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間一趟,一定要好好感受這世間美好。這裡是小方談旅行,帶你探索山川湖海。
人們根據所處地域的不同會將城市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城市,比如臨海城市、海灣城市等。內海灣城市是海灣城市的一種,即沿岸屬於一國領土的海灣。
一般在外海的邊緣部分會形成內海灣。而靠近這個內海灣的城市就被成為內海灣城市。
我國大陸有唯一的一個內海灣城市,它位於廣東省,由三江匯集形成了天然的海灣,景色十分優美,
這個地級市就是地處粵東潮汕地區的廣東汕頭。汕頭地名由「沙汕頭」演變而來,之前是潮汕地區的行政區名稱,現在只代表汕頭市。
汕頭市南臨南海,與臺灣隔海相望,境內的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形成一個內海灣城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汕頭是首批經濟特區之一,當時一同入經濟特區的還有深圳、珠海和廈門。
不過在這些經濟特區之中,汕頭的排名最低,經濟發展差距也很大。所以汕頭被認為是「最不成功」的經濟特區。
不過小方仔細分析這四座城市後發現,汕頭之所以面臨這種窘境,與城市定位有很大的關係。其他三個城市,除了是經濟特區之外,還在省內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
比如深圳是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珠海是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濱海風景旅遊城市,廈門是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而汕頭只是粵東中心城市。
地域上來看汕頭只是一個小區域的中心,並且汕頭不屬於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所以發展優勢並不及其他三個經濟特區。
其實首批經濟特區成立之時,這四座城市的發展是不相上下的。只是後來發展政策和城市定位不太一樣,才導致如此大的差距。當然不僅僅因為這一個原因,還與各個地區的實際發展狀況有關。
無論是交通還是可利用的資源,汕頭都比較劣勢,汕頭周邊的城市也不像其他三個城市靠近港澳臺,不能夠有效得到周邊城市的扶持。
目前汕頭經濟位居全省十一位,僅僅是深圳的十分之一。所以無論是與首批經濟特區比較,還是與廣東所有地級市比較,汕頭都是一個相對落後的城市。
儘管這些年,汕頭的經濟狀況相比於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這變化是不夠快速的和明顯的,遠遠不及一同設立經濟特區的其他三個城市和廣東其他珠三角城市的變化來得快。
根據這些年汕頭的發展,小方覺得這座城市如果能有效解決當地所面臨的問題的話,發展前景還是十分可觀的。
首先就是發展水平與生活水平不平衡的問題。2019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顯示汕頭是一個三線城市,但是汕頭的房價卻炒到了一二線城市的高度。
這樣超前的消費水平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品質。不過這好像是許多城市面臨的現狀,房價常常受到周邊城市的影響。
再有就是人口流失的問題。汕頭是一個生活節奏較慢的城市,高工資的就業機會也不及廣東的一、二線城市,每年都有很多青年人口流向發達城市務工。
一個地區的發展與人才市場是脫不開關係的。如果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汕頭的發展定能有所改善。
那麼,你是否了解汕頭?你覺得汕頭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記得給小方點個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