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得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回國效力

2020-12-04 玉鏘侃史

引言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詠懷》

在中國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情感那就是愛國情懷,所有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深沉的愛著腳下這片土地。比如中國的一位天才美女科學家,她在三十二歲這一年獲得了千萬大獎,毅然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回國效力,究竟是怎樣一位偉大的傳奇人物呢?

這位美女科學家叫莊曉瑩,經過了十二年的辛苦付出,她順利地成為同濟大學中的一個學子。別人的大學生活可能會很豐富,但是莊曉瑩去大學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繼續學習,爭取為國家的發展做貢獻,唯有付出才能有回報,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是真的不假,大學也算是為她的命運提供了一個臺階。

在大學裡面她主修的是土木工程專業,沒錯這個專業是男生的熱門專業,專業裡面的女生很少,但莊曉瑩就是要走不平常之路,別看她表面文文靜靜的樣子,在專業裡面還是佼佼者。成績異常優秀的她在經過四年磨礪之後被免試推薦入學在同濟大學攻讀研究生,後來又在同濟大學裡面攻讀隧道與地下建築工程碩士研究生,沒錯也是一個女生很少的專業,但是她就是對這個專業有著很濃厚的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大的老師。

本來同濟大學就很難進了,這個時候莊曉瑩還成了裡面的碩士研究生,本已經很優秀的她並沒有選擇出去找工作,而是又考上了英國杜倫大學的博士,這在普通人眼裡是很難達到的高度,但是她卻做到了,喜歡挑戰的她又選了一個女生很少並且很難的專業——工程與計算科學學院巖土工程,博士學歷結束的她又繼續選擇深造,並且後面進了挪威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後,真的是要顏值有顏值,要學歷有學歷,一時間成為了行業裡面的高端人才。

她研究的主要是納米複合材料在工程上的研究,通過她所學的知識將此材料進行了更新,在土木工程方面以及電子產品等方面都有著很重要的貢獻,儼然成了一位年輕的科學家,後來為祖國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成功成了她的代名詞。在學習期間拿獎學金成了一件家常便飯的事情,這些也是對她自己本身的能力的一種極大肯定,而她得到的最困難的獎學金就屬德國洪堡基金會的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是德國獎金中最高的科研立項之一,在她32歲的時候就獲得了索菲亞獎,其獎金達到了上千萬。

這些榮譽都是別人望塵莫及的,除了這些獎勵之外,她最讓人佩服的就是拒絕了國外高薪工作,憑藉她的資曆本來在國外能夠在很多家科研機構工作並且獲得高薪工資,但是她都一一拒絕了,因為在她心裡一直有一顆中國心,她在外求學的歷程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回國為國家效力,這就是她的終極追求,因為在中國有她日夜思念的家。

結語

回國之後她回到了母校同濟大學,在這裡成為了一名教師,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教給了自己的學生,為中國的教育注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教書也成為了她肩上的使命,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才是我們追的偶像。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效力
    但是對於科學家來說,大概便是願意回國,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的發展儘自己一份力吧。我國有位美女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面對其他國家的誘惑,她毅然決然回到中國,放棄高薪,這便是莊曉瑩的愛國之情。她的導師也誇她非常有悟性,她並不是按部就班毫無生機,相反,莊曉瑩是一位不折不扣並且貨真價實的天才美女科學家。年輕有為是莊曉瑩的標籤獎學金是她經常獲得的物品,莊曉瑩在校期間曾獲得過多個獎學金,簡直拿了個大滿貫。
  • 中國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教書育人
    但是對於科學家來說,大概便是願意回國,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的發展儘自己一份力吧。我國有位美女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面對其他國家的誘惑,她毅然決然回到中國,放棄高薪,這便是莊曉瑩的愛國之情。 天才美女的傳奇人生 莊曉瑩是我國同濟大學的副教授,還是研究生導師。
  • 她是中國天才女科學家,32歲獲德國1300萬大獎後,毅然回國效力!
    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期,出國留學之風吹得人「東倒西歪」,諸如「國外的月亮圓又圓」、「美國的空氣最香甜」、「外國小孩從小就會講英語」等,即使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也要與國外的「優越」扯上關係。時間再倒退到20年前,只要提起科學家,人們想起的總是白髮蒼蒼戴著眼鏡的老學究形象。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我們國家在教育、科研、人才引進方面投入了巨量資金,隨之湧現了越來越多的年輕科學家。
  • 同濟大學「美女博導」莊曉瑩:32歲獲德國千萬大獎,毅然回國任教
    德國人的嚴謹被世界公認,該國也是極為重視人才和科學家的國家。為了鼓勵科學家們進行創新和研究,德國設置了一個超級大獎,即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然而,有這麼一個中國女科學家,2015年拿到了該獎項,獎金總額高達165萬歐元,放在當下幾乎高達1300萬人民幣,她成為了全球第七位華人獲得者,並曾經因為該獎項資助,在漢諾瓦大學連續介質力學研究所,與計算力學領域國際頂尖學者彼得·烏利格斯教授合作,研發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 中國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只因身是中國人!
    愛國之心人皆有之,愛國在不同的時期也有著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說在新中國剛成立的那段時期,中國非常的貧窮落後,但是仍然還是有一些有志的科學研究人員不畏千辛萬苦回到中國職位,幫助中國渡過難關。可以說,當時若不是有這些愛國的有志之士的幫助,中國強大起來可能還需要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中國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只因身是中國人!
    愛國之心人皆有之,愛國在不同的時期也有著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說在新中國剛成立的那段時期,中國非常的貧窮落後,但是仍然還是有一些有志的科學研究人員不畏千辛萬苦回到中國職位,幫助中國渡過難關。可以說,當時若不是有這些愛國的有志之士的幫助,中國強大起來可能還需要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她是中國的「土木女神」,32歲獲1300萬大獎,放棄高薪毅然回國
    時間倒退到幾十年前,我們只要是一提到科學家,那麼我們腦海中的第一反應總是那些白髮蒼蒼、戴著眼鏡的老學者形象,這樣的人給人一種學識淵博,寂寞沉潛的感覺。但是,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日益強大,隨之而湧現出了越來越多年輕的科學家,誕生了一批批後浪,成為了很多人驚羨的對象。
  • 中國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更是有一些天才少年,因為學習成績優異而備受矚目,但並非所有的天才少年,都能夠如大家所願為國效力。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成為了哈佛的終身教授,並且加入了美國國籍,甚至還拒絕回到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什麼故事呢?
  • 突破國外技術封鎖?60歲美國科學家帶15人團隊回國,為祖國效力
    我國的科技實力一直都是人們的一個人們話題,而美國在對我國企業進行晶片禁運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只有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才不會被卡脖子,而有位60歲美國科學家帶15人團隊回國,為祖國效力,突破國外技術封鎖。
  • 他是優秀科學家,14年前放棄國外高薪回國發展,卻因妻子備受爭議
    說到我們國家的科學家,大家可能會想到華羅庚,錢學森,鄧稼先等等,他們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了不小的力量。最近,有這樣一位科學家備受大家爭議。命運沒有和他開玩笑,他先後讀了高中,並進入了985高校--蘭州大學生物學系,獲得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世界最頂尖的研究型大學——美國埃默裡大學博士學位。聽起來這一路特別順利,舒紅兵在回憶少年生活時說道,那時候希望能吃飽飯就行了。
  • 中國美女科學家獲德國千萬大獎,高達165萬歐元,卻毅然回國
    -科瓦雷夫斯亞獎頒發的165萬歐元得主的中國女性科學,莊曉瑩,也是首個放棄國外優渥待遇,毅然決然投身於祖國母親懷抱,只為把她哺育成長的土地,建設得更為美好的美女科學家!成績斐然自古以來在人類的有限認知裡,女性的能力大多不如男性,無論是在何領域,女性的地位皆是不如男性的高,而想要在男性掌控的科學界取得傲然的成績,更是難上加難,逞論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美女科學家,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逐漸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主力軍,就連古板嚴謹的科學界,也打破以往留給世人的保守印象,一大批的女性科學家也湧入這個領域中,各自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造福人類。
  • 中國女科學家莊曉瑩:32獲德國獎金1270萬,放棄優渥待遇毅然回國
    中國今天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這些從海外學子歸來傑出的科學家們,從華羅庚到鄧稼先,不乏海外科學家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放棄一切舒適的生活環境,毅然決然回歸祖國,把畢生所學注入到祖國的事業發展當中,他們才是最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仰的人,而今天文章的主人公莊曉瑩就是這樣一位高尚的人。莊曉瑩的人生履歷堪稱完美,從小就是眾人學習的榜樣。
  • 中國天才少女「一戰成名」,放棄高薪歸國搞科研,打破美國壟斷
    現在很多科學家為了追求更好的學術環境和待遇而留在國外,這是個人的選擇我們無法幹涉,但是對於那些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和高薪的誘惑,毅然決然回國的科學家,我們總是心懷感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驚豔世界的物理學天才毛蔚。1995年,在第26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上,一位中國少女以90分的成績榮獲一等獎第二名。
  • 誰說回國就廢了?他放棄國外終身教授回國,2個月獲2項國際大獎
    前段時間,發現石墨烯超導的天才少年曹原在採訪的時候,曾說出「我是中國人,我是要回國的」。這本是令國人欣慰的消息,但部分網友卻認為天才少年回國就廢了,在他們看來,國內科研器材、科研環境的不理想會讓天才少年變得平庸。真的如此嗎?然而放棄國外終生職務的侯小琳教授卻用實際成就打臉了這一群人!
  • 中國頂級女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美國高薪執意回國效力
    然而有的人,不為功名利祿,不為享受生活,只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他們放棄了優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科研場所,學成歸國,為國家效力。他們是民族的脊梁,國家的希望,他們的頭腦中有科技強國的發展藍圖,他們用個人的奉獻換來了祖國的富足強大。
  • 中國天才鄧興旺,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辭去了教授一職!
    中國華夏大地,千年來人傑地靈,培育出了很多科學家。在中國的國家困難時期再到現在的獨立自我,奮發圖強時期,中國的人才一批接著一批,在中國的各個領域發光發熱,他們的力量團結起來建設國家的熱情令國人震驚。也正是有這樣一批人的出現,給中國的科技實力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 天才少女晶片博士,放棄美國高薪,歸國潛心鑽研,打破技術壟斷
    在中國就曾經出現過這樣一位天才少女,她雖然年紀較小,卻能力出眾,而為了祖國的發展,她也寧願放棄國外的高薪工作,並回到中國進行科研事業的研究。在她的幫助之下,我國成功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壟斷,實現了科技水平的飛躍式提升。那麼,這位天才少女究竟何許人也?她又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 華裔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有一些天才少年,因為學業成績突出而備受關注,但並不是所有天才少年都能如大家所願報效國家。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就成為哈佛終身教授,並加入美國國籍,甚至拒絕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 80後女科學家獲德國科學大獎,拒絕各國豐厚的條件,選擇回國效力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全球獎金額度排名第二的科研大獎,巨額的獎金是它的含金量最好的證明,能獲得這個大獎的人都會成為各國爭搶的人才。就在2015年,中國的一位80後女科學家成功獲得了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總額多達1300萬人民幣。一時間,各國都開始關注這個年輕的女科學家。
  • 他是哈佛博士,放棄高薪回國效力,培養79名院士,名字少有人知
    錢三強、趙九章、錢偉長、王大珩·····這些人都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即使是現今,許多學子都曾學習過他們的事跡,而他們卻有著共同的老師——葉企孫。葉景壇與葉鴻眷的母親非常恩愛,葉鴻眷7歲的時候母親因病去世,葉景壇難過得仿佛要隨之而去,因傷心過度而染上了重病,於是便早早地立好了遺囑:「慎擇友、靜學廣才、行已儉、待人恕、勿吸鴉片、勿姦淫、勿賭博、勿嗜酒、勿貪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