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中國研發出「國之重器」,各國爭相對中國拋出橄欖枝

2020-08-20 中國觀察家

中國再次登上「熱搜」,再次突破技術!新研發出「國之重器」,很多國家也爭相向中國「拋出」橄欖枝。

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

我們國家在剛開始進入科技領域的時候,因為很多技術都不成熟,因此很多方面是很難追上西方國家的,為了可以在此領域站住腳跟。我國也開始投放大量的資金。隨著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現在終於再次的有了重大突破,那就是我國新研發出了一款萬噸級的「國之重器」,就是一個垂向加載重量高達上千萬噸的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

中國發展潛力無限

這款工程可以在中國以後的發展發麵帶來無限的可能,這樣的話就可以避免我們國家在一些機械製造方面的尺寸問題,雖然研發的時間比較久,但是這也證明了這次的等待是值得的。我們國家也因此有這款機器可以有更好的發展,萬噸級的實驗設備在世界上都是十分罕見的。因此這款機器在很大程度上給國民帶來了發展信心,而這款機器也有三個巨大的優勢。

實驗設備的的優勢

第一個就是對於一些結構性能的話,這款機器可以做出最直觀的判斷,還可以結合工程結構來進行檢測步驟,有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對進行的工程進行一些噸位,空間自由度的加載。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做出調整,也能在最大程度上讓大型複雜的工程變得簡單。第二個優勢就是可以在一些橋梁上建設隧道,包括房屋和水壩等工程都可以進行實驗。而這樣的實驗就是為了檢測各方面的受力情況,可以更大程度上發展最大的利益,讓我們國家的製造事業有更好的進步。最後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在空間加載技術上激發最大的提升,總而言之,我們新研發的這款機器可以幫助中國發展更加的迅速。

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出橄欖枝

在世界各國得到這個消息後,就想和我們國家進行合作,想購買我國的這款機器。而我們國家至此也沒有做出過回應,因為在我國發展科技的時候,這些國家對我國實行了封鎖技術,導致了我國也受到了很大的挫折。因此現在他們想購買中國的機器,這也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國家不是「冤大頭」,如果真的哪個國家需要用到這款機器的話,相信中國也是不會吝嗇的,因為中國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國家,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重大突破!我國研製出「國之重器」,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橄欖枝
    ,我國成功研製出「國之重器」,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出橄欖枝,實際上「國之重器」就是一個垂向加載重量達上千萬噸的一個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我們國家有了這款機器就意味著能夠有更好的發展,萬噸級別的實驗設施在世界上都十分罕見,製造難度以及製造複雜程度讓許多國家望而止步,但我國卻創造出「奇蹟」,成功研製出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
  • 中國航天獲得關鍵突破,「永不著陸」已實現,各國紛紛拋出橄欖枝
    現如今中國在航天領域上又取得了關鍵的突破,永不著陸已經成功實現,其實第一個有這個想法的國家是德國,他們的航天技術一直都很優秀而德國對此也並非是沒有研究,之前他們就研製出了一款叫做銀鳥的轟炸機,由於他們當時的技術並不是很成熟,所以在這款轟炸機被研發出來之後就失敗了
  • 突破!中國成功研發萬噸級「國之重器」,擁有3大傑出優勢
    但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現在也有一個非常好的消息,那就是我國現在有了一個技術上的突破,用了十年的時間,最終我們成功研發了一款萬噸級的國之重器。首先對於一些結構性能,它可以做出最為直觀的判斷,並且還可以結合工程結構來進行檢測步驟,有這樣的方式,就能夠對所進行的工程實驗進行一些噸位,空間自由度的加載,並且還能夠做更大程度跟一些調整,這就在工程實施上有著比較好的一些的體驗,也在更大程度上讓大家之後的工程變得相對簡單
  • 鄭麗香:用心守護數據,成就「國之重器」
    鄭麗香介紹,有了這個數據平臺,就能更好地服務「中國製造」。比如裝備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就能知道所選的元器件對不對、好不好。鄭麗香帶領團隊組建了國內外電子元器件數據平臺更好地服務「中國製造」。鄭麗香還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全壽命周期元器件管理平臺」軟體,發布了「賽寶數據」網際網路平臺及APP工具,形成線上線下多種服務模式,成果在航天、航空、電子、船舶等領域得到成功應用,用數據支撐起「國之重器」建設。鄭麗香(右一)和團隊在海量數據採集、智能化信息處理等核心技術上不斷突破,在元器件信息技術領域穩居國內領先地位。
  • 國之重器突破!中國第一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研發成功
    中國長城科技集團官方宣布,旗下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歷時一年聯合攻關,我國第一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已於5月8日研製成功,填補國內空白,並實現了最佳光波和切割工藝,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潛心鍛鑄「國之重器」 記巖土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雲敏
    自主研製大型科學裝備,支持基礎科學研究的突破,一直是這位巖土工程學家的追求。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陸續研製了基於ZJU-400超重力離心機的系列機載裝置、高速鐵路列車運行動力效應試驗系統等國內外領先的科學裝備,產出許多重要科研成果。  「自主研發的科學裝備是科學思想的結晶。我們了解一位科學家,不僅要聽他的講座,更要看他搭建的實驗室。」
  • 俄羅斯「國之重器」連夜抵達中國,老美徹底慌了
    不過中國雖然在很多方面都已經實現了質的突破,但是我國在航天上面的一些短板,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存在。想必我們都知道,中國 長徵五號 重型火箭第二次發射試驗依舊以失敗告終,這不僅讓中國空間站建設和登月等工程項目延期,而且對我國航天領域發展影響重大。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晶片晶圓切割保護 發表於 2021-01-08 10:31:56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 建功立業新時代丨陳雲敏院士:潛心鍛鑄「國之重器」
    自主研製大型科學裝備,支持基礎科學問題的突破,一直是這位巖土工程專家念茲在茲的追求。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陸續研製了基於ZJU400超重力離心機的系列機載裝置、高速鐵路列車運行動力效應試驗系統等國內外領先的科學裝備,產出許多重要科研成果。「自主研發的科學裝備是科學思想的結晶。
  • 中國的四大「國之重器」你知道都是什麼嗎?
    與正式「上崗」的「蛟龍」號相比,「深海勇士」號在國產化率、下潛成本、鋰電池使用壽命等方面更具優勢,體現出中國深海技術裝備由集成創新向自主創新的歷史性轉變。 中國"天眼"的視野有多遠?據專家介紹,哪怕是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中國"天眼"也有可能捕捉到,還可能發現高紅移的巨脈澤星系,實現銀河系外第一個甲醇超脈澤的觀測突破;用於搜尋識別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尋找地外文明等等。
  • 國之重器!中國首架大型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在金昌首飛成功
    國之重器! 國之重器!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代表中國氣象局對「甘霖-Ⅰ」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成功表示祝賀。他指出,這是人工增雨工作的裡程碑,標誌著無人機在人工增雨工作中技術和手段的突破。
  • 又一「國之重器」建成!給你的生活帶來這些改變→
    25日,「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工藝鑑定和驗收。
  • 他靠賣空氣,成為了國之重器
    不過標哥沒實現的人生理想,卻被我們大A股的一家公司實現了,不僅憑著賣空氣大賺特賺,還被咱兔子國的高層欽定為「國之重器」。1鋼鐵是工業的糧食,使用場景無處不在,規模巨大。舉幾個例子:2002年,杭氧開發的首套國產30000m3/h空分設備開車成功;2009年,杭氧提供給大唐集團的58000m3/h空分設備開車成功;2010年,杭氧研製的60000m3/h空分設備在神華集團開車成功;2013年,杭氧研發的80000m3/h空分設備成功出氧;這些技術,就指標而言一直引領國內,在國際上也已經不遜色
  • 民族脊梁「國之重器」
    今天來聊聊我們國家哪些大學盛產為國貢獻的科學家,他們負責的項目都可以稱之為國之重器,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離不開他們的奉獻和努力,以前總是有人說清華北大是美國人的,我還不信,今天終於信了。1.龍芯首席科學家:胡偉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國之重器突破!中國晶圓切割機打破空白
    5月17日深夜,網信產業龍頭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長城」,000066)在其公眾號宣布,旗下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下稱「鄭州軌交院」)和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於近日研製成功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填補國內空白,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把脈「國之重器」!中國散裂中子源極化中子技術研討會召開
    來自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中國先進研究堆(CARR)、中國綿陽研究堆(CMRR)、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莞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和高校的100餘名專家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航空工業氣動院:赤子丹心 為「國之重器」保駕護航
    中國航空報訊:「試驗圓滿成功!」5月24日,隨著最後一次流場噪聲測量試驗結束,由航空工業氣動院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FL-62風洞順利完成了首次型號試驗。試驗數據顯示,風洞的流場品質和標模測力試驗數據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指標。FL-62風洞作為國際上最先進的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之一,實現了我國大尺寸跨聲速風洞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跨越。
  • 惠州「國之重器」又有重大進展,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開建
    惠州的兩個「國之重器」建設提速,繼裝置區去年底在惠東縣開工建設後,項目總部區今天在惠城區開工建設了。12月26日,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總部區暨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總部區工程開工動員會在惠州市惠城區河南岸街道河橋片區舉行。惠州市政府副市長馮起忠參加活動並宣布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總部區工程動工建設。
  • 5000噸國之重器,多國出高價購買被拒,卻免費送給該國使用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自主研發出了「海上巨獸」,一經問世,世界各國紛紛搶購,但都被我們拒絕了,唯獨免費送給一個國家使用。、建造的疏浚重器「天鯤號」正式投產首航。,標誌著中國疏浚裝備研發建設能力進一步升級、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服務「國之重器」!「顯微世界超級放大鏡」配套工程今開建
    為保障「國之重器」的運行,今天,在北京懷柔科學城,由北京建工六建集團承建的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配套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破土動工,正式進入基礎施工階段。提起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用「國之重器」形容絕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