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詠懷》
在中國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情感那就是愛國情懷,所有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深沉的愛著腳下這片土地。比如中國的一位天才美女科學家,她在三十二歲這一年獲得了千萬大獎,毅然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回國效力,究竟是怎樣一位偉大的傳奇人物呢?
這位美女科學家叫莊曉瑩,經過了十二年的辛苦付出,她順利地成為同濟大學中的一個學子。別人的大學生活可能會很豐富,但是莊曉瑩去大學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繼續學習,爭取為國家的發展做貢獻,唯有付出才能有回報,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是真的不假,大學也算是為她的命運提供了一個臺階。
在大學裡面她主修的是土木工程專業,沒錯這個專業是男生的熱門專業,專業裡面的女生很少,但莊曉瑩就是要走不平常之路,別看她表面文文靜靜的樣子,在專業裡面還是佼佼者。成績異常優秀的她在經過四年磨礪之後被免試推薦入學在同濟大學攻讀研究生,後來又在同濟大學裡面攻讀隧道與地下建築工程碩士研究生,沒錯也是一個女生很少的專業,但是她就是對這個專業有著很濃厚的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大的老師。
本來同濟大學就很難進了,這個時候莊曉瑩還成了裡面的碩士研究生,本已經很優秀的她並沒有選擇出去找工作,而是又考上了英國杜倫大學的博士,這在普通人眼裡是很難達到的高度,但是她卻做到了,喜歡挑戰的她又選了一個女生很少並且很難的專業——工程與計算科學學院巖土工程,博士學歷結束的她又繼續選擇深造,並且後面進了挪威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後,真的是要顏值有顏值,要學歷有學歷,一時間成為了行業裡面的高端人才。
她研究的主要是納米複合材料在工程上的研究,通過她所學的知識將此材料進行了更新,在土木工程方面以及電子產品等方面都有著很重要的貢獻,儼然成了一位年輕的科學家,後來為祖國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成功成了她的代名詞。在學習期間拿獎學金成了一件家常便飯的事情,這些也是對她自己本身的能力的一種極大肯定,而她得到的最困難的獎學金就屬德國洪堡基金會的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是德國獎金中最高的科研立項之一,在她32歲的時候就獲得了索菲亞獎,其獎金達到了上千萬。
這些榮譽都是別人望塵莫及的,除了這些獎勵之外,她最讓人佩服的就是拒絕了國外高薪工作,憑藉她的資曆本來在國外能夠在很多家科研機構工作並且獲得高薪工資,但是她都一一拒絕了,因為在她心裡一直有一顆中國心,她在外求學的歷程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回國為國家效力,這就是她的終極追求,因為在中國有她日夜思念的家。
結語
回國之後她回到了母校同濟大學,在這裡成為了一名教師,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教給了自己的學生,為中國的教育注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教書也成為了她肩上的使命,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才是我們追的偶像。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