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沒有之一,北鬥衛星組網(二)

2020-08-02 老霍看世界

全世界的導航系統發展,更是歷經無數波折。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全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迅速激起美國人的危機感。 這場被美國人稱為「斯普特尼克時刻」的危機,直接刺激了GPS的誕生。甚至在2007年俄羅斯紀念「斯普特尼克1號」上天50周年之際,美國人同樣舉行了緬懷儀式,感謝前蘇聯帶來的刺激。


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之後,美國也在對這顆人造衛星進行檢測,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科學家比爾·蓋伊和喬治·威芬巴赫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這顆衛星的頻率出現了偏移,經研究發現是相對運動引起的都卜勒頻移效應。他們發現,如果在地面上架設多部接收機,就可以根據接收到的信號的不同頻差推算出衛星的具體位置。


他們將這個研究成果上報給實驗室主任弗蘭克·麥克盧爾,說他們已經實現了對蘇聯衛星的都卜勒定位跟蹤。


弗蘭克主任當時在做海軍的「子午衛星系統」,即研究如何給軍艦定位。聽到兩位科學家的匯報後,他眼前一亮:既然你們能夠發現衛星在哪裡,如果把問題反過來,通過多顆已知位置(實際需要4顆,3顆用於三維定位,另一顆用於校正誤差)的衛星,同樣可以確定地面信號接收器的位置。


目前,世界四大全球系統包括:已經建成並且投入全球完全服務的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GLONASS,即將完成全球組網實現全球完全服務的中國北鬥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


區域系統,則有日本的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和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IRNSS)。


全球四大導航系統中,GPS的前身NNSS實際上1957年就開始研發,GPS於1973年開始立項,綜合實力最強。


俄羅斯GLONASS系統是1976年蘇聯時代開始建設,1996年1月18日正式建成,但GLONASS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經歷俄羅斯經濟動蕩,直到2003年才開始全面升級和發展,並於2011年年底實現全球覆蓋。


GLONASS的抗幹擾能力較強,但衛星工作壽命較短。目前,GLONASS的全球定位精度約為5m,俄羅斯境內在增強系統的輔助下精度可達0.5m,隨著GLONASS現代化的進程,預計未來幾年,其定位精度可與GPS相當。


伽利略系統是歐空局與歐盟在1999年合作啟動,2005年首顆試驗衛星成功發射,2008年開通定位服務。伽利略系統是純民用系統,其他三大全球導航系統都是軍民兩用,都擁有精度更高、抗幹擾能力更強的軍用信號。


此外,伽利略系統不具備星間鏈路技術,而北鬥、GPS、GLONASS都有。有了星間鏈路,哪怕沒有全球建站,也可以跟所有衛星相連。但沒有星間鏈路,衛星就只好各自為戰,一旦地面站出問題,整個星鏈會因為缺乏自主運行能力而陷入癱瘓。


北鬥系統1994年立項,其實起步比伽利略還早,並呈現加速發展狀態。

相關焦點

  • 國之重器沒有之一,北鬥衛星組網(五) 後來居上
    作為全球四大導航系統的後來者,北鬥擁有巨大的後發優勢: 北鬥系統採用高、中、低三種軌道衛星組成混合星座,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高軌衛星更多,抗遮擋能力強,尤其在低緯度地區服務優勢更明顯;北鬥系統提供多個頻點的導航信號,能夠通過多頻信號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務精度;
  • 今天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正式開啟全球服務
    北鬥三號衛星,即北鬥衛星第三代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其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於2020年6月23日發射。它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3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共30顆衛星組成,主要用於陸、海、空導航定位,提供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兩種服務方式。
  • 北鬥問蒼穹: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重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供圖)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報導 北鬥組網,靜待此星。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6月16日推遲執行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相關技術問題已排除,任務重新啟動,6月23日擇機發射。
  • 從起步到全球組網,北鬥系統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目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公布的全球4大衛星導航系統供應商包括: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navigation satellite
  • 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成功彰顯體制優勢
    相關報導顯示,2017年11月,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雙星首次發射,不到3年時間,中國北鬥就比原定計劃提前半年成功實現全球組網,讓全世界領略到社會主義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硬核實力。據統計,北鬥工程啟動以來,在全國範圍內先後調集了400多家單位、30餘萬名科研人員參與研發建設。
  • 北鬥三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北鬥三號「收關之星」,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一衝而起,直上太空!全球矚目,舉國歡慶!至此,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全部完成!北鬥時代已經到來!受制於人的時代宣告結束!北鬥三號全球導航衛星,國之重器!看衛星展翼在藍天白雲間,這是最美的瞬間!
  • GPS用著挺好,為什麼還要花20年做「北鬥導航」?
    ,近20年的時間,59顆導航(試驗)衛星,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從無到有,可以說是花了大力氣。(央視頻號:央視網快看)每天都用GPS,你真的了解它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GPS定位」是指美國的 GPS 導航,但如今,GPS 更多是指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英文首字母縮寫。
  • 北鬥,國之重器,民族驕傲
    作為鐵道通信領域的一員,深感驕傲,衛星定位有北鬥,通信有華為、中興、烽火,鐵路有復興號和八縱八橫的高鐵網。北鬥組網成功後
  • 5G+VR直播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衛星,這也是北鬥三號系統第三十顆衛星,宣布了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成功!在這個歷史性時刻,圓周率5G+VR全景直播見證「收官衛星」發射成功,通過「央視頻」VR直播向全國人民展現了360°無死角的「收官衛星」升空之際,這也是首次VR全景直播見證北鬥衛星發射,見證這個歷史性成功瞬間,北鬥衛星,國之重器!
  • 國之重器!北鬥三號系統正式開通,全世界已有一半以上的國家使用
    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在京舉行。這是中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範圍內有能力提供全球導航定位服務的四大實體之一。 北鬥三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鬥三號系統
  • 北鬥衛星全球組網成正果 產業鏈共振效應將釋放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這也意味著我國的北鬥導航終於和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平起平坐」,「三分天下得其一」。隨著北鬥衛星全球組網修成正果,產業鏈共振效應也將釋放。
  • 北鬥全球組網進入關鍵期 年底北鬥三號在軌衛星將達19顆
    央廣網北京9月9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來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消息,今年底,北鬥三號衛星在軌數量計劃達到19顆,北鬥工程全球組網進入關鍵期。北鬥是我國自主研製的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已經進入全球組網階段。截至目前,已經有12顆北鬥三號衛星在軌,計劃在11月底前,分四次再發射7顆衛星。這也是北鬥工程開始全球組網以來發射任務最密集的階段,表明北鬥工程全球組網進入關鍵期。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計劃到今年11月份可以完成19顆衛星的發射。
  • 第54顆北鬥衛星發射,北鬥全球組網僅有一步之遙
    原標題:戰疫情下的又一次成功航天發射,北鬥全球組網僅有一步之遙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北鬥三號衛星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3月9日19時55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 北鬥衛星規模已超美國GPS!他玩命16年,讓北鬥閃耀全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ASC)北鬥示意圖在北鬥躋身世界一流導航系統背後,一位為北鬥奮戰16年的科學家功不可沒,他就是遠遠比不上已經全球組網的GPS。這也讓中國清醒地認識到,「北鬥」導航系統是國之重器,必須靠自己、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謝軍心裡憋著一股勁兒,「即使是打掉牙往肚裡咽,中國人自己的導航,玩命也要搞出來!」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衛星物聯網時代來臨
    (GEO衛星,被五院北鬥人稱為「吉星」)。20多年間,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共組織了44次北鬥發射任務,利用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將4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成功率100%。特別是2017年開啟全球組網以來,兩年半時間高密度執行18次發射任務。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環境下,北鬥工程全線堅持組網發射和疫情防控「雙線作戰」,有力推進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圓滿收官。
  • 2020完成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 6股望受益
    04月21日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十三五」期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發射4顆北鬥二號區域組網備份星,計劃在2020年前後建成北鬥二號全球組網系統,形成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的能力。   據新華社4月21日消息,「截至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22顆北鬥導航衛星。
  • 【網信e點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好在哪?
    北鬥導航系統對我市建立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可謂意義重大。當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國之重器,其好處不僅僅如此——▲ 北鬥導航衛星組網示意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00年,我國首先建成北鬥導航試驗系統,成為繼美、俄之後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民族脊梁「國之重器」
    今天來聊聊我們國家哪些大學盛產為國貢獻的科學家,他們負責的項目都可以稱之為國之重器,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離不開他們的奉獻和努力,以前總是有人說清華北大是美國人的,我還不信,今天終於信了。3.墨子號衛星總工程師
  • 北鬥三號正式入網,衛星導航概念迎機遇(名單)
    消息面據消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鬥三號系統的服務能力較北鬥二號系統拓展了10倍,將在通信、電力、金融、測繪交通、漁業、農業、林業等領域提供普惠服務。
  • 北鬥全球組網成功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這是北鬥人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增強了中國的科技自信,這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時刻,是國人最激動的時刻,是北鬥人最為榮耀的時刻。北鬥的全球組網徹底解決了我國衛星導航、定位的「卡脖子」問題,是我國航天工業最偉大的成就,有效保障政治、經濟、科技、國防安全。中國的北鬥系統將為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平利用太空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