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美國千萬年薪,選擇回國培養3位科科學家,但因一句話被圍攻

2020-09-07 陳三說教育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總是鼓勵學生去實際行動。 ——(美)愛因斯坦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

不論是上個世紀還是21世紀, 留學都成為了一種潮流,甚至成為了有錢人家孩子的專利,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留在外國,錢學森、鄧稼先曾經也是留美深造的人才,他們的成就也是前所未有,放棄了所有優厚待遇回國,今天要說的這位科學家也非常偉大,拒絕了美國千萬年薪,毅然選擇回國培養3位科學家,沒想到卻因一句話被圍攻,一起來看看吧!

這位科學家叫做施一公,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過,他1967年出生於河南的鄭州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母親畢業於北京礦業學院,父母取名「一公」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一心為公」,這個名字寄託了父母太多的願望,施一公也不負眾望,在1985年時候被保送到清華生物系,他的成績一直都是全班第一,在1990年的時候赴美深造。

施一公的科研能力非常強,研究的領域就是癌症發生和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在這片領域發光發熱,甚至拿到了博士學位,在9年的時間裡,施一公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最高級別教授的職位,成為了生物系的領軍人物,但是2008年的時候做出了重要決定,那就是放下了在美國的一切,選擇回國深造,當時普林斯頓大學提供了1000萬美元的科研經費,但依舊被施一公婉拒了,他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華,擔任生命科學院院長。

施一公培養出三位頂尖的科學家,那就是顏寧、萬瑞雪、白蕊,其中顏寧的成就和名氣最大,後來也是受到了老師施一公影響回到清華,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在2017年的時候卻飽受非議,施一公曾經說出這樣一句話:「我的認知再度崩塌了,這世界可能真的有神」,很多人認為施一公在傳播迷信思想,其實我們都誤解他了。

施一公的原話是:宇宙中只佔有4%的質量,96%的物質和能量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叫暗能量和暗物質。我們是原子,我們在宏觀世界,我們希望隔著兩個世界看超微觀。這是一個科學論述,並不是封建迷信,很多人都開始圍攻他,不過我們要以客觀的問題看待世界,你們對施一公有什麼看法嗎?我們一起留言討論吧!

相關焦點

  • 他放棄美國綠卡和千萬年薪,堅持回國培養多位科學家,名字很耳熟
    錢學森在美國多所高校學習知識之後,拒絕了美國高校提出來的高薪待遇,之後又對抗美國金布爾等人的軟禁後於1955年回到國內,為我國的航天和飛彈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施一公認為自己在美國學到的東西已經足夠多了,便決定回國發展,而當時美國為了留住施一公開出了1000萬美元的科研經費以及綠卡、獨立實驗室等等豐厚的條件。這些都沒有打動施一公,他毅然回到了清華大學,並且擔任生科院長。
  • 5個院士頭銜,雖拒絕回國加入美國籍,卻為國培養了20個科學家
    他是中國天才,被三國瘋搶,中國希望他能夠回國效力,美國也希望他能夠留在美國,德國也拋出橄欖枝,希望他能夠去德國發展,最後他拒絕了中國和德國,選擇留在了美國,最後成為了美國人。他就是華裔科學家高華健。雖然身在美國,但卻為中國培養了20多位傑出科學家
  • 我國90後美女科學家,拒絕國外百萬年薪,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在那個年代,美國的力量是世界公認的,而錢學森在他們的眼裡據說可以抵五個師,我們都知道美國軍事力量的強大,他們都說出這樣的事,可以想像出錢學森的重要性。而聽說中國要製造自己的火箭,毅然決然的回國幫助國家,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成功的自主造出了屬於我國的火箭,東風一號。最近我國90後美女科學家,拒絕國外百萬年薪,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 高齡科學家回國養老?71歲姚期智棄美國國籍,為國培養頂尖天才
    在國家的號召下,一批批留美科學家選擇放棄美國高薪機會、終生榮譽,毅然回國,姚期智院士就是其中之一。圖靈獎是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姚期智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亞裔科學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獲得該獎項的華裔科學家。姚期智在美國發展的風生水起,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 他扔掉美國綠卡,為祖國培養三名女科學家,卻因一句話被圍攻了​
    不過,這其中科學家對整個國家的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贏得了美國很多的榮譽之後,這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放棄了在美國的優越生活條件,美國綠卡也一同扔掉,毅然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大學,培養出了很多的科學家。隨著施一公的不斷培養下,大批科學家湧現,中國的生物技術事業獲得了很大進展。
  • 13年前,女科學家顏寧放學回家,現在卻跑回美國拒絕返回回國?
    前,女科學家顏寧放學回家,現在卻跑回美國拒絕返回回國?在不同的國家,其實教育的含義是不同的,說到中國,很多人會說中國學生很累,因為他們必須承受巨大的壓力,同時,他們必須接受那種相對僵化的教育。他們因材施教,培養人人都能接受的人才。因此有許多高材生學生從國外走出去,他們在社會上取得了成績,事實上國家提倡派遣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畢竟時代發展是好的,各國都已成為戰略夥伴,上別的學校可以豐富人們的知識,出國學習自己的好東西,結合我國自身的優勢,最終培養出來的人才自然是優秀的。因此國家將給予部分人才出國留學的機會。前,女性科學家顏寧從海外歸來。
  • 她拒絕國外千萬年薪,力挺北鬥AR技術,坦言:教育的又一新突破
    這兩年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可以算是非常迅速了,在教育領域也結合了很多高科技的教學方式,這些成功都離不開我們科學家和教育家的努力付出。我們國家不乏有一些在外求學的優秀人才,很多優秀的年輕科學家面對國外的高薪留職不為所動,但是由於滿腔的愛國之情,才讓他們義無反顧地帶著自己的學習成果,回來報效祖國。
  • 美國不想放回國的中國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高薪堅持回國
    如今人才的爭搶戰已經成為了人盡皆知的事情,就拿美國來說吧,每年各國都有大量留學生去他們國家留學。美國將留學生的條件制定得很高,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成績必須好。因為美國想留下他們,篩選過來的都是佼佼者,美國會以各種誘人的條件去誘惑他們留下。在利益的驅使下,很多人沒能守住本心,留在了美國。
  • 第二個「錢學森」:在美國待遇優厚,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當時美國為了阻止他回國,曾許諾給他許多好處,沒想到錢學森不為所動,無奈之下美國還採取了強硬手段,但都沒能留住錢學森。最終克服了重重苦難,錢學森還是順利回到了國內。無獨有偶,另一位科學家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他放棄了美國的優渥條件,毅然回國做建設,被稱為&34;,他的名字叫做施一公,同樣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推動了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 世界頂級科學家姚期智,71歲棄美國籍,回中國特殊方法培養人才
    最離不開中國科學家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一群人。歸根結底,科學和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說法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都是硬道理。事實上,有許多科學家為了自己的前途而選擇到較發達的國家進行研究。但作為世界頂級華裔,姚期智在71歲那年選擇放棄美國國籍,放棄美國給予的一切優待,毅然決然地返回中國,為中國培養科研人才。
  • 最強大腦的趙金昊,千萬年薪的清華姚班,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在清華有這樣一句話: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精英在姚班。由此可見,姚班的學生乃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一 姚班是什麼姚班成立於2005年,當時叫「軟體科學實驗班」,2009年更名為「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由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院士創立,所以稱為「姚班」。
  • 當年寧可放棄中國國籍,也要幫美國造飛彈的科學家,結局怎樣
    01民國時期,為了發展科技,國家開始大力培養人才,將大量的優秀人才送到國外深造,國家希望有朝一日他們能回國報效祖國!所以他們的留學的全部費用都由國家承擔。裡面就包括後來的兩彈元勳錢學森、鄧稼先等人。於是國家向這些留學生發出邀請,希望他們回國參與祖國的建設!很多留學生在接到祖國邀請後,不顧一切反對地選擇回國,就比如錢學森。
  • 我國培養的清華生,給美國造原子彈放棄我國國籍,現在想回國養老
    洲際飛彈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有殺傷力的武器,中國有東風,美國有民兵,俄羅斯有白楊,這三種洲際飛彈被稱之為世界三大真理。所以目前美國,俄羅斯和我國的軍事力量是比較佔有優勢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美國所擁有的「民兵」洲際飛彈卻是我們中國人為他們製造的。為美國製造「民兵」洲際飛彈的是我國清華留學生林樺,林樺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 拒絕美國優待,成為清華大學終身教授,他被稱作"錢學森第二"
    ,只為了回國來幫助國家發展。他被稱作&34;,斬獲無數榮譽就有這麼一位科學家,他被稱作是&34;,雖然兩人研究的領域不同,錢老是研究理工方面的,而這位科學家研究的是生物物理方面,但是他和錢老一樣做出了令人佩服的選擇,拒絕了美國的天價高薪,毅然回國加入中科院,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位先生名叫施一公。
  • 美國不願放回的中國科學家林媛,手握15項專利,拒絕高薪一心回國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錢學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便有家國天下的情懷。國家國家,國與家緊密聯繫不可分割。我國向來是人才輩出的國家,許多青年才幹多喜歡去美國留學歷練,因此美國對我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不惜砸下重金,而林媛就是其中一位美國不願放手的中國科學家,她手持15項專利,拒絕了高薪聘請毅然決定回國。那麼林媛的身上究竟發生了怎麼樣的故事呢?
  • 科學家扎堆出國?我國辛苦培養的人才,卻為美國打工
    但就是這些科學家默默的在為國家奮鬥,為科研奮鬥,每天從事著枯燥的工作。但是明星的片酬工資卻一漲再漲,隨便一個綜藝就可能有幾十萬的報酬,而這些科學家呢?每年如此的辛苦工作,卻不能獲得該有的回報。這也使得他們不得不尋找其他發展機會。
  • 兩人一起拒絕回國發展,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國人只罵楊振寧?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一起拒絕回國,而且都加入了美國國籍,李政道還更早地加入了美國國籍,那為什麼國人只「罵」楊振寧?楊振寧是否真的該被「罵」? 共同拒絕回國 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國家備受西方列強的打壓和封鎖,中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非常緊急,迫切地需要科學技術人才。
  • 捨棄美國千萬年薪,他是華人科學界的驕傲,回國後研發AR技術
    去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官網最新公布了18位科學貢獻獎獲得者,以表彰他們在物理、生物和醫學科學領域的廣泛科學成就。這些獎項將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第156屆年會期間舉行的頒獎儀式上頒發。值得關注的是獲獎的這18位科學家中,有一位是華人科學家駱利群教授。
  • 28位院士逝世!老一輩離世,新生代不願回國,我國人才青黃不接
    至此,今年以來,我國已經有28位院士與世長辭。北京師範大學張新時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生態學家、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新時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國逝世。
  • 中國最牛「女學霸」,14歲滿分考入清華,如今常駐美國拒絕回國
    如今的何碧玉,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懵懂的女孩,現在她已經成為了一名助理教授,在美國紐約大學工作,年薪水平也將近幾十萬了,而當記者問其何時回國發展時,她卻委婉拒絕了。而當記者問其何時回國發展時,她為了能夠安心的專攻自己的神經學領域研究,何碧玉委婉拒絕了。也就是這樣何碧玉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和非議。但無論身處何地,都希望她勿忘初心。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