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何止5G和北鬥
中國在很多項技術領域其實都是處於世界領先水準的,有些人只看到了不足的一面,覺得晶片、光刻機等技術不如別人,就全盤否定。但是要知道,就算是發達國家在很多方面都未必能做到全面領先。
雖然我國晶片,光刻機領域不如別人,但高鐵、橋梁、製造、雷射技術、稀土等方面,都是世界領先。
不僅如此,這兩年全面發展的5G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都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全球5G技術有三分之一是來自中國,中國佔據了全球最多的5G技術。
北鬥核心器件已經做到了100%國產化,之前北鬥星通也發布了新一代22nm高精度北鬥定位晶片,達到全頻釐米級精度,這又是一項非常大的進展。再加上嫦娥五號的發射要到月球挖土,再次證明中國科技正在崛起。
然而何止是5G和北鬥,中國又一項技術領先全球,那就是量子計算機。
中國成功開發了專用量子計算機,在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取得最新突破。據了解,在潘建偉院士團隊的帶領下,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首次實現了利用量子體系模擬高能物理過程的重要突破。
這一量子計算機是一種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此次的突破讓中國成功在量子計算機領域佔據一席之地,那麼量子計算都能用在什麼範圍呢?
02量子計算機的用途
和普通的電腦不同,量子計算機不會用在常見的生活場景,因為量子計算機都是專用的。在量子級別的計算領域充分發揮作用,它是遵循量子力學規律來進行的高速數學以及邏輯運算。
看到這一概念應該能了解量子計算機的用途和應用範圍了。
比如宇宙大爆炸的模擬運算,宇宙的年齡達到了138.2億年,可觀測的直徑是930億光年,預估完全直徑是1600億光年。現代宇宙學的觀點認為宇宙是通過一次大爆炸形成。百億年的時間,千億光年的直徑,大爆炸和宇宙發展的過程是怎麼來的呢?
這就能通過量子計算機的模擬計算出來,靠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把宇宙大爆炸的形成等等所有一切進行分析計算。
再比如天氣預報,用量子計算機模擬分析天氣的情況,通過已知的風力、雲層密度,厚度等等判斷出未來天氣狀況。這些都是量子計算機的用途,相比於其用途,更重要的是突破的意義。
03重要意義
在計算機領域,美國是遙遙領先的,從CPU、GPU再到零部件製造,幾乎都是美國企業主導行業。但是在量子計算機領域,我們已經完成反超。
要知道此次潘建偉教授研發的是可控制71位節點的量子計算機,之前谷歌研發的一臺量子計算機是在53位量子點位,他們用200秒的時間完成了普通計算機需要1萬年才能處理的數據分析和運算。
而我們突破的是71位節點,把計算的時間大大壓縮。
帶來的重要意義就是讓中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成為世界領先,靠量子計算機可以幫助中國科技更上一層樓。
04總結
中國何止有5G和北鬥,如今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實現了更大的突破,這可能只是開始,還有更多的科技領域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在一些人眼裡,只看到了不足的地方,認為所有的領域都要成為第一。其實成為第一併不是主要目的,而是要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只要能實現富足,強國又何必去執著第一呢?
從「落後就要挨打」中能夠看出,只有不斷取得進步,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中國會越來越強,中國科技也會越來越發達。
對此次突破的量子計算機技術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