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進院牽頭建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項目,總投資超16億元

2020-08-17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的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得深圳市發改委批覆,總投資超過16億元,由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建設。

據介紹,上述兩大設施總建築面積約8.5萬平方米,建設周期為2020年至2023年,未來將成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光明科學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成為腦科學與合成生物學研究及產業化發展的「助推器」與「加速器」。

深圳於2016年啟動十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行動計劃,立足源頭創新,補齊基礎研究領域的短板。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設施作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光明科學城核心啟動區重點建設項目,在十大設施中最早獲得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報告及概算批覆,率先完成了全部立項程序,將全面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深圳先進院方面介紹,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投資總概算8.792億元,建築面積51262平方米,深圳先進院為建設牽頭單位,南方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參與建設。

該設施主要圍繞重大腦疾病發生和幹預的神經機制及診療策略的科學問題,聚焦老年痴呆症、自閉症、抑鬱症、腦卒中和語言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搭建腦編輯、腦解析和腦模擬三大研究模塊,建設集培育、表型與遺傳分析研究於一體並具有規模化、標準化、精確化、集成化、智能化、自動化特徵的非人靈長類及其他模式動物大型研究設施,實現跨物種、多層次、多尺度的腦疾病致病因素鑑定和功能表型解析,以及定量、精準、可視化的神經調控幹預。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投資總概算7.222億元,建築面積33966平方米,深圳先進院為建設牽頭單位,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參與建設。

該大設施將以合成生物學基礎研究為理論基礎,把自動化工業發展過程中的智能製造理念引入到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基於智能化、自動化及高通量設備,搭建用於生物元器件、複雜網絡、人工細胞等多維度合成生物的合成、組裝、植入、激活與測試的合成生物研究裝置,結合設計軟體與機器學習的深度研發,快速、低成本、多循環地完成「設計—構建—測試—學習」的閉環,實現合成生命體的理性設計合成。

該設施建成後將成為中國首個將軟體控制、硬體集成和合成生物學應用進行系統整合的大型規模化合成生物研究基礎設施。

深圳先進院方面稱,為保證兩大設施建設順利推進,深圳先進院領導班子統籌規劃、精密部署,組建了樊建平院長任總指揮的大設施工程指揮部,專門設立了大設施推進部作為日常協調管理機構,並在人才引進、隊伍組建、辦公場地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徐亦嘉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今年牽頭獲批7項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新聞—科學網
    深圳先進院今年牽頭獲批7項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位列全國科研院所第一
  • 美國院士合成生物學實驗室落戶深圳先進院
    此次基斯林實驗室的成立,結合深圳先進院團隊的已有積累,將有力促進中藥資源的合成生物學創新開發與商業化,是先進院朝著世界一流研究機構邁進的又一重要裡程碑。  基斯林院士指出,鐵皮石斛、天山雪蓮、人參、何首烏、茯苓、靈芝、珍珠、冬蟲夏草、蓯蓉等傳統中藥蘊藏的活性分子都具有成為創新藥物的巨大潛力。以抗瘧疾藥青蒿素、抗癌藥紫杉醇、抗愛滋病毒藥蔓生素、止痛藥薩爾維諾林等為代表。
  • 深圳腦科學、合成生物學兩大科技基礎設施完成全部立項程序 將在2023年建成
    記者8月17日獲悉,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牽頭建設的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得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總投資超過16億元,由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建設。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設施作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光明科學城核心啟動區重點建設項目,在十大設施中最早獲得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報告及概算批覆,率先完成了全部立項程序,將全面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 【求學求職】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所基因組工程與...
    中心將匯集基因工程學、遺傳學、醫學、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合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等領域的諸多人才,組建研究團隊。研究將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及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等平臺展開,研究內容包括研發新型基因組工程的技術與方法、研發逆轉衰老及抗病毒等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基於機器學習與AI的精準醫療。
  • 「細胞工廠」保糧食安全,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合成生物大設施出成果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目前正在加速批量研發針對不同真菌毒素的人工降解酶。通過降解酶的高通量篩選,為減少經濟損失、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國民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義。」9月4日,深圳先進院司同博士在南山區北科大廈舉辦的「創新知行薈」活動上透露。
  • 深圳先進院2020年度牽頭獲批7項國家科技部重點...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今年牽頭獲批7個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分別在「合成生物學」「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以及「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三個重點專項中,獲批總經費8683萬元,獲批項目數量和經費總額創歷史新高,位居全國科研院所第一。
  • 深圳先進院獲批7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納)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今年該院牽頭獲批7個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分別在「合成生物學」「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以及「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三個重點專項中,獲批總經費8683萬元,獲批項目數量和經費總額創歷史新高
  • 深圳先進院建細胞工廠
    原標題:深圳先進院 建細胞工廠   【深圳商報訊】(記者袁斯茹)「未來我們也許不再需要從動植物中提取油脂製作口紅,而是利用細胞工廠,創造一支口紅。」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創歷史新高
    區域創新聯合基金集成項目首次取得突破,中科院深理工(籌)生命健康學院院長、講席教授,腦所研究員王玉田牽頭申報的「重要神經精神疾病發生與幹預的神經生物學共性機制研究」項目從國家和廣東省需求出發,以解析重大神經精神疾病「共性」神經機制為核心,明確年齡及性別造成的差異,通過研發和應用國際先進的技術,進行多水平跨物種轉化醫學研究,項目的實施將為重大神經精神疾病精準診斷、治療及藥物研發提供新理論和新策略
  •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基因組工程與治療研究中心多個研究崗位...
    ▎學術經緯/報導 單位簡介 合成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合成所」)成立於2017年12月,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第七個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 2020年博士後...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學於2006年2月共同建立,實行理事會管理,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瞄準國際一流工研院,致力於建設與國際學術接軌、與珠三角產業接軌的新型科研機構,定位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健康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自主智慧財產權新工業建立,率先建成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 先進院牽頭「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監測與評估課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數字一帶一路」項目正式啟動,項目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監測與評估」課題,是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牽頭負責,先進院空間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陳勁松研究員為課題負責人。這是10月20日記者從創新知行薈活動上獲悉的最新消息。
  •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2018-05-24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的裡程碑式進展,短短一年後,2018年5月22日,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專刊形式七篇齊發,聚焦中英美德四國科研團隊在合成酵母菌株應用方面的重大突破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和經費額雙創歷史新高
    重點類項目數量穩步提升,其中重點基金項目2項、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1項、聯合基金8項、數學天元基金重點專項2項、高強度組織間項目2項。在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工作種,深圳先進院區域創新聯合基金集成項目首次取得突破,中科院深理工(籌)生命健康學院院長、講席教授,腦所研究員王玉田牽頭申報的「重要神經精神疾病發生與幹預的神經生物學共性機制研究」項目從國家和廣東省需求出發,以解析重大神經精神疾病「共性」神經機制為核心,明確年齡及性別造成的差異,通過研發和應用國際先進的技術,進行多水平跨物種轉化醫學研究,項目的實施將為重大神經精神疾病精準診斷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發起國內首支合成生物產業基金
    合成生物學是國際最前沿的科學研究領域之一,既是認識生命奧秘的新鑰匙,又是下一代生物技術,在生物醫學、農業、工業、能源、環境、國防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前景。 為推動國內合成生物學快速發展,近日,在第二十二屆高交會信息與生物技術(IBT)之創新醫藥院士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北京演繹科技有限公司(下稱DeepTech)就「星博生輝合成生物產業基金」(下稱星博生輝基金)項目進行籤約。
  • 深圳先進院立項數再創新高—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共有145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項目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度同期資助項目數增長率達46.5%。其中,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6項、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47項、青年項目88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獲批直接經費合計6222萬元。
  • 產學研合作好案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經過13年的發展深圳先進院已初步構建了以科研為主的集科研、教育、產業、資本為一體的「微創新體系」,由八個研究平臺[中國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廣州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聯合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合成生物學研究所、
  • 合成生物學界「登月」行動正在深圳進行中 未來或將探索合成動植物
    合成生物學的科研設備。「這是合成生物學界的一次『登月』行動,我們想探索人類構建生命的上限。」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司同研究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先進院正在積極開展合成生物學界的「登月」計劃。司同所說的「登月」,離不開位於深圳光明區的合成生物大設施。
  • 深圳先進院等利用遷徙進化實驗揭示合成生物建構原理
    11月7日,《自然》(Nature)雜誌以長文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劉陳立實驗室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華泰立實驗室的合作成果《空間擴展生境定植的進化穩定性策略》
  • 華科一日獲批10項目:投資超100億元,含P3實驗室
    10個項目全部與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相關。其中,除應急防控P3實驗室及檢測中心、高端生物醫學成像檢測中心、醫療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及研究中心之外,有4個項目涉及附屬同濟醫院,2個項目涉及附屬協和醫院,1個設計附屬梨園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