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對於中國來說,雖然在近代社會中,我國曾經因戰爭的影響而一度落後於世界的發展潮流,但在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偉大科學家的出現也幫助我國快速成長起來。對於這些科學家來說,名利都是他們毫不在意的內容。許多人為了幫助中國發展得更好,往往都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曾經,有這樣一個優秀的科學家,他寧可選擇破產、離婚,也要堅決回到祖國效力,西方國家曾表示,這位科學家的到來,可以為中國帶來百年的進步。那麼,這位貢獻巨大的科學家到底是誰?他又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的犧牲呢?
正文
這位科學家就是黃大年,他出生在一個非常優越的家庭中,但即使如此,他也沒有因為較好的生活條件而放棄學習。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有著非常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1992年時,黃大年在「中英友好獎學金」的資助下,被保送到了英國利茲大學,進行地球物理學的學習。雖然說他離開了祖國並加入了外國國籍,但在他的心中一直希望自己學成之後能夠回到祖國做出貢獻。可以說在當時的那個年代中,能夠出國留學的人是非常少見的,而黃大年所研究的領域更是非常高端。在地球物理學中,無論是海上還是陸上的位置,都能夠被精準定位。
其中,關於地球深處的探索也就成為了許多科研人員為之奮鬥的夢想,當時,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將該領域內的研究內容作為未來戰略發展的需要。然而,受到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我國在該領域內的研究曾一度陷入低谷之中,在得知此事後,黃大年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祖國。
其實,對於黃大年來說,在國外的生活是非常順利的,不僅家庭幸福,其研究成果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但是,基於祖國發展的需要,黃大年心甘情願地放棄了自己擁有的一切。曾經,他的妻子表示,如果黃大年堅持要回到中國的話,那麼就要和他離婚。
對於黃大年而言,雖然他也非常疼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在他的眼中,國家利益顯然是高於一切的,就這樣,2009年時,黃大年毅然決然地回到了中國。後來,他的妻子見他如此堅定,也明白了黃大年只是愛國心切,最終,她也選擇支持黃大年的決定。
在回國後,黃大年成功突破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當「地殼一號」問世後,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掌握此類地質勘探技術的國家。可以說在「地殼一號」問世之前,我國關於地質深層勘探的研究少之又少,但正是基於黃大年的努力,我國的國際地位才有所上升。
除了對地質勘測技術的探索之外,黃大年還為我國社會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與一般的導師不同的是,黃大年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夠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去制定培養方案,在他手下學習的學生,往往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走上最適合自己的科研發展道路。
此後,黃大年所帶領的團隊僅用了五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國外五十年的發展成就。在一些西方國家看來,黃大年的出現,為中國帶來了百年的進步,在地質勘測領域內,中國也從此擁有了一席之地。然而,就在2017年1月8日的時候,年僅58歲的黃大年也因病離開了人世。
結語
對於黃大年而言,雖然他放棄了自己在國外優渥的生活,但是他卻為中國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他毅然決然的回國選擇,也為許多流落海外的華人科學家樹立了一個榜樣。雖然說黃大年在我國國內並沒有很大的名氣,但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卻是值得我們永遠懷念的。
縱觀新中國的發展進程就可以看出,如果說沒有這些優秀人才的出現,我國或許也不會取得如今的成就。在黃大年離世後,他的先進事跡也成為了我國各個行業內學習的內容。
參考資料:《致敬逝去的十位國家脊梁》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