畢業年薪200萬入職華為!網友秒變「檸檬精」:我酸了……
    昨日雙12,就在大家忙著剁手時……有一個「剛畢業就年薪200萬」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紛紛詢問:這麼牛!究竟是哪路「大神」?據媒體報導: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左鵬飛童鞋,近日與華為正式完成籤約,收穫了一份年薪201萬元的職位。
  • 兩院院士年薪能有多少?說出來別不信,10個院士比不過一個明星
    最近,疫情在我國人民萬眾一心和很多白衣天使的努力下逐漸好轉,在抗疫中,除了社會中眾多的抗疫人員,最讓人關注與欽佩的就是我們的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院士了。鍾南山院士是這次「抗疫戰爭」的精神領袖、武漢前線第一人,有2003年SARS時期的防控經驗,八十多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親赴武漢疫情最前線,七十多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也隨同鍾南山院士親赴武漢,兩位院士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大學應屆畢業生年薪18萬 我寧願相信是真的
    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指出,高校自身完成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缺少第三方性,其信度、效度、真實性都有待進一步的檢驗。同時,他還指出,國內做這類調查的第三方機構數量少、業務範圍受到限制,這使得有關高校畢業生薪酬的完整系統、真實有效的數據很難獲得。
  • 兩位浙大畢業生,靠什麼拿華為百萬年薪
    一般的月薪過萬就心滿意足,但華為給頂尖畢業生開出最高201萬元的年薪。近日華為發布通知,對8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這8名人員全部為2019屆頂尖學生,其年薪的最低為89.6萬元,最高為201萬元。其中,兩人為浙大畢業生,秦通2015年獲得浙江大學控制系學士學位,管高揚則是浙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博士畢業。在老師眼中,這兩位浙大高材生都是基礎紮實、愛鑽研、愛生活的陽光男孩。
  • 央企高管曬年薪 稅前薪酬80萬元以上超40位 百萬年薪15位
    百萬年薪高管共15位  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在國資委考核分配局公布的薪酬數據顯示,2015年,111家央企高管的年薪最高達到上百萬,最低四五萬。不過從公布的數據來看,也與該高管到任的時間有關。
  • 顏寧入職清華年薪10萬住周轉房真相,並非賣慘,本人發聲闢謠
    年薪10萬微博引熱議顏寧入職清華年薪10萬的由來是因為她本人發布的一條微博,其中提到了當時以正教授入職,印象裡年薪只有10萬。畢竟大家都知道清華大學是國內頂尖高校,如果清華大學教授都只有10萬年薪,那麼其他高校教授又會是怎樣的薪資待遇呢?當然,讓大家產生熱議的點還不僅僅在於其10萬的年薪,而是曾經略顯艱苦的生活方式。
  • 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 揭秘中科院真實收入
    然而,大家就比較關心中科院的工資,你知道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嗎?據說,中科院的福利不錯的,年薪也是挺高的。中國科學院聚焦了一批優秀的科學家,是在1949年正式成立的,中國科學院人才輩出,為我國做出很多重要貢獻。而對於中科院的工資方面也是眾多關心的,其中,中科院院士在行政級別是副部級,那麼,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呢?
  • 年薪破百萬,臺積電工程師打破沉默:35歲就會選擇辭職
    臺灣薪資差距越來越大,擁有百萬年薪的待遇令人稱羨,不過一名30歲的臺積電工程師透露,6年工作下來才發現,生活和他原本想像的不同,「這個工作只是個體力活…可能35歲我就會選擇辭職」,沒想到還引起不少男性網友共鳴。
  • 「當代蔡倫」拋棄百萬年薪,研發的紙比鋼還硬,打破美國技術封鎖
    處於東漢時期的蔡倫被人們公認為現代造紙術的鼻祖,經過他的無數次嘗試後,才有了在人類文明中發揮著極大作用的紙的廣泛應用「當代蔡倫」拒絕百萬年薪因為在教育方面傑出的成績,1998年時,甚至有企業開出幾十萬甚至百萬的年薪聘請張美雲去工作,但她還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拒絕百萬高薪,可見張美雲對自己事業的熱愛和對教育事業的堅守。
  • 地圖採集員年薪百萬是特例 經常被狗追猴抓
    本版圖片由採集員提供近日,一篇題為《拿百萬年薪,1年350天在外,地圖採集員的工作,你羨慕嗎?》的文章火了,很多人看了之後才知道,我們幾乎天天都要用的手機地圖,背後竟然還有這麼多人在付出。紫牛新聞記者深度採訪了地圖數據採集團隊,揭示我們生活中難以離開,但從未謀面的陌生人的苦與樂。紫牛新聞記者 宋世鋒年薪百萬?
  • 女研究生30歲,在國企工作,年薪20萬,卻被老公嫌棄收入低,引熱議
    如今有不少高學歷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在進入社會工作後,都希望自己能夠進入國企發展,在國企裡不用擔心,被人排擠,而且能夠有穩定的工作,對於行走職場中的職場新人來說,還是非常有益處的。
  • 程式設計師年薪40萬,卻被女研究生嫌棄收入低,原因曝光,網友:太年輕
    在相親的過程中,程式設計師透露自己年薪達到了40萬以上,可是有位年薪不到二十萬的研究生卻認為比較低,因為在她看來,程式設計師在一線城市裡至少要達到100萬的年薪。
  • 中國最牛班,每年只招32人,院士親自面試,畢業年薪輕鬆上百萬
    目前,中國的大學上千所,學校裡面都是上千個班。但是有一個最牛班,每年向全國都只招收32個人,在省外最多只錄取一個人。而且即便是你報了之後也不見得會被錄取,因為有一個院士將會親自面試這一部分人,只有通過了院士的面試才能夠算是通過。
  • 最年輕科學家28歲就獲百萬大獎,鍾南山發來寄語
    1個月前,年僅27歲的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張霽剛畢業,就拿到華為公司201萬的年薪待遇,其他7位博士的年薪也從90萬到156萬元不等。而這些獎金或薪酬,全部由知名企業和企業家提供,類似密集的高金額獎勵科研和科學家的活動,為近年來少見,無疑是值得稱道的。百萬起底的大獎獎勵或年薪,對推動科研創新、吸引青少年愛好科學,將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讓「知識就是財富,知識改變命運」不再是一句空話,潛心從事科研工作同樣可以衣食無憂,還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