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芯之父」——鄧中翰院士

2020-05-29 院士來了
  • 他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校130年來第一位橫跨理、工、商三學科的學者;
  • 研製出第一批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集成電路晶片,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
  • 41歲當選院士,成為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芯之父」——鄧中翰院士

他就是「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建人兼首席科學家鄧中翰院士。

1987年鄧中翰考入中科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專業,隨後赴美留學,就讀於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伯克利的5年時間內取得了電子工程學博士、經濟管理學碩士、物理學碩士3個學位,是該校建校130年來第一位橫跨理、工、商三學科的學者。學成後他進入IBM工作,但回國創業的衝動從未消失。

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芯之父」——鄧中翰院士

1999年,在國家有關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鄧中翰等一批留美歸國博士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創建了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並啟動承擔了「星光中國芯工程」,確立了以數字多媒體晶片為突破口、實現核心技術產業化、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芯」打入國際市場的戰略目標。

在鄧中翰團隊的努力下,2001年3月,第一枚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百萬門級超大規模數碼圖像處理晶片「星光一號」問世,終結了中國無「芯」的歷史。「我要看到中國芯,跳動在全世界各個市場。」這是鄧中翰和夥伴們共同的目標和理想。「星光一號」一推出,立即被三星、惠普等國際知名品牌採用。到2002年底,在國內外市場的銷售量突破百萬枚,「中國芯」實現走向世界。

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芯之父」——鄧中翰院士

2005年11月15日,鄧中翰率領中星微電子首次成功將「星光中國芯」全面打入國際市場,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這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中首家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IT企業在美國上市。

經過二十多年的自主創新,「星光中國芯工程」申請了超過1500多項國內外技術專利,取得了全球過億枚的銷售量,產品覆蓋16個國家和地區,使得我國在PC圖像輸入、移動多媒體兩大重點應用領域取得了全球領先的地位。

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芯之父」——鄧中翰院士

鄧中翰院士和他的團隊將「星光中國芯」第一個打入國際市場,實現了幾代中國集成電路工作者的夢想,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引領國際市場的重大突破和成功範例。

展望未來,鄧中翰院士充滿信心:「我們曾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但自始至終我們都相信,國內的大環境很好,黨和政府給了我們方向性的指導,讓我們放手幹,有了這樣的支持,什麼困難都能克服,回國的選擇不會有錯!」鄧中翰院士和他的團隊還在繼續為「星光中國芯」奮鬥著。

關注院士來了,汲取頂尖智慧!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他終結了中國無芯的歷史,是中國芯之父!也是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他是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數字多媒體晶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他是「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他也是中星微集團創建人和董事長他放棄了美國大好前程 毅然回國發展他就是被稱為「中國芯之父」的鄧中翰
  • 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集微網消息,當地時間 2020 年 2 月 6 日,美國工程院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單,其中,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建人、首席科學家鄧中翰當選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著名人工智慧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晶片之父」:最年輕院士,終結無「芯」難題,卻因老婆出名
    提起晶片,我們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被譽為中國「晶片之父」,終結了中國無「芯」的歷史,以41歲的年齡成為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卻因為老婆才被廣為人知。他,就是鄧中翰。鄧中翰,1968年出生在江蘇南京市。1987年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
  • 中星技術IPO受理,鄧中翰院士攜「中國芯」衝擊創業板
    近日,深交所公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新一批IPO獲受理企業名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為法人的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星技術」)在列。而鄧中翰持有堆龍中星微100%股權,因此間接持有中星技術公司34.61%的股份。 中星技術創業板IPO之所以引起人們關注,一是因為鄧中翰院士的身份所攜帶的巨大流量,一是公司業務所涉及的晶片領域亦是公眾關注的高光領域。
  • 李飛飛、鄧中翰入選美國工程院院士,多位華人上榜
    在本次的入選名單中,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機器學習研究者、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始人和董事長鄧中翰。李飛飛教授因提出 ImageNet 以及在機器學習、視覺理解等領域的貢獻而被我們所知。
  • 當今中國最年輕院士盤點:比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
    中國當代科研創新的新生力量  在不停的崛起  今天KK給大家盤點一下  45歲以下的中國兩院院士  不要問我為什麼跪在電腦前  大神們太強  我的膝蓋已經跪穿  今年最年輕院士候選人:演講從中國的共享單車談到創新發展,談到中國正在為應對全球重大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又談到目前全球面臨著14項重大挑戰,呼喚世界各國攜起手來,立即行動,踐行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擼起袖子加油幹!  這就是7月19日,在美國華盛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團董事局主席鄧中翰。  認識鄧中翰的都知道,這也絕對是一個學術大神。
  • 中國最年輕院士盤點:比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
    博士期間,任詠華師從支志明院士。2001年,任詠華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8歲,是當時最年輕的女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導師支志明在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時候也是38歲,也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院士。2006年,任詠華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美國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公布:李飛飛、鄧中翰等7位華人當選
    當地時間2月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外籍院士名單,此次共增選了87名新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其中共有7位華人科學家當選,包括人工智慧領域著名學者、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士;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鄧中翰當選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增選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人總人數達到2309位,外籍院士數量達到281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師獲得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
  • 李飛飛、鄧中翰等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多位畢業於中科大
    Anderson親自公布了本年度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入選名單,包括 87名新院士和18名國際院士。 其中新院士中有 6 位華人,分別是李飛飛、劉鎮欽、範欽強、俞久平、曾亮、張捷;另有 1 位中國籍學者——鄧中翰當選國際院士。
  • 我國的3位年輕院士:個個天賦異稟,拒絕國外誘惑回國爭光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最年輕的三位院士,他們都有超乎常人的天賦,也都有不錯的成就。他取得無數優秀成績:2017年他獲得中國細胞生物學位傑出成就獎、傑出青年科學家獎以及生命科學獎。他更是在2015年就入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41歲的他也是那一屆最年輕的院士。
  • 美國國家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公布:李飛飛、鄧中翰等7位華人當選
    當地時間2月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外籍院士名單,此次共增選了87名新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此次共有7位華人科學家當選,分別是李飛飛、劉鎮欽、範欽強、俞久平、曾亮、張捷以及鄧中翰。其中鄧中翰是唯一一位中國籍學者,當選為國際院士。增選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人總人數達到2309位,外籍院士數量達到281位。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成員是工程師的最高等級的專業殊榮。
  • 李飛飛等7位華人入選美國工程院院士!其中兩人畢業於中科大
    院士這個頭銜可以說是科研領域的最高的榮譽,有很多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的科研事業,把自己奉獻給了祖國,但是最終也不一定能夠拿到院士這個頭銜,而院士也是一個終身的榮譽。像我國的袁隆平,雖然是中國工程院的院士,但並不是我國中科院的院士,而且他也是66歲才評上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的,而像饒毅這一類的對我國具有重大貢獻的人,也沒有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
  • 憑什麼最年輕的兩院院士均來自合肥的中科大?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最高榮譽稱號,也是代表中國高校最頂尖師資和最卓越校友的群體。目前中科院擁有800餘名院士,工程院擁有900餘名院士,其中自恢復高考以來中國高校院士本科校友(不含合併高校)排行榜顯示,北大、清華、中科大當選校友位列全國前三,中科大當選人數21人,總量位居第三位,但是結合中科大小而精的規模體量,人均院士產出高居全國第一,有著「千生一院士」的美譽。
  • 鄧中翰代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尚無國家實驗室 美國已有十餘個
    3月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北京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在發言時表示,身為科技戰線和北京中關村創新創業的代表,他始終關注創新創業,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讓他興奮。&nbsp&nbsp&nbsp&nbsp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美國為何這麼青睞中國的科技人員,7位華人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2月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選舉產生87名新院士和18名國際院士。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等6位華人學者當選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公司董事長鄧中翰當選國際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成立於1964年,至今院士總數達到2309人,國際院士達到281人。在今年10月4日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行的美國國家工程院年度會議上,新當選院士將正式獲頒證書。範欽強:美國高平科技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1985年,範欽強與合作夥伴一起創辦了高平科技公司。
  • 「中國最年輕院士」的腐敗軌跡
    原標題:「中國最年輕院士」的腐敗軌跡 頭頂「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中國動物克隆體系創始人」等光環,擔任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經費約200億元的重大科研專項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近日卻因侵吞科研經費被批捕。
  •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年輕時候照片走紅 酷似吳彥祖(圖)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年輕時候的照片在網上走紅,還被稱為石油大學史上最帥校友,「王老師年輕的時候秒殺一切電影明星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年輕時候照片走紅 酷似吳彥祖(圖)  王德民1960年在北京石油學院鑽採系採油專業畢業。
  • 「最年輕院士」,被撤銷院士稱號!
    「最年輕院士」,被撤銷院士稱號!頭頂「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中國動物克隆體系創始人」等光環,擔任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經費約200億元的重大科研專項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的李寧卻因侵吞科研經費,於2014年6月被吉林檢方逮捕。作為1949年建國後首位被逮捕的院士,李寧一案受到司法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此案一度被媒體稱為「中國院士第一案」。
  • 院士們比39歲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不要問我為什麼跪在電腦前
    當時伯克利校長田長霖說「你這個中國留學生創造了一個奇蹟。」  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網站上,他被這樣描述—「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第八屆中國科協副主席、數字多媒體晶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鄧中翰: 「他的企業,成功佔領了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晶片市場60%以上的份額,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