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最年輕的兩院院士均來自合肥的中科大?

2021-01-13 科大小郎君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最高榮譽稱號,也是代表中國高校最頂尖師資和最卓越校友的群體。

目前中科院擁有800餘名院士,工程院擁有900餘名院士,其中自恢復高考以來中國高校院士本科校友(不含合併高校)排行榜顯示,北大、清華、中科大當選校友位列全國前三,中科大當選人數21人,總量位居第三位,但是結合中科大小而精的規模體量,人均院士產出高居全國第一,有著「千生一院士」的美譽。

在最新的2019年兩院院士增選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更是一騎絕塵,兩院院士新增選本科校友10人,全國第一,尤其是新增選科學院院士本科畢業於中科大的佔比高達14%!

再結合第四輪學科評估數據回顧,在過去四年中高校新當選院士排名中,中科大增選6位教師校友,位列全國第三,可見不僅是院士校友等畢業生質量硬核,師資院士數量也相當可觀,高層次人才在中科大教師隊伍中也佔比近40%。

千生一院士,七百碩博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生院士當選比例全國第一,已經有70多位兩院院士從中科大走出,他們都是中國科技領域的領軍人物,踐行著科教報國的永恆使命!

中科大不僅當選院士的比例高,數量多,還有一個特點:年輕化!當選時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當選時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當選時最年輕中科院女院士謝毅,當選時最年輕的美國科學院華人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莊小威,他們均來自中科大!

頂尖的實力鑄就卓越的聲譽!在全球主流世界大學排名中,中科大在2020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均位列中國內地第3;在QS中國大陸大學排名中位列第4;在2020自然指數年度排名中,位列中國大學第一!

中科大,這所偏居安徽合肥的大學,一度因為無地利之優,處江湖之遠,而被遺忘甚至忽略,但就是這個位於合肥的小而精的大學卻培養了最年輕的兩院院士和最高比例的院士校友。

憑的正是中科大「放得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憑的正是「俯仰皆是大師,處處皆有學問」,憑的正是「科教報國,追求卓越」的辦學態度。選擇中國科大,立志科教報國!

70年首次!世界航天獎授予中科大校友吳偉仁院士團隊

ACM Fellow本科院校統計,清北科校友全國前三

中國大學科研指數排名,中科大超越清北名列第一

相關焦點

  • 從院士傑青到學術排名,中科大用第一給安徽長臉爭氣
    中科大在各類重量級科技獎項和人才評選中屢屢斬獲第一,這個每年僅招收1860人的「小巧玲瓏」的大學憑什麼和動輒五六萬人的綜合性大學比肩成果產出?這所位於二線城市合肥科研經費僅60億的大學憑什麼能和一線城市科研經費上百億的清北在十大科學進展中爭輝?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5名。
  • 各大高校2019年兩院院士數量統計排名,這所雙非一騎絕塵
    在我國的科研領域,院士無疑是站在最頂端的那一批人,他們都是在某一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屬於泰鬥級別的人物。而一所高校院士的數量也是代表著這所高校科研能力的強弱,因此每年院士申報的時候也是優中選優,能入選院士真的代表這個人在科研領域做到了極致。而院士又分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學院士,不管入選哪一個都是非常厲害的。
  • 院士敲門磚!中科大教授獲何梁何利獎
    何梁何利獎是由愛國企業家捐資設立的重量級官方獎項,每年均由分管國家科技工作的大人物親自頒獎,獲得該獎的科學家往往是院士或未來極具潛力的院士種子選手,所以何梁何利獎又被譽為近日,中科大兩位教授榮膺何梁何利獎,分別是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數學學院葉向東教授和中科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吳楓教授。
  • 中科大花落合肥,安徽才是中科大最正確的選擇
    有這樣一所神奇大學,他是僅次於清華北大的頂級名校,卻不在北京,還偏偏在合肥。前兩天,世界四大權威高校排行榜之一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正式發布了 2020 年亞洲大學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 10,在內地高校中僅次於清華北大。
  • 雙一流建設期,各高校院士增選大數據!北大第2,中科大第3
    雙一流建設期間,中國內地各高校兩院院士增選數據公布!北大第2,中科大第3】眾所周知,兩院院士是科研及硬實力的象徵,國內各大學兩院院士數量增選的多少,代表著,一個高校在一定時期內的科研、學術實力的進步快慢。
  •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清華北大中科大前三
    在排行榜中,大陸高校表現強勢,包攬了前五名,分別是清華、北大、中科大、復旦和浙大,在前十名中非大陸高校僅有香港大學。此外,港科大、臺大等校也僅在10-20名區間。中科大在這次排名中表現突出,位列全國第三。中科大的師資力量一直是倒三角,高端師資佔比最多,正高級教授師資佔比50%,同時在近年增選的兩院院士和國家傑青等國家頂級人才頭銜上都僅次於清北。
  • 中科大自旋磁共振實驗室團隊一半來自少年班 習近平點讚
    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自旋磁共振實驗室,他考察自主研發的低場核磁共振設備、電子順磁共振設備,了解原創性單分子磁共振設備和超分辨磁共振譜儀在醫療、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實踐應用。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杜江峰告訴總書記,年輕的科研團隊中,有一半來自科大少年班。習近平稱讚道:「後生可畏啊!
  • 安徽省高校綜合實力排名,中科大穩居第一,第二又是誰?
    在中國的現代史上,安徽也培養出不少的國家領導人以及兩院院士,這也說明在中原大地上,安徽的教育一直未曾落後。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來聊一下安徽省的高等教育情況。安徽省的高校在全國所有的省份中是屬於中檔水平,但是這裡有一所世界性知名的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也為安徽的高等教育增添不少的分數。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安微省的高校綜合實力排名情況。
  • 你了解2019年新入選的兩院院士都來自哪些省份或者工作單位呢?
    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 2019新增兩院院士最多高校:北大第一,中科大第三,清華第幾?
    對於每一所大學來說,院士都是要力爭的人才。院士不光光可以給這個學校帶來榮譽,更重要的是院士在該學校可以帶動學科的快速發展,學科發展了學校的實力就會更強,更強了就有資本吸引更優質的本科生源,獲取大量的資金支持。
  • 校友會2016-2019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排名,清華大學第1,中科大第3
    報告顯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雄居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排行榜前3甲。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北京大學物理學和清華大學生物學等一級學科雄居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兩院院士學科排名前3名。
  • 本碩博均學成於中科大,史上首位
    第一位中科院系統「本土」院長 從侯建國院士的履歷來看,最明顯特徵就是: 本科、碩士、博士,都在中科院系統培養。 侯建國1959年出生在福建平潭。1978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晶體專業學習,四年後取得學士學位。
  • 中科大舒歌群初評通過自然獎,有望明年重圓院士夢
    今年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自然獎、發明獎和進步獎)初評通過項目公布,中科大黨委書記舒歌群教授負責的內燃機複合循環理論與方法被專家院士提名自然科學二等獎,並在高達86%的淘汰率中通過初選有望獲獎。自然科學二等獎是三大獎中含金量十足的重要獎項,也是教育部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評選的重要依據(獨立完成自然科學二等獎項目的大學一般有望成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更是競選院士的重量級獎項
  • 中科大在量子通信等尖端科技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習近平  北京時間2月1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第185屆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銜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研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這是90餘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獲得這一重要榮譽。
  • [合肥日報]吳存榮會見中科大華南校友企業家
    吳存榮在深圳會見中科大華南校友企業家中科大校友是合肥發展最寶貴資源之一      昨天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存榮在深圳會見了中科大華南校友企業家。副市長吳春梅,以及高新區、廬陽區、有關市直單位負責人等陪同會見。
  • 中國「出產」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 是這個地級市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每日經濟新聞」 隨著兩年一次的院士增選工作啟動,「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個話題又火了:全國一共有近一億科技工作者,但目前「兩院」相加,也一共只有1637名(中國科學院780名、中國工程院857名,均不含外籍院士)。
  • 史上最可怕的中科大少年班,看完後忍不住感慨太牛了
    二、商業奇才,史上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978年,年僅12歲的張亞勤以數學滿分的成績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成為歷史上年齡最小的大學生。進校之後,沾沾自喜的張亞勤,在得知山西高考第一名約410分,而一位來自江西同學分數為450分後,他在寫給母親的信裡感嘆:「合肥很小,科大卻很大。
  • 2019年新晉兩院院士本科畢業院校統計,中科大實力盡顯,C9大豐收
    院士,又稱學部委員,是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又分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當選院士是對學者、科學家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最高認可,而高校本科校友院士當選情況又是反映高校高端人才培養能力的最直觀指標,因為目前院士就是國家的最高端人才。
  • 「中國最年輕院士」的腐敗軌跡
    原標題:「中國最年輕院士」的腐敗軌跡 頭頂「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中國動物克隆體系創始人」等光環,擔任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經費約200億元的重大科研專項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近日卻因侵吞科研經費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