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在量子通信等尖端科技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2020-1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胸懷報國志 創新不停歇

2019-03-10 來源:《中國教育報》

  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廣大知識分子要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

——習近平

  北京時間2月1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第185屆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銜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研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這是90餘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獲得這一重要榮譽。

  時光倒回到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科大,「勇立潮頭、引領創新,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總書記的這番話讓潘建偉心潮澎湃。

  在引領創新的這條道路上,潘建偉和他的團隊從未止步。2001年,潘建偉回到中科大組建量子通信實驗室,在不到20年時間裡,他和團隊取得累累碩果,研究成果6次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年度十大科技進展新聞」、5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4次入選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

  量子科技世界前沿的突破,只是中科大誓攀創新之巔的一個側影。目前,中科大每年科研經費達15億元左右,在研項目達3000餘項,一顆顆未來重大科學發現的「種子」正在生根發芽。

  「能在中科大做研究,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潘建偉說。學校把最好的條件優先給科研和教學;不論資排輩,給新人施展才華的空間;學術不設禁區,寬容「異想天開」。「正是這種對科學原則的執著和堅守,讓中科大擁有與眾不同的氣質和魅力。」

  從大尺度的空間探測到微尺度的量子調控;從發現突破麥克米蘭極限的鐵基高溫超導材料,到主導研製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從開通國際上首條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到研製出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中科大在多個前沿科學領域頻頻亮劍、成果頻出。

  中科大科研成果「井噴式」發展有何秘訣?該校科研部副部長朱霽平說,秘訣之一是尊重學術發展內在規律。「科研成果不是學校用『鞭子』趕出來的,科研有其內在的規律。尊重規律,才能尊重學術。」

  為了提供一個「不受幹擾」的學術環境,中科大對高層次人才實施「柔性考核」,通過學術交流會議,對科研人員3—5年階段性工作進行總結,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職考評」,著力打造無行政化、無門派之分、無後顧之憂的科研環境。

  在201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中,畢業或任教於中科大的80後佔比很高。目前,該校擁有各類高層次人才427人,佔教師總數的1/3;「青年千人」「國家優青」「青年拔尖」「青年長江」人才不重複統計226人,在高層次人才中佔比超過半數。

  「紅專並進、理實交融」,走進中科大的校門,迎面便是醒目的校訓。「這也是中科大精神的濃縮。」中科大黨委書記舒歌群說,60年來,中科大牢記使命,始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搶佔世界科技前沿。

【代表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包信和:

服務國家戰略 爭當科技中堅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來中科大時指出,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中科大在立校之時就將「紅專並進、科教報國」作為辦學宗旨。60年來,中科大為祖國培養出了32位科技將軍、73位兩院院士及大批前沿科技領軍人才、科技型企業家、國防科技中堅。

  60年來,我們開拓創新、奮勇爭先。黨中央、國務院、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安徽省、合肥市、各級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中科大的關心、支持和厚愛,是我們勇攀高峰、力爭一流的磅礴動力。

  未來,中科大將繼續堅持科教報國、追求卓越的精神,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國內重大需求,執著攻關創新,在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著力推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積極籌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努力使之發展成為體現國家意志、實現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戰略科技力量。(本報記者 方夢宇 禹躍昆

(責任編輯:忠建豐)

相關焦點

  • 好消息不斷!中國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發展,已走在全球前端
    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方面一直是有著非常顯著的成績,發送起飛近四年的「墨子號」通信系統和通信衛星,但中國還是沒有因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停滯不前,而是更加努力的繼續向前,在前不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宛震生在這一方面一直在保持著持續的研究,在前段時間甚至又有了新的發展,為我過的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發展。
  • [公告]中天科技:關於支持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保密通信研究的捐贈...
    [公告]中天科技:關於支持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保密通信研究的捐贈公告 時間:2014年07月31日 15:52:50&nbsp中財網 證券代碼:600522證券簡稱:中天科技 編號:臨2014-029 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支持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保密通信研究的捐贈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對公告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負連帶責任。
  • 中科大傳喜訊,潘建偉再創裡程碑,中國在量子領域又取得新的成果
    不過中國卻有一群科學家整天研究這些神秘的學問,並且攀上了一座又一座「量子高峰」,連戰連捷。 近日,中科大傳喜訊,中國在量子領域又取得新的成果,潘建偉與多位院士再立新功。據中國科技大學網站8月27日消息,中科大院士潘建偉等人在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下,經過多方驗證,終於在國際上首次在關閉定域性、測量獨立性以及糾纏源獨立性等漏洞的基礎上,實驗實現了對量子網絡中的二元隱變量理論的實驗檢驗,為量子網絡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實驗研究以及應用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法論。
  • 量子科技有多神秘?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領域,中國處於什麼位置?
    量子科技的發展,有什麼意義呢?所謂的量子科技,指的是量子物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發展起來的新學科,主要包括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2個領域。量子計算主要研究量子計算機和適合於量子計算機的量子算法,量子通信則主要研究量子密碼、量子隱形傳態、遠距離量子通信的技術等等。
  • 黑科技 中國量子通信取得重大突破
    量子通信揭秘:美國服了)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潘建偉院士、陸朝陽教授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 」名列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榜首。
  • 中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取得了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超過美國?
    當前,廣大網友們津津樂道的量子科技,主要包括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三大領域根據華安證券於今年10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可望通過探索研究量子信息技術,從而在全球科技產業中完成「換道超車」,在未來核心科技產業鏈上取得足夠的話語權。基於產業技術演進的角度,第一次量子產業浪潮誕生了包括雷射、半導體和磁共振成像等具有劃時代的重大科技突破。而隨著基礎研究帶來的技術突破,量子科技產業將會迎來第二次發展浪潮。
  • 量子通信重要突破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量子通訊是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是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碼通信、量子遠程傳態和量子密集編碼等,近來這門學科已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並向實用化發展。高效安全的信息傳輸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 中科大「量子GDP」十年沉浮:前沿科技產業化痛點在哪兒?
    比如說,科大國盾上遊是電子元器件、光學器件結構供應商,下遊應用者包括國家電網、新華社、中國人民銀行,在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行業和領域推出了一批示範性應用。「產業鏈總算跑通了,隨著量子密鑰分發系統的通信距離和速率不斷突破,更加小型化、輕量化,成本也終於能慢慢降下來。但是我們的規模還是不夠大,上遊供應商不會根據我們的需求專門定製,只能採購通用型產品。
  • 量子領域迎來新突破,比谷歌快100萬倍
    而其中一位演講者便是中科院院士、中科大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提及潘建偉,或許很多中國人對這個名字,還是有些陌生的,但是一旦提及量子,那麼可能或多或少有人聽說過一些信息。但實際上,潘建偉院士是在這個量子領域的「大牛」。
  • 中科大潘建偉項目組實現量子瞬間傳輸技術重大突破
    如今,中國科學家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今年2月26日,《自然》雜誌發表封面文章,介紹了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項目組的「多自由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研究。通俗地說,這一技術可以讓科學家在異地瞬間獲知粒子狀態,從而開啟了瞬間傳輸技術的大門。
  • 潘建偉團隊獲得新突破,我國初步完成構建量子通信網絡
    就在1月7日,中科大正式對外宣布稱,潘建偉教授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又有了新突破,他們目前已成功實現距離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秘鑰分發,這標誌著我們已完成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雛形。
  • 中科大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8月10日,從中科大傳來有關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區的新突破:量子隱形傳態的距離從2010年的16公裡,首次達到了97公裡。通俗地打個比方來解釋,原本咱們像哈利·波特那樣「嗖」的一聲「幻影移形」,只能從中科大「瞬移」到大蜀山;這一次突破,則讓咱們有望一下子「幻影移形」上太空。
  •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 多家A股公司已布局了量子科技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6億年的活兒,這臺計算機只用200秒就幹完了 6億年的活兒,這臺計算機只用了200秒就幹完了。今天,中國科學家再度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對此,雪梨大學教授史蒂夫·弗拉米亞(Steve Flammia)說,儘管他懷疑光子量子計算能否在遠期和其他量子計算技術競爭,但潘建偉等的工作更有可能幫助建立量子通信網絡和量子網際網路。除了光量子計算機,在另外一條路線超導量子計算機上,我國科學家也有了很好的成果。
  • 反超了,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了突破!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科技迅猛發展,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幾十年的忍辱負重,幾十年的奮勇向前,中國在世界多個領域已經趕超了歐美。中國在通訊領域一直都沒有話語權,直到中國華為5G的問世。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偶然,而是表現了華為實力的增強,表現了華為科技的進步,表現了華為知名度等各方面的提高。但5G的發展也不是一番風順,期間也遭受了很多質疑打壓。其中最多的就是來自美國的造謠,,說華為5G關乎到國家安全問題。讓很多國家對華為產生誤解,跟著一起質疑華為。然而隨著華為的良好發展,很多企業已經坐不住了,紛紛和華為合作。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新突破,千公裡級量子密鑰分發,通信安全...
    量子保密通信的現實安全性又邁進了一大步!由中科大潘建偉團隊主導的量子通信研究實現了重要突破,主要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是首次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衛星傳輸密鑰的安全問題;二是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實現了 1120 公裡無中繼糾纏量子密鑰分發;這同時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量子密鑰分發。
  • 量子通信概念股還能買嗎? 這13股或可關注
    先是有消息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陸朝陽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入選歐洲物理學會新聞網站「物理世界」公布的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併名列榜首。緊接著,券商便不斷拋出強烈推薦量子信息主題的研報,曾經提出TMT熱門概念VR的安信證券再次發文表示,「哪怕錯過VR,不要錯過量子通信。」二級市場上,中天科技、神州信息、福晶科技等相關概念股更是走勢強勁。
  • 龍愛天下續寫春天的故事 引領量子尖端科技的新時代
    龍愛量子產業集團在秀美的海濱城市——深圳閃亮登場,他以特獨的風姿揮毫潑墨,著力續寫又一個【春天的故事】,龍愛量子尖端科技技術,史無前例地向社會實踐中的生產領域和生活領域裡全速昂首挺進,已經取得並將繼續取得,讓世人震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卓越成果。它拉開了量子尖端科技大革命的序幕。
  • 中科大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 與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6月1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潘建偉、苑震生等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在理論上提出並實驗實現原子深度冷卻新機制的基礎上,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了1250對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製備,為基於超冷原子光晶格的規模化量子計算與模擬奠定了基礎。
  • 中科大潘建偉宣布已實現100萬倍谷歌量子優越性
    潘建偉院士長期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該領域有國際影響的學者,特別是在量子通信、多光子糾纏操縱和冷原子量子存儲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系統性創新貢獻,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等各類頂級大獎。
  • 雲南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 有望在醫學影像等領域開展應用
    2020-11-10 08:06:43 來源:昆明日報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如何在這場「量子較量」中把握先機,成為各國學者爭相搶佔的科研製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