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基因組工程與治療研究中心多個研究崗位...

2020-12-08 騰訊網

▎學術經緯/報導

單位簡介

合成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合成所」)成立於2017年12月,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第七個研究所,採用合成生物學的工程化設計理念,專注於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線路、生物器件、多細胞體系等的合成再造研究,旨在揭示生命本質和探索生命活動基本規律。合成所積極開展面向市場的、以產業化為導向的技術轉化,力求發展成為國際上具影響力的合成生物學研發基地與產業創新中心。合成所通過打造開放交叉合作的平臺,匯聚國內外合成生物學領域青年骨幹及海內外領軍科學家,打造一支年輕有活力、多學科融合的前沿創新團隊。

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合成院」)是由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的非法人科研機構,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體建設。合成院下設研究部、大設施運行維護部、產業轉化中心和綜合事務部四個主要部門。合成院的建設和運行投入五年預估合計18.7億元資金,其中深圳市政府投入12.1億元。合成院的願景是構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設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學研究機構。合成院將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體系的理解,重塑與擴展這一重大科學挑戰,開展合成生物學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醫學轉化應用研究。重點突破生命體系定量描述與預測能力,人工基因組設計與構建、自動化鑄造測試等共性關鍵技術能力,推進合成生物技術在醫療、健康、材料、能源領域的應用示範。推動生命科學從認識生命到設計生命的跨越。

合成院誠邀社會各界精英加盟,「與其期待未來,不如一起創造」,讓我們一同攜手,共創美好明天!

中心簡介

基因組工程與治療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nome Engineering and Therapy, CGET)是由美國科學院與美國工程院雙院院士George Church領銜指導,致力於研發編輯、編寫及調節核酸(DNA & RNA)和蛋白質等前沿轉化生物技術,為衰老等全球範圍內具有挑戰性的重大疾病,提供治療方案。中心將匯集基因工程學、遺傳學、醫學、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合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等領域的諸多人才,組建研究團隊。研究內容包括研發新型基因組工程的技術與方法、研發逆轉衰老等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基於機器學習與AI的精準醫療。本中心現面向全球招聘PI、副研究員,博士後,研究助理,熱誠歡迎您的加盟,為人類健康助力!

崗位名稱:副研究員(Co-PI)

職位月薪:面議

工作性質:全職

工作經驗:5年及以上

最低學歷:博士

招聘人數:1-2人

崗位描述:

擬招聘具有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細胞治療、衰老、生物信息學等相關研究背景副研究員1-2名。

應聘要求:

1. 在海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已獲得博士學位,並且有兩年及以上的博士後經歷。

2. 在所屬領域取得優秀科研成果,有獨立承擔科研項目的能力。

3. 具有基因組工程學,細胞生物學、醫學、生物信息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背景。

4. 優先考慮符合孔雀計劃C類標準的申請者。孔雀人才申請標準參考http://www.sztalent.org/content/2016-09/26/content_13909364.htm

工作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深圳大學城學苑大道1068號

其它說明:

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繳納五險一金,按月發放用餐補助,協助申請符合標準的人才補助、研究基金等。

崗位名稱:博士後

職位月薪:20000-30000元/月

工作性質:全職

工作經驗:不限

最低學歷:博士

招聘人數:5-6人

崗位描述:

擬招聘具有基因工程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合成生物學相關研究背景博士後5-6名。

應聘要求:

1.在海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已經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

2.可獨立開展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至少1篇SCI論文;

3.專業不限,優先考慮具有以下研究經驗者: 具有基因組工程學、細胞生物學、醫學、生物信息學等學科背景的專業人才,有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幹細胞培養與NGS等研究經驗者;

4.英語讀寫流利,團隊合作意識強,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積極創新的科研熱情。

工作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深圳大學城學苑大道1068號

其它說明:

1. 先進院院內博士後年薪25-34萬元之間(含廣東省+深圳市博士後生活補助);

2. 協助獲取深圳市人才安居工程3萬的住房補貼,新能源電動車90小時免費補貼;

3. 協助出站留深(3年以上工作合同)博士後申請30萬元的科研資助;

4. 科研業績優秀、符合申請條件的博士後可以申請深圳市高層次人才或其他類別的人才優惠政策,獲批後將獲得深圳市的各類配套支持(博士後出站留深工作三年後可成功申請深圳市後備級領軍人才,享受約160萬資助);

5. 按員工待遇繳納五險一金,按月發放用餐補助。在站工作期間計入我院工齡,可以參加院職稱評定,並享受員工同等的其他福利待遇,出站優先留院工作;

6. 有一年以上留學經歷者,如滿足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標準要求,可申請孔雀人才補助(A類300萬;B 類 200萬;C類160萬元)。

崗位名稱:研究助理

職位月薪:面議

工作性質:全職

工作經驗:不限

最低學歷:碩士

招聘人數:5-6人

崗位描述:

擬招聘具有基因工程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合成生物學相關研究背景研究助理5-6名。

應聘要求:

1. 生物學、遺傳學、生物信息學等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2. 團隊合作意識強,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積極創新的科研熱情;

3. 優先考慮有以下研究經驗者:基因編輯、分子克隆、幹細胞培養、病毒包裝、生物信息學等;

4. 協助PI或課題組成員組織處理科研相關的事務性工作。

工作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深圳大學城學苑大道1068號

其它說明:

1. 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面議);

2. 午餐補貼,五險一金,年底獎金,帶薪年假10天起。

申請方式

單位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深圳大學城學苑大道1068號(518055)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癌症突破

智慧之光

熱門前沿

相關焦點

  • 【求學求職】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所基因組工程與...
    中心簡介基因組工程與治療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nome Engineering and Therapy, CGET)致力於研發編輯、編寫及調節核酸(DNA & RNA)和蛋白質等前沿轉化生物技術,為病毒感染和衰老等全球範圍內具有挑戰性的重大疾病
  • 科學時報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進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排頭兵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院)是中國科學院調整戰略布局之後,採取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形式,在珠三角地區新建的高起點研究機構。研究院下轄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醫工所)、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集成所)、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計算所)等科研機構。
  • 四大實驗室落戶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四大實驗室落戶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2019-11-13 21:58:06 先進院供圖   中新網深圳11月13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中科院定量工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腦聯結解析與調控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成像工程實驗室、廣東省粵港澳人機智能協同系統聯合實驗室四大實驗室,落戶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  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合成所」)去籌儀式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醫工所納米調控研究中心誠邀海內外優秀人才加盟
    一、職位描述:  招聘崗位:研究員(教授)/副研究員(副教授)/博士後(助理研究員)  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工作地點:深圳市南山區大學城  崗位類別:科研人員  要求學歷:博士  招聘人數:未限定
  • 產學研合作好案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為創新而生。2006年2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學三方決定共建深圳先進院。經過13年的發展深圳先進院已初步構建了以科研為主的集科研、教育、產業、資本為一體的「微創新體系」,由八個研究平臺[中國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廣州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聯合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合成生物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 2020年博士後...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學於2006年2月共同建立,實行理事會管理,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瞄準國際一流工研院,致力於建設與國際學術接軌、與珠三角產業接軌的新型科研機構,定位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健康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自主智慧財產權新工業建立,率先建成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開發出人工基因組高效簡化策略—新聞—科學網
    Sc3.0正式拉開序幕,旨在構建首個真核最小基因組
  •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2018-05-24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戴俊彪課題組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蔡毅之課題組合作發表了其中兩篇論文,解決了將合成酵母菌應用於工業生物技術的多個關鍵技術難點。
  • 深圳先進院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研究員蔡林濤,與集成所副研究員徐天添、研究員吳新宇等合作,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微納生物機器人是微納尺度的類生命機器人,具有自動化和智能化等機器人屬性,能夠到達現有醫療器械難以企及的微觀區域,有望革新傳統醫學實現疾病的精準診療。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深圳科技創新做對了什麼?
    利用先進的病毒示蹤技術和光纖記錄方法,科研人員觀察到在毒品記憶形成、提取和持續的過程中,小鼠大腦中PVT到中央杏仁核(CeA),以及PVT到伏隔核(NAC)的兩條神經通路被激活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內爾神經可塑性諾獎實驗室聯合國際團隊找到了毒品成癮記憶的關鍵通路,並通過抑制通路「擦除」了小鼠的關聯記憶,從而阻止了復吸行為的發生。
  • 凱普生物與中科院深圳先進研究院籤約成立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
    11月11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下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在會展中心舉辦《科學與中國》院士巡講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凱普生物(300639)董事兼副總經理管秩生受邀出席並籤約成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凱普生物「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
  • 深圳先進院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
    深圳先進院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 2016-05-19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中 小】 語音播報   日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基因與細胞工程研究室陳志英團隊
  • 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園區正式啟用
    12月30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李沐純 刁雯蕙)作為深圳市十大新型基礎研究機構之一的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材料院」)今天(30日)舉行開園儀式及重大項目籤約。電子材料院園區落地深圳市寶安區龍王廟工業園,是寶安區首個應用型基礎研究產業園,建成後將成為集辦公、創新展示、科技研發、配套服務於一體的創新型產業空間。  為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科技前沿熱點,加強深圳市基礎研究與應用,電子材料院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聚焦高端先進電子封裝材料,旨在推動高端電子材料國產化「突圍」。
  •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自然指數再創歷史新高 位列廣東省科研...
    央廣網深圳12月17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馮春)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自然指數網站近日公布了最新自然指數排名。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廣東省科研機構排名由原來的位列第二躍居第一,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據統計,此次計入自然指數的170篇文章中,有88篇來自生命科學領域,這與深圳先進院近年來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前瞻布局緊密相關。
  •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DeepTech 發起首支合成生物產業基金
    在今日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信息與生物技術(IBT)之創新醫藥院士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北京演繹科技有限公司(下稱DeepTech)就「星博生輝合成生物產業基金」(下稱「星博生輝基金」)項目進行籤約。
  • 【北京日報】中科院百餘院所重組四大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百餘個科研院所將啟動重組,重新組建創新研究院、卓越創新中心、大科學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四大類現代科研機構,長期不出科研成果的研究所將面臨撤併。8月19日,中科院通報「率先行動」計劃,公布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林慧:從「光」出發,開闢光譜技術創新應用
    利用光譜原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副研究員林慧成功研發了一系列面向食品、藥品、照明檢測的超微型光譜儀,實現了光譜儀由大型科研儀器走向便攜應用的轉化。△ 集成所精密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慧首創柔性納米壓印技術
  • 新聞動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華大基因水生生物基因組研究中心」成立
    6月17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華大基因水生生物基因組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基因組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深圳舉行。他指出,基因組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推進水產育種科技創新的新舉措,是適應新常態,緊緊把握創新驅動的戰略機遇和轉型升級的重大需求,積極探索科技與產業結合的新模式,鼓勵推動基礎與應用、基因與種業的新合作;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基因組研究中心必將取得豐碩成果,開啟水產基因組時代新篇章,助力催生現代漁業新業態。
  • 深圳先進院等開發出一種人工基因組的高效簡化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戴俊彪團隊開發出一種被稱為SGC(SCRaMbLE-based genome compaction)的人工基因組的高效簡化策略,並以此方法刪除了第十二號染色體左臂中超過一半的非必需基因,為第一個最小真核基因組的構建、理解真核生命的核心組成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 科學研究成果頻登頂級期刊,深圳基礎研究做對了什麼?| 逆增長的秘密
    每周五下午三點,朱英傑和深圳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的其他幾位團隊負責人一起,與諾貝爾獎得主厄溫·內爾教授一起開會研討。自去年3月落戶中科院深圳先進院以來,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在內爾教授的帶領下,已經逐步建立起一支40餘人的研究隊伍,在藥物成癮、學習記憶、疼痛等多方面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