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的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得深圳市發改委批覆,總投資超過16億元,由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建設。
據介紹,上述兩大設施總建築面積約8.5萬平方米,建設周期為2020年至2023年,未來將成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光明科學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成為腦科學與合成生物學研究及產業化發展的「助推器」與「加速器」。
深圳於2016年啟動十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行動計劃,立足源頭創新,補齊基礎研究領域的短板。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設施作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光明科學城核心啟動區重點建設項目,在十大設施中最早獲得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報告及概算批覆,率先完成了全部立項程序,將全面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深圳先進院方面介紹,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投資總概算8.792億元,建築面積51262平方米,深圳先進院為建設牽頭單位,南方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參與建設。
該設施主要圍繞重大腦疾病發生和幹預的神經機制及診療策略的科學問題,聚焦老年痴呆症、自閉症、抑鬱症、腦卒中和語言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搭建腦編輯、腦解析和腦模擬三大研究模塊,建設集培育、表型與遺傳分析研究於一體並具有規模化、標準化、精確化、集成化、智能化、自動化特徵的非人靈長類及其他模式動物大型研究設施,實現跨物種、多層次、多尺度的腦疾病致病因素鑑定和功能表型解析,以及定量、精準、可視化的神經調控幹預。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投資總概算7.222億元,建築面積33966平方米,深圳先進院為建設牽頭單位,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參與建設。
該大設施將以合成生物學基礎研究為理論基礎,把自動化工業發展過程中的智能製造理念引入到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基於智能化、自動化及高通量設備,搭建用於生物元器件、複雜網絡、人工細胞等多維度合成生物的合成、組裝、植入、激活與測試的合成生物研究裝置,結合設計軟體與機器學習的深度研發,快速、低成本、多循環地完成「設計—構建—測試—學習」的閉環,實現合成生命體的理性設計合成。
該設施建成後將成為中國首個將軟體控制、硬體集成和合成生物學應用進行系統整合的大型規模化合成生物研究基礎設施。
深圳先進院方面稱,為保證兩大設施建設順利推進,深圳先進院領導班子統籌規劃、精密部署,組建了樊建平院長任總指揮的大設施工程指揮部,專門設立了大設施推進部作為日常協調管理機構,並在人才引進、隊伍組建、辦公場地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