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網絡白頭鷹當logo:美國成立國家人工智慧計劃辦公室

2021-01-15 新智元



川普任上,對人工智慧對國家未來經濟和安全的戰略意義看得非常重,並在2020年2月發布了有史以來首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努力使人工智慧研究的投資翻倍。

川普在去年早些時候還宣布,將在5年內為研究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的新機構注入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此外,還宣布了拿出7500萬美元用於資助各大高校的三個量子計算中心。昨天,美國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根據2020年《國家AI倡議法案》成立了國家人工智慧計劃辦公室,以確保美國在未來幾年內在這一關鍵領域的領導地位。這個辦公室負責監督和實施美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並將成為美國政府在人工智慧研究和決策過程中與私營部門、學術界進行協調的中心樞紐。美國首席技術官Michael Kratsios在一次演講中說:「國家人工智慧計劃辦公室將成為聯邦政府在未來多年的AI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整個美國創新生態系統國家AI研究和政策的中心樞紐。」

辦公室將在創始主任Lynne Parker的領導下實施國家AI戰略。她還擔任美國副首席技術官。

國家人工智慧計劃辦公室的徽標的樣子非常有趣,這是美國政府在機構徽標中首次描繪AI:


新印章的各個方面都代表了該倡議的主要推動力和勞工局的使命:源自美國大印章的美國白頭鷹代表美國的主權、力量和精神。這隻鷹從神經網絡中浮現,代表著AI將數據轉化為知識、技術突破的力量和潛力。互連節點象徵著神經網絡,這是機器學習和AI的核心技術,象徵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正在改變社會,創造繁榮,加強國家安全和改善生活質量。

神經網絡中央的第8個節點以美國國旗突出顯示,代表美國對AI領導地位的承諾,以及舉國進行AI研究、開發和部署的重要性。

 

黃金月桂葉代表辦公室的角色:協調和統一美國的AI研究和教育,推動科學發現驅動新的技術突破,從而實現無法比擬的AI功能。

 

七星說明辦公室成立於人工智慧領域的第七個十年,從AI元年——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開始算起。

MIT的推特bot使用深度學習算法來實時模仿川普

你沒看錯,這是MIT用深度學習算法模擬出來的川普。它的名字叫@DeepDrumpf,因為著名喜劇主持人John Oliver說,川普的祖名叫Drumpf,這名字聽起來別說還真有德意志內味兒。它會模仿川普說話的風格說話,雖然有的時候還不怎麼像。例如:「我們已經贏不了了。在我們的國家,我們必須別無選擇。我的總統任期,美國恐怖的未來。#辯論之夜」

@DeepDrumpf由MIT的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機器人研究員Bradley Hayes於2016年3月推出,本意是以此激發孩子們對機器學習的興趣。


乍一看,這位假川普說的話非常有說服力,而這要歸功於不斷被輸入到@DeepDrumpf中的數據-從川普的演講和辯論中即時摘錄的筆錄。
Hayes解釋說:「遞歸神經算法本質上是從所獲取的所有數據中學習一個基礎結構,然後提出不同的數據組合來反映所教授的結構。」在遞歸神經網絡中,先前的輸出被反饋到系統中以提供下一個輸出。碰巧的是,Hayes受到了之前關於訓練模型的研究的啟發,該模型可以產生莎士比亞風格的詩詞,以及大量的語音分析報告,使特川普對語法和詞彙的使用介於兩者之間。這將使訓練人工神經網絡變得容易得多。Hayes說:「川普的語言往往更簡單,因此我認為,作為建模問題,他將是最易於管理的候選人。」但是模擬了一段時間,大家就發現了問題:川普的怒氣也會被機器學習學習,從@DeepDrumpf的推文中側漏出來。比如這句:「我可以通過解僱一個人並扔到在牆上來摧毀他的生活。這一直是我競選的目的:通過殺人創造就業機會。@希拉蕊」

美國政治這兩天好戲連篇,川普被各個社交媒體全網封禁。隨著拜登即將上臺,你認為新的深度學習模型會帶來一個怎樣說話的假拜登呢?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white-house-launches-national-artificial-intelligence-initiative-office/https://www.nextgov.com/emerging-tech/2021/01/white-house-launches-central-hub-artificial-intelligence-research-and-policymaking/171346/

https://thenewstack.io/mits-twitter-bot-uses-ai-imitate-trump-now-running-president/


相關焦點

  • 從「神經網絡之父」到「人工智慧教父」|Geoffrey Hinton的傳奇...
    人工智慧領域有三大奠基人,分別是Geoffrey Hinton、Yann LeCun與Yoshua Bengio。本文主要圍繞「神經網絡之父」Geoffrey Hinton。
  • 圖靈獎得主、神經網絡之父等在華開班,培養高校人工智慧人才
    圖靈獎得主、神經網絡之父等在華開班,培養高校人工智慧人才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8-04-03 14:44 來源:澎湃新聞
  • 白頭鷹陸續飛來伊州,從芝加哥出發,賞鷹觀猛攻略!
    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們為大家整理了兩個絕佳賞鷹之地,趕快來看看,「家門口」的賞鷹之旅~說到白頭鷹,大家是熟悉又陌生。又名為禿鷹的白頭鷹是美國國鳥,也是美國的象徵之一。很多品牌都有用了鷹的元素,比如摩託車品牌Harley Davidson,橄欖球隊Georgia Southern Eagles和服裝品牌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還有各種汽車品牌的logo等。往年伊州各地的賞鷹之旅辦得如火如荼,可惜今年的大多數賞鷹主題的活動都取消了。
  • 人工智慧神經網絡你知道是什麼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神經網絡你知道是什麼嗎 企業新聞 發表於 2020-04-09 11:28:47 這個無需解釋太多,因為通過各種科幻電影我們已經對人工智慧很熟悉了。大家現在感興趣的應該是——如何實現人工智慧? 從1956年夏季首次提出「人工智慧」這一術語開始,科學家們嘗試了各種方法來實現它。這些方法包括專家系統,決策樹、歸納邏輯、聚類等等,但這些都是假智能。直到人工神經網絡技術的出現,才讓機器擁有了「真智能」。 為什麼說之前的方法都是假智能呢?
  • 江西財經大學聯合雲從科技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
    4月2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計劃提出3大類18項重點任務,引導高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不斷提高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交流等能力。計劃到2020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優勢進一步提升,並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廣泛應用。《計劃》的實現,離不開高校的響應,更離不開人工智慧頭部企業的引領。
  • 人工智慧瓶頸之神經網絡的可解釋探討
    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人工智慧系統主要面臨結果不可驗證和過程不可審查兩大安全問題。結果不可驗證指的是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人工智慧系統輸出結果無法被判斷、預測,智能系統行為邊界難以掌握,導致系統不可控,本質上是深度神經網絡結果不可判讀。過程不可審查指的是系統決策背後的邏輯不明,代碼實現缺乏可信度,本質上是深度神經網絡的實現機理與決策邏輯難以理解。
  • 有人射殺美國象徵性動物「白頭鷹」
    【文/觀察者網 張大衛】 「這是美國的重要象徵。」美國鷹類保護基金會的成員也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射殺「白頭鷹」這一美國象徵動物。 7月26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野生動物保護和管理機構(Pennsylvania Game Commission,PGC)在臉書上發布公告,一隻白頭海雕(俗稱白頭鷹)在與俄亥俄州交界處被射殺,並向全社會徵集兇手線索。
  • 神經網絡與人工智慧應用
    國務院於2017年7月21日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部署構築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 什麼是人工智慧神經網絡? 神經網絡是怎麼應用到各領域的?|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人工智慧神經網絡? 神經網絡是怎麼應用到各領域的?前不久,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Uber在一宗無人車的測試過程中,造成了一名行人死亡的嚴重交通事故,除此之外,環顧我們身邊,蘋果手機的虛擬個人助理Siri有時會無法識別我們在說什麼;某些人臉識別支付   原標題:什麼是人工智慧神經網絡? 神經網絡是怎麼應用到各領域的?
  • 美國國鳥白頭鷹不再「瀕危」(圖)
    本報綜合報導經過40年的保護,美國國鳥白頭鷹不再是瀕危物種,美國政府28日正式將其從瀕危物種名單中劃掉,美國總統布希對此表示歡迎,稱此舉是慶祝7月4日美國國慶日的「一個美好方式」。  布希稱,40年後白頭鷹物種的重新繁榮應當歸功於私人土地擁有者以及美國各級政府的共同合作。
  • 疫情中大放異彩的人工智慧,神經網絡,僅僅60年歷史,你信嗎
    1943年,心理學家麥克洛奇和數理邏輯學家皮茲,提出了神經網絡模型,即著名的M-P模型。以麥克洛奇和皮茲為鼻祖,基於神經網絡的人工智慧研究,被稱為「連接主義」,也叫仿生學派或心理學派。1969年,達特茅斯會議發起人之一馬文·明斯基,出版了頗有影響的《感知器》一書,從數學上剖析了神經網絡的局限性,指出感知器不能解決高階謂詞問題。由於其在人工智慧的學術地位,該觀點大大影響了神經網絡的研究,加之當時符號主義研究風生水起,使得當時人們幾乎放棄了連接主義。
  • 新型神經網絡晶片:由憶阻器構成,為人工智慧提速!
    (圖片來源於:Sren Boyn/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圖解:這是一幅藝術家對於電子神經突觸的印象圖,其中的粒子代表流過氧化物的電子,類似生物神經突觸中的神經傳導物質。電子的流動取決於氧化物的鐵電疇結構,受到電壓脈衝控制。關鍵技術提示:人工智慧、神經網絡、憶阻器。
  • 前沿播報 | 新全光二極體、新型自旋閥結構、新型高效節能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神經網絡核磁共振成像」…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開發出新型高效節能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能夠解決複雜科學問題的高效節能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研究人員通過將深度學習神經網絡(DNNs)轉化為「深度脈衝」神經網絡(DSNNs),可以提高網絡設計與運行的能源效率。
  • 美國「四院士」特倫斯講解神經網絡算法:我們還處於人工智慧早期...
    特倫斯在GMIC上演講7月26日,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美國生命科學領域成果最多的研究機構)計算神經生物學實驗室主任特倫斯·謝諾夫斯基出席了GMIC·院士AI論壇。特倫斯是《深度學習》的作者,美國「四院院士」(國家科學院、國家醫學院、國家工程院、國家藝術與科學學院),全球人工智慧的頂級會議NeurIPS(原簡稱NIPS)基金會主席,也是美國政府注資50億美元的「腦計劃」項目的領軍人物。演講中特倫斯以《人工智慧,將成科技的最大風口》為主題解讀了人工智慧發展的進度與現狀。
  • 《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報告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報告,從人工智慧應用的概念框架、投資、採納、管理和國際發展態勢(包括俄、中、法、德等約15個國家組織)等方面研究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人工智慧健康發展所需的關鍵因素,以及人工智慧成功融入國家安全體系應採取的步驟。
  • 美國宇航局公開「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Logo
    本周,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慶祝其最大成就之一——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的50周年,這是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任務。50年後,美國宇航局準備重返月球,但計劃讓這次訪問更加永久。該機構希望通過「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實現。
  • 【深度】「人工智慧」在美國軍事中的現狀與發展
    在網絡空間搜集情報也是美軍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前中情局職員愛德華·斯諾登披露了「稜鏡」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遠程電腦終端實施絕密電子監聽,其實質就是利用智能網絡技術在網絡空間內搜集各種情報, 「稜鏡門」事件印證了美國情報戰火在網絡世界早已蔓延開來。
  • 組圖:美國攝影師拍下白頭鷹捕捉八哥瞬間
    中國日報網消息:綜合外國媒體3月16日報導,美國攝影師帕默日前公布了一組照片,完美展示了白頭鷹在高空中捕捉八哥的精彩瞬間。帕默介紹說,那組照片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利特爾頓鎮拍攝的。他在偶然間發現一群白頭鷹棲息在樹林裡,等有八哥或烏鴉等獵物飛過時,它們便奮起直追並最終將其捕獲。在連續十幾天的時間裡,總共有50多隻八哥淪為白頭鷹的腹中餐。
  •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第一次和第二次浪潮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他們在那個年代都遇到了自己的問題,比如第一次是因為在完美的完成了一些人工智慧項目後,遇到更複雜的需求時卻被發現當時的人工智慧技術,並沒有能力將其解決,導致了世界主力研究的國家中斷了人工智慧的研究經費。第一次發展因為缺錢而中止了,本質上還是技術遇到了瓶頸。
  • 人工智慧 國家戰略_人工智慧:國家人工智慧戰略行動抓pdf - CSDN
    該計劃是所有國家人工智慧戰略中最為全面的,包含了研發、工業化、人才發展、教育和職業培訓、標準制定和法規、道德規範與安全等各個方面的戰略和發展目標。主要舉措包括創建《丹麥數字樞紐中心》(公私合營的數位技術集群)、《中小企業:數位技術計劃》(支持丹麥中小企業數字轉型的協調計劃)和《技術契約》(促進數位技術的全國性倡議)。政府還宣布了進一步開放政府數據、試驗監管沙盒以及加強網絡安全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