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生物界頂尖人才,拒絕國外挽留回國效力,妻子與他並肩作戰

2020-07-03 曉安說教育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曉安說教育

提到施一公先生,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前清華大學副校長,現在的西湖大學校長。其實,施一公除了明星校長的身份,還是致力於科學和醫學領域研究的著名學者,曾為我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和傑出成就,擁有中科院院士和美籍院士的雙重身份,得到了科學界和社會的好評。

他是生物界頂尖人才,拒絕國外挽留回國效力,妻子與他並肩作戰


施一公作為歸國效力的科學家受到了很多人的崇拜,他的學術成就和愛國情懷鼓舞了很多人,影響了很多的年輕人。而他的妻子趙仁濱一直和他並肩作戰,二人多年來相濡以沫,恩愛如初,在學術界也是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

1,趙仁濱:漫漫求學路

施一公比妻子趙仁濱大兩屆,他們都是清華大學的學生。值得注意的施一公是保送的,而妻子則是以「哈爾濱理科狀元」的身份考取的,兩位都是熱愛學習的「學霸」人物。

當初他們相識於清華大學的化學實驗室,作為學妹的趙仁濱總是向施一公請教學術問題,而施一公也不厭其煩,很耐心和仔細的為趙仁濱講解實驗方法和過程,二人多次進行學術交流,在一起完成很多實驗課題。

他是生物界頂尖人才,拒絕國外挽留回國效力,妻子與他並肩作戰


據趙仁濱的導師回憶:在清華學習,很多課題都靠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看到仁濱能夠對學術和實驗如此痴迷,與施一公一起每日每夜的沉浸在實驗室,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這就能看出她是一個好苗子。

不僅如此,趙仁濱剛來到清華大學時,並沒有以「狀元」的頭銜居高自傲。除了和施一公交流學術外,自己每天非常努力地泡在圖書館讀書,很多時候圖書館都要閉館了,她依然還沉迷在書籍的世界裡,舍友笑稱:「如果找不見趙仁濱,就去圖書館一定能看見」。就這樣通過4年的堅持不懈,最終以清華大學優秀畢業生的身份,順利拿到畢業證書,並且決定前往美國繼續深造。

在美國的趙仁濱,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由於水土不服和思鄉心切,導致各種不適應和問題的出現,但是這並沒有讓她退縮和氣餒,反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狀態和生活習慣,通過如饑似渴的學習和潛心堅決的信念,最終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學業。

他是生物界頂尖人才,拒絕國外挽留回國效力,妻子與他並肩作戰


2,施一公:潛心研究,一心為公

與妻子經歷類似,施一公從清華畢業之後,開始了自費赴美留學深造的學習生涯。到美國後的施一公,潛心研究並且全力以赴,從不炫耀自己在清華大學的履歷和突出貢獻,反而總是以謙卑的心態與國外學者和專家交流,不急於求成,從不在意外界的挖苦和冷嘲熱諷。

憑藉在校的突出表現,施一公還沒有完成博士後的研究課題,就已經提前被普林斯頓大學的生物聘請為助理教授。從此,開啟了自己的「開卦人生」,最具亮眼的是在2003年獲得學術研究的知名獎項——「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學者獎」,並且是史上第一位華裔獲獎者,由此聲名鵲起。

在海外的生物工程和分子細胞的學術研究中,施一公通過長達半年的演算和實驗,最終突破歷史難題,為生物學的推進做出巨大貢獻,也因此獲得了2014年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獎章,同時也是首位拿到這個獎項的中國科學家。

他是生物界頂尖人才,拒絕國外挽留回國效力,妻子與他並肩作戰


而在採訪中,施一公卻表現得十分淡泊。在他看來,獲得十多個學術領域的最高獎項、即便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但是遠不如自己對於學術研究的樂趣,並表示自己的未來發展是在學術和教育方面,對於金錢和名利並不是很感興趣。

3,功名利祿,難擋赤子之心

在國外的施一公和趙仁濱,機緣巧合下共結伉儷,攜手遨遊在學術的海洋裡。此時,美國的眾多機構和投資者,紛紛為他們打造了商業變現的道路,但是在天價報酬、豐厚的福利待遇、以及高端的科技水平下,二人的「三觀」出奇的一致,他們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國,投身於我國的人才建設和學術發展方面。

「功名利祿,如過眼煙雲,難擋赤子之心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志。」這種行為,令無數科學家和海內外人士肅然起敬,外界看來:他們兩人本身條件優越,在國外可以享受到錦衣玉食的生活,以及高端的學術研究環境,但是他們堅持回國效力。

他是生物界頂尖人才,拒絕國外挽留回國效力,妻子與他並肩作戰


回國後的施一公,積極投身於國家建設,遵從教育部和政府的指導,曾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副校長,以及西湖大學校長。並且不忘記教書育人和傳道授業,為我國培養了大批量的高精尖學術型和優秀的人才。

而趙仁濱如今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為我國的生物研究和學術領域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崗位上勤勤懇懇,培養了很多生物學方面的人才,如今過著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綜上所述,他們夫妻的愛國精神,學術成就等方面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

1,對於專業的熱愛

他們在各自領域,獲得如此高的學術成就和影響力,這源於他們的熱愛和全身心投入。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學習、職場、事業的時候,也需要全力以赴和不斷地努力,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和結果。

他是生物界頂尖人才,拒絕國外挽留回國效力,妻子與他並肩作戰


2,不為艱難而退縮

遇到事情,他們總是為了目標而想辦法解決,直面困難和痛點,並沒有想著放棄和退縮。這就是在告訴我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即便是風吹雨打,也要為了目標不斷地奮勇爭先,這樣才有機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3,滿腔熱血的愛國情懷

在面對名利和資源的誘惑時,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愛國情懷,學習他們不為五鬥米折腰,堅持為國家效力的大局觀念和胸襟。在各自的領域,臥薪嘗膽,為祖國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回報祖國對我們的培養。

你覺得從施一公和趙仁濱夫妻二人的故事中有什麼啟示呢?如果有任何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可以一起進行探討和交流。

相關焦點

  • 「只因祖國需要」,哈佛8位博士後拒絕重金挽留,集體回國效力
    而人才,卻始終是制約我們科技發展的瓶頸之一。從2000年開始,出國留學的人數每年都在大幅增加。雖然學成歸國的人數和比例一直在上升,但高學歷、自然科學方向留學生的回國比例依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間。這還不算極個別國內頂尖人才遠赴西洋的損失。
  • 她是我國頂級女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美國高薪挽留執意回國
    新中國成立之後,百廢待興,軍事科技、經濟、文化都需要最頂尖的人才來建立。為此,國家不惜重金將這一批又一批國內頂級的學霸們送出國門,希望他們能在他國學習先進的技術,學成之後回來報效祖國,他們被寄予深厚的希望。
  • 他是錢學森第一個博士研究生,拒絕美國挽留,返回中國,航空救國
    他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展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說錢學森一個人頂5個師,這說法一點也不為過!當初美國百般阻撓,不讓錢學森回中國,可見錢學森有多厲害了!而錢學森帶出的學生,實力也是槓槓的!
  • 又一科學家棄美回國!為打破西方壟斷,他寧可離婚也要回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世界上的頂尖人才都應該嚮往美國的生活。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前一段時間有媒體報導稱,又有一個科學家棄美回國,為中國打破西方國家的壟斷,這個科學家名叫黃大年,他寧可離婚破產,也要回國效力,他的愛國精神感動了無數人。
  • 他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2019年放棄美國的工作,回國效力
    北大作為我國的學術聖地,建校100多年來,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而有北大1號院系之稱的數學科學學院,更是人才輩出。許晨陽雖然,許晨陽曾於2012年回國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可惜的是他為國效力6年後,在2018年又出走美國。其實,2012年回國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還有劉若川。
  • 他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2019年結束美國的工作,回國效力
    雖然,許晨陽曾於2012年回國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可惜的是他為國效力6年後,在2018年又出走美國。其實,2012年回國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還有劉若川。
  • 他寧可破產離婚也要回國效力,貢獻多大?西方:帶給中國百年進步
    曾經,有這樣一個優秀的科學家,他寧可選擇破產、離婚,也要堅決回到祖國效力,西方國家曾表示,這位科學家的到來,可以為中國帶來百年的進步。那麼,這位貢獻巨大的科學家到底是誰?他又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的犧牲呢?
  • 中國頂級女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美國高薪執意回國效力
    各個國家之間為了吸納高尖端人才,紛紛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然而有的人,不為功名利祿,不為享受生活,只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他們放棄了優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科研場所,學成歸國,為國家效力。他們是民族的脊梁,國家的希望,他們的頭腦中有科技強國的發展藍圖,他們用個人的奉獻換來了祖國的富足強大。
  • 他師從錢學森,從美國學成回國,愛惜人才,破格錄取殲20總設計師
    他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展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說錢學森一個人頂5個師,這說法一點也不為過!當初美國百般阻撓,不讓錢學森回中國,可見錢學森有多厲害了!而錢學森帶出的學生,實力也是槓槓的!
  • 他是優秀科學家,14年前放棄國外高薪回國發展,卻因妻子備受爭議
    命運沒有和他開玩笑,他先後讀了高中,並進入了985高校--蘭州大學生物學系,獲得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世界最頂尖的研究型大學——美國埃默裡大學博士學位。聽起來這一路特別順利,舒紅兵在回憶少年生活時說道,那時候希望能吃飽飯就行了。
  • 頂尖女專家婉拒美國,堅持回國攻克世界難題,讓中國技術領先世界
    引言我國從來都不缺乏像錢學森老先生的愛國人士,想當年他在美國的萬般阻擾之下,毅然決然的離開了美國,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他存在的價值對我國來說是不可估量的。如今我國又出現一位頂尖女專家,不斷婉拒美國的請求,堅持回國後攻克了世界性難題,讓中國技術再次領先了全世界!
  • 棄美回國的清華天才,剛剛獲得百萬大獎,他正為中國做一件大事
    施一公,他是世界名校爭搶的人才,身份履歷令人窒息,然而他卻棄美回國,如今醞釀一個影響全中國的大計劃……這個突然的決定,震驚了世界學術界,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對他極力挽留,但他卻毫不猶豫拒絕了。回國,別說美國人了,就連很多中國人都覺得他在開玩笑,在國外你要星星說不定都有人給你摘,能捨得回來?可施一公,他真的回來了!
  • 向錢學森看齊,美國人視其為國寶,他回國效力,只因有顆中國心
    美國的F-35戰鬥機、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英特爾公司、高通公司、強生、輝瑞、波音飛機等等,這些頂尖的武器還是行業領先的企業都可以放映出了美國所掌握的核心科技有多麼強大。而美國之所以擁有這些高科技是因為他們有著世界最頂尖的科研高校以及龐大的科研人員團隊,據統計,1989年-1990年,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工作的外國學者超過4.6萬人,1997-1998年超過6.6萬人,美國720多個聯邦研發實驗室很多都曾招聘引進國外著名科學家來參與項目開發。
  • 80後女科學家獲德國科學大獎,拒絕各國豐厚的條件,選擇回國效力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全球獎金額度排名第二的科研大獎,巨額的獎金是它的含金量最好的證明,能獲得這個大獎的人都會成為各國爭搶的人才。就在2015年,中國的一位80後女科學家成功獲得了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總額多達1300萬人民幣。一時間,各國都開始關注這個年輕的女科學家。
  • 反思人才流失,顏寧、許晨陽回國成為學術帶頭人,為何又跑路?
    回國後任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在清華大學工作7年後,她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教授。從國外回來後,她帶領自己的研究團隊解決了別人半個世紀都沒有解決的科研難題,但她最終還是接受了國外大學的邀請,到國外工作。
  • 他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國,不惜和妻子離婚,最終把生命奉獻給祖國
    7年前,一個在美華人歸國,聚集了整個世界的眼光,他被稱作為地球人做CT的人,他的歸來為中國的國防科技向前邁了一大步,此人便是科學家黃大年。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地球物理學。 2009年,這位愛國上天的人決定返回中國。 在西方,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良好的工作條件。 提出這個主意時,他的妻子反對。 黃大年告訴妻子,即使離婚,他也將回到中國。 他的妻子無法忍受他,他知道丈夫對祖國的愛,兩人便一同坐上回國的飛機。
  • 又一清華學霸拒絕回國:替美研發飛彈,晚年想回國養老遭拒絕
    又一清華學霸拒絕回國:替美研發飛彈,晚年想回國養老遭拒絕。導語:在以前戰火連天的年代,不知多少高端人才流失海外。例如錢學森,但是錢學森前輩放棄了在美的高薪,就算受到威脅和折磨,都毅然決然回國,為國家效力。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得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回國效力
    比如中國的一位天才美女科學家,她在三十二歲這一年獲得了千萬大獎,毅然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回國效力,究竟是怎樣一位偉大的傳奇人物呢?這位美女科學家叫莊曉瑩,經過了十二年的辛苦付出,她順利地成為同濟大學中的一個學子。
  • 他北京大學本科畢業,放棄美國27年積澱,全職加盟這所頂尖牛校
    國內頂尖名校的本科生,選擇出國深造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國外在很多方面都有優勢,可以學到不少新的東西。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出國留學的優秀學生中,有相當大比例學有所成後留守他鄉,並沒有為自己的故土效力。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在國外功成名就後,再選擇回來重新創業,比如說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
  • 當代「錢學森」,拒絕美國上千萬美元,身懷「赤子之心」堅持回國
    為了挽留這一位人才,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中心,對他發出了邀請,美國更是直接給出了,上千萬美元的誘惑,可以施一公急於回國報效祖國,對於美國拋出的橄欖枝,全部都拒絕了。在回到國家之後,施一公短短幾年,就在清華大學建造了,生命科學研究實驗室,不僅僅成為了世界頂尖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