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動動發財的手指點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小編碼字不易,喜歡的話關注分享一下哦!
文/李鵬森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無數愛國人士積極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事業,其中著名的錢學森先生不顧外國的壓力,堅決回國,他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的名言。趙忠堯先生在這千千萬萬仁人志士中所作出的傑出貢獻,無疑是一段被時代埋沒的歷史,但翻開過去的歷史長卷,更不能讓這樣的英雄事跡蒙塵忘懷。
趙忠堯1902年出生於浙江省,自幼才華橫溢,功成名就,畢業後在一所著名大學教書,在此期間接觸過物理學,對物理學很感興趣,也頗有天分,被當時的物理學家葉企孫所推崇,並邀請他一同到清華大學建校。趙忠堯欣然答應,而且還在葉企孫那裡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但由於當時我國科技落後,與其他國家的物理研究差距很大,趙忠堯自己也常常是一知半解,考慮一段時間後決定出國深造。
懷著發展中國物理學事業的信念,他踏上了赴美學習的徵程。趙忠堯在美國學習期間,獲得了加州理工的博士學位,更重要的是,他在畢業時發現了硬γ射線「異常吸收」現象。
就是這個發現,使趙忠堯在研究正負電子對方面有了重大突破。隨後,他的同學安德森在趙忠堯的基礎上發現了電子軌道,並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物理獎。這個問題也引起了爭論,因為趙忠堯是第一位發現正電子存在的科學家。
甚至安德森本人也坦言,他的研究成果是以趙忠堯的實驗為基礎的,所以說世界欠趙忠堯一個諾貝爾獎。
隨後趙忠堯又來到英國劍橋大學學習,畢業後導師送給他50毫克放射性實驗鐳,這可是製造原子彈的原料,可想而知有多麼珍貴。
學習成績優異的趙忠堯沒有選擇留在相對安全的美國繼續深造,而是義無反顧地回國,決心報效祖國。
第二年1月,趙忠堯來到北京,當時的頂尖科學家如中科院院長郭沫若、李四光、錢三強等一起為他接風。由於趙忠堯的到來,中國核物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實際上,趙忠堯在美國比在國內聲望更高,如果選擇留美,他在待遇、地位都比國內差得多,不過,他還是堅持回國,在美國人的多次阻撓下,他終於下定決心回國。
應邀到清華大學與葉企孫共同建立物理研究所。隨著研究性學習的逐步深入,趙忠堯發現我國在物理方面的研究學習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保存實力,國內著名的大學紛紛到西南大後方建立西南聯大,師生攜帶資料裝備集體轉移,但趙忠堯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去已被日軍佔領的清華大學,因為50 g珍貴鐳並未運出,這樣的戰略物資無論如何也不能落到日寇手裡,在朋友梁思成的幫助下,趙忠堯穿越重兵把守進入實驗室,將鐳放入特殊容器中,一路上為了躲避日軍的搜捕,他將自己打扮成乞丐,一路狂奔,等到西南聯大成功護送50g鐳回來,已經和真正的乞丐沒有什麼區別了,趙忠堯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和人民。
一九四六年,趙忠堯收到一份去美國看原子彈爆炸的請帖,當他看到威力巨大的原子彈時,他深知這種技術的重要性。試爆結束後,各國民眾紛紛前來參觀,而趙忠堯則千方百計想要購買核試驗的重要設備,但由於資金有限,先買了一些核心部件,然後又先運回中國。來到新中國成立後,趙忠堯非常高興,心裡早已準備好為新中國作貢獻,於是便帶著收集來的機件,踏上回國之路。
不料等到趙忠堯回國時,卻被美方扣押。美國給的理由是,趙忠堯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差一點就能拿到諾貝爾獎,而且很難放他回去。美國還不惜放出三道軍令,把趙忠堯關進監獄,當時中國國內情況還比較混亂,趙忠堯沒有辦法及時返回。無助的科學家在監獄裡呆了很長一段時間。
趙忠堯建國後,為了實現自己的強國夢,衝破美國和臺灣蔣介石當局的各種阻攔,最後冒著生命危險返回中國,並為我國的原子彈建設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作為一名傑出的物理學家,他是我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也是一名優秀的教育家。正是因為認識到中國在物理學領域與西方有巨大的差距,如果不儘快趕超,中國將永遠落後於西方。正是這樣一位為祖國的科學研究無私奉獻的傑出科學家,值得我們的後代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