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3位年輕院士:個個天賦異稟,拒絕國外誘惑回國爭光

2020-08-10 謝大俠Vlog

我國2019年的兩院院士評選中,60名剛剛擔任院士的同志大多數都超過了60歲。這些院士們都是在屬於自己的領域中常年來任勞任怨,默默付出,才能夠在這個年紀有了真正的收穫。這些院士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榜樣。

事實上我國也有一些年輕院士。他們的年紀更小,精力更旺盛,能夠付出的也就更多,這也意味著他們的發展還是有無限可能的。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最年輕的三位院士,他們都有超乎常人的天賦,也都有不錯的成就。

一、邵峰

邵峰是我國生物領域的一位有重大突出貢獻的院士。在生物領域人體免疫系統與病原的戰爭中,邵峰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扛大旗者。他取得無數優秀成績:2017年他獲得中國細胞生物學位傑出成就獎、傑出青年科學家獎以及生命科學獎。他更是在2015年就入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41歲的他也是那一屆最年輕的院士。

邵峰前半生的求學道路非常順利。他16歲考入北京大學,之後獲得美國密斯根大學的博士學位,更是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的研究。他在人體免疫系統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收到了美國各大名校的邀請,但是留學12年的他選擇回國報效祖國,尤其他的成果對於剛剛經歷「非典」的中國有重要作用。最終,2005年邵峰攜妻子回到了祖國。

二、鄧中翰

鄧中翰是我國的微電子學、大規模集成電路及系統專家,更是被稱為我國的「晶片之父」。當時我國正與美國進行貿易戰,鄧中翰帶著自己的團隊努力研發晶片,申請了3000多個專利,充分填補了我國晶片市場的缺口。2009年鄧中翰成功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41歲的他也是我國那一屆最年輕的院士。

鄧中翰出生在我國的南京市。他的求學之路也非常暢通,在我國讀完本科後,出國留學到美國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碩士學位,更是在五年內獲得了物理學碩士學位、經濟管理學碩士學位、電子工程學博士學位,可以說是一個全面的人才。畢業之後,他曾在矽谷創立公司研發平行成像技術,也為他後來研發晶片做了一些鋪墊。21世紀初,他回到中關村,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研發出了晶片。

三、盧柯

盧柯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最年輕的一位院士,而且還一舉打破了中國人在國外入選院士的年齡紀錄。盧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納米技術,他的研究結果也充分運用到了航空、航天、航海、高鐵運輸等多個領域。38歲的他由於自身的突出貢獻成功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在41歲更是成為全球聞名雜誌《科學》的首位中國評審編輯,以及美國工程院院士。其能力之大可見一斑。

盧柯不同於其他兩位院士,他只是一個從大山中考出來的孩子,16歲就考入大學,30歲成為博士生導師。在此期間他一直致力於金屬材料的科學研究,正是由於他的堅持和努力,最終發現了納米材料的獨特特性和它的本質結構,並且研究出了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的高端技術。他的研究成果促使我國的納米技術達到世界領先地位,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上面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國三位不同時期「最年輕」的院士,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都有突出貢獻,促進了我國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我國的建設添磚加瓦。這樣優秀的科學家,值得我們去學習,努力幫助建設祖國。

相關焦點

  • 5個院士頭銜,雖拒絕回國加入美國籍,卻為國培養了20個科學家
    他是中國天才,被三國瘋搶,中國希望他能夠回國效力,美國也希望他能夠留在美國,德國也拋出橄欖枝,希望他能夠去德國發展,最後他拒絕了中國和德國,選擇留在了美國,最後成為了美國人。他就是華裔科學家高華健。3個國家5個院士頭銜,他站在了世界科學的頂峰!
  • 我國最年輕的3位院士,科研成果突出,都是來自江浙地區
    對於我國科研人員,最高的職稱就是被評選為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這證明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對自己的事業發展有好處。院士的評選標準嚴格,要求高,需要在某一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科研成果豐碩。做科研比較辛苦,需要持之以恆地努力,需要在積累中取得進步,所以院士的年紀普遍比較大,平均年齡一般是五十多歲。
  • 28位院士逝世!老一輩離世,新生代不願回國,我國人才青黃不接
    兩天之內,我國兩位院士相繼辭世!至此,今年以來,我國已經有28位院士與世長辭。北京師範大學張新時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生態學家、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新時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國逝世。
  • 誰說回國就廢了?他放棄國外終身教授回國,2個月獲2項國際大獎
    前段時間,發現石墨烯超導的天才少年曹原在採訪的時候,曾說出「我是中國人,我是要回國的」。這本是令國人欣慰的消息,但部分網友卻認為天才少年回國就廢了,在他們看來,國內科研器材、科研環境的不理想會讓天才少年變得平庸。真的如此嗎?然而放棄國外終生職務的侯小琳教授卻用實際成就打臉了這一群人!
  • 中國留學女子發明懸浮技術,拒絕3億收購把技術帶回國,現狀如何
    中國留學女子發明懸浮技術,拒絕3億誘惑把技術帶回國,如今怎樣新中國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能夠快速崛起,除了人民的勤勞和優越的制度,更是有很多帶著先進技術回國的愛國科學家們。都說科學沒有國界,可是科學家有國籍啊,哪怕科學領域也並不是完全的烏託邦,還是會受到各種政治的影響。
  • 鍾美美拒絕千萬籤約費,在利益誘惑下,有個「人間清醒媽」是福氣
    鍾 美美拒絕千萬籤約費,在利益誘惑下,有個「人間清醒媽」是福氣 鍾美美曾經獲得新周刊第二十一屆中國視頻榜年度自媒體獎,可以說他是個極具有天賦的孩子,在自媒體領域裡,一夜之間暴漲70萬粉絲,這樣的人才真的很難得。
  • 我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落選中國院士,被評為美國院士,堅守祖國
    中國科技發展可謂「一日千裡」,發展速度與質量讓西方大國嘆為觀止,然而這些成就都是離不開科學家的支持的,一個優秀的科學家足以抵上「千軍萬馬」,所以我國建國初期不惜付出大代價換回錢學森,只為了我國的發展進步。
  • 這3位科學家受國家公費留學,後卻入美籍一去不復返,成美國院士
    但最終的結果卻有些令人心寒,祖國曾經出錢支持留學的3個科學家,論能力每個人都不輸給錢學森教授,但最終都成為了美國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最後加入美國國籍,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2011年被推舉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一年後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為何這些年輕有為又天賦異稟的科學家們,會放棄自己土生土長的國家,而選擇加入另外的陌生國度呢?這些耗費了國家財力而培養出來的人才又為何沒有回歸呢?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每一個深思。
  • 如何評價「天賦異稟 第一季」
    《天賦異稟》爛番茄開局評分100%,而《異人族》的開局爛番茄評分竟然是0%,對比之強烈無比鮮明。看了一下業內對X戰警新劇《天賦異稟》試播集的評價,可謂好評如潮!在POI裡沒看夠根妹的你,在《天賦》裡可以看個夠了。
  • 美國科學院公布院士名單,七位華人學者當選,卻只有一人為中國籍
    其中,有七位華人學者成功當選,他們分別是: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霍華德·修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元豪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霍華德·修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程亦凡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固體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黃永剛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神經生物學家、霍華德·修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曹穎  美國紐約大學科朗數學研究所教授楊麗笙
  • 抖音天賦異稟歌曲是什麼配樂 抖音天賦異稟歌曲BGM試聽
    最近,美劇天賦異稟非常的火,特別是劇中北極星小姐姐洗澡那段視頻背景音樂更是動聽,那麼抖音天賦異稟歌曲是什麼?抖音北極星小姐姐背景音樂介紹。  抖音天賦異稟歌曲是什麼  抖音天賦異稟的背景音樂:《Just Like This》  《Just Like This》這首歌是翻版,原版是《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 為國爭光!這位美女教授再獲國際獎項,顏寧教授究竟有多厲害?
    近日,女科學家組織GWIS公布了2020年度三個榮譽會員獎項,普林斯頓大學的顏寧教授收穫了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這個結果對於這位著名結構生物學家來說,或許並不意外。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的顏寧教授已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並擔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 他是生物界頂尖人才,拒絕國外挽留回國效力,妻子與他並肩作戰
    其實,施一公除了明星校長的身份,還是致力於科學和醫學領域研究的著名學者,曾為我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和傑出成就,擁有中科院院士和美籍院士的雙重身份,得到了科學界和社會的好評。3,功名利祿,難擋赤子之心在國外的施一公和趙仁濱,機緣巧合下共結伉儷,攜手遨遊在學術的海洋裡。此時,美國的眾多機構和投資者,紛紛為他們打造了商業變現的道路,但是在天價報酬、豐厚的福利待遇、以及高端的科技水平下,二人的「三觀」出奇的一致,他們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國,投身於我國的人才建設和學術發展方面。
  • 我國90後美女科學家,拒絕國外百萬年薪,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就比如我國的科制之父——錢學森。在那個年代,美國的力量是世界公認的,而錢學森在他們的眼裡據說可以抵五個師,我們都知道美國軍事力量的強大,他們都說出這樣的事,可以想像出錢學森的重要性。而聽說中國要製造自己的火箭,毅然決然的回國幫助國家,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成功的自主造出了屬於我國的火箭,東風一號。
  • 古代有名的3位神童,個個才華橫溢,卻沒有一人能夠活到成年
    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一些人的存在的確是因為他們的天賦異稟,這樣的天賦也讓他們在起點就已經超出不少人。一. 天賦與命運的互補任何人都希望能夠成為天才,任何人也都希望能夠擁有常人比不上的天賦,但關於天賦一詞,的確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 留學生為何在美國碌碌無為也不願回國?施一公:因為他們知足常樂
    在很多人的眼裡留學生的身上總是光彩熠熠,能夠留學的學生也是為了父母爭光,尤其是對一些農村家境不太好的家庭來說,出了一個留學生那簡直是光宗耀祖。但是關於留學生不回國的問題,近年來在網絡上格外受歡迎,尤其是今年的英小留學生更是備受關注。
  • 美劇《天賦異稟2》延續《天賦異稟》的火爆:北極星孩子晨曦出生
    在《天賦異稟》中特納特工帶領哨兵特勤處最終搗毀了變種人地下組織,一部分人加入了「地獄火俱樂部」,包括安迪和北極星。小編找到了《天賦異稟2》的片源,目前大家還看不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講一下《天賦異稟2》發生了什麼。
  • 中國又出一個"錢學森",為祖國貢獻果斷回國,拒絕國外優厚待遇
    但面對著國外優渥的生活環境,錢學森卻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祖國,投身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中去。在回國的道路上,無數的艱難險阻都不能成為他放棄的理由。其實,在我國社會中,像錢學森這種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優秀人才並不少見。
  • 巾幗不讓鬚眉:中科院3位美女院士,都貌美如花1位還是北鬥女神
    今天就一起來走近中科院3位優秀的美女科學家這第一位要說的,正是一位研究北鬥導航美女科學家,徐穎博士。 比起後面兩位歲月沉澱更多,人生閱歷更多的科學家,徐穎博士就比較年輕了,她是個妥妥的80後。一點一滴鑄就了她回國後的優秀成就。
  • 三位科學家受施一公邀約毅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任教
    近日,就有這樣的3位科學家學成歸國,加入「西湖大學」,開始以自己的學識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施一公畢業於清華大學,之後,又去霍普金斯大學深造,並於2008年婉拒美國聘請,毅然回國在清華大學全職任教,又於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如果說有那麼些中國學子在國外學業有成,卻又心繫祖國發展,放棄國外更加豐厚的報酬和更加完善的科研條件而回國效力,那施一公便是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