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鬥全球夢圓(2)

2020-08-01 新快報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2)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發

地球中圓軌道衛星

(MEO)

運行在約2萬公裡高度的軌道,作為北鬥全球組網的主要成員,其星下點軌跡不停地畫著波浪線,以便覆蓋到全球更廣闊的區域。

MEO衛星因其全球運行、全球覆蓋的特點,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實現全球服務的最優選擇。

勇攀高峰矢志自主創新

關鍵核心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即使買來了也是不可靠的,引進仿製的路子也走不遠,中國北鬥面對缺乏頻率資源、沒有自己的原子鐘和晶片等難關,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追求卓越的發展道路。

——負重登攀,消除缺「芯」之憂。

缺少「中國芯」,一直是困擾我國高科技領域的一塊「心病」。對於北鬥系統工程建設和應用來說,擁有國產晶片,對於確保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至關重要。

如今,國產北鬥晶片工藝由0.35微米提升到28納米,已在物聯網和消費電子領域廣泛應用。支持北鬥三號新信號的22納米工藝射頻基帶一體化導航定位晶片,體積更小、功耗更低、精度更高,已具備批量生產能力。截至2019年底,國產導航型晶片出貨量已超1億片,北鬥導航型晶片、模塊高精度板卡和天線已輸出到120餘個國家和地區。

——獨闢蹊徑,破解布「站」之難。

按照傳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和運行模式,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建立眾多地面站。為解決北鬥系統國內建站實現全球運行和服務的難題,北鬥系統首創Ka頻段星間鏈路,創造性地提出高效解決方案。

為解決境外衛星的數據傳輸通道問題,工程專門組織研究團隊攻克了星間鏈路關鍵技術,採取星間、星地測量和傳輸功能一體化設計,成功實現衛星與衛星、衛星與地面站的聯絡互通。

通過星間鏈路,所有在軌北鬥衛星連成一張大網,實現北鬥「兄弟」手拉手、心相通,相互間可以「通話」、測距,能自動「保持隊形」,這不僅減小地面站規模、減輕地面管理維護壓力,而且還使衛星定位精度大幅提高。憑藉這一「絕活」,工程實現了僅依靠國內布站情況下對全球星座的運行控制,以及全球服務能力與世界一流系統的比肩。

2020年6月,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完成後,聯合國外空司專門發來視頻,肯定北鬥系統正在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讚賞北鬥系統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參與聯合國空間活動國際合作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

近年來,中國政府致力於推動衛星導航領域國際合作,步履堅定、成果斐然——

北鬥和格洛納斯系統實現信號兼容,北鬥和GPS系統信號兼容與互操作,中歐深化開展頻率協調。成功舉辦中阿北鬥合作論壇、中國—中亞北鬥合作論壇等,持續擴大北鬥「朋友圈」。國產北鬥基礎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基於北鬥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協、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得到成功應用。

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

相關焦點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信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回望來路,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來之不易。
  • 蹈海探天,只為北鬥夢圓(傳承·紅色基因 時代風華)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供圖核心閱讀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這離不開「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鬥精神。此後11年裡,他帶領平均年齡不到31歲的中科院北鬥導航衛星研製團隊,完成了12顆北鬥導航衛星的抓總研製和發射,實現了眾多關鍵技術的突破與創新,為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和開通立下功勞。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組圖」
    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開展測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攝)。新華社發(郭文彬攝)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 北鬥導航系統知識知曉(6)
    聯合國在什麼樣的會議上,我國代表團重點圍繞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向世界各國提出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提供中國方案?2019年12月8日,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第十四屆大會,在印度班加羅爾召開。
  • (熱點觀察)北鬥這樣的公共產品越多越好
    歷經二十多年建設,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於日前建成開通,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北鬥系統以大熊座的七顆恆星命名。中國古代傳說中,這七顆恆星代表光明和方向,在夜裡為旅人指路,其作用好比人工修築的燈塔。燈塔經常被經濟學家拿來解釋「公共產品」(public goods)這一概念。
  • 北鬥成功全球組網,為什麼手機上還是GPS?回顧35載夢圓歷程
    2020年6月23日9點43分,最後一顆北鬥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意味著覆蓋全球北鬥導航系統成功收官。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中國是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這是中國自己的「千裡眼」!1983年,陳芳允院士提出了「雙星定位」概念,確立了「先區域、後全球」的思路。1994年,北鬥系統正式立項!
  • 航天北鬥應用中心(長三角區域)桐鄉揭牌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就在同一天,桐鄉也舉行了一場有關「北鬥」的論壇。當天上午,由桐鄉市委人才辦、市科協以及烏鎮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長三角區域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生態高峰論壇在桐鄉市舉行,來自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話北鬥應用產業發展前景。
  • 15、北鬥(現代詩)
    ——華夏智慧 9:43,庚子年6月23日歷史將永遠銘記今天的高光時刻北鬥3號衛星——第55顆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系統組網成功!40秒的發射經典時刻,凝結了中國航天人26年的風雨兼程、忍辱負重,負重前行!
  • 牢記人民解放軍的「根」與「魂」(八):新時代北鬥精神
    「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標誌著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對於提高我國綜合國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推動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不增強民族自信心、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蹈海探天,只為北鬥夢圓
    一代代人接續奮鬥,紅色基因賡續傳承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這離不開「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鬥精神。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代代北鬥人接續奮鬥、不懈探索。
  • 國之重器沒有之一,北鬥衛星組網(二)
    聽到兩位科學家的匯報後,他眼前一亮:既然你們能夠發現衛星在哪裡,如果把問題反過來,通過多顆已知位置(實際需要4顆,3顆用於三維定位,另一顆用於校正誤差)的衛星,同樣可以確定地面信號接收器的位置。目前,世界四大全球系統包括:已經建成並且投入全球完全服務的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GLONASS,即將完成全球組網實現全球完全服務的中國北鬥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區域系統,則有日本的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和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IRNSS)。
  • 中國北鬥 為全球指路
    2020年7月31日上午,註定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歷史性時刻,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復移小凳扶窗立,教識中天北鬥星。」自古以來,北鬥星就如星空中的一座燈塔,幫助中國人辨別方向。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發 胡煦劼 攝推遲一周發射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矗立在發射塔架旁,乳白色箭體上的「中國航天」四個大字與火箭整流罩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標誌的搭配顯得格外醒目。「10,9,8……3,2,1,點火!」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底部拖曳著耀眼的白色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
  • 15、北鬥(原創詩歌)
    3號衛星——第55顆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系統組網成功!40秒的發射經典時刻,凝結了中國航天人26年的風雨兼程、忍辱負重,負重前行!、洞悉世界風雲的獨家秘笈,我們的量子通訊屏蔽了所有的幹擾和喧囂,北鬥將會引領正義的力量,真正實現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想!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普天同慶中國夢圓」藏頭詩
    同歌一曲新中國,慶賀生辰七十秋。中國夢圓中興之路亦艱難,國有英才挽巨瀾。夢到天河星燦爛,圓成恰似月團圞。王麗娜中國夢圓兼端午感懷中江競渡千帆動,國運文風趁盛時。夢起蒼穹山海處,圓情鑄彩亦成詩。普天同慶中國夢圓兼文化自信感懷普照羲和皆暖意,天風海月九州光。
  • 北鬥導航系統知識知曉(4)
    北鬥三號發射成功意味著什麼?2020年6月23日,我國發射的北鬥三號衛星,標誌著整個北鬥系統的完美收官,因為,北鬥三號是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此次的發射不僅在國內引起了高度關注,同時也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關注。發射成功後,聯合國外空司專門發來視頻,祝賀北鬥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
  • 中國北鬥邁出走向全球「關鍵一步」——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當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此,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中國北鬥邁出從國內走向國際、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  11月19日2時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二
  •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 造福人類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服務全球,造福人類。曾經為世界貢獻過「四大發明」的中國,在全球融為一體、世界互聯互通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又一次貢獻出中國智慧。
  • 詩賀北鬥聯網
    編者按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自此,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北鬥三號正式入網,衛星導航概念迎機遇(名單)
    消息面據消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鬥三號系統的服務能力較北鬥二號系統拓展了10倍,將在通信、電力、金融、測繪交通、漁業、農業、林業等領域提供普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