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院士頭銜,雖拒絕回國加入美國籍,卻為國培養了20個科學家

2020-11-04 重慶升學教育

他是中國天才,被三國瘋搶,中國希望他能夠回國效力,美國也希望他能夠留在美國,德國也拋出橄欖枝,希望他能夠去德國發展,最後他拒絕了中國和德國,選擇留在了美國,最後成為了美國人。

他就是華裔科學家高華健。

3個國家5個院士頭銜,他站在了世界科學的頂峰!

高華健是世界頂級固體力學科學家,擁有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5個院士頭銜,世界罕見。

高華健出生於四川成都,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那時候他才25歲。當時的他,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回國,或者在美國繼續深造,然他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回國的話,國內這個領域還沒成熟,沒有自己發揮的地方,更何況自己的本領還沒有到家,回國也對國家發展沒有好的幫助。

綜合考慮之後,高華健認為只要自己有一顆愛國之心,留在美國深造也是一樣的。

留在美國後,他先是在是史丹福大學當助教,並逐步晉升為正教授,然後又到美國布朗大學教學,成為終身教授,致力於研究固體的宏微觀形變和破壞行為。

高華健是微觀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建立納米生物結構的力學理論體系,創立超音速和超彈性動態斷裂力學,並憑此獲得了工程力學界的「諾貝爾」獎項——Rodny Hill獎項。

雖然身在美國,但卻為中國培養了20多位傑出科學家。

很多人認為高華健拒絕祖國的邀請,留在美國,是對國家的背叛,但其實高華健在美國對我國科學發展反而更有利。

在國內條件缺失的情況下,高華健在美國奔走,積極呼籲美國大學和中國展開國際學術交流,為留美的中國學生提供經濟上的便利。不光如此,他自己也為我國培養了20多名優秀的科學家,這20多個科學家回國後,已經承擔起了我國重大戰略項目的關鍵任務,比如王翔博士,回國後加入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參與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



我們常常把那些留在歐美的科學家當做洪水猛獸,認為他們的選擇是對祖國的背叛,但其實只要有一顆中國心,到哪裡都能夠服務祖國。我們不能狹隘的認為不回國就是不愛國,其實很多時候他們通過在國外的關係,搭建了我國和世界科技交流的橋梁,為我國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5個院士頭銜,三國爭搶,雖是美籍卻為中國培養了20多個科學家
    不過話說回來,印度每年向外輸送的高等人才是不少,不過卻沒有幾個還會記得自己祖國,就更別說為自己國家做貢獻這種事情了。相比之下,我國向外輸送的高等人才,很多都還始終心懷祖國,即便沒有返回祖國也沒有加入他國國籍,並且還為我國培養了許多高科技人才。
  • 又一個公派華裔天才,加入美國籍,拒絕回國引發輿論
    最近公派留學的華裔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再次引發了輿論的熱議。尹希不到13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7歲完成中科大5年制本科學業後公派留美。同時,中國國內體制也確實存在著排資論輩,不公開不公正,科研環境不如美國等等原因。用尹希自己的話,也是最大的理由是:科學無國界。咳咳,鄭強同志估計有話要說。天不天才姑且不論,既然是公派留學,就是說國家是出了很大的經費來培養你的,個人追求發展和報效國家之間應該有明確的界定而不是模糊的。
  • 15歲考上中科大,身兼3個院士頭銜,卻選擇加入美國國籍
    美國作為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憑藉這個優勢它吸引了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人才,我國也有不少高材生選擇前往美國留學之後留在美國繼續發展,莊小威也是如此,他在15歲的時候就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在40歲的時候更是獲得三個院士頭銜,但是這樣一個高材生卻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成美國「三院院士」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成美國「三院院士」北京大學作為中國頂尖學府,為祖國培養了很多人才。不過這其中,有一部分人才流失到了國外,最大的對象就是美國。因為美國有眾多世界名校,很多北大學子出國深造的首選地就是這裡,他們在美國學有所成後,一部分回國支援祖國建設,還有一部分留在美國繼續自己的科研生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世界頂級科學家,就來自中國北大,他加入美國籍並在美國獲得極高的榮譽,更是成為美國「三院院士」。
  • 15歲中科大天才少女,身兼3個院士銜,卻「曲線救國」加入美國籍
    她從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聰明才智,15歲就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19歲又獨自出國求學進修被稱為天才少女,博士畢業後的她擁有三個院士頭銜,最終卻選擇加入美國國籍。她就是華裔科學家莊小威。每個年代都會出現一些天才人物,她究竟是怎樣成為天才少女的,又究竟是什麼讓她告別了中國國籍?
  • 中國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成為了哈佛的終身教授,並且加入了美國國籍,甚至還拒絕回到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什麼故事呢?中國天才少年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尹希出生於1983年的北京,他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學習天賦,並於8歲時開始自學微積分,10歲時更是進入到北京八中智力超凡嘗試班念書。
  • 她是中科大少年班女天才,留學後加入美國籍,如今怎麼樣了
    真正讓人覺得遺憾的是另外一群留學生,他們是祖國全力培養的人才,結果留學外國之後,個個改換國籍,到頭來卻成為他國科學家。今天,本文講述的就是如此一位留學生,她是中科大少年班女天才,留學後加入美國籍,她就是莊小威。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加入「北京大學」,他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說:「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以後,有一批科學家放棄國外優厚待遇,衝破各種阻力,回到祖國參加建設。其實,除了老一輩科學家外,近些年,也經常會有一些科學家回國效力,比如我們熟悉的施一公、饒毅等。
  • 華裔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就成為哈佛終身教授,並加入美國國籍,甚至拒絕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尹希2015年成為哈佛大學教授,成為物理學新星,但尹希並不打算回國,尹希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娶了美國媳婦。事實上,2013年年中,中科大就曾邀請尹希回到母校為學生們講課。當時尹喜和妻子在一起,並接受了一家電臺的採訪,期間有人問尹喜:為什麼一定要加入外國國籍?然而,尹喜回答說:"科學無國界。"。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如今為何突然回國?
    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如今又是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人送外號「四院士」學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他一個實現了這個成就。但他並非出生國外,而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後來才加入的美國國籍。如今,他突然回國又引發了很大爭議。
  • 多個華人成美國院士,全是科學大拿!包括一位中國籍科學家
    美國,作為世界學術殿堂,是無數科學家的夢想。在美國,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納米材料科學家楊培東,生命科學領域頂級學科家顏寧,數學天才許晨陽都來自中國。即使不到美國,如果能夠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頭銜,對自己在國內的科研、學術都有很高的加成。
  • 我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落選中國院士,被評為美國院士,堅守祖國
    基於科學家的獨特價值,不少國家都注重人才培養,甚至利用高額薪資、優渥待遇拉攏別國的優秀科學家,但是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界,許多科學家不要功名利祿,只為國貢獻。李愛珍,我國現代半導體領域女專家,她的一生都在為我國半導體事業發展努力,許多研究促進了我國半導體突破性提高,憑藉對半導體的熱愛以及天賦努力,李愛珍受到了美國的青睞,並在晚年成為了美國院士,但是她拒絕給美國做科研,反而樂意留在中國為國家發展助力,即便她多次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失之交臂,這並不能影響她對祖國的熱愛,對科學的熱愛與追求。
  • 「寒門院士」舒紅兵:從蘭州大學到武漢大學,留學美國卻毅然回國
    1992年,一心鑽研科研事業的舒紅兵選擇留學美國。他在美國Emory大學的細胞及發育生物專業就讀,並順利獲得博士學位,緊接著他又用兩年的時間在美國Tularik公司David Goeddei實驗室工作研究並在此期間考取了博士後學位。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當選美國院士
    美國科學院有著140多年的歷史,每年會在世界各國評選出某個領域最傑出的代表、為人類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為科學院外籍院士。評選一般是在五月初,因為四月底美國科學院會在華盛頓舉行年會,會議的最後一天便是公布本年度當選的院士以及外籍院士的名單。
  • 他放棄美國綠卡和千萬年薪,堅持回國培養多位科學家,名字很耳熟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就出現了錢學森先生這樣的「俠客」,用他們的力量來幫助我國發展,鞠躬盡瘁。錢學森在美國多所高校學習知識之後,拒絕了美國高校提出來的高薪待遇,之後又對抗美國金布爾等人的軟禁後於1955年回到國內,為我國的航天和飛彈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拒絕美國千萬年薪,選擇回國培養3位科科學家,但因一句話被圍攻
    不論是上個世紀還是21世紀, 留學都成為了一種潮流,甚至成為了有錢人家孩子的專利,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留在外國,錢學森、鄧稼先曾經也是留美深造的人才,他們的成就也是前所未有,放棄了所有優厚待遇回國,今天要說的這位科學家也非常偉大
  • 世界頂級科學家姚期智,71歲放棄美國籍,回中國特殊方法培養尖子
    2017年,他自願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竭盡全力為中國計算機學科培養拔尖人才,用世界上最好的教學方法來培養中國學生。 他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計算機領域的最高獎,圖靈獎的華人,姚期智。
  • 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尹希,加入美國籍,現在回國應該讓他入境嗎?
    13歲被中科大錄取,31歲成最年輕哈佛教授,不能不說是個天才少年。不過有點讓國人不太喜歡的是,他出國留學後就沒打算回來,直接加入了美國國籍,成了美國人。 一、天才少年的開掛的人生。1983年12月,小尹希生於河北保定一個書香門第家庭,他的父母皆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都在擔任地質工程師。
  • 又一科學家回國,曾任美國名校教授,放言:不回國像欠了無數債
    今天,雖然錢學森先生已經去世,但是歷史和人民會永遠記住他為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做出的貢獻,值得慶幸的是,今天的中國科技人才輩出,比如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被人們稱為第二個錢學森的科學家——施一公先生。5日出生於河南鄭州小郭莊的一個家庭中,在他上面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
  • 皖籍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在逆境中學會成長
    中新社合肥7月7日電 題:皖籍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在逆境中學會成長作者 張強 趙強「看似弱小的生命,同樣蘊含著堅韌不拔的力量,正如植物能在逆境中成長,治學、人生也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