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
發布第二季度人工智慧發展建議報告
近日,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發布季度系列報告之第二季度建議報告,針對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政策、預算、立法及人工智慧時代的國家安全等事宜提出六大建議。一是推進國防部內部的人工智慧研發能力;二是加速人工智慧在國家安全和國防領域的應用;三是縮小政府部門技術人才差距;四是為保障國家安全,通過區別使用出口管制和投資篩查等舉措保護美國人工智慧優勢;五是將國務院的重點工作重新調整為數字時代的大國競爭;六是制定一個以道德、負責任的方式開發和部署人工智慧的框架。該委員會計劃於2021年3月發布人工智慧最終報告。
作者 | 申 淼
編輯 | 劉偉雪
2
NASA首次完成「綠色推進劑注入任務」在軌測試
美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成功完成其「綠色推進劑注入任務」(GPIM)的在軌測試,此次測試使用了美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研發發的ASCENT高性能環保推進劑、美國洛克達因公司研發的推進系統,以及美國波爾航宇公司研發的小衛星。
GPIM通過執行計劃中的一系列軌道操縱,包括姿態控制、維持穩定、降低軌道等,驗證了推進劑和推進系統的有效性。與常用的、有毒的肼類航天推進劑相比,使用ASCENT的太空飛行器的太空行程增加了50%。這是50年來NASA第一次在太空中測試一種新型的高性能環推進劑,有望替代自1960年代以來太空飛行器一直使用的肼類推進劑。
作者 | 唐 睿
編輯 | 劉偉雪
3
美軍方優先任務轉變
波音公司費城旋翼機工廠面臨挑戰
由于波音公司的兩個關鍵項目將失去軍方資金支持,該公司在費城郊區旋翼機工廠的需求正面臨大幅下降。在該地區製造業不斷下滑的背景下,旋翼機工廠是該地區最後的重工業代表之一,擁有4600名工人,每年花費超過5億美元從基斯通州的473家供應商購置零件和服務,但其作為當地經濟驅動力,未來仍面臨諸多問題。
一方面,工廠在過去20年間為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建造了機身,即將結束生產。在2023年之後,V-22的相關工作將會大幅減少。據悉,波音公司在基斯通州直接或間接地創造了16000個工作崗位,而未來幾年面臨的挑戰很大程度上是由國防部做出的決定所引起。國防部的計劃是在2023年合同完成,滿足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最低需求後,結束V-22的生產。如果在中期停止生產,V-22的一些潛在應用將無法實現。V-22主要用於反潛任務、兩棲戰艦的空中加油、機載電子戰以及戰鬥搜索和救援。但上述目標都不會在目前的研製計劃中解決。聯合部隊採購V-22的主要目的也未達成,海軍陸戰隊的採購需求未考慮到可能因戰鬥而導致的消耗;空軍採購V-22用於特種作戰任務也僅能勉強能滿足潛在需求(尤其是在戰鬥搜索和救援領域),而海軍方面也面臨類似的情況。
另一方面,美軍CH-47「支奴幹」直升機的「Block II」升級計劃受挫。波音公司原計劃該直升機可使工廠在未來20年裡保持運轉。目前,波音公司正在競爭研製新型的軍用旋翼飛機,同時希望為「魚鷹」和「支奴幹」直升機找到新的國際客戶。
作者 | 劉偉雪
4
博思艾倫公司獲美空軍技術支持合同
8月21日,美國防供應商VMD公司宣布,該公司與博思艾倫公司組成聯合團隊,獲得美空軍10年期不定期交付/不確定數量合同,用於為其提供分析和技術支持服務。本輪合同總金額9.5億美元,共授予8家承包商,博思艾倫-VMD聯合團隊是其中之一。根據合同,空軍要求各承包商解決工作量需求,研究新的概念,優先處理首要方案,為空軍提供最新的技術平臺。具體工作內容包括研發、對複雜的國家安全挑戰的跨職能支持、專題知識、網絡和組織架構、先進分析、應用技術和技術投資、概念和分析等。
作者 | 陳 培
5
美國國家增材製造創新機構
與空軍研究實驗室共同發起增材製造新挑戰賽
美國國家增材製造創新機構與當地時間8月25日與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和通用電氣研究中心共同發起了新的挑戰賽——開源增材掃描實施策略(OASIS)。OASIS挑戰賽呼籲增材製造業界採取行動,解決掃描策略智慧財產權問題,旨在尋求開源計算機代碼和算法的建議,以推進基於雷射的粉末床增材製造技術進步。參賽者可從一個安全項目網站下載數據,用於創建新的掃描策略代碼和算法。提交的策略都將根據預先定義的代碼要求進行評估,然後採用優選出的策略進行鈦合金(Ti-6Al-4V)樣件列印,以評估材料性能,並進行評分。具體賽事安排於9月開始,最終獲獎情況將於2021年6月公布。
作者 | 苟桂枝(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編輯 | 劉偉雪
6
英國陸軍「作戰實驗室」引領技術創新
當前,英國國防部正與多塞特議會和多塞特地方企業展開合作,在多塞特創新園區建立國防創新中心,共投資570萬英鎊,領導下一代聯合工作計劃。作為該項目的領導者,英陸軍稱其核心部分為陸軍「作戰實驗室」,屆時將擁有11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和450平方米的新車間空間,以及相關的會議和協作空間,實驗室計劃在2021年春季投入使用。
「作戰實驗室」將使國防部能夠直接與學術機構、中小企業和更廣泛的工業部門開展合作,開發可商業化的尖端產品和技術,增加開發創新技術的潛力,使軍隊在面對新的變化和威脅時保持敏銳。實驗室將結合士兵的實際需求展開創新技術開發,該方式也將改變未來開發和獲取獨特技術能力的方式。
作者 | 劉偉雪
7
俄羅斯開發能探測無人機數量的新型雷達
俄羅斯雷達系統研發機構「俄羅斯遠程雷達通信科學研究所(NIIDAR)」在「軍隊-2020」 國際軍事技術論期間表示,正在研製一種能夠精確探測無人機蜂群的新型尖端雷達。現役雷達系統探測無人機蜂群時無法識別精確數量,而且由於無人機大小不等,探測性能也不穩定。NIIDAR目前正在開發支持局部空域和全向空域控制的多種雷達系統型號,這些系統將探測小型低速無人機,包括成群飛行的無人機蜂群,同時被探測到目標的數量只受系統計算能力,而不受目標大小的限制。在當今無人機被大規模使用的環境下,開發這種新型雷達將有助於確保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使空域不受工業間諜活動或其他非法目的侵犯。NIIDAR認為,該型雷達系統極為實用,並具有極大的出口潛力。
作者 | 吳永亮(中電博微)
編輯 | 劉偉雪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絡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試驗鑑定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臺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