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產」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 是這個地級市

2020-12-02 觀察者網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每日經濟新聞」

隨著兩年一次的院士增選工作啟動,「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個話題又火了:全國一共有近一億科技工作者,但目前「兩院」相加,也一共只有1637名(中國科學院780名、中國工程院857名,均不含外籍院士)。

無論是在學界、還是在普通人心中,「兩院院士」都是一個無比光榮的稱號。

在仰望這些學界泰鬥的同時,很少有人關注過,中國「出產」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是哪裡?

最近,在網上流傳的一份名單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籍貫人數最多的城市居然不是北京,上海,而是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蘇州市。據統計,蘇州共誕生了6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而籍貫為上海或北京的院士則分別只有45名、20名。

蘇州「出產」院士人數力壓京滬,這一說法是否屬實?對此,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分析各方面資料,進行了一輪詳細核實。

蘇州籍院士數量長期以來位列全國第一

按照有關章程規定,目前,「兩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由於今年的院士增選工作還未完成,因此要統計每個城市究竟出了多少院士,要以2017年院士增選後的數據為準。

而在上一輪院士增選後,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增加兩名蘇州籍人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增加一名蘇州籍人士。根據蘇州當地電視臺的統計,在此次增選後,兩院院士中共有117名蘇州人,穩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而在2017年的兩院院士評選期間,蘇州市人民政府網站也轉載消息稱,「至2016年9月,蘇州籍兩院院士達110人,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圖片來源:蘇州市政府網站截圖

如果要算上兩院中的外籍華裔院士,出身蘇州的院士數量則會更多。根據蘇州市教育局官方微信「蘇州教育」於2018年5月發布的消息:「截至2018年,蘇州共計從17所高中走出兩院院士、外籍院士139位。」

早在2009年,江蘇當地媒體就報導稱:「蘇州籍兩院院士總數已達103人,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有學者稱蘇州是歷史上出名的狀元之鄉,如今又轉變成了院士之鄉。

2015年,江蘇媒體再次報導稱:「蘇州籍院士數量眾多,從原籍地統計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列首位。」

一個地級市走出超過100名院士,究竟有多麼驚人?根據2017年所做的一份統計顯示,如果按照籍貫統計的話,全國只有江蘇、浙江、山東等八個省份「出產」的兩院院士人數超過100人(含外籍華裔院士)。也就是說,單單一個蘇州,在院士數量上就超過了國內絕大多數省份。

哪怕是在歷史底蘊深厚,文教水平較高的江蘇省內部,蘇州在院士數量上的表現也是「力壓群雄」:數據顯示,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中,歷年共出現過463名江蘇籍院士。而蘇州籍院士的數量,就要佔到整個江蘇省的約四分之一。

蘇州既是「狀元之鄉」也是「院士之鄉」

為什麼一座地級市,能夠走出這麼多「兩院院士」?

作為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江南古城,崇文重教的傳統讓蘇州自古以來都是誕生文人才子之地。

據統計,從隋朝開科取士至清末廢除科舉的1300年間,全國共出文狀元596名。其間,蘇州共出文狀元46名。蘇州府在清代共出狀元26名,佔清代全國狀元總數的22.81%,佔江蘇全省狀元總數的53.06%,是名副其實的「狀元之鄉」。

近代以來,一大批蜚聲世界的華人科學家,也同樣來自蘇州: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吳健雄;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王大珩.......這些科技界的頂尖人物都出生於蘇州,或是原籍蘇州。

圖片來源:蘇州教育公眾號截圖

而蘇州強大的基礎教育水平,更是挖掘出了一大批向科學尖端衝刺的頂尖人才:在「蘇州教育」公號發布的一份「全國院士培養十強中學榜單」中,就有兩所學校來自蘇州,僅次於上海。其中,蘇州中學共培養51名兩院院士,蘇州第一中學共培養33名兩院院士。

既要讓院士「走出去」

也要把院士「引進來」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出產」大量院士的同時,蘇州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短板,也就是「留不住」院士。原籍蘇州的兩院院士,大部分並沒有在蘇州接受高等教育、也沒有在蘇州從事科學研究。

比如說,在2017年增選上的3名蘇州籍兩院院士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就讀於原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志明和徐義剛分別在中國科學院系統的兩個研究機構工作,這兩個機構也均不在蘇州。

而如果按照院士目前工作所在地重新排序的話,蘇州乃至整個江蘇省相比北京和上海就不佔什麼優勢了。

根據中國科學院於去年8月所做的統計,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國2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其中,北京市406人,上海市101人,江蘇省45人,湖北省25人,陝西省23人,廣東省21人,遼寧省19人,以上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共有院士640人,佔全體院士的81%。

記者也注意到,面對這樣的狀況,蘇州當地有關部門也下了大力氣,吸引院士「回鄉」、並且著力引進和培育院士等頂尖人才。例如,2018年9月,蘇州舉辦了第四屆蘇州院士回鄉活動。據蘇州市政府網站介紹,蘇州院士回鄉活動始於2012年,此前已連續開展了三屆,參加活動院士達43人次。

而據江蘇當地媒體於去年6月刊發的報導顯示,10年來,蘇州大學引進包括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等高層次人才190餘人,其中海外回國人員佔77%。「學術大師+創新團隊」的人才發展模式著實帶動了該校在高水平科學研究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提質增效的快速發展。

相關焦點

  • 安徽哪個市「出產」兩院院士最多?
    2019年11月22日,隨著兩年一次的院士增選結果的公布,「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個話題又火了起來。「院士」來自英文「academician」,據說是傅斯年將西方的「學院」與東方的「士」結合起來翻譯而成的。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5名。
  • 2019新增兩院院士最多高校:北大第一,中科大第三,清華第幾?
    對於每一所大學來說,院士都是要力爭的人才。院士不光光可以給這個學校帶來榮譽,更重要的是院士在該學校可以帶動學科的快速發展,學科發展了學校的實力就會更強,更強了就有資本吸引更優質的本科生源,獲取大量的資金支持。
  • 哪所城市新當選院士多!2019年新當選兩院院士工作城市排行
    院士是我們國家最高的學術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都是兩年增選一次。2019年共增選139位兩院院士,其中科學院院士64人,工程院院士75人。看高校對2019年新當選的兩院院士工作城市進行了統計。可以看出,北京擁有絕對的優勢,達61人;其次為上海11人,南京、武漢、長沙分別當選7人,杭州當選5人。
  • 獨家:60年來中國兩院院士籍貫分布
    原標題:獨家:60年來中國兩院院士籍貫分布 這幾天今2015年兩院院士的增選結果引發了大家很大的討論,大家也一直都聽聞說江浙地區歷來高產院士,可是對於江浙地區究竟出了多少院士其實並沒有太直觀的概念。
  • 中國最強大腦地圖:兩院院士哪裡多?浙江排第二
    (總數) 在中國科學界中,兩院院士群體代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他們也是中國最值得敬佩的一群人。截止到2017年11月,共有1367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來自全球的116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共有879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和臺灣)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來自全球的66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兩院院士籍貫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 中國最強大腦地兩院院士哪裡多?浙江排第二
    2018-06-28 21:27 | 教育之弦微信公眾號1955-2017年中國兩院院士籍貫分布(總數)在中國科學界中,兩院院士群體代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他們也是中國最值得敬佩的一群人。截止到2017年11月,共有1367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來自全球的116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共有879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和臺灣)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來自全球的66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兩院院士籍貫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 培養兩院院士最多的四所高中,群星璀璨,堪稱「院士的搖籃」
    兩院院士,即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科研人員的至高榮譽。 今天筆者給大家聊一聊我國培養兩院院士最多的四所高中,群星璀璨,堪稱「院士的搖籃」,而培養的院士多,也證明了這些學校深厚的底蘊和超強的實力。
  • 培養兩院院士最多的10所超級中學,最多的有57人!個個都是牛校
    兩院院士指的是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能成為了兩院院士的都是在各自學術領域獲得了非凡成就的高級人才,都是我輩敬仰的楷模,引領著學術發展的前沿。那麼,大家知道哪些中學是培養兩院院士最多的嗎?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一話題。
  • 兩院院士到底是什麼?
    大家好,在小編上大學時,就聽說過院士的厲害,一個院士對學校的重要程度高的無法想像,小編是無法接觸到的,但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大學高校有著很多的院士。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中國的院士到底是什麼吧。中國工程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學歷構成:1、兩院院士學歷層次高,碩士以上的學歷者過半。2、近四成兩院院士在國外獲得學位,美蘇海歸佔主流。
  • 中國大陸的一個地級市,面積大,風景美,令人流連忘返
    中國的地大物博,一個地級市就相當於一個國家,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韓國面積約為3.5平方公裡,還有中國大陸的一個地級市,風景優美,讓人流連忘返。到目前為止,呼倫貝爾市一直是公認的面積最大的草原城市,這裡的確有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這麼大的一片草原,這麼大的土地資源,中國最大的地級市也不遜色,呼倫貝爾官方公布的面積是252777萬平方千米,這意味著什麼?
  • 兩院院士市州行丨中國工程院付小兵院士領銜資陽市創面修復醫院...
    連日來,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正在深入開展,全省各地精準對接、精心組織兩院院士市州行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生命科學院院長,全軍創傷修復與組織再生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創傷外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付小兵出席座談會。會上,資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特聘付小兵院士為該院首席科學家,付小兵院士團隊將與該醫院合作開展資陽市創面修復醫學整形美容中心項目建設。
  • 各省市及高校中國兩院院士數量排行榜:前兩名無法撼動!
    院士代表著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每兩年增選一次,每次約60人,總人數超過2000人,那麼哪些省市和高校具有院士最多呢?下面用數據說話!青塔官網統計並公布了1955-2019年間中國兩院院士籍貫及省市分布,不難看出前兩名江蘇(477人)和浙江(407人)具有碾壓的優勢,且院士籍貫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 2020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校友數量排名:150餘所高校擁有院士校友!
    「兩院院士」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和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每兩年評選一次,從國內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是代表著我國科研實力最高水平的一批人。 在一定程度上,兩院院士校友的數量是一個學校生源質量、培養能力和師資力量反映。
  • 校友會2016-2019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排名,清華大學第1,中科大第3
    2016-2019年,中國哪所大學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人數最多?哪些高校躋身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排行榜20強?報告顯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雄居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排行榜前3甲。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北京大學物理學和清華大學生物學等一級學科雄居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兩院院士學科排名前3名。
  • 全國各省兩院院士大排名:浙江395人位居第二,第一居然是這個省
    中國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科技也越來越發達,我國十分注重各個領域人才的培養,因此近幾年中國湧現了大批院士。院士是各個領域中最高研究水平的代表,在某一方面一定擁有重要的成就。相信大家都聽過兩院院士這個稱號吧,兩院院士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通稱,代表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能被評為院士的人一定為社會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說袁隆平,袁老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相信大家都在歷史課本和《新聞聯播》中看到過他。袁老在雜交水稻中的成就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記錄,改變了中國糧食結構,並且解決了14億人的溫飽問題。
  • 中國「兩院院士」五成有官員背景 山東籍院士約90位
    原標題:中國「兩院院士」男性超九成2013年9月10日,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涉嫌受賄4700餘萬元一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審,這位曾被稱為「高鐵第一人」的副總工程師當庭認罪,並稱索賄2300萬元系參評院士「需要花錢」。
  • 廣東有個地級市,是中國唯一的內海灣城市,也是首批經濟特區之一
    人們根據所處地域的不同會將城市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城市,比如臨海城市、海灣城市等。內海灣城市是海灣城市的一種,即沿岸屬於一國領土的海灣。一般在外海的邊緣部分會形成內海灣。而靠近這個內海灣的城市就被成為內海灣城市。
  • 中國地級市最多的省,車牌號從A排到了Z,背後成因卻值得我們深思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我國共有省級行政區共34個,包括23個省份;而地級行政區共333個,包括293個地級市。通常,在我國的各大省份之中,其下轄的地級市數量一般都是十幾個,很少有超過二十個的。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中國地級市數量最多的省份,它的地級市多達21個,它就是廣東省。
  • 原來,2020年中國損失了25名「兩院院士」
    文丨快樂天使 審丨安瀾2020年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各國內部都不斷發生一些令人憂心忡忡事情,在這一年裡,中國「送別」的兩院院士也達到了25位。25名兩院院士今年離世事實上,光在今年上半年,共和國就送別了18位院士,他們分別是:在1月份逝世的中國工程院士蔣洪德、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守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