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了,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了突破!

2020-12-02 環球羅廖夫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科技迅猛發展,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幾十年的忍辱負重,幾十年的奮勇向前,中國在世界多個領域已經趕超了歐美。中國在通訊領域一直都沒有話語權,直到中國華為5G的問世。

疫情當前,世界各大手機品牌都受到了影響,銷量並不理想,而華為企業卻能把銷量做得比以前更高。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偶然,而是表現了華為實力的增強,表現了華為科技的進步,表現了華為知名度等各方面的提高。但5G的發展也不是一番風順,期間也遭受了很多質疑打壓。其中最多的就是來自美國的造謠,,說華為5G關乎到國家安全問題。讓很多國家對華為產生誤解,跟著一起質疑華為。然而隨著華為的良好發展,很多企業已經坐不住了,紛紛和華為合作。

除了華為的5G技術,中國的另外一個科技成果也讓世界震驚,那就是潘建偉教授發現了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迄今被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解決很多安全問題,這也讓美國感到吃驚。中國的這項技術已經領先世界了,美國媒體也發文感嘆中國的科技進步。

世界已經不再是從前的世界,中國也不再是從前那個中國。東方的這頭雄獅已經覺醒了!中國將會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繼續支持科研事業,不斷突破,在更多的領域領先世界!

相關焦點

  • 我國量子技術不行?近日量子計算機取得重大突破,比谷歌快100倍
    ,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領先地位。 據悉,量子技術的涵蓋很廣,量子通信也只是量子技術的一部分,而我國也一直表示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 潘建偉團隊獲得新突破,我國初步完成構建量子通信網絡
    就在1月7日,中科大正式對外宣布稱,潘建偉教授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又有了新突破,他們目前已成功實現距離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秘鑰分發,這標誌著我們已完成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雛形。
  • 量子晶片取得重大突破,技術含量成為全球第一
    打開APP 量子晶片取得重大突破,技術含量成為全球第一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6:00:06 從實際角度來看,我國在科技領域的部署遲到,但隨著國家對科學研究的重視度提高,現在中國科學技術可以說是後來居上。以電子產品和通信領域為例,目前國產手機佔全球市場份額的大部分,而在通信領域,5G技術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直到今天,中國科學技術在公告,雙邊晶片突破技術限制,世界領先不久!因為說的是量子晶片,所以不能說的是量子技術。
  • 量子通信技術,開啟一個新的通信時代,我國在此領域的探索
    量子信息因其傳輸高效和絕對安全等特點,被認為可能是下一代IT技術的支撐性研究,並成為全球物理學研究的前沿與焦點領域。基於我國2001年以來在量子糾纏態、糾錯、存儲等核心領域的系列前沿性突破,中科院於2011年啟動了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力爭在2015年左右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訊衛星"。
  • 黑科技 中國量子通信取得重大突破
    而北京到上海的2000公裡量子通信幹線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其實,潘建偉院士、陸朝陽教授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和北京到上海的2000公裡量子通信幹線,雖然都被歸入量子通信範疇,但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技術。
  • 「十三五」期間我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嫦娥四號首登月背、北鬥導航全球組網、C919首飛成功、悟空和墨子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國家實驗室加快布局。」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北大聯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
  • 量子通信現實應用取得重要突破 實現世界首次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密鑰...
    央視網消息 :15日,中國科學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研究取得的最新進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聯合牛津大學等國內外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今天,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量子通信「墨子」領跑2016年8月,中國發射了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 新突破!我國量子通信就是這麼牛,從32cm突破到4600Km
    說到量子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什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成像等等一些方面都有量子技術的支撐,今天我們就著重講述一下量子通信,以及我國是怎樣將量子通信從32cm突破到4600Km? 事實上,我國的量子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2016年我國更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伴隨著世界上首條量子保密通訊線路的正式開通,我國也是成功在4600公裡的距離下完成了密鑰傳輸。 不僅如此,我國的量子通信技術更是運用在多個方面。
  • 我國量子通信實驗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通信實驗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研究組與暨南大學李朝暉教授、中山大學餘思遠教授等合作,首次實現公裡級三維軌道角動量的糾纏分發。該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知名光學期刊Optica上。
  •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落地指日可待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落地指日可待 智東西 發表於 2021-01-11 09:22:21 智東西1月7日消息,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團隊再次登上頂級科學期刊《Nature》,推出量子通信領域的重磅成果
  • 中國尖端科學再下一城:量子通信有重大突破,量子衛星令美佩服
    潘建偉教授講到:「墨子號量子衛星所取得的成功,為未來中國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我國物理科學、航天科學等基礎科學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潘建偉教授的話講得很明確,墨子號量子衛星的勝利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的偉大勝利。它標誌著我國量子力學、航天科學、基礎物理學等多學科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 我國量子通信基礎研究成果豐碩
    」將在近期發射,這是與「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建設幾乎同步取得的重大突破。其實不僅僅在試驗和應用層面,在基礎研究領域,中國量子通信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並獲得了國際認可。在日前舉辦的「光纖通信50年高峰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壽泰透露,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張軍等和英國牛津大學的同事合作,實驗實現了68Gbps的高速量子隨機數發生器,和此前的最快速率相比提高了一個數量級。相關論文發表於儀器領域權威期刊《科學儀器評論》。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重大突破,量子通信世界領先,還有首顆量子衛星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在量子領域的發展突飛猛進,從量子晶片、量子通信以及我們的量子衛星,都已經是世界領先的,並且刷新了世界紀錄,讓我們在未來的智慧化、智能化城市中掌握先機。,或將帶領我們走進一場新的數據變革,讓科幻變成現實!
  • 我國量子科學取得重要突破,潘建偉成為頭號功臣,科研差距在縮進
    在2001年的時候,由他牽頭在科大組織了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實驗室,之後專心的投入到了量子領域的研究之中。之後幾年,他在量子領域有著不小的突破。在2012年的時候,他的團隊在合肥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網絡,也代表著中國的大容量量子通信網絡技術的成熟。在2014年,《自然》雜誌以封面標題的形式發表了潘建偉等人的文章,同年他擔任了中國科技大學的常務副校長。
  • 量子通信重大突破,存儲器光波長轉通信波段,經50km光纖僅衰減3%
    近日,我國在基於量子中繼的量子通信網絡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相距50公裡光纖的存儲器間的量子糾纏。行行查,行業研究資料庫: www.hanghangcha.com2012年初,中國科大的潘建偉團隊在合肥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46節點量子通信試驗網,標誌著大容量的量子通信網絡技術已取得關鍵突破。
  • 雲南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
    本報訊 記者冉光雯報導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如何在這場「量子較量」中把握先機,成為各國學者爭相搶佔的科研製高點。日前,好消息傳來,雲南大學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進展,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了預期目標,將有力促進保密通信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同時有望在無人駕駛、醫學影像、雷射雷達等領域開展廣泛應用。
  • 中國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發展,已走在全球前端
    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方面一直是有著非常顯著的成績,發送起飛近四年的「墨子號」通信系統和通信衛星,但中國還是沒有因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停滯不前,而是更加努力的繼續向前,在前不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宛震生在這一方面一直在保持著持續的研究,在前段時間甚至又有了新的發展,為我過的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發展。
  • 技術突破,我國北鬥衛星系統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反超
    ,也是可以從近期的國際關係變化看出來,即近期美國對我國的高端科學技術的制裁可以看出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已經讓美國等發達國家心存忌憚。其中一項科學技術便是5g技術的研發,5g技術的研發是先於美國的,並且正是因為5g技術在中國的研發,美國才會或多或少對我國進行制裁。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中國的科學技術確實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