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脊梁「國之重器」
今天來聊聊我們國家哪些大學盛產為國貢獻的科學家,他們負責的項目都可以稱之為國之重器,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離不開他們的奉獻和努力,以前總是有人說清華北大是美國人的,我還不信,今天終於信了。這些「國之重器」的負責人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脊梁,也是祖國和民族的崛起做出了突出貢獻,就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腰杆才硬,說話有底氣,他們有的來自全國頂尖名校,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有的來自「雙非」大學,如重慶交通大學、南華大學等,基本都是從這些學校王牌專業畢業的。
-
北鬥,中國人的驕傲
今天我們要說世界,看東方,地上的中國人創北鬥,因為就在今天,中國人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終於建成了。北鬥圓夢全球再次刷新中國速度,展現中國精度,彰顯中國氣度。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現有北鬥衛星定位九州。今天,這顆寓意著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中國奇蹟的見證者。大國重器橫空出世,離不開東岸無名北鬥的不懈奮鬥。值得咱們武漢人驕傲的是,我們武漢也為北鬥貢獻著自己的智慧。
-
北鬥導航,中國人的驕傲
今天我們要說世界,看東方,地上的中國人創北鬥,因為就在今天,中國人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終於建成了。北鬥圓夢全球再次刷新中國速度,展現中國精度,彰顯中國氣度。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僅有北鬥衛星定位九州。今天,這顆寓意著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中國奇蹟的見證者。大國重器橫空出世,離不開東岸無名北鬥的不懈奮鬥。
-
(原創)<<華北克拉通破壞>>是「國之重器」?
<<華北克拉通破壞>>哪裡是什麼「國之重器」,朱日祥院士進行「快樂科研」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獲獎。
-
國之重器下水,成功讓我國向著海洋強國更進一步
因此我國也一直沒有停止這些高精度的設備的研究和實驗,就如同我國也一直沒有停止北鬥系列的導航系統的研製一樣,終於在7月18日,承載著我國海洋強國之希望的「實驗六號」在廣州下水試航,宣布著我國的海洋探索拉開了新的篇章。
-
國之重器!北鬥三號系統正式開通,全世界已有一半以上的國家使用
北鬥三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鬥三號系統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兩種服務方式,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 國之重器把北鬥三號說成是國之重器一點也不誇張。,事實並非如此,北鬥在全球定位精度,我們提供的承諾是在5到10米,那麼實際上北鬥三號的一個精度都在3到5米;那麼我們在亞太地區,實際測出來的水平是在1到3米這樣一個精度。
-
又一「國之重器」建成!給你的生活帶來這些改變→
中國科學院將該裝置比喻成「超級顯微鏡」,是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國之重器」。△「國之重器」將免費對外開放此前,中科院就已建立了一整套公平、公正的科學研究設備開放制度,由專家學者組成一個用戶申請委員會,去決定向哪些用戶開放,實驗時間有多長。
-
鄭麗香:用心守護數據,成就「國之重器」
《鄭麗香:用心守護數據 成就國之重器》視頻 她是海量數據的「採集員」「管理員」,她是同事眼裡的「空中飛人」,她是業界的「行業標杆」,她就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數據中心數據工程部部長鄭麗香。鄭麗香還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全壽命周期元器件管理平臺」軟體,發布了「賽寶數據」網際網路平臺及APP工具,形成線上線下多種服務模式,成果在航天、航空、電子、船舶等領域得到成功應用,用數據支撐起「國之重器」建設。鄭麗香(右一)和團隊在海量數據採集、智能化信息處理等核心技術上不斷突破,在元器件信息技術領域穩居國內領先地位。
-
航空工業氣動院:赤子丹心 為「國之重器」保駕護航
5月24日,隨著最後一次流場噪聲測量試驗結束,由航空工業氣動院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FL-62風洞順利完成了首次型號試驗。試驗數據顯示,風洞的流場品質和標模測力試驗數據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指標。FL-62風洞作為國際上最先進的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之一,實現了我國大尺寸跨聲速風洞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跨越。
-
「世界泵王」助力科學界「國之重器」——世界最大地震模擬設施建設
「世界泵王」助力科學界「國之重器」——世界最大地震模擬設施建設 2020
-
我國研製出「國之重器」,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橄欖枝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經過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現在有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出現了,那就是我國現在有了技術上的突破,我國成功研製出「國之重器」,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出橄欖枝,實際上「國之重器」就是一個垂向加載重量達上千萬噸的一個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
-
GPS用著挺好,為什麼還要花20年做「北鬥導航」?
>2020年左右,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形成全球覆蓋能力。根據去年美國導航公司 Trimble 的一項統計,在全球總數近 200 個聯合國成員國中,有 130 個國家上空,北鬥衛星的每天可見星數已經超過了美國 GPS。衛星的數量是定位精度的重要保障,而隨著2020年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的成功發射,北鬥的精度將進一步提升,點亮全球。
-
北鬥三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北鬥三號「收關之星」,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一衝而起,直上太空!全球矚目,舉國歡慶!至此,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全部完成!北鬥時代已經到來!受制於人的時代宣告結束!北鬥三號全球導航衛星,國之重器!看衛星展翼在藍天白雲間,這是最美的瞬間!
-
大國重器之北鬥系統—— 「雅努斯科學思維訓練營」舉辦第四期活動
2020年11月26日,由中國科普研究所主辦,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中國數字科技館和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協辦的「雅努斯科學思維訓練營」之「水木講堂」2020秋季學期清華附中營(第四期)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拉開帷幕,講座主題是「大國重器之北鬥系統
-
中國研發出「國之重器」,各國爭相對中國拋出橄欖枝
新研發出「國之重器」,很多國家也爭相向中國「拋出」橄欖枝。隨著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現在終於再次的有了重大突破,那就是我國新研發出了一款萬噸級的「國之重器」,就是一個垂向加載重量高達上千萬噸的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
-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鯤龍」寓意「鯤鵬展翅,蛟龍入海」;「鴻雁」寓意「鴻雁傳信,永不失聯」;還有北鬥、天問、玉兔……你知道這些名字有什麼寓意嗎?戳圖了解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為大國重器點讚!驕傲轉發!
-
服務「國之重器」!「顯微世界超級放大鏡」配套工程今開建
為保障「國之重器」的運行,今天,在北京懷柔科學城,由北京建工六建集團承建的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配套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破土動工,正式進入基礎施工階段。提起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用「國之重器」形容絕不為過。
-
國之重器,青銅器的鑄造與裝飾
青銅器的鑄造與裝飾青銅器為國之重器,考古學者將早期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根據生產工具和武器的材質,區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由此可見青銅的時代重要性。
-
北鬥導航系統正式商用,經濟效益預計多達萬億,或超持有美債總量
我國為研發北鬥導航系統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現在組網成功,就應該要產生經濟效益了。,其實早在2018年,北鬥就己經向全球提供定位服務了,而且50%以上的國家已經採用了北鬥系統,從今往後因為北鬥的技術優勢,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採用它,不僅能幫助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而且也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相當於中國為全世界提供了一項公共服務,而且並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設備接收信號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