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概算6.67億元的「中國天眼」,如今已發現了什麼?

2020-11-02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中國天眼」是全球重要的科學探測儀器,在天文探索方面,天眼的實力不可小覷,其中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世界20年,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

其中最遠能探測137億光年之外,靈敏度比德國高10倍,比美國高3倍,甚至「你在月球上打電話,這裡能聽得清清楚楚」。所以說中國天眼已經成為了全球許多天文學家都愛慕的科學探測儀器,不過作為我國獨有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只有我國說跟誰合作就合作。

所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如今全球僅此一個,並且也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可能已經完全取代了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地位,整個工程投資約6.67億(總投資概算為6.67億元),在2020年1月11日的時候,就已經正式投入運行。

「中國天眼」如今已發現了什麼?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截止9月中旬的報告,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已達224顆,這就是如今的主要發現。

並且在探測脈衝星領域,中國天眼已經達到國際上的絕對一流水平。雖然不少人看到就一個「脈衝星」的發現,可能大家真的是小看這個脈衝星了,在太空之中,脈衝星的作用非常的大,它支撐了未來走向更遠「深空」區域的導航,如果沒有脈衝星,我們可能會在太空之中「迷路」。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地球表面,我們有GPS、北鬥導航等系統來進行「路徑導航」,但是這些工具只能運用在地球的表面,在太空之中它們就失去了作用力,而這個時候「脈衝星」的作用就派上了用場了,脈衝星會不斷地發出脈衝信號,而這種信號非常穩定,未來我們就會繪製「脈衝星信號」地圖,然後根據脈衝星的路線從而不會在升空之中迷路,所以這是它的重要作用。

中國天眼未來還有什麼計劃?

首先最近的計劃已經宣布了,中國天眼已經啟動了脈衝星測時陣列、漂移掃描多科學目標巡天等5個重大和優先項目。未來3至5年,中國天眼的高靈敏度將有可能在低頻引力波探測、快速射電暴起源、星際分子等前沿方向取得突破。所以我們不僅限於如今的天眼探索,還有更大的目標正在實現之中,這個工程投資約6.67億的「中國天眼」,在未來還將給人類帶來更大的驚喜。

當然對於普通人來說,最感興趣的一個項目就是對「地外生命」的探索,根據公開報告指出,「中國天眼」也是成為了地外生命探索的一部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地外生命是存在的,所以這項科學探索如果少了「中國天眼」的加入,真的是有點不完美了,這麼強大的太空探測器說不定在某一天會第一個發現地外生命。

例如以前我們看到很多「未知」信號,如今都沒有被解答出來,在未來中國天眼可能會一一的揭開其中的奧秘,畢竟能夠探測137億光年之外的區域,如果真的存在地外生命,那麼這些信號就可以作為依據然後進行搜尋。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嗎?

137億光年之外的區域我們就不說了,其實在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俄科學院空間研究所所長彼得魯科維奇也發表了自己的一個看法,聲稱「太陽系中可能存在外星生命」,所以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在太陽系中存在生命。

根據如今的概念,穩定的場所,加上適宜的溫度、水和某種能量源,即熱能或化學能,對於這種生命的發展完全足夠了。

所以這一句話已經明確可以說明地外生命可能是「普遍存在」,並且最近大家也看到了,在太陽系中的很多天體都具有明顯代表有地外生命的跡象,木星衛星下的海洋,金星,火星等天體,都說可能存在生命,所以如果未來在這些地區發現了生命的存在,其實我們也不要感覺到意外,地外生命存在是具有很大概率的。

只不過如今人類進行地外生命搜尋的時候,都是建立在地球生命的基礎上,如果地外生命不需要我們一直堅持的「氧氣」、「水」等物質,那麼我們還能夠通過這些尋找嗎?很明顯是不能的,所以未來科學家們應該想下其他方向來進行地外生命的搜尋,例如在2020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不需要呼吸的動物,這足以生命了地外生命可能也不需要這些東西,就能夠生存下來,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世界第一
    2009年2月,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初步概算獲得貴州省發改委批覆。2011年3月,FAST工程開工報告獲得批覆。工程於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6年9月竣工,工期5.5年,總投資概算為6.67億元。2015年2月4日上午,FAST工程,索網製造和安裝工程結束,進入了反射面面板拼裝階段。
  • 關注丨概算總投資46.5億元!黃草壩大型水庫附屬工程開工建設!
    關注丨概算總投資46.5億元!黃草壩大型水庫附屬工程開工建設!水庫位於瀾滄江流域威遠江水系小黑江支流上遊,地處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正興鎮,總庫容約1.1億立方米,概算總投資約46.5億元。黃草壩大型水庫的興建是思茅中心城區飲水安全的重要保障,可為普洱市城鎮生活用水及工業用水提供穩定水源,同時兼顧農業灌溉、改善河流水環境,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對實現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 中國天眼有實力看穿137億光年,如今發現了什麼,有什麼用?
    但是很遺憾的是阿雷西博望遠鏡沒有走到2021年,如今全球就只剩下了中國天眼,並且如今是全球唯一的一個天眼,它的探測能力是全球其他任何探測器都難以達到的。根據科學報告指出,「中國天眼」能夠一眼看穿137億光年的區域。並且從理論上來說,「天眼」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這個距離接近宇宙邊緣,所以這個能力真的是非常強。就這一臺儀器也將讓中國在望遠鏡項目保持幾十年的世界一流地位。
  • 「中國天眼」簡介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是中國科學院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十一五
  • 中國天眼前一任天眼,如今已成廢舊垃圾場,或是中國天眼未來?
    文/行走天涯 中國天眼前一任天眼,如今已成廢舊垃圾場,或是中國天眼未來? 我國天眼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能發現到外星生命的天文望遠設備。這是在2016年的時候首次面世,如今已經找到了數十顆的脈衝新星。
  • 世界第一射電望遠鏡的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發現脈衝星有什麼作用?脈衝星是一種中子星,是僅次於黑洞的恐怖天體。與黑洞一樣,中子星也是由生命末期的恆星演變而來,當然形成中子星的恆星要小得多,因為它的質量不夠坍縮為一顆黑洞,只能留下一顆直徑10km左右的中子內核。雖然中子星是失敗的黑洞,但它的能量仍然不可小覷。
  • 12條公路將開工建設,總投資890億元!
    (1)國道G360文昌至定安段 項目總概算:約37.63億元 項目路線長:41.63公裡 設計速度:100公裡/小時 其他項目內容:全線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雙向四車道幹線一級公路標準。
  • 中國天眼到底發現了什麼?為何許多國外專家都反對中國建造天眼?
    現如今人類的航天航空技術已經得到了重大突破,各國間關於太空的競爭也變得愈加激烈,太空實力已經成為了綜合國力的一項顯著標準。雖然我國在航天領域起步較晚,但卻後來居上,如今已經不僅實現了載人航天,建造了宇宙空間站,更是建成了人類目前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中國「天眼」。「天眼」工程是由我國著名科學家南仁東先生主持建造的,這也是他畢生的精力和心血。
  • 中國能看137億光年遠的天眼,到底有啥用?如今又發現了什麼?
    導語:中國能看137億光年遠的天眼,到底有啥用?如今又發現了什麼?自從阿雷西博望遠鏡退役,中國天眼FAST便成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天眼能夠接收到來自1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這是真的嗎?
  • 深圳先進院牽頭建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項目,總投資超16億元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的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得深圳市發改委批覆,總投資超過16億元,由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建設。
  • 總投資105.1億元!西寧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式開工,未來......
    兩年後,2015年,西寧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即突破二期工程設計目標旅客吞吐量400萬人次,保障資源已現緊張。2016年後,青海民航事業發展更加迅猛,開啟了每年一個百萬量級的增長。至2019年,西寧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萬人次,新的建設迫在眉睫。
  • 全球第一望遠鏡「中國天眼」,耗資6個多億建造,至今有什麼發現?
    說到望遠鏡可能很多人都有一定的了解,當我們的肉眼無法看清遠方景象的時候,就會藉助望遠鏡,但是這次我們要說到的望遠鏡卻有所不同,它的直徑長達5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這個望遠鏡的名字就叫做「中國天眼」!
  • 投資超6億的「中國天眼」,除了發現脈衝星,它有什麼作用?
    中國天眼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當然比美國天眼是大了很多,是一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天眼工程投資約6.67億人民幣,所以是超過了6億。從價值上來說,中國天眼投資是值得的,畢竟開展的科學實驗是非常多的,很多人這個時候就在疑問了,投資上億到底中國天眼發現了什麼,現在如何了?
  • 曾最強的「天眼」,如今鏽跡斑斑像垃圾場,網友:中國天眼的未來
    相信大家對於「天眼」都不陌生,有我國自主建成的一大科技設施,不僅是國內也是全世界直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被稱為「中國天眼」。據了解,天眼在今年1月11日正式投入運行;但是今天要講的是在沒有中國天眼之前,其實世界上還有一個「天眼」,不過這個「天眼」現如今已經像個廢棄的垃圾廠一樣,特別糟糕。
  • 中國天眼的作用是什麼?難道僅為了發現地外生命?專家:並非如此
    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歷時22年建成,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自從2016年面世以來,世界各國人對天眼是寄予了厚望的。至今,中國天眼已發現上百顆脈衝星。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如此快速閃現的電波包含了什麼信息?「過去,因為沒有大射電望遠鏡,中國天文學家無法拿到第一手資料,所以在這個前沿領域的研究中,多數是做理論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說。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這臺於2016年落成、反射面面積相當於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世界上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大大拓展了人類的視野,也使中國的天文學家終於有機會走到射電天文研究的最前沿。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2020-11-06 10:33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ongxiaojun2如此快速閃現的電波包含了什麼信息?  「過去,因為沒有大射電望遠鏡,中國天文學家無法拿到第一手資料,所以在這個前沿領域的研究中,多數是做理論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說。  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
  • 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原標題:「中國天眼」 FAST 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IT之家4月28日消息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搜尋和監測射電脈衝星是FAST的核心科學目標。
  • 中國天眼究竟能看到什麼?為何外國科學家都在勸我國關閉天眼?
    文/貓行圖/網絡 中國天眼究竟能看到什麼?為何外國科學家都在勸我國關閉天眼?中國如今的發展絕對是讓世界各國都敬佩不已的,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湧現出了一大批的愛國志士和科學能人,而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是中國如今的發展煥然一新,甚至讓世界各國都有所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