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氣動院:赤子丹心 為「國之重器」保駕護航

2020-09-19 看航空

中國航空報訊:「試驗圓滿成功!」5月24日,隨著最後一次流場噪聲測量試驗結束,由航空工業氣動院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FL-62風洞順利完成了首次型號試驗。試驗數據顯示,風洞的流場品質和標模測力試驗數據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指標。

FL-62風洞作為國際上最先進的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之一,實現了我國大尺寸跨聲速風洞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跨越。該風洞的流場品質、試驗數據質量、試驗效率均定位國際先進指標,8萬千瓦主驅動壓縮機、先進的流場控制等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是新時代中國航空工業誕生的「國之重器」,是中國下一代戰機氣動試驗的關鍵試驗設施。

今年是FL-62風洞的調試年和驗收年,風洞各項指標均需在今年經調試達到設計指標。FL-62風洞自2月10日起正式進入聯合調試階段。調試工作分為三大項,第一項為子系統試驗流程控制功能,主要工作是各個子系統的完善以及與主控的聯調工作;第二項為全流程試驗流程控制功能,主要工作是進行應用測控系統進行全流程試驗模擬;第三項為流場控制功能調試,主要工作是與現場各個子系統的聯調以及算法設計,每項工作都有具體的指標要求、節點要求。

今年以來,由於全國乃至全世界爆發疫情,外地供應商短期內無法到達現場,部分氣動院員工也無法及時到新區參與調試,這些困難均給調試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強度和難度。面對這樣的客觀條件,氣動院FL-62風洞調試團隊秉承「航空報國」初心,踐行「航空強國」使命,以「忠誠奉獻」的精神克服了一個個困難。

調試期間,從輔廠房主控室到動力站輔控制室,從風洞洞體內到配套系統管路附近,FL-62風洞的每個關鍵點處都會看到調試人員忙碌的身影。

作為現場調試的技術負責人,張刃經常在現場加班到很晚,進行工作的協調以及詳細工作的匯總,包括現場調試計劃的總體規劃、壓縮機系統的現場調試、流場校測設備的進展跟蹤等,經過詳細規劃,為現場調試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基礎。

循環水系統是風洞配套系統中的重要一環,除低壓系統以外給所有系統提供冷卻水,內部具有物化水處理、加藥、定壓補水等設備,遠程控制節點多、調試複雜極高,各環節要求匹配度極高。金福旭、李強等同志協調多方設備廠家和施工廠家,確保系統狀態達到設計狀態,併兼具節能運行狀態點。

中壓系統作為FL-62風洞提供中壓氣源的核心系統,其核心設備是2400千瓦的中壓壓縮機,驅動電壓為10千伏,同時在場的廠家多達7家,調試過程緊張而又複雜,團隊成員每幹一步都非常謹慎,確保調試過程人員和設備的安全。本地調試成功後,張益盛、文旭峰等同志立刻進入系統遠程調試階段,儘快使系統具備遠程自動啟停功能。

高壓系統設計壓力高達200巴,由低壓和增壓兩級壓縮機組成,調試不僅需要考慮前後級配合,還要考慮壓縮機後乾燥器的配合,需要團隊成員非常細心、謹慎地應對調試狀態。對於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張鵬等同志多次現場組織分析問題所在,並與設備廠家和施工單位一起解決,將高壓氣源系統調試到最佳狀態,具備本地和遠程啟動功能。

為保障風洞調試過程中測控設備的正常運行以及測試數據的有效可靠,曹陽對測控系統的整體工作情況以及未完成工作進行了詳細分解,並根據風洞調試工作規划去安排現場工作。同時根據現場的工作需求,提出了若干項提升方案,目前所有工作都在有效同步進行中,可以滿足風洞調試的設備需求。

現場洞體的工作多而且雜,涉及到廠房的方方面面,為了給現場員工提供一個整潔的工作環境並保障槽壁、孔壁試驗段的正常調試,王浩然一連幾天睡在新區,每天都對現場進行巡檢,同時對現場的各項工作進行詳細分解規劃,保證調試工作的有序進行。2月26號,對王浩然來說是一個揪心又難忘的日子。那天晚上,他正在風洞現場處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因為第二天風洞就要關洞調試,駐室小門問題必須當天晚上解決。在急得滿頭大汗時,他接到了家裡打來的電話,剛滿7個月的小女兒高燒不退,王浩然聽到這個消息的瞬間,心裡咯噔一下,不由得為自己襁褓中的女兒擔心起來。但風洞調試的進程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受到影響,王浩然一夜無眠,每隔1個小時都用自己沾滿油漆的手打電話詢問女兒的情況,在得知孩子退燒的消息後,他心裡懸著的石頭才落了地。

在進行調試工作的同時,團隊在院領導的指引下,提前思考FL-62風洞的維護問題。按照提升「工作深度」的主題,提出了風洞維護工作「創新點」,率先掌握風洞各系統的原理和運行特點,分析產生問題的內在原因。這種創新的工作模式加強了設備維護中的知識積累,為FL-62風洞的維護工作找到了「創新的方法論」。

FL-62風洞現已調試成功,它的每一個足跡都深深刻印著航空人對夢想的堅持,每一段歷程都記載著航空人對品質的不懈堅持。氣動兒女用他們的赤子丹心,擔當起FL-62風洞的調試重任,為「國之重器」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FL-62風洞設備:一個來自瀋陽智造的「國之重器」
    近日,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以下簡稱「氣動院」),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FL-62風洞設備,在瀋北新區的測試場地完成主壓縮機最大轉速的測試,這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連續式跨風速風洞,實現了我國大尺寸風洞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跨越。
  • 航空工業氣動院娛樂風洞帶你領略飛翔樂趣
    遊客在娛樂風洞中「自由飛翔」女星Angelababy體驗娛樂風洞樂趣航空工業氣動院作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唯一的空氣動力研究與試驗機構遊客體驗氣動院娛樂風洞氣動院娛樂風洞現場照片在設計建造方面氣動院會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定製差異化方案。
  • 民族脊梁「國之重器」
    今天來聊聊我們國家哪些大學盛產為國貢獻的科學家,他們負責的項目都可以稱之為國之重器,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離不開他們的奉獻和努力,以前總是有人說清華北大是美國人的,我還不信,今天終於信了。7.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護航大國重器嫦娥五號著陸月球!蘇州智造助力「飛天攬月」
    蘇州企業東菱振動研發的大推力振動臺、蘇州同元軟控的「工業智能化設計、仿真平臺」為護航「大國重器」的「飛天攬月」注入了「蘇州智造」的動力。 沒錯,這就是「工業智能化設計、仿真平臺」, 這個平臺具備多領域物理統一建模和系統仿真技術,可以提供各種裝備製造基礎的數字模型
  • 鄭麗香:用心守護數據,成就「國之重器」
    《鄭麗香:用心守護數據 成就國之重器》視頻 她是海量數據的「採集員」「管理員」,她是同事眼裡的「空中飛人」,她是業界的「行業標杆」,她就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數據中心數據工程部部長鄭麗香。鄭麗香還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全壽命周期元器件管理平臺」軟體,發布了「賽寶數據」網際網路平臺及APP工具,形成線上線下多種服務模式,成果在航天、航空、電子、船舶等領域得到成功應用,用數據支撐起「國之重器」建設。鄭麗香(右一)和團隊在海量數據採集、智能化信息處理等核心技術上不斷突破,在元器件信息技術領域穩居國內領先地位。
  • 海南航空全力為中國第22批援獅子山醫療隊順利出行保駕護航
    2020年9月18日,長沙--本報訊(通訊員 夏徵 作者單位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9月18日,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南航空」)護送中國(湖南)第22批援獅子山醫療隊於當地時間6點12分安全抵達布魯塞爾,轉機前往獅子山開啟為期一年的援助工作。
  • 海南航空綠色通道運送宮血幹細胞 為生命保駕護航
    travel 舉報   2020年11月26日,海口——本報訊:(通訊員:藍寧寧 作者單位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翔為通航直升機為2015環中國自行車賽保駕護航
    湖南翔為通用航空公司的法國空客AS350直升機,在順利完成航拍和護航任務後平安返回株洲。  本次環中國國際自行車賽,舉辦方邀請湖南翔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作為航拍和護航合作夥伴。「翔為通航」派出機務部負責人殷曉東為領隊的機務團隊,攜公司最先進的小松鼠AS350B3E直升機出徵,經過10多天的全程參與,途經湖北、四川、湖南、廣東等多個省份,轉戰湖北黃石、湖北武漢、四川巴中、四川樂山,重慶巴南、湖南韶山、湖南郴州、廣東清遠等數個城市,機務團隊王湘輝等人員發揮不怕苦、能吃苦的翔為精神,完美完成了整個賽事的航拍和護航任務,央視臺將「翔為通航」的小松鼠直升機作為賽事亮點進行了報導。
  • 海航為中國第22批援獅子山醫療隊保駕護航
    圖:海南航空乘務員向援塞醫療隊員提供服務 海航供圖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8日消息:9月18日,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南航空」)護送中國(湖南)第22批援獅子山醫療隊於當地時間6點12分安全抵達布魯塞爾
  • 他靠賣空氣,成為了國之重器
    不過標哥沒實現的人生理想,卻被我們大A股的一家公司實現了,不僅憑著賣空氣大賺特賺,還被咱兔子國的高層欽定為「國之重器」。1鋼鐵是工業的糧食,使用場景無處不在,規模巨大。2中國的第一臺空分設備出現在1934年,地點為青島。當時是從日本進口的,分離功率為15立方米/小時,儘管不大,也算開啟了中國的低溫分離制氧時代。不過往後的十幾年,由於戰亂,整個行業幾乎陷於停滯狀態。1949年解放前夕,全國合計也就不到100套空分設備,制氧能力加起來才3500方/小時。建國之後,百廢待興。
  • (原創)<<華北克拉通破壞>>是「國之重器」?
    <<華北克拉通破壞>>哪裡是什麼「國之重器」,朱日祥院士進行「快樂科研」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獲獎。
  • 國之重器!市淨率低於3,北上資金重倉12隻航空發動機相關概念股
    國之重器!市淨率低於3,北上資金重倉12隻航空發動機相關概念股 國之重器! 簡單介紹幾隻 新研股份 公司亮點:領先的航空航天飛行器零部件產業化基地和供應鏈平臺 主營業務:農牧機械的製造及航空航天飛行器的零部件製造 所屬行業
  • 又一「國之重器」建成!給你的生活帶來這些改變→
    中國科學院將該裝置比喻成「超級顯微鏡」,是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國之重器」。中國散裂中子源將為我國材料科學技術、生命科學、資源環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提供強有力的研究手段。能給老百姓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 首都航空為援非醫療隊保駕護航
    從接機到協助搬運行李、組織餞行到送機服務,讓我們醫療隊的白衣戰士們感覺到一直有親人在保駕護航。圖:首都航空為醫療隊送行 在航班上,首都航空為醫療專家們準備了香甜可口的美味蛋糕,並向醫療專家們送上「感恩的心」手語舞表演,表達了首都航空對參與國際疫情防控工作的醫療專家們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願。
  • 「世界泵王」助力科學界「國之重器」——世界最大地震模擬設施建設
    「世界泵王」助力科學界「國之重器」——世界最大地震模擬設施建設 2020
  • 首都航空為援非醫療團隊保駕護航
    從接機到協助搬運行李、組織餞行到送機服務,讓我們醫療隊的白衣戰士們感覺到一直有親人在保駕護航。首都航空為醫療隊送行在航班上,首都航空為醫療專家們準備了香甜可口的美味蛋糕,並向醫療專家們送上「感恩的心」手語舞表演,表達了首都航空對參與國際疫情防控工作的醫療專家們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願。
  • 科學網—揚大團隊為港口重器量身打造「智檢機」
    近日,揚州大學機電工程系教師朱林領銜的科研團隊通過近一年的研發,自主研製了一種港口起重機軌道咬軌程度檢測裝置,為港口重器打造「智檢機」。目前,該項目已獲得實用新型專利4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發表SCI/EI論文3篇。 「港口起重機工作時的咬軌現象是對整機危害最大的故障形式,眾多港口都有類似事故的發生。
  • 我國研製出「國之重器」,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橄欖枝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經過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現在有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出現了,那就是我國現在有了技術上的突破,我國成功研製出「國之重器」,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出橄欖枝,實際上「國之重器」就是一個垂向加載重量達上千萬噸的一個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