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5G和北鬥!中國又一項技術領先全球

2020-12-03 趣味科技秀

01何止5G和北鬥

中國在很多項技術領域其實都是處於世界領先水準的,有些人只看到了不足的一面,覺得晶片、光刻機等技術不如別人,就全盤否定。但是要知道,就算是發達國家在很多方面都未必能做到全面領先。

雖然我國晶片,光刻機領域不如別人,但高鐵、橋梁、製造、雷射技術、稀土等方面,都是世界領先。

不僅如此,這兩年全面發展的5G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都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全球5G技術有三分之一是來自中國,中國佔據了全球最多的5G技術。

北鬥核心器件已經做到了100%國產化,之前北鬥星通也發布了新一代22nm高精度北鬥定位晶片,達到全頻釐米級精度,這又是一項非常大的進展。再加上嫦娥五號的發射要到月球挖土,再次證明中國科技正在崛起。

然而何止是5G和北鬥,中國又一項技術領先全球,那就是量子計算機。

中國成功開發了專用量子計算機,在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取得最新突破。據了解,在潘建偉院士團隊的帶領下,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首次實現了利用量子體系模擬高能物理過程的重要突破。

這一量子計算機是一種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此次的突破讓中國成功在量子計算機領域佔據一席之地,那麼量子計算都能用在什麼範圍呢?

02量子計算機的用途

和普通的電腦不同,量子計算機不會用在常見的生活場景,因為量子計算機都是專用的。在量子級別的計算領域充分發揮作用,它是遵循量子力學規律來進行的高速數學以及邏輯運算。

看到這一概念應該能了解量子計算機的用途和應用範圍了。

比如宇宙大爆炸的模擬運算,宇宙的年齡達到了138.2億年,可觀測的直徑是930億光年,預估完全直徑是1600億光年。現代宇宙學的觀點認為宇宙是通過一次大爆炸形成。百億年的時間,千億光年的直徑,大爆炸和宇宙發展的過程是怎麼來的呢?

這就能通過量子計算機的模擬計算出來,靠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把宇宙大爆炸的形成等等所有一切進行分析計算。

再比如天氣預報,用量子計算機模擬分析天氣的情況,通過已知的風力、雲層密度,厚度等等判斷出未來天氣狀況。這些都是量子計算機的用途,相比於其用途,更重要的是突破的意義。

03重要意義

在計算機領域,美國是遙遙領先的,從CPU、GPU再到零部件製造,幾乎都是美國企業主導行業。但是在量子計算機領域,我們已經完成反超。

要知道此次潘建偉教授研發的是可控制71位節點的量子計算機,之前谷歌研發的一臺量子計算機是在53位量子點位,他們用200秒的時間完成了普通計算機需要1萬年才能處理的數據分析和運算。

而我們突破的是71位節點,把計算的時間大大壓縮。

帶來的重要意義就是讓中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成為世界領先,靠量子計算機可以幫助中國科技更上一層樓。

04總結

中國何止有5G和北鬥,如今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實現了更大的突破,這可能只是開始,還有更多的科技領域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在一些人眼裡,只看到了不足的地方,認為所有的領域都要成為第一。其實成為第一併不是主要目的,而是要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只要能實現富足,強國又何必去執著第一呢?

從「落後就要挨打」中能夠看出,只有不斷取得進步,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中國會越來越強,中國科技也會越來越發達。

對此次突破的量子計算機技術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

相關焦點

  • 繼北鬥和5G之後,這一項技術中國也全球領先!
    在最近這幾年,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也是越來越迅速,科技實力已經讓不少西方的發達國家都另眼相看了,我們在很多科技領域也是突破了這些西方發達國家的封鎖,可以說是在創造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通信技術領域中,華為不僅在5G技術上領先全世界,而且專利數量也是最多的,超高的性價比讓不少國家都願意使用華為的技術設備來建設本國的
  • 繼5G和北鬥後,中國又一技術領先全球,僅200秒解決一萬年事情
    圖為量子計算機內部結構  近日,據媒體報導,繼5G和北鬥後,中國又一技術領先全球,僅用200秒就可以解決超級計算機一萬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它就是量子計算機,對此有網友表示,中國量子計算機取得重大突破,未來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有何促進作用?
  • 中國航空大動作來了,比華為5G範圍更大,比北鬥導航的衛星還多
    終於,經歷了一系列這種情況以後,我國開始研製屬於自己的導航系統,如今北鬥導航系統終於完成了組網,讓我國全國上下都為之歡呼雀躍。然而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中國航空又有一個大動作來了,比華為5g範圍更大,比北鬥導航的衛星還多。
  • 你可能不知道,中國不僅有5G技術,這項科技也是全球領先!
    自從二戰以後,美國在科技領域一直都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不僅有強大的資金,也有優秀的人才。這就導致了美國直到今天,依然處於科技霸主的地位。不過隨著中國科技不斷發展,中國在科技領域已經逐漸追上美國等國家,並且在不少領域甚至趕超歐美國家,比如青蒿素、雜交水稻、無人機等。
  • 中國「北鬥三號」在全球亮相,邁入國際領先行列
    在前不久,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系統,也就是以「北鬥三號」命名的衛星系統才開始順利在全球範圍內亮相,其實早在1994年開始,中國就已經開始了對於北鬥系統的研製,所以從最開始到2020年為止,中國對於北鬥導航衛星已經展開了26年的研製,也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以及時間了。
  • 技術突破,我國北鬥衛星系統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反超
    其中一項科學技術便是5g技術的研發,5g技術的研發是先於美國的,並且正是因為5g技術在中國的研發,美國才會或多或少對我國進行制裁。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中國的科學技術確實有提高。再者,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的另一項突破便是北鬥衛星系統技術的研發
  •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從2000年起我國已經陸續發生了數十顆北鬥衛星,實現了初步組網,並已經開始向中國以及全球用戶提供服務。北鬥系統不僅實現了衛星組網覆蓋全球,而且還在GPS功能的基礎上面,開發出了通信等多種新功能,在某些領域已經超過了其他三大導航系統。
  • 北鬥給全球用戶帶來巨大福利
    55顆衛星技術領先俄羅斯航天政策研究所伊萬·莫伊謝耶夫表示,目前太空中在軌的有俄羅斯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27顆衛星、30餘顆美國衛星、20餘顆歐洲衛星,中國北鬥導航系統55顆衛星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定位的準確性,擴大了覆蓋範圍,給全球用戶帶來巨大福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開通,使中國邁入全球衛星導航技術領先隊伍。
  • 作為中國北鬥技術的發源地之一 武漢亟待打造5G+北鬥產業聯盟
    「5G+北鬥」改變時代「如果說,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則『5G+北鬥』將改變世界和時代。」在主題為《5G+北鬥賦能新型基礎設施時空智能》的演講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原校長劉經南說。他透露,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免費提供全球性的5米級精度空間位置和20至30納秒(1納秒=1秒的10億分之一)授時和同步服務,若利用5G稠密的基站加裝北鬥高精度接收機,並融合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後,還可以給5G網絡提供實時釐米級位置和納秒級時統高精度基準,是智能化時代時空信息基礎設施和自動駕駛基礎設施。
  • 印度媒體:中國北鬥領先GPS
    那麼,中國北鬥到底有多強?在165個國家頻率領先,印媒表示:衛星定位系統的頭把交椅已經易主,北鬥已領先GPS。也就意味著,中國北鬥已經逐步實現了對GPS的超越,GPS定位系統再也不能實行獨裁主義了。這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也是一個大喜事,畢竟在中國研製出全球定位系統以後,它們也有了新的合作選擇,再也不用擔心美國的威脅了。
  • 中國深海通信技術領先世界——助力戰略核潛艇巡航全球海域
    「北鬥」導航衛星組網完成,讓我國潛艇在地球上任意一個海域、任意一個深度都能夠實時信息傳輸、視頻通話,這個意義不亞於兩彈一星。「北鬥」導航衛星組網完成就能讓中國潛艇在全球任意海域、任意深度實現信息傳輸、視頻通話?美國GPS早就全球組網完成了,人家美國潛艇不是更早實現了在全球海域的水下視頻通話嗎?中國怎麼能算領先世界呢?沒錯!恰恰是在深海通信領域美國已經落後了,而且被中國甩在了幾十條街以外!衛星導航系統與深海通信技術是兩回事,但是,兩者結合就是巨大的飛躍!
  • 中國北鬥系統向全球用戶提供升級服務,印度網友:複製印度技術
    近日,中國正式宣布,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系統面向全球用戶開放,並提供升級服務。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在全球亮相,不僅彰顯著中國衛星導航技術已經邁入國際領先行列,同時也為全球民眾的衛星導航需求提供更多的優質選擇。
  • 中國又一項技術領先於全球,美科學家直呼:先進得不像人類製造!
    2019年,科技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肯定是通訊領域的5G技術了,而華為也是在此時正式走進了中國網友的視線當中,不過華為5G技術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關注,其實真的還要感謝美國川普政府的打壓,正是因為它們在國際社會上不斷的抹黑華為5G技術,才讓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國的科技硬實力已經不容小覷了
  • 中國北鬥正式服務全球,不僅免費還完美融合5G,性能超美國GPS
    隨著最後一顆北鬥三號衛星發射成功,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已經正式完成全球組網,屬於中國的北鬥「天網時代」已經到來。而且它不需要任何軟體輔助,人們就可以免費使用北鬥提供的定位導航服務。今後北鬥將會時刻伴隨在我們的身邊,它對於每個國人乃至整個國家的意義都十分巨大。北鬥系統到底有多強悍?我們來詳細盤點一下。
  • 中國又一項頂尖科技領先全球,美科學家直言:發展速度太快了
    2020-11-24 10:27:52 來源: SKR科技 舉報 中國頂尖科技領先全球
  • 中國北鬥系統領先日本,為何蘋果卻選擇後者,原因值得深思
    手機不僅能讓我們與別人聯繫,還能打發無聊時間,甚至還可以保證我們的安全,手機一般都會安裝GPS系統,這樣可以定位,不僅能夠為我們自己導航,也能讓我們身處險境的時候,讓家人定位到我們的地址,GPS是全球第一大導航系統,它的使用壽命超過20年,而僅次於GPS排在第二的,就是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而第三是日本的準天頂系統,不過比起我國的北鬥系統還存在一定差距。
  • 國際社會關注北鬥三號開通:給全球帶來巨大福利
    塔斯社報導稱,6月23日,中國使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即第55顆全球組網衛星送入太空。如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中國得以通過北鬥系統向全球提供導航、定位以及其他服務。中國在北鬥導航系統項目中數十年如一日的研發努力,引發外媒的關注和好評。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
    在難以全球布站的情況下,必須建立衛星之間的星間鏈路,實現衛星管衛星,這是世界導航領域的前沿技術,也是北鬥三號工程建設必須解決的難題。2015年8月,兩顆全球系統試驗衛星首次建立起星間鏈路,標誌著我國掌握了這一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2017年11月5日,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雙星首次發射。2018年12月27日,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建成並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 北鬥成功收官,我看的熱淚盈眶,「北鬥+5G」未來激發無限可能
    中國北鬥獨創的「三種軌道」「三種衛星」的混合星座工程建設,在國際上亦屬首次。雖然各司其職但它們從不獨來獨往,通過星鏈技術,實現了星間數據傳輸和精密測量,定位精度將不遜於目前普遍使用的美國GPS系統。建成後的北鬥系統將用於公共安全、交通、漁業、電力、林業、減災、智能城市建設、社會管理以及大規模市場應用等領域。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中國北鬥,服務全球,必須覆蓋全球。按照傳統衛星管理手段,控制使用好繞飛地球的衛星,需要有遍布全球的地面站。在難以全球布站的情況下,必須建立衛星之間的星間鏈路,實現衛星管衛星,這是世界導航領域的前沿技術,也是北鬥三號工程建設必須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