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2020-05-11 和法蘭克福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這些年中國在高科技發展方面一日千裡,高鐵、J-20、5G、嫦娥探月等領域幾乎每隔幾天就有新的突破。在眾多的科技領域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殊項目,這套系統工程的研發成功,讓所有中國人都感覺吐氣揚眉,也成為了中國一張重要的國際名片。這套重要的科技項目就是備受世界矚目的北鬥導航系統。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說起導航衛星,首推美國的全球鷹GPS,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衛星系統。這套系統民用部分是向全球免費開放的,精度更高的軍用系統則是有條件使用,而精度最高的部分則是他們軍方自己使用的。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再加之當時我們使用美國的GPS系統,也是物美價廉,因此我們自己的導航系統並沒有得到有力支持。使我們下定決心一定要研發自主導航系統的是源於90年代的一次演習事故。當時我們試射了三枚東風飛彈,結果卻發現有兩枚竟然找不到了,這下玩笑可開大了。兩枚威力巨大的飛彈竟然在眼皮底下消失了,我們還有安全可言嗎?後來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美國人在後面搗鬼,在我們將飛彈發射出去之後,他們突然關閉了GPS系統。飛彈沒有了導航系統就瞬間變成了瞎子聾子,只能一頭向海裡栽下去了。這件事情引起了最高領導層的極度關注,這時我們認識到沒有自己的導航定位系統是一個致命的隱患。如果美國人把坐標改為天安門,那我們的飛彈就會精確的打到那裡。沒有自己的定位導航,我們就會被別人死死地扼住咽喉,卻沒有還手之力。所以,國家領導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研製出自己的定位系統。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從2000年起我國已經陸續發生了數十顆北鬥衛星,實現了初步組網,並已經開始向中國以及全球用戶提供服務。北鬥系統不僅實現了衛星組網覆蓋全球,而且還在GPS功能的基礎上面,開發出了通信等多種新功能,在某些領域已經超過了其他三大導航系統。後來,中國的北鬥先於伽利略研製成功,並優先搶佔了信號頻段和衛星軌道,使伽利略處在極其尷尬的境地。在軍事方面北鬥系統早已大顯身手,我國的東風、紅旗系列飛彈都是因為使用了北鬥,才得到了快速的升級,成為中國軍隊的大殺器,讓世界各國為之側目。我國海軍的出海遠航也得到了北鬥的大力支持,使我們在茫茫的大海上永遠都能有精確的指路明燈。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同樣致力於將科技與教育協同發展。&34;衛星系統的研發成功背後,是AR教育的潛在成功。

北鬥AR智能地球儀的出現,為中國孩子的教育添姿添彩。現實與虛擬相互碰撞,讓地球儀上展現的萬物來到孩子身邊。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孩子到了3歲之後,就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家長如果能夠在此時,為孩子送上一份&34;,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和教育平臺,孩子也能從小養成樂於探索的好習慣。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AR教育的出現,改善了教育的片面化,單一化與枯燥化,還有人表示這將顛覆教育的模式,中國AR技術運用到了教育之中,讓孩子在AR科技之下體驗學習新知識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求知慾。

努力去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普普通通的地球儀,孩子看幾天就對其沒有了探索的欲望,但是隨著AR技術的開發和應用,AR地球儀的產生同樣也應用到了教育界,這項技術的成功將震撼全世界。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前段時間薇婭直播賣斷貨的地球儀——北鬥AR智能地球儀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這款AR地球儀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主要是因為這款地球儀價性價比超高,而且還有著多項黑科技,買給家裡的孩子用,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興趣,還能學習到各類知識。一個地球儀=百科全書+AR黑科技+4D立體動畫+真人講解,並且還是北鬥出品的。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中國科技的力量,AR技術與地球儀的完美結合

這款地球儀結合了AR技術的優勢,通過4D立體動畫,還原更為生動的地球面貌,讓孩子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了解到國家的強大。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手指點向哪個國家的國旗,就能或者這個國家的介紹。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以4D動態方式觀察和了解8大天氣氣象是如何產生的,孩子立馬被吸引住。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還能體驗到全球的各類生物的分布,每一種生物的特性,只要動一動你的小手指,並且還有真人解說。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並且還能&34;體驗,讓你想出現動物出現在你家的任意位置。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目前已經涵蓋197個國家地理知識20多個著名國家建築8大天文氣象、18+種遠古時代恐龍、30多個國家代表性動物分布區域、8大行星運轉軌跡、50多個國家的名人事跡等;

系統後臺還會不斷更新新的內容,讓孩子有更完美的體驗。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13大主題模塊,5000+個知識點

在地球儀中的AR系統中,目前已經更新了13大主題的科普知識,涵蓋古今內外與地理分布相關的歷史、生物、人文、建築等眾多領域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隨便的一個模塊,都可以讓家長們和孩子一起學習,還能增加跟孩子的互動。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AR實景遊戲,可以讓孩子領略真實的名勝風景,開闊更大的視野。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北鬥AR、天眼,中國的這些科技,真的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了嗎?

相關焦點

  • 中國最頂尖科技成果:天眼、北鬥落選,不是晶片和高鐵,而是量子
    眾所周知,在過去地七十年時間裡,中國對於科技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而確實科技的發展是強國之本,不單單是中國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大力的發展科技,而中國在科技發展方面雖然起步會比美國這些國家晚,但是卻毫不遜色。
  • 雖然美國科技總體領先,但這些方面我國全球獨領風騷
    ​你知道嗎?美國總體科技要比中國領先二三十年,中國技術水平的進步相信小夥伴們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上目前在一些單獨領域內,中國的科學技術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比如以下這些科學技術,美國未能造出,而中國卻順利的呈現了出來。
  • 何止5G和北鬥!中國又一項技術領先全球
    但是要知道,就算是發達國家在很多方面都未必能做到全面領先。雖然我國晶片,光刻機領域不如別人,但高鐵、橋梁、製造、雷射技術、稀土等方面,都是世界領先。不僅如此,這兩年全面發展的5G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都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全球5G技術有三分之一是來自中國,中國佔據了全球最多的5G技術。
  • 天眼、北鬥、天問商標都被碰瓷兒了?
    北鬥三號與天問一號相繼發射成功,彰顯了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讓無數中國人為之感動與自豪。北鬥三號是我國自主研發導航系統。北鬥導航的核心技術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星載銣原子鐘,保證了時間精度和位置精度,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中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總量累計已達5.4萬件,躍居全球第一。從申請趨勢看,2010年開始,我國的北鬥導航相關產業的專利申請量逐年上升。
  • 中國北鬥已經超越美國GPS? 日媒驚嘆: 中國北鬥已經世界第一!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科技水平還比較落後,和西方國家有較大差距。不過隨著近些年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國的科技水平已經了明顯的進步。比如在導航衛星方面,如今我們已經可以完全靠自己。關於在導航衛星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日本也是深有感慨。
  • 中國領先全球的技術有哪些,你知道幾個呢?
    把登山的保險繩交到別人手裡,這是北鬥導航系統研發成功前,中國所面臨的困境!2020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個詞條被畫上了重點,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的成功發射,讓中國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高級俱樂部裡,從跟隨者變成帶路人,花費20年時間所追逐的自主創新之路,終於夢想成真。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會問三弟,那究竟有沒有什麼科技是美國沒掌握而中國卻掌握的?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體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 中國天眼:在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世界20年
    「十三五」成就巡禮本報記者 何星輝是什麼,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從遠遠落後到領先世界20年?是中國天眼。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一個妥妥的大國重器。南仁東和團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而這些難題在全世界幾乎都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只能埋頭開展技術攻關。「如果沒成功,我怎麼交代?欠了國家的、鄉親的,我有退路嗎?」沒有退路的南仁東,把心思全放在了中國天眼的建設現場,他親力親為,耗盡心血。2016年9月25日,中國天眼建成。南仁東用自己人生中的22年,鑄就了一個大國重器。2017年9月15日,他卻永遠閉上了雙眼。
  • 總投資概算6.67億元的「中國天眼」,如今已發現了什麼?
    作者:文/虞子期「中國天眼」是全球重要的科學探測儀器,在天文探索方面,天眼的實力不可小覷,其中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世界20年,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所以說中國天眼已經成為了全球許多天文學家都愛慕的科學探測儀器,不過作為我國獨有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只有我國說跟誰合作就合作。
  • 中國又添一張科技名片,北鬥全球組網後,土耳其希望加強科技合作
    北鬥三號系統的出現,讓中國成為了衛星導航領域的新巨頭,對於中國在衛星導航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土耳其方面就高度認可,並希望與中國加強科技合作。據外國媒體9月17日報導,土耳其「土中商業促進友好協會」主席阿克佛拉特表示:北鬥系統完成全球組網,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而北鬥系統僅是中國科技進步的一個縮影,中國在其他科技領域也有了長足進步,土耳其希望與中國加強科技合作。
  • 繼北鬥和5G之後,這一項技術中國也全球領先!
    在最近這幾年,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也是越來越迅速,科技實力已經讓不少西方的發達國家都另眼相看了,我們在很多科技領域也是突破了這些西方發達國家的封鎖,可以說是在創造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通信技術領域中,華為不僅在5G技術上領先全世界,而且專利數量也是最多的,超高的性價比讓不少國家都願意使用華為的技術設備來建設本國的
  • 中國「北鬥三號」在全球亮相,邁入國際領先行列
    在前不久,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系統,也就是以「北鬥三號」命名的衛星系統才開始順利在全球範圍內亮相,其實早在1994年開始,中國就已經開始了對於北鬥系統的研製,所以從最開始到2020年為止,中國對於北鬥導航衛星已經展開了26年的研製,也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以及時間了。
  • 印度媒體:中國北鬥領先GPS
    從古自今,人類都會通過繪製地圖來判斷具體的地理位置,不過那時候的科技水平較為落後,所繪製的地圖也十分粗糙,而如今在人類研製出衛星定位系統以後,繪製地圖就成了一件十分輕鬆的事情,並且我們還能得到高精度的地圖。
  • 中國哪些尖端科技是以絕對優勢領先於全世界的?
    30年前,全球高鐵技術一直由日本、德國、法國、加拿大把控,然而中國密集的人口流動才是最需要高鐵剛需國。從1996年開始,我們先通過不斷引進各國高鐵技術,再到站在它們的肩膀進行自主研發,終於在2015年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短短二十多年,中國在裡程與標準上把曾經的巨人甩在身後。不過,由於站在它們的肩膀上,所以很多底層技術專利還受制於人。
  • 中國天眼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將領先於世界30年,科技實力雄厚!
    哈嘍,各位愛科技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小薇薇科技講堂,我們今天帶來的是中國中大型工程中國天眼的相關知識。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天眼對中國有什麼影響?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入到今天的話題,要想知道中國天眼的作用,還必須了解中國天眼的建造過程,中國天眼是2011年年正式開工建立的期間的工期達到了五年之久,直到2016落地使用,中國天眼的建造成功直接向世界宣示了我們國家的科技實力,中國天眼耗資巨大,但是多帶來的效益也是巨大的。
  • 美國人:中國這項技術僅發展了22年,如今卻已經領先我們20年
    而且發展得不比那些科技經濟發達的國家差,甚至超過。,中國也亦是如此,發展了雖說不過數十載,但是很多科研成果其實已經超過了科技大國美國,曾經就有美國人表示:中國這項技術僅發展了22年,如今卻已經領先了我們20年。
  • 科技前沿|是什麼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世界20年?
    是什麼,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從遠遠落後到領先世界20年?是中國天眼。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一個妥妥的大國重器。南仁東和團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而這些難題在全世界幾乎都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只能埋頭開展技術攻關。「如果沒成功,我怎麼交代?欠了國家的、鄉親的,我有退路嗎?」沒有退路的南仁東,把心思全放在了中國天眼的建設現場,他親力親為,耗盡心血。2016年9月25日,中國天眼建成。南仁東用自己人生中的22年,鑄就了一個大國重器。
  • 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應用廣泛 各國用戶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充滿期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劉暢、陳翔、徐德霖、李敏、高佳義、李俊翔、朱宛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也是中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已經在多個「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得到實際應用,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正式開通,也得到全球更多用戶的期待。
  • 中國的衛星對地遙感水平已經達到世界領先
    面對空前空前嚴峻的內外部的挑戰,2020年的中國,不容易、不簡單、不平凡。我們14億中國人,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新華社發表了一些列衛星圖片,從數百公裡外的太空,衛星記錄著這非凡的中國。這些衛星照片大多是利用我國在軌的高分系列衛星拍攝的,包括高景一號衛星,高分一號衛星,高分二號衛星,高分七號衛星等,此外還有歐洲哨兵2號(Sentinel2)衛星和美國Landsat 8陸地衛星的對比圖。從圖片可見中國發展的巨大能力,也可以看出中國衛星應用水平的極大提高。
  • 中國尖端科技領先全球,細比之下日本專家瞠目結舌
    中國專家指出,日本的先進科技,在許多方面,是勝於我們!但我們追攆的步伐,已經讓他們氣喘籲籲,加速乏力!某些方面,甚至,已經被我們甩得遠遠!相信,他們雖有狼子野心,但絕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他們知道,中國,已經對他們,沒有了仁慈之心!再挑起事端,一定會讓他們,沒有翻身之機!軍工已經超越日本,基礎工業還有差距,努力,很快就會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