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科學家回國,曾任美國名校教授,放言:不回國像欠了無數債

2020-08-28 風之雲鶴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科技實力約等於零。因為科技水平不高,我國的軍事、民生、工業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顯著。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中國成立了,面對西方列強的封鎖我們並沒有退縮,反而迎難直上,最終克服種種困難,逐漸走向富強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今的我們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句話的正確性。提起我國的科技進步,相信大家都記得偉大的愛國科學家錢學森吧,當初錢學森先生回國,在中國和美國各界都掀起了軒然大波,而錢學森歸國後為我國的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今天,雖然錢學森先生已經去世,但是歷史和人民會永遠記住他為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做出的貢獻,值得慶幸的是,今天的中國科技人才輩出比如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被人們稱為第二個錢學森的科學家——施一公先生

幼年生活貧困,十分崇拜自己的父親

施一公1967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鄭州小郭莊的一個家庭中,在他上面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施一公的父母並不是普通的農民,而是有著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他的父親施懷林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母親畢業於北京礦業學院,他的爺爺也是畢業於浙江大學農學院的,是一位革命戰士。在那個年代,人們想考上大學還是十分艱難的,可見施一公的父母爺爺也都是學霸一類的人物啊。

施一公從小就在這樣的高知家庭長大,他家中學習氛圍濃厚,他的父母在他成長生活中對施一公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他的父親,施一公曾經寫過這樣一篇文章「父親是我最崇拜的人」,他像一面旗幟,指引著施一公前行

由於時代原因,在施一公兩歲的時候,他跟著父母一起到了河南省駐馬店市的一個小農村,他們一家幾口居住在一個四面漏風的牛棚裡,生活艱苦。

年幼的施一公就在農村逐漸的長大,在這裡生活雖然艱苦,但是年幼的施一公在這裡體會到了在城市體會不到的田園之樂。他們一家人的生活簡單快樂。

施一公的父親想給兒子取一個響亮又有意義的名字,之後便取了「一公」二字,取得是「一心為公」的意思。他希望未來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心為公的博大情懷,而長大後的施一公也沒有辜負父親對自己的期望。

一心為公,選擇回國

施一公自幼喜歡學習,他的成績從小到大都是班裡的前幾名,在他上高中的時候就取得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及物理競賽的一等獎,可以說是學神一類的人物。

之後施一公獲得了清華大學的保送資格,進入到清華大學學習。在那個考學十分艱難的年代,誰家能出一個大學生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那簡直就是「全村的希望」,更何況是保送到了清華,整個村莊的村民都為他驕傲,也為他高興。

施一公選擇了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就讀,進入清華大學學習後,施一公珍惜這個機會,十分刻苦的學習,之後以年級第一的成績畢業。後來,更是考入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這裡取得了博士學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美國的一所在全世界都有名的高校,能夠進入那裡學習的,無一不是天才人物

施一公在美國學習時,刻苦學習,努力鑽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讓那些教授對他刮目相看,他甚至成為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可以說施一公在美國的前途一片光明,只要他願意,他可以輕易獲得美國的各項支持,在那時,已經獲得別人一生難以到達的高度。

但是,施一公想起來父親為自己取名的寓意,「一心為公」,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祖國,於是在2008年的時候,施一公毅然決定放棄在美國的一切,回到祖國。

歸國後,為國為民

只是普通人的我們,很難理解那些科學家們的想法,但是金庸先生的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他們的精神,在他們的心中有一股「俠氣」,他們有著對祖國的滿腔熱情,於是他們毅然選擇回國。

施一公先生選擇回國後,在美國的科技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瞬間炸開了鍋,並不亞於當年錢學森先生選擇回國時的轟動。施一公曾說,自己不回國感覺像欠了無數債,於是他選擇遵從自己的內心,帶領一家人回到祖國的懷抱。

施一公先生回國後回到自己的母校清華大學,在這裡擔任教授,他希望自己能夠改變他的母校,改變清華的學生。

施一公主要從事的是細胞凋亡及膜蛋白領域的研究,他選擇癌症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回國後,在清華大學的幫助下迅速組建了一支研究隊伍,投入到了自己的研究中。

施一公先生回國後,為我國的科技實驗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清華的執教生涯中,也培養了許多的科研人才。在2010年到2017年期間,他先後獲得了賽克勒國家生物物理學獎、「2013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等獎項。

施一公先生在2013的的時候就被評為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在2018年的時候更是毅然辭去了清華大學副校長的職位,創建了西湖大學。我想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西湖大學吧,它是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的研究型大學,只開展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

因為心中的愛國情懷,施一公先生和眾多先輩一樣選擇回國。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心中有大我,學習他們為國為民的精神。為祖國奉獻,熱愛祖國是每個人應該做的,我們雖然沒有施一公那麼出眾的能力,但是我們可以把愛國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頂尖科學家棄美回國,曾放言不回國就像欠了債
    如今的中國,又出現一位錢學森,美科技界炸了,他曾放言說:不回國就像欠了債一樣畢業之後,他來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深造,30歲的他,獲得大學所提供的實驗室,不斷進行科學實驗。這些年來他一直都在研究癌症,在生物領域比較有聲望。在享有好聲譽的同時,他始終牽掛著祖國,最終決定回到中國,這和若干年前的錢學森先生頗有幾分相似。美國這方面得知施一公要回國之後,自然不放心,於是美國研究院就邀請他加入。即便如此,他還是堅決拒絕,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中國。
  • 又一科學家回國,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忘不了自己是一名中國人
    又一位科學家改回中國國籍,毅然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的職位,並稱:「永遠不忘自己是中國人」姚期智的成就「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國家的發展往往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推動,中國現在科學事業的蒸蒸日上,少不了科學家們的付出
  • 又一科學家回國,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忘不了自己是一名中國人
    引言「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國家的發展往往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推動,中國現在科學事業的蒸蒸日上,少不了科學家們的付出。其中一位科學家姚期智,果斷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並稱:「永遠不會忘自己是中國人」。
  • 中國又出一個錢學森,美國炸鍋!曾揚言:不回國如同欠了無數債
    他是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曾經去往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而且在美國具有高薪的工作以及在科學研究領域是很有建樹的。當得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後他便立馬回了國,但美國在各方面限制他回國,最終在中國的幫助下,錢學森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而且對於中國的科學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於洪濤:美國名校教授回國到西湖大學,致力於培養中國優秀科學家
    1999年以來,他在細胞周期的調控機理和基因組穩定性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是生物醫學領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頂尖科學家。於洪濤曾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藥學系終身講席教授,及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院研究員。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8年當選為華裔生物學家學會董事會成員。
  • 又一愛國頂級科學家回國,拒絕美國終身教授,今研發AR技術奉獻祖國
    又一愛國頂級科學家回國,拒絕美國終身教授,今研發AR技術奉獻祖國我是祖國教育出來的,理應將所學的知識帶回祖國,為中國的學生們帶去更多豐富的資源。他是世界物理學的頂尖人物,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終身教席卻又決定回歸祖國,他毅然投身於中國的教育事業,成為首位「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一、科學巨人,感念祖國他就是段路明,中國現代物理學的領軍人物之一。
  • 華裔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顏真卿在《勸學》中寫道:黑頭髮不知勤學早,白頭髮悔學晚,顏真卿的勸學演講激勵了他們多年,讓他們更有信心完成學習。今天,學習依然是改變普通學生生活的方式。在我國,有一些天才少年,因為學業成績突出而備受關注,但並不是所有天才少年都能如大家所願報效國家。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就成為哈佛終身教授,並加入美國國籍,甚至拒絕回國發展。
  • 他放棄福利歸國,讓美科學界炸鍋,直言:不回國就像欠了很多債
    最讓人感動的是他還曾形容說要是身在他國而不回到自己的國家,就像欠下了許多的債務沒有歸還一樣,正是這樣強烈的歸國之心讓他被無數國人所敬佩。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施一公先生,一個集天賦和才華的天才,曾在美名利雙收的偉大科學家。
  • 他是哈佛大學博士後、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裸辭回國,被美國封殺
    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於北京大學當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他就是饒毅。4年之後,他先後在美國「新常春藤名校」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美國大學排名第九的頂尖私立研究型高校西北大學做教授,並且憑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科研能力,獲得了美國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
  • 中國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成為了哈佛的終身教授,並且加入了美國國籍,甚至還拒絕回到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什麼故事呢?尹希更是在2015年,成為了哈佛大學的教授,成為物理學中的一顆新星,但尹希卻沒打算回國的意願,並且尹希更是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美國籍,並且娶了一位美國媳婦。其實在2013年中,中科大曾經邀請尹希回到母校,為學生們講課。
  • 此人比肩錢學森,美國三道軍令攔截回國,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
    文/李鵬森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無數愛國人士積極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事業,其中著名的錢學森先生不顧外國的壓力,堅決回國,他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的名言。學習成績優異的趙忠堯沒有選擇留在相對安全的美國繼續深造,而是義無反顧地回國,決心報效祖國。
  • 他放棄美國綠卡和千萬年薪,堅持回國培養多位科學家,名字很耳熟
    錢學森在美國多所高校學習知識之後,拒絕了美國高校提出來的高薪待遇,之後又對抗美國金布爾等人的軟禁後於1955年回到國內,為我國的航天和飛彈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008年施一公憑藉優秀的科研能力以及取得的矚目成果(研究出了癌細胞的細胞凋亡規律)獲得了最高等級的終身教授職位。當時施一公認為自己在美國學到的東西已經足夠多了,便決定回國發展,而當時美國為了留住施一公開出了1000萬美元的科研經費以及綠卡、獨立實驗室等等豐厚的條件。這些都沒有打動施一公,他毅然回到了清華大學,並且擔任生科院長。
  • 像顏寧這種世界頂尖科學家,你是否期待她回國?
    當地時間5月13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的2篇論文在Nature同時上線,這是顏寧學術生涯中的第33、34篇CNS論文。很少人能看得懂這兩篇論文寫什麼,有什麼影響和意義,但是大家很喜歡討論顏寧,更願意探討:像顏寧這樣頂尖的科學家,為何會選擇出國?
  • 姚期智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職,變賣家產回國,到清華教書育人
    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於1966年設立,專門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 由於圖靈獎對獲獎條件要求極高,評獎程序又是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計算機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貢獻的科學家共享此獎。這位頂尖計算機人才,名叫姚期智,他也是中國的科學院院士。
  • 頂級"海歸"的全職懸疑:教授該不該"裸奔"回國?
    在舉報信中,方舟子認為「施一公現在仍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全職教授……不符合規定的申請條件,應取消其候選人資格」。根據規定,這項基金僅資助具有其他國家國籍的華人學者全時全職在中國內地開展基礎研究。方舟子的舉報在國內科學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這次他的矛頭對準的不是一位普通的科研人員,而是一位國際上公認的優秀科學家。
  • 北大數學天才,寧在美國做21年服務員也不回國當教授,現狀如何?
    北大數學天才,寧在美國做21年服務員也不回國當教授,現狀如何?一直以來,憑藉著自己的高智商和高水平走出國門,前往海外其他國家的優秀學生非常多,其中多數人在學成之後,都會選擇回來報效祖國,將自己所學全部傾注於做過的建設和發展事業當中;然而其中也有部分人出去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比如哈佛女孩劉亦婷,以及咱們今天說的這位北大數學天才,寧願在美國做21年服務員,也不願回國當教授!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如今為何突然回國?
    它是美國最著名的生物醫學獎,也是距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一個獎項,有許多獲獎的科學家很快就獲得了諾貝爾獎。在國外,謝曉亮獲獎無數,然而在2018年7月,謝曉亮卻宣布正式全職回歸北大,擔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此前的2017年,謝曉亮剛剛被評為中科院的外籍院士,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被評為「外籍院士」或許有些尷尬,如今全職回國就更讓人驚訝了。
  • 他比錢學森還牛,美國為阻止他回國下了三道令,世界欠他一諾獎
    作為我國的國寶級科學家,錢學森無疑享負盛名,憑藉他突破重重阻礙回國效力的事跡,他就足以被中國人民永遠銘記。而且在後來的新中國發展中,錢學森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甚至被稱為「中國飛彈之父」,由此可見他對我國國防事業的突出貢獻和重要意義。
  • 世界頂級科學家棄美歸國,辭去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回國入清華大學
    然而,段路明作為世界頂級科學家,卻在祖國和美國之間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祖國,一時間與那些背棄祖國而選擇美國的科學家形成鮮明對比。在留美的那段時間裡,也讓段路明漸漸成為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家。二、遠赴美國,成為世界級科學家等到段路明大學畢業後,他先是就在母校擔任副教授、教授等職。就在段路明為母校工作的時候,又一次次取得震驚世界的成就。與此同時,世界上各大名校也看重段路明這個優秀人才,並不斷向段路明拋出橄欖枝。
  • 中國原子能之父,美國三道攔截令阻止他回國,世界欠他一諾貝爾獎
    他是中國原子能之父,美國出了3道攔截領阻止他回國,全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他是誰?他到底為中國的原子能事業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呢?這個人的名字叫趙忠堯,其早年畢業於東南大學,1927年,他來到美國加州的一所高校學習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