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錢學森看齊,美國人視其為國寶,他回國效力,只因有顆中國心

2020-05-11 隔壁老陳系磚家

美國的F-35戰鬥機、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英特爾公司、高通公司、強生、輝瑞、波音飛機等等,這些頂尖的武器還是行業領先的企業都可以放映出了美國所掌握的核心科技有多麼強大。而美國之所以擁有這些高科技是因為他們有著世界最頂尖的科研高校以及龐大的科研人員團隊,據統計,1989年-1990年,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工作的外國學者超過4.6萬人,1997-1998年超過6.6萬人,美國720多個聯邦研發實驗室很多都曾招聘引進國外著名科學家來參與項目開發。

向錢學森看齊,美國人視其為國寶,他回國效力,只因有顆中國心

美國依靠各種手段吸收著人才,但是有些人才始終是美國無法得到的。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曾經在美國留學,並成為飛彈領域的知名專家,曾擔任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與夫人一同克服了美國政府的種種阻撓,在周總理的幫助下終於在1955年回到祖國。後來為我國兩彈一星的發射立下了汗馬功勞,美國人曾評價他「一個人能頂五個師」。

向錢學森看齊,美國人視其為國寶,他回國效力,只因有顆中國心

其實還有一些中國科學家也曾為拒絕了美國提供的優厚條件回到祖國,默默為我們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他擁有四頂院士桂冠,是生物物理化學基礎科學研究的國際領軍人物;推動了無標記光學成像技術和新型單細胞基因組測序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也是單分子酶學的創始人以及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開拓了相干拉曼散射顯微成像技術和單細胞基因組學,並且成為了首位獲得美國生物醫學最高類獎項——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的華人,而該獎也只是他獲得眾多獎項之一而已。

他就是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榮獲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的謝曉亮。

1998年,謝曉亮36歲,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聘為終身教授。這也是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

2009年,哈佛任命他為Mallinckrodt化學和化學生物學講席教授。然而,對基礎研究及應用轉化有更大抱負的謝曉亮開始看到,「國家在改革開放後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回來,是因為這裡的研究機會比美國哈佛的更好,這是主要原因。」

謝曉亮認為,國家的持續支持「使中國科研整體水平大有提高」。而在33年前,正是由於「國內的科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畢竟有很大差距」,他才出國深造。

2018年7月,56歲的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京大學任教,現為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原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主任、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 。

向錢學森看齊,美國人視其為國寶,他回國效力,只因有顆中國心

他曾是美國「國寶級科學家」,但他卻棄美回國,毅然回到北大工作推動國內生物領域發展,為中國生物領域培養人才。國內第一所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是他用盡人脈創辦的,期間克服了重重的阻礙複製了一臺頂級測序儀,要知道很多尖端設備美國政府都會禁止對中國出口的。我們能在高水平科學領域取得進步離不開這些頂尖人才心血付出。2018年,他離開了美國回歸祖國,放棄了在美國享受的最頂級待遇,最頂級團隊,最頂級科研條件,放棄這一切全職回到北大工作,因為他心中始終有著祖國,有一顆中國心!

相關焦點

  • 放棄美國一切回國效力,71歲重入中國籍:在美多年我仍是中國心
    今天要說到的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姚期智,他依然的放棄了在美國的優渥生活,選擇回到國內教書育人,並且在71歲的時候重新加入了中國籍,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雖然在美國多年,但卻一直都是中國心。而他在美國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也不為過。在1988年的時候,姚期智就成為了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並且在隨後兩年就獲得了圖領獎,圖領獎是計算機領域的最高獎項。在雖然的十年中,姚期智又提供了一項又一項的研究成果,為計算機領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作用。
  • 他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2019年放棄美國的工作,回國效力
    許晨陽雖然,許晨陽曾於2012年回國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可惜的是他為國效力6年後,在2018年又出走美國。肖梁他能回國發展,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我們非常高興。肖梁教授不僅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現在同樣是國際數學界耀眼的新星,不可多得的科學家。肖梁教授從小就在北京長大,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 他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2019年結束美國的工作,回國效力
    北大作為我國的學術聖地,建校100多年來,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而有北大1號院系之稱的數學科學學院,更是人才輩出。 雖然,許晨陽曾於2012年回國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可惜的是他為國效力6年後,在2018年又出走美國。其實,2012年回國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還有劉若川。
  • 中國再度出現「錢學森」?美國千方百計阻擾其回國,只因一項技術
    在當今世界上,中國每年培養出的理工科人才是最多的。強如美國而言,其國內的很多科學家也是不乏有華人在內。尤其是以錢學森為例,更是受到了美國方面的各種阻礙和軟禁。但最後仍然憑藉著自己強大的信念回到了祖國。他於1996年畢業於美國新澤西的理工大學。畢業後,他在發電玻璃上的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一新能源的開發技術也使得美國引起了廣泛的重視。一直以來,美國高層都對他進行了密切的關注,並且希望能夠為美國效力。但是潘景功一心想著回國做出一番貢獻。
  • 那個在美國當科學家的中國人,當年公費留學,卻一生為美國效力
    新中國成立後,許多留學在海外的科學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衝破重重阻撓,最終回到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比如我們熟知是錢學森、鄧稼先、梁思禮等從海外回國的科學家,他們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他們秉持科技報國的理想回國,放棄了在海外的優越條件。
  • 中國又出一個「錢學森」?美國阻攔其回國,印度想要他的技術
    但是總有一些愛國人士願意拋棄國外的優越生活,一心建設祖國,例如當年的錢學森先生,他在美國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報酬和穩定的工作後,毅然決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越生活,選擇回國支持我國剛剛起步的飛彈和航空航天事業。愛國之心,或許是每個中國人骨子裡面刻到骨子裡的情懷。當年美國為了阻止錢學森先生回國使盡渾身解數,畢竟人才的流失意味著科技的流失,美國不可能放任像錢學森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離開美國為中國報效。所幸的是克服種種阻礙,錢學森先生還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並為祖國的事業奮鬥終生。
  • 剛準備回國就「自殺」,兩位中國科學家在美遇難,美國如何解釋?
    隨著中國實力逐漸發展起來,我國對於人才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不僅僅是花重金招攬國內的人才,對於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中方也拋出了橄欖枝。當然,我國對於那些在海外的華裔科學家,中方也一樣「視若珍寶」,隨時隨地都歡迎他們回國。而縱觀這幾年,我國卻有兩位科學家在美國剛準備回國時就意外死亡了,「死因」卻出奇一致。
  • 頂級AI科學家父親,體育冠軍女兒,均從美國回國效力
    據公告顯示,全球頂級AI科學家朱松純將入職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職務為科研系列教授。而在此之前,朱松純一直在美國工作,是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算機視覺、認知、學習與自主機器人中心主任。這次朱松純教授是以國家戰略科學家的身份回國的。
  • 「只因祖國需要」,哈佛8位博士後拒絕重金挽留,集體回國效力
    我們的英雄,是不辭艱險,無私忘我,為人民利益而奮鬥的那些令人敬佩的人,無論他是什麼職業。英雄之所以為人稱讚,是因為他們為了扭轉祖國某方面的頹勢,捨身忘我,挺身而出。從古至今,我們向來尊敬英雄,愛戴英雄。
  • 他是生物界頂尖人才,拒絕國外挽留回國效力,妻子與他並肩作戰
    ,他的學術成就和愛國情懷鼓舞了很多人,影響了很多的年輕人。在海外的生物工程和分子細胞的學術研究中,施一公通過長達半年的演算和實驗,最終突破歷史難題,為生物學的推進做出巨大貢獻,也因此獲得了2014年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獎章,同時也是首位拿到這個獎項的中國科學家。
  • 美國不讓其回國,印度想要他的技術
    他的發明被稱為掛在牆上的石油,可見這項發明的重要性。不止是美國對他的發明虎視眈眈,千方百計的阻止他回國,想要將他留在美國為他們效力。就連我們的鄰國印度也是對他垂涎三尺,想要他的技術,開出了各種優秀的條件想要吸引潘錦功過去,但是潘錦功他都一一回絕了。
  • 60歲美國科學家帶15人團隊回國,為祖國效力
    我國的科技實力一直都是人們的一個人們話題,而美國在對我國企業進行晶片禁運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只有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才不會被卡脖子,而有位60歲美國科學家帶15人團隊回國,為祖國效力,突破國外技術封鎖。
  • 中國遺傳學之父,曾九死一生回國效力,最終為什麼又出走美國?
    曾經,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後,我國就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之下,這時,許多熱愛祖國的人才就在這個時候紛紛回到了中國,投身於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中。他們有些人放棄了大好的前景,有些人放棄了優渥的生活,目的就是幫助中國獲得更加美好的未來。然而,有一位中國遺傳學之父,在建國之前曾在九死一生的狀況下回國效力,而後,他卻又心灰意冷、出走美國。那麼,這位遺傳學之父是誰?
  • 中國遺傳學之父,曾九死一生回國效力,最終為什麼又出走美國?
    他們有些人放棄了大好的前景,有些人放棄了優渥的生活,目的就是幫助中國獲得更加美好的未來。然而,有一位中國遺傳學之父,在建國之前曾在九死一生的狀況下回國效力,而後,他卻又心灰意冷、出走美國。那麼,這位遺傳學之父是誰?他又為什麼會在回國之後又一次離開祖國呢?
  • 擁有15項的專利的她,婉拒美國公司的高薪,在汶川地震時回國效力
    對於每一個中華兒女來說,愛國始終都是一個讓人熱血澎湃的字眼,早已鐫刻在五千年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當中。自古至今,有太多愛國人士的名字永遠留在了中華史冊裡。唐有邊塞詩人王昌齡,從軍詩中許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壯志豪言;清有民族英雄林則徐,國家內憂外患時,持守「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剛準備回國效力的兩位中國科學家,在回國前身亡,死因出奇一致
    引言有很多人做學術研究的時候,都會選擇去外國留學,在國外可以接觸更多的學習資源,有一些科學家在國外學到了知識之後,也沒有忘記祖國,想要回國效力。但是,我國有很多科學家去到國外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有兩位天才少年甚至死在了國外。
  • 中國頂級女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美國高薪執意回國效力
    然而有的人,不為功名利祿,不為享受生活,只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他們放棄了優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科研場所,學成歸國,為國家效力。他們是民族的脊梁,國家的希望,他們的頭腦中有科技強國的發展藍圖,他們用個人的奉獻換來了祖國的富足強大。
  • 中國又出了個「錢學森」?美國迫切需要其技術,百般阻撓不讓回國
    現在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強大與否,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軍事、經濟實力,這一切的發展歸根結底都是人才作出的貢獻,所以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非常重視培養人才,在最近的這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才出現,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強大的助力。
  • 川普做的好事:逼著一大批中國籍科學家,組團回國效力
    前段時間,一則清華大學發出的公告,在學術界刷屏了,公告顯示,全球頂級AI科學家朱松純將回國入職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職務為科研系列教授。朱松純有多牛?可能非學術界的人不太清楚,他曾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300多篇,3次獲得頂級的馬爾獎,兩次擔任美國視覺、認知科學、AI領域跨學科合作項目MURI的負責人,同時在Google上,學術論文被引用了近2.5萬次,在同一領域數量遙遙領先。
  • 他比錢學森還牛,美國為阻止他回國下了三道令,世界欠他一諾獎
    作為我國的國寶級科學家,錢學森無疑享負盛名,憑藉他突破重重阻礙回國效力的事跡,他就足以被中國人民永遠銘記。而且在後來的新中國發展中,錢學森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甚至被稱為「中國飛彈之父」,由此可見他對我國國防事業的突出貢獻和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