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機構分析人工智慧在美國國防領域的應用情況

2020-12-06 騰訊網

8月26日,美國會研究服務處發布《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報告。該報告主要從人工智慧的國防應用、人工智慧軍事集成的挑戰、人工智慧對作戰的潛在影響,以及國會應該考慮的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本文重點概述報告中有關人工智慧在美國國防領域的應用情況。

目前,美國防部正在考慮人工智慧的多種不同應用,如情報、監視與偵察(ISR)、後勤、網絡空間作戰、信息戰、指揮與控制、半自主和自主載具,以及殺傷性自主武器系統。當前,美國防部人工智慧的研發活動由各軍種的研究機構,以及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和情報高級研究計劃局(IARPA)自行決定。不過,國防部各機構對於其年度投資超過1500萬美元的人工智慧計劃,應聽從國防部聯合人工智慧中心(JAIC)的協調安排。此外,JAIC負責監管「國家任務計劃」(NMI),以利用人工智慧解決最緊迫的作戰挑戰。JAIC在2019年啟動了其首批兩個「國家任務計劃」——人道主義援助和災難救助以及預測性維護;2020年5月,JAIC重點開展聯合作戰能力,並授予博思·艾倫·漢密爾頓公司一份8億美元的合同,以「將人工智慧帶到戰場上」。

一、 情報、監視與偵察

人工智慧可使分析人員目前耗時費力的分析工作自動化,使其能夠基於數據做出更有效、更及時的決策。在此方面的一個典型應用是美空軍的「Maven」項目,該項目將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算法整合至情報收集單元,通過梳理來自無人機的視頻來自動識別對手活動。

情報界也在開展多個人工智慧研究項目。僅中情局(CIA)就開展了大約140個項目,利用人工智慧來實現圖像識別和預測性分析等工作。IARPA也贊助了幾個人工智慧研究項目,旨在未來4~5年獲得其他分析工具。其他案例包括為噪聲環境中的多語言語音識別和翻譯研發算法、在沒有相關元數據的情況下對圖像進行地理定位、融合2D圖像以生成3D模型,以及開發工具以基於對生活模式的分析來推斷建築物的功能。

二、 後勤

人工智慧今後也可能用於軍事後勤領域。例如,美空軍將把人工智慧用於飛機預測性維護。目前,空軍正在測試一種人工智慧使能方法,通過提取嵌入在飛機引擎和其他機載系統的實時傳感器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輸入到預測算法中,來判斷技術人員何時需要檢測飛機或替換零件,從而可針對每架飛機的情況定製維護時間表。該方法目前正用於F-35戰鬥機的「自主後勤信息系統」(ALIS)。同樣地,美陸軍「後勤保障活動」(LOGSA)已授予IBM華生實驗室合同,以基於每輛「斯特瑞克」戰車中安裝的17個傳感器為該車隊研發定製的維護時間表。

三、 網絡空間作戰

報告認為,人工智慧可能是推動網絡軍事作戰的一項關鍵技術。傳統的網絡安全工具會尋找與已知惡意代碼相匹配的歷史數據,因此黑客只需修改這些代碼的一小部分,就可以繞過網絡防禦系統。另一方面,人工智慧使能的工具可以在更廣泛的網絡活動模式中檢測異常,從而為攻擊提供更全面和動態的屏障。

四、 信息戰與深度造假

人工智慧使越來越逼真的圖片、音頻和視頻成為可能,這即是「深度造假」,它可以成為對手信息戰的一部分。對手可利用深度造假技術對抗美國及其盟國,生成虛假新聞報告,影響公開披露的信息,銷蝕公眾信任,以及試圖勒索外交人員。

為應對深度造假技術,DARPA開展了「媒體取證」(MediFor)項目,旨在開發能夠自動檢測、歸因和表徵文本、音頻、圖像和視頻等多模式偽造媒體的技術,以防禦大規模的自動虛假信息攻擊。該項目已於近日授予SRI公司一份價值1100萬美元的項目合同。

五、 指揮與控制

美軍正在尋求將人工智慧的分析潛能用於指揮與控制領域。目前,國防部正在開發多種系統,以為其「聯合全域指揮控制」(JADC2)概念提供支持。JADC2旨在集中規劃和實施空中、太空、網絡空間、海上、陸上的作戰行動。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可用於融合來自所有作戰域傳感器的數據,為決策者形成一個單一的信息來源,即通用作戰圖。目前,陸軍的「會聚項目」和空軍的「先進戰鬥管理系統」(ABMS)均旨在演示驗證實施JADC2所需的能力。此外,DARPA的「馬賽克」戰項目尋求利用人工智慧將系統與傳感器聯網,優先處理輸入的傳感器數據,並自主判斷作戰力量的優化配置。

未來,人工智慧系統可能被用於甄別對手造成的通信鏈路中斷,並找到信息分布式處理的替代辦法。此外,隨著人工智慧系統的不斷完善,人工智慧算法也可能基於對戰場空間的實時分析,為指揮官提供可行的行動方案,提高作戰決策的質量和速度。

六、 半自主與自主載具

美軍各軍種都在將人工智慧集成至半自主和自主載具,包括戰鬥機、無人機、地面車輛和海軍艦船,用於感知環境、識別障礙物、融合傳感器數據、規劃導航,以及與其他載具進行通信。

目前,美空軍研究實驗室完成了「忠誠僚機」項目的第二階段試驗,該項目旨在將老一代、無人駕駛戰鬥機如F-16作為「忠誠僚機」,與有人駕駛戰鬥機F-35或F-22組成作戰編隊。人工智慧可使「忠誠僚機」完成幹擾電子威脅或搭載其他武器等作戰任務。海軍陸戰隊的「多用途戰術運輸車」是一種遙控車輛,可搭載數百磅的裝備。陸軍計劃部署大量擁有導航、監視、簡易爆炸裝置(IED)清除等不同類型自主功能的「機器人戰車」(RCV),該系統也將作為「可選有人駕駛戰車」(OMFV)的「僚機」。此外,國防部也在試驗人工智慧使能的其他能力,以實現「蜂群」作戰協同行為。

七、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統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統(LAWS)利用傳感器和計算機算法來獨立甄別目標,並在沒有人類對系統進行手動控制的情況下與目標交戰並將其摧毀。該系統預計將實現在通信降級或拒止環境下的軍事作戰,這是傳統系統所不能完成的。雖然美國目前沒有法律明令禁止研發LAWS,但是其武庫中尚沒有LAWS。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美國國會網站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申淼

編輯 | 張岸佳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史與五大應用現狀分析
    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史與五大應用現狀分析 醫言醫信 發表於 2019-11-13 11:14:53 文章來源:醫言醫信,內容摘自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 德國機構探索在生物醫藥領域應用人工智慧
    新華社柏林12月19日電(記者張毅榮)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19日發布公報說,該中心與德國生物醫藥企業賽多利斯合作啟動「賽多利斯人工智慧實驗室(簡稱SAIL)」,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 俄羅斯制訂多領域人工智慧應用路線圖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正在制訂人工智慧在衛生、交通、智慧城市、農業、工業和國防工業綜合體等領域的應用戰略和路線圖,至2024年,將制定出不少於15個此類政策。在衛生領域,將運用人工智慧來開發新藥,通過解釋醫學圖像在疾病診斷方面提供幫助,以及創建能進行診斷、開處方並下達醫療決策的系統。
  • 人工智慧在中小金融機構的應用研究
    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在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應用發展,深入研究人工智慧與金融業務的深度融合,指導吉林九臺農村商業銀行構建「人工智慧基礎應用服務平臺」,成功突破人臉識別準確率低、跨平臺兼容性差等技術難點,同時針對我國金融領域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可參考的對策建議。
  • 【深度】「人工智慧」在美國軍事中的現狀與發展
    2017 年 7 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發布《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報告,稱 「人工智慧的未來進步有可能成為一種變革性的國家安全技術」,鼓勵情報工作與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擴大情報界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2017 年,僅中央情報局一家就同時與工業界開展了 137 項人工智慧技術項目的研究開發。
  • 如何規範人工智慧軍事應用?一文帶你透視美軍的人工智慧倫理準則
    導讀:2019年10月,美國國防創新委員會(Defense Innovation Board)發布《人工智慧準則:推動國防部以符合倫理的方式運用人工智慧的建議》報告。2020年2月24日,美防長正式籤署這一文件,使其成為美國防部在人工智慧倫理領域的官方政策。
  • 「物聯網+人工智慧」怎樣落地美業?貓咪智能:與機構一同實踐
    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SaaS、機器人、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在選擇應用場景時,都會把美業作為選擇之一。於是,這些年我們看到很多新技術在美業裡的投放和試用,有的技術已經驗證成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業尤其是門店的效率;有的技術驗證失敗,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在美業裡真實存在的應用場景,且該場景是能真正提高門店效率。
  • 人工智慧在司法領域的應用
    短短50年,司法(法律)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令人驚嘆,特別是近幾年,人工智慧大有取代法律人的趨勢。在國外,人工智慧應用於司法領域的例證可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美國等發達國家研發了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法律推理系統、法律模擬分析系統、專家系統運用於司法實踐。
  • 美媒發文分析「後COVID-19時代」的美國生物安全
    realcleardefense網站發文《管理混亂:COVID-19後美國的生物安全》,指出由於生物威脅的增長,且美國缺乏協調的應對措施,COVID-19大流行給美國家安全帶來了新的壓力。人工智慧、增材製造和生物技術是引起美國對技術領域和國家安全擔憂的三個重要因素。這些新興技術可使美國的對手,包括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更有效地利用非常規武器優勢。
  • 美國空軍向學術界開放國防數據以推進人工智慧發展應用
    (USAF-MIT AI Accelerator) 制定了一項史無前例的空軍數據共享協議,以便麻省理工學院和全美其他學術機構的研究人員使用真實的數據來解決真實的問題。美國空軍-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加速器是美國空軍下屬的一個新單元,位於麻省理工學院,是一個由飛行員、科學家、研究人員、工程師和學生組成的多學科小型團隊,致力於創建能夠迅速被美國國防部和社會採用的功能性人工智慧系統。一個功能性的人工智慧系統需要大量的數據,而使合規的空軍數據集被公開訪問是研究和開發任何人工智慧系統的重要基礎。
  • 【每日動態】人工智慧/綠色推進劑/旋翼機/增材製造 等
    一是推進國防部內部的人工智慧研發能力;二是加速人工智慧在國家安全和國防領域的應用;三是縮小政府部門技術人才差距;四是為保障國家安全,通過區別使用出口管制和投資篩查等舉措保護美國人工智慧優勢;五是將國務院的重點工作重新調整為數字時代的大國競爭;六是制定一個以道德、負責任的方式開發和部署人工智慧的框架。該委員會計劃於2021年3月發布人工智慧最終報告。
  • 人工智慧與生命科學:AI在醫療健康十大領域應用前景
    相對於金融、運輸和零售業等領域,AI在醫療健康領域研發最少。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副校長LyndaChin教授說過「人類大腦的容量是有限的,與日俱增的患者數據和爆炸式信息增長,讓醫生無法跟上醫學知識發展的步伐,AI將成為輔佐醫生提高認知能力的最佳工具和手段。」  在醫療健康領域裡,AI應用並不是最近才興起的。
  • 人工智慧的六大應用領域
    這幾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上的熱度一直高漲。人工智慧也越來越貼近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你知道人工智慧的應用都用在了哪些領域呢?什麼是人工智慧呢?人工智慧是一個新的計算機技術科學,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用於開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理論。簡單來說人們就是要靠人工智慧去完成人類完成不了的工作。其中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智慧機器人、自動程序設計、數據挖掘等方面。
  • 華人科學家邢波出任全球第一所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應用大學校長
    邢波 澎湃新聞記者 呂嘯 攝阿聯工業和先進技術部部長Sultan Ahmed Al Jaber評價稱,邢波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世界頂尖學者之一,也是一個了解人工智慧實際應用的傑出商業領袖邢波表示,作為校長,他的願景是「培養和造就一代具備必要理解力、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領導者,通過學術研究和行業應用充分挖掘人工智慧的潛力。」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慧大學是全球第一所專注於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生培養和科研應用的大學。2019年10月16日,該校在阿布達比正式成立。學校以阿布達比王儲兼阿聯武裝部隊副總司令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的名字命名。
  • 技術專欄 | 電磁防護超材料在國防領域中的應用與前景展望(摘錄)
    本文闡述了電磁防護超材料的原理和特點,總結了其在軍事領域的重大應用價值,綜述了近年來在國防領域的最新成果,分析了當前研究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趨勢,為電磁防護超材料的進一步實際應用提供有效、可靠的理論依據及實驗基礎。
  • 國防科技大學2020年普通高中畢業生招收計劃發布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數據方向):主要學習大數據領域的關鍵算法和理論,涉及的關鍵技術包括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通過學習初步具備利用人工智慧方法分析大數據的能力,能夠勝任大數據相關領域技術研發、應用和管理等崗位。
  • 《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報告
    2018年11月,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發布《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 The Importance of the AI Ecosystem》(《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重要性》)。本文是對報告中重點數據與結論的編譯,僅供參考。文章版權歸原機構/作者所有,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 美智庫:利用新興技術改變情報分析
    導語10月8日,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文章分析情報機構如何將新興技術整合到全源分析中。文章研究了將新興技術集成到分析過程的優勢,評估了採納新興技術的障礙和限制,探討了技術和分析人員將在哪些領域為決策者提供最大價值,以及構建未來情報機構的意義。
  • 人工智慧算法、大數據應用分析……為何這些To B項目還有機會?
    本場活動吸納了不問科技、成頌科技、紐睿醫美、享築科技四個優秀創業項目,吸引了線上線下近20家活躍投資機構同步參與,包括:富坤創投、川發展弘科基金、洪泰智造、盈創資本、雙流空港創投、天創投、德陽盈創天使、天府文投、新同德資本、青山資本、清源資本、源渡創投、川創投、沛坤投資、灃揚資本、華澤投資、水木投資等。
  • 2019 AI Index 年度報告:人工智慧領域發展重心解讀
    作為一個用於追蹤 AI 動態和進展的非營利性項目,其報告通常從研發、技術、性能等多個指標出發,對上一年度中 AI 領域的發展進行統計。筆者在了解之後,結合其他各項報告的數據,對AI領域的變化進行了一個歸納與猜想。一、AI 研究的發展方向逐漸由學術轉向實踐近年來,人工智慧早已成為國家研究機構和企業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