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突破,我國北鬥衛星系統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反超

2020-11-13 環球探索菌

自從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們總是在說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並且國際上的各個國家也在表示中國的國家科技實力有明顯提高,但是我們的國家科技實力的提高,它具體體現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中國的科學技術的實力的提高,它具體體現在哪裡。


眾所周知,近期中國的科學技術的確有很大的突破,這不僅是我們可以感覺到到的,也是可以從近期的國際關係變化看出來,即近期美國對我國的高端科學技術的制裁可以看出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已經讓美國等發達國家心存忌憚。其中一項科學技術便是5g技術的研發,5g技術的研發是先於美國的,並且正是因為5g技術在中國的研發,美國才會或多或少對我國進行制裁。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中國的科學技術確實有提高。


再者,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的另一項突破便是北鬥衛星系統技術的研發。這項技術大家可能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事實上這項技術十分的重要,這不僅決定了中國的信息技術的發展,還可能制約中國的國防事業等方面的發展。在以前我們中國自己沒有衛星系統,所以一直用的是美國的GPS導航系統。但是在二十世紀初時,中國在海軍方面被美國暫用了GPS衛星系統,讓我們的海軍力量大減,這便可以看出衛星系統系統的重要性。


中國在5g技術和北鬥衛星系統的突破,都表明了中國的科學技術領域確實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並且我國的科學技術也在變得越來越強。這不僅是因為中國的生活在隨著科技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好,也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部分國家對我國的技術的封鎖,使我國在面臨挑戰時能艱辛突破,取得成就。相信中國科學技術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期間我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嫦娥四號首登月背、北鬥導航全球組網、C919首飛成功、悟空和墨子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國家實驗室加快布局。」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晶片晶圓切割保護 發表於 2021-01-08 10:31:56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火箭殘骸精準定位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
    日前,記者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獲悉,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後,藉助新研發的火箭殘骸信息處理與發布系統,落區工作人員僅用25分鐘就找到了發射火箭助推器殘骸,而此前完成這項工作短則幾小時,長則大半個月。這一系統的研發團隊負責人、高級工程師姚勝生介紹,系統順利通過任務檢驗,標誌著我國火箭殘骸精準定位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
  • 中科院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時空基準相關技術提供基礎性支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20 年 7 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上充分肯定北鬥系統建設取得的成就,並指出,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開通,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對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對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三個方面實現技術突破 北鬥三號衛星全面國產化
    來源標題:三個方面實現技術突破 北鬥三號衛星全面國產化 北鬥系統是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 我國量子衛星獲重大突破,北鬥將無所畏懼
    我國量子衛星獲重大突破,北鬥將無所畏懼我國的首顆墨子號量子衛星早在16年就已成功進入太空,隨即我國在量子通訊領域的探索也隨之拉開序幕。而就在2020年的今天,墨子號再度新的測試。據悉,這次測試項目的成功完成,表示我國在量子領域的通訊技術已經抵達了新的高度,就連一向以技術強國自詡的美國也表達了對這項技術的嚮往,而這項技術的成功,也將為我國的北鬥實現衛星抗幹擾的功能。
  • 國人驕傲:中國北鬥衛星地面運控系統閃亮登場 「北鬥人」夢想成真!
    根據相關信息顯示,在研製北鬥二號衛星的過程中,中國電科通信事業部54所主要負責衛星導航系統的信息和角色,同時還負責了地面運控系統的研發,主要內容包含主控站測量通信與星地對接等等。事業部人員為了北鬥二號衛星的研發付出了精細貼心的服務,取得了重大創新突破。
  • 我國北鬥科技再度突破,好消息不斷,35顆北鬥衛星投用
    我國北鬥科技再度突破,好消息不斷,35顆北鬥衛星投用中國早期研發技術較為落後,因此曾受歐洲邀請加入這一高端技術的研發之中,不料在中國投資了2.3億歐元之後,歐洲卻宣布中國&34;。受此刺激,中國萌生了獨立建設導航系統的決心。
  • 中科院:我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三臺超導磁體聯合勵磁調試獲得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表明我國工程人員已掌握了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完全有能力自行設計、製造大型低溫超導磁體。    據介紹,BEPCII共有兩套低溫超導設備
  • 北鬥系統衛星新技術佔比甚至超過70%
    8月3日,國新辦舉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布會。針對在軌運行衛星先進性的問題時,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透露北鬥工程設計之初,我國科學家打破新技術不超過30%的慣例,在配置上儘量進行前瞻性規劃,採用一系列創新技術,「我們的新技術甚至超過了70%。」林寶軍表示這種做法有利於提高系統的性能。
  • 我國量子技術不行?近日量子計算機取得重大突破,比谷歌快100倍
    根據中國科技大學消息,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在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已經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 53 比特量子計算機的 100 萬倍。
  • 何止5G和北鬥!中國又一項技術領先全球
    雖然我國晶片,光刻機領域不如別人,但高鐵、橋梁、製造、雷射技術、稀土等方面,都是世界領先。不僅如此,這兩年全面發展的5G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都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全球5G技術有三分之一是來自中國,中國佔據了全球最多的5G技術。
  • 165:30,日本人感嘆:中國的北鬥系統讓美國GPS黯然失色
    這一消息讓所有國人振奮而自豪,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就在嫦娥五號圓夢月球的同時,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也取得了一項重大成就。沒錯,這款應用程式之所以能受到廣大用戶好評,就是因為它發現了自己的「財富密碼」——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一個非洲公司因為使用了北鬥便能夠實現人氣倍增,而這還僅僅是北鬥在全球應用市場上的一個小小縮影而已。
  • 北鬥產業有哪些「芯」優勢:關鍵技術全面突破
    北鬥產業的「芯」優勢逐漸凸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衛星導航產業也成為繼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之後,發展最快的電子信息產業,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日前,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北京落幕。
  • 歐洲衛星系統「失靈」?我國北鬥一枝獨秀,網友:了不起我的國
    衛星定位系統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當年的「銀河號」事件,我國貨輪受到美國切斷GPS後,導致無法取得聯繫,也正是因為本次事件,我國意識到了必須擁有自己的一套定位系統,前段時間在我國科學家的精心研發下,終於迎來了北鬥衛星,而當年坑了中國20億的歐洲,報應卻來了,衛星系統或將面臨全面癱瘓!
  • 我國霍爾電推進研製取得重大突破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研製的霍爾電推進技術近日取得重大突破——80mN霍爾推力器的空心陰極長壽命試驗率先突破18000小時,累計點火15000次,遠超7500小時、累計點火8000該項技術的突破,將為我國電推進系統進入全面應用的新時代奠定堅實基礎。   六院研製的多種霍爾電推進系統推力器功率覆蓋0.1~5kW,將應用在靜止軌道衛星、低軌衛星、深空探測器和大型載人太空飛行器上,將大幅提升太空飛行器承載能力、壽命和綜合性能。  1994年,在「兩彈一星」元勳任新民院士的倡導下,六院在國內率先開展霍爾電推進技術和應用研究。
  • 我國霍爾電推進發動機研製取得重大突破
    資料圖:100型磁聚焦霍爾推力器原標題:我國霍爾電推進研製取得重大突破春節假期剛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801所傳來好消息:我國霍爾電推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80mN霍爾推力器的空心陰極長壽命試驗率先突破18000小時,累計點火15000次,遠超7500小時、累計點火8000次的典型任務指標要求。
  • 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關鍵技術獲得重大進展
    三顆星,形似太空裡架起的一把豎琴,可聆聽宇宙深處引力波的「聲音」,這是我國科學家提出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27日,在廣州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第S45次學術討論會傳來了關於「天琴計劃」的最新消息。該計劃牽頭人、中科院院士羅俊向新華社記者透露,當前「天琴計劃」多項關鍵技術已獲得重大進展,其中包括慣性傳感、雷射幹涉測量、無拖曳控制、衛星平臺等多項重大技術,接下來這些技術將陸續進入在軌驗證階段。
  • 我國航天「大豐收」!突破火箭回收核心技術,馬斯克不再獨享神奇
    比如中國長徵系列火箭,一次發射花費約4億元人民幣,耗資巨大,但到了21世紀,搶佔並利用空間資源,宇宙資源的利用,已成為世界競爭的制高點,但由於航天技術的逐步成熟,使得其發射成本的不斷下降。當今時代,回收火箭技術成為各國研發新發射技術的重點。可回收火箭技術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這項技術最終在我國得到突破。
  • 我國又一次攻克世界難題,石墨烯取得了重大突破,時長縮短一千倍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國家自從經過改革開放到現在的幾十年的積澱,現在我們國家的國家實力都已經是大幅度的提高了,這其中就集中表現在科學技術領域的突破。而在近期我國竟然又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