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關於在戰略新興產業中以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作為『牛鼻子』的建議被採納,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科技領域,對此我感到非常興奮。」3月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北京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在發言時表示,身為科技戰線和北京中關村創新創業的代表,他始終關注創新創業,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讓他興奮。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中國青年網記者 郭蕾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劉洪俠)「我們關於在戰略新興產業中以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作為『牛鼻子』的建議被採納,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科技領域,對此我感到非常興奮。」3月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北京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在發言時表示,身為科技戰線和北京中關村創新創業的代表,他始終關注創新創業,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讓他興奮。
    結合多年從事科研和產業化的工作實踐,他在審議過程中再次就加速自主科技創新提出了加強政策支持、加速技術轉化和建設國家實驗室等具體建議。
    一是建議圍繞持續推進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制定更加深入、有力的金融與財稅支持政策。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雙創」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要加強對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支持,打造面向大眾的「雙創」全程服務體系。鄧中翰建議國家加大對科技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扶持重點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為高科技公司開闢境內上市的「綠色通道」。他指出,就晶片企業而言,當下普遍面臨著融資渠道缺乏、研發投入能力有限、持續創新能力較弱等制約,迫切需要國家層面的統籌協調、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持。
    二是建議加強高新技術的智慧財產權轉化和保護,注重將先進技術轉化為自主標準。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開展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完善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體系。鄧中翰就此建議設立國家重大項目智慧財產權風險管理體系,引導建立智慧財產權戰略聯盟,積極探索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直接融資方式和資產管理制度;統籌推進科技、標準、產業的協同創新,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為智慧財產權、自主標準的機制;充分發揮標準在技術創新中的引導作用,形成支撐產業升級的自主標準體系。中星微電子公司目前就已經推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SVAC國家標準及相關晶片,在全國數十個大中型城市實施了「天網」工程及智能交通項目,希望未來在國家支持下加速推廣,能更好地保障國家信息安全。
    三是建議成立以人工智慧技術為主攻方向、由科學家組成運營團隊、具備一定規模的國家實驗室。鄧中翰表示,習總書記曾在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指出:「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是一項對我國科技創新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目前,全國還沒有一家國家實驗室,而美國自「二戰」以來已組建了十多家。因此,鄧中翰建議要儘快組建人工智慧技術國家實驗室,抽調國內該領域的優秀專家,通過跨學科、高強度的協作,實現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