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量子計算機內部結構
近日,據媒體報導,繼5G和北鬥後,中國又一技術領先全球,僅用200秒就可以解決超級計算機一萬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它就是量子計算機,對此有網友表示,中國量子計算機取得重大突破,未來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有何促進作用?
圖為華為公司
近些年來中國的科技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一大批科技成果噴湧而出,如2019年華為推出的5G技術,該成果不僅在技術上保持遙遙領先,而且在設備成本上也低於西方國家的預料,看到華為強勁的發展勢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坐不住了,紛紛採取封鎖手段停止高端晶片的供應,力圖將其徹底扼殺,但隨著中科院在晶片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讓歐美國家的計劃徹底泡湯,未來該晶片一旦大規模應用,在半導體領域中國將從被動者轉變至規則制定者。
除此之外,另一項重大科技成果也備受關注,它就是歷經了26個春秋才完成全面部署的北鬥導航系統,其綜合性能水平要比傳統的GPS更強,目前已經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4億用戶選擇了北鬥導航系統, 按照當前的發展勢頭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國家選擇使用北鬥導航定位系統,而GPS被其取代也是遲早的事。
圖為北鬥衛星
而最近又一重磅消息傳來,由中國科技大學帶領的科研團隊與國際大學合作過程中,實現了量子計算機方面的重大突破,並在71格點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求解施溫格方程,解決了多年來想要利用規模化量子體系推導複雜的物理現象的問題,而谷歌在2019年公布的量子計算機是53個量子位,這讓中國一舉成為量子計算機領域的領頭羊。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運算速度如此之快的計算機要用在什麼地方,按照量子計算機應用領域分六個方面,分別是分子模型、密碼演算、金融模型、天氣預報、粒子物理學、人工智慧,就拿最常見的天氣預報來說,由於天氣變化比較複雜現在的計算機很難算出準確數據,但有了量子計算機就可以將風、雲、雨都可以模擬出來,讓天氣預報變得更為準確。
圖為量子計算機內部結構
當然除了天氣預報外,另一個各國競相發展的領域也不得不提,那就是人工智慧,要知道人工智慧是基於從經驗中學習的原則,根據不斷給出的反饋,機器的反應會越來越準確,而量子計算機用自身的超快計算速度,讓機器反應更加敏捷,這就好比手機和使用的網速,只有網速越快手機上顯示的內容才會流暢自如,所以說這一技術對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影猶如助推劑,不難看出現階段的中國科技已經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