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晶片晶圓切割保護 發表於 2021-01-08 10:31:56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前兩年,高層領導在考察時強調了大國重器的重要性。當時國際摩擦激發,中興斷供、科技清單等大事件衝擊。不要說化緣,求著別人也不給。來到2020年,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9月15日後,再無麒麟晶片。

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近年來我們狂砸研發、狂砸科技,2019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首次突破2萬億元,研發人員總量預計達到418萬人年,居世界第一。北鬥三號、復興號、大飛機、國產航母、藍鯨1號……一個個大國重器精彩亮相。

 

站在尖端科技制高點上,大國重器是一把把讓世界敬畏的「重劍」,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中國近年來在5個大國重器的「成績單」。

一、厲害了我的國!5大國之重器太牛了!

1、北鬥衛星領域

中國北鬥,堪稱大國重器的眼睛, 是現代戰爭中各種武器定位的眼睛。

截止2020年11月6日,整套北鬥在軌運行衛星總數為46顆,而美國手裡的GPS在軌健康運行的只有31顆,其中9顆還是處於後備狀態。

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我國北鬥的技術完全擺脫了美國GPS的壟斷控制,核心部件國產化率100%,未來將激活國內4000億導航市場。

2、國產晶片領域

晶片,被譽為工業心臟,是近年來西方國家往死裡打壓我們的領域。

儘管「中國芯」仍在追趕階段,但國內晶片產業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千億大基金入場,國產晶片巨頭頻頻發來喜報。

 

這段時間,除了長江存儲3DNAND突破128層,還有中芯國際14nm實現量產、中微公司刻蝕設備覆蓋65-5nm晶片製造工藝,為近些年我國半導體產業取得的三大突破。

3、航空航天領域

2020年11月24日4點30分,我國「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將帶回兩公斤珍貴的月球土壤。標誌著中國航空航天技術前進了「一大步」。

還有如天宮二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北鬥收官星發射成功,大飛機試飛成功……

成熟的航天航空技術,讓我們開始角逐全球舞臺,僅全球商用大飛機未來20年預計市場規模達6.6萬億美元。

4、國防裝備領域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國防將是大國博弈、中國破局主戰場。

如中國的彈道飛彈技術獨步天下,私人訂製。70周年大會閱兵的東風DF-41核飛彈, 採用三級固體運載火箭作為動力,最大射程可達約14,000公裡。真正做到「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這一大國重器不僅是國防安全的戰略高地,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背後牽引的也是千億萬億的產業。

5、新能源領域

工信部部長苗圩曾說,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實現由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早在十幾年前,我們就開始謀劃布局,研究電池電機電控,覆蓋了包括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幾條發展的路線。

當下,不僅是我們產品的銷售量連續五年處在全球第一,而且我們在電池電機這些技術上面也都湧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原文標題:厲害了我的國!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晶片晶圓切割保護膜】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升空、「鯤龍」AG600首飛成功……大國重器印證我國科技創新的銳意突破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年,雖然有疫情的幹擾,但在科技領域,從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到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順利著陸,從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首飛成功到量子糾纏實驗跨越「千裡」,從上天到入地,這些大國重器前行的步伐印證著我國科技創新的銳意突破
  • 「上天入海」大國重器集中亮相工博會
    北鬥三號中科院導航衛星獲得本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特別大獎,「海鬥一號」萬米深潛裝備、人體肺部氣體磁共振成像系統分別獲得本屆工博會大獎以「創新科技,報國為民」為主題,中國科學院集中向公眾展示了近80項創新成果,其中不乏上天入海的大國重器,體現出「四個面向」的執著追求。今年6月底完成全球組網的北鬥三號導航衛星,在本屆工博會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展區亮相。正在天上運行的35顆北鬥三號衛星中,有12顆出自該研究院。
  • 重大突破!我國研製出「國之重器」,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橄欖枝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經過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現在有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出現了,那就是我國現在有了技術上的突破,我國成功研製出「國之重器」,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出橄欖枝,實際上「國之重器」就是一個垂向加載重量達上千萬噸的一個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
  • 「中山大學」號今天下水了,又一大國重器取得突破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近日,多個大國重器接連取得突破:「天問」一號距地球已超1億千米,「玉兔」二號再刷行駛裡程紀錄,「鯤龍」海上首飛……而今天我國海洋科考船也迎來好消息!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下水。
  • 北鬥升空!大國重器背後的支撐是什麼?
    中國在科技領域 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背後有何秘密?這個重要法寶推動中國從科技工業基礎薄弱、一窮二白起步,直到今天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各方面的突出成就。 建設北鬥 於我們意義何處?
  • 大國重器到底有多重?
    在古代,像這樣的「大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如今,人們對這個詞的理解早已發生了改變——中國天眼、國產航母、「復興號」列車以及C919大飛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當今的大國重器。它們都擁有共同的特徵:科技含量高,研製難度大,對相關行業乃至國家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大國重器「北鬥」的前世今生
    航天在我們一直以來的認知中,它是大國重器、是國家地位和實力的象徵之一,它應該是高不可攀的,只可遠觀不可近看的,就像在恆遠的太空中不知從何時起就閃耀著光芒的行星們一樣,從來不曾有人見過他們的真容,但當我們踏著腳下這片土地,迷茫時抬起頭總能迅速的找到那個在銀河中舀著美酒的「勺子」——北鬥七星。
  • 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取得重大突破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了解詳細內容吧!,多項關鍵技術屬首創;在矽基CMOS毫米波技術路線取得重大突破,在大規模相控陣天線集成度方面國際領先;成果在5G/6G毫米波和寬帶衛星通信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該領域「卡脖子」技術上取得關鍵突破,已在相關應用部門得以成功推廣應用。
  •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鯤龍」寓意「鯤鵬展翅,蛟龍入海」;「鴻雁」寓意「鴻雁傳信,永不失聯」;還有北鬥、天問、玉兔……你知道這些名字有什麼寓意嗎?戳圖了解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為大國重器點讚!驕傲轉發!
  • 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了解詳細內容吧!>,一致認為:該項目解決了矽基CMOS毫米波Ka頻段相控陣晶片和天線走向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核心技術瓶頸問題,成功研製了Ka頻段CMOS相控陣晶片,並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毫米波大規模集成陣列天線低成本解決方案,多項關鍵技術屬首創;在矽基CMOS毫米波技術路線取得重大突破,在大規模相控陣天線集成度方面國際領先
  • 首都科學講堂第652期《大國重器:中國為什麼一定要研發北鬥》
    2020年7月11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首都科學講堂線上開講,本次首都科學講堂邀請了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北鬥導航系統科學家徐穎,為大家帶來主題為《大國重器:中國為什麼一定要研發北鬥》的精彩講座。
  • 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了解詳細內容吧!>,一致認為:該項目解決了矽基CMOS毫米波Ka頻段相控陣晶片和天線走向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核心技術瓶頸問題,成功研製了Ka頻段CMOS相控陣晶片,並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毫米波大規模集成陣列天線低成本解決方案,多項關鍵技術屬首創;在矽基CMOS毫米波技術路線取得重大突破,在大規模相控陣天線集成度方面國際領先
  • 技術突破,我國北鬥衛星系統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反超
    ,也是可以從近期的國際關係變化看出來,即近期美國對我國的高端科學技術的制裁可以看出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已經讓美國等發達國家心存忌憚。再者,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的另一項突破便是北鬥衛星系統技術的研發中國在5g技術和北鬥衛星系統的突破,都表明了中國的科學技術領域確實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 大國重器的硬核浪漫,你get到了嗎?
    我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我國的全球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取名「鴻雁」,有「鴻雁傳信、永不失聯」之意。我國首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取名為大國重器的命名深藏了中華數千年的文化浪漫,這種浪漫寄託著我們對科研探索的希望與祝福,體現了我們對中華文化的自信與自豪,表達了我國追求進取、和平的文化價值觀,證明了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突破以及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
  • 盤點丨「奮鬥者」號在全球海洋最深處成功坐底,還有這些「大國重器...
    今天,跟隨大眾網·海報新聞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大國重器」,看它們是如何令世界驚豔的吧。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  2020年7月31日,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是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也是「十三五」期間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過程中航天領域完成收官的首個國家重大工程。
  • 北鬥系統3年後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5年後服務全球
    9月30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1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目前,北鬥產業初具規模,已構建起集晶片、模塊、板卡、終端和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北鬥產業鏈,第一代國產北鬥晶片模塊等核心技術產品,性能價格比已經接近國際水平,銷售量已突破了千萬規模,功耗更低、體積更小、性能更優、集成度更高的新一代北鬥晶片已經突破了關鍵技術,即將投放市場,可以滿足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穿戴式設備等方面的應用需求,高精度的板卡、天線等產品已在國內市場上佔領了相當份額,改變了中國高精度衛星導航核心產品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北大聯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
  • 大國重器命名刻下中國文化烙印丨長江評論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量子計算領域獲得裡程碑式突破。對普通人來說,無論報導解釋多麼詳盡,要去理解這樣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科研成果,還是頗有難度。但是,一看到「九章」兩個字時,相信大多數人瞬間會意,不就是很厲害很厲害的「算術」嘛。
  • 量子晶片取得重大突破,技術含量成為全球第一
    打開APP 量子晶片取得重大突破,技術含量成為全球第一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6:00:06 從實際角度來看,我國在科技領域的部署遲到,但隨著國家對科學研究的重視度提高,現在中國科學技術可以說是後來居上。以電子產品和通信領域為例,目前國產手機佔全球市場份額的大部分,而在通信領域,5G技術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直到今天,中國科學技術在公告,雙邊晶片突破技術限制,世界領先不久!因為說的是量子晶片,所以不能說的是量子技術。
  • 院士:國人應團結起來用北鬥 搶GPS市場
    目前,第一代國產北鬥晶片模塊等核心技術產品,性能價格比已經接近國際水平,銷售量已突破了千萬規模,功耗更低、體積更小、性能更優、集成度更高的新一代北鬥晶片已經突破了關鍵技術,即將投放市場,可以滿足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穿戴式設備等方面的應用需求,高精度的板卡、天線等產品已在國內市場上佔領了相當份額,改變了中國高精度衛星導航核心產品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