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北鬥、天問商標都被碰瓷兒了?

2020-08-14 知產分子資訊

北鬥三號與天問一號相繼發射成功,彰顯了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讓無數中國人為之感動與自豪。

北鬥三號研發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組,天問一號研發自中國國家航天局,在這些地方工作的人,就是我們小時候的夢想——科學家。

北鬥三號是我國自主研發導航系統。北鬥導航的核心技術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星載銣原子鐘,保證了時間精度和位置精度,打破了國外壟斷。

目前中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總量累計已達5.4萬件,躍居全球第一。從申請趨勢看,2010年開始,我國的北鬥導航相關產業的專利申請量逐年上升。從技術結構看,北鬥導航相關專利中,無線電定向、無線電導航、無線電測距、數字信息的傳輸等專利申請數量較多。

在我們的歡呼還未結束的時候,媒體發現了&34;。

原來,記者在蘋果應用商城發現了一款名為&34;的APP,調查發現此款APP的開發者為逗趣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不過該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從未開發過App,其業務與北鬥也沒有任何關聯。

事實上,科學家科普過,使用北鬥導航定位系統不用下載任何APP,只要手機支持北鬥定位,用戶就已在不知不覺中使用了北鬥技術。北鬥導航定位系統≠北鬥地圖,二者並沒有任何聯繫。

市面上的以北鬥名字命名的各種APP簡直就是藉機蹭熱度。

多件商標申請,是不是碰瓷兒?

在中國商標網上檢索與北鬥相關的商標,共發現4225件商標的申請記錄。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以及國家相關研發部門沒有申請其中任何一件商標。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也經常出來發聲明,對於沒有授權使用的機構進行闢謠。

不僅僅是北鬥,天眼、天問也有同樣的經歷!

目前,與天眼相關的商標申請有1110件,跟天問相關的商標申請有170件,而直接叫&34;的商標就有5件,都處於等待實質審查階段。

試想一下如果有&34;,你會買嗎?

你覺得會是誰生產的呢?

&34;上市,你會買嗎?

圖片來源:虎嗅網

事實上,真的就有 &34;,此款香菸由中國菸草總公司貴州省公司和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已經上市2年了,並且在2018年就申請註冊了該商標,生產此款煙的目的也是為了向天眼致敬,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並沒有進行過相關授權。

其實,我國有多項法律禁止這碰瓷行為。

《商標法》第十條第七項規定,&34;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也規定,企業名稱不得含有&34;

《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34;

科學工程品牌保護迫在眉睫

我國重大科學工程,是眾多科學家日夜奮戰的結果,是民族的驕傲,國家的寶貴財富,但品牌被他人頻繁碰瓷兒,也說明了保護不力的情況。

天眼、北鬥、天問等科學工程品牌不僅僅在科學界範圍內響亮,在市場上的商用價值也是非常大的,它代表著質量、科學和民族等多種含義,所以才會出現各種碰瓷行為,為了規範市場,保護智慧財產權,我們應該儘早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去保護科學工程品牌,避免亂用。

例如,在2019年,國家天文臺就註冊了&34;商標,打響了品牌保護第一戰。2019年4月26日是第十九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貴州當地政府還召開了&34;系列商標智慧財產權保護與開發座談會,就如何保護開發使用&34;商標進行深入討論。

像美國宇航局(簡稱NASA)就很會使用自家商標。開展了一系列&34;聯名活動,例如,跟蔻馳、耐克、GU、Supreme……許多品牌合作過。雖然掙到的錢不足以發射半個火箭,但也讓NASA更加接地氣兒,化被動為主動。

在這方面,科學家們也不得不跨界到智慧財產權領域,像小米、阿里巴巴等企業一樣申請一系列的防禦性商標,多方位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必要時要拿起法律武器反擊這些智慧財產權碰瓷行為。同時,國家政府也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科學工程品牌使用方法與方式進行規範,避免監管&34;過大,擾亂市場秩序。

消息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中國商標網、百度百科

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天眼」成香菸,商標碰瓷何時休?
    在中國商標網以「天眼」為關鍵詞,可以檢索到1110件相關商標(數據統計截至8月9日),涉及的商品或服務類型包括衣食住行等多個門類,其中將近800件商標的註冊時間在2016年9月「天眼」正式落成啟用之後。上述「天眼」牌香菸的商標註冊時間為2017年3月——彼時,「天眼」作為「國之重器」已是家喻戶曉。此類蹭熱度註冊商標的行為違法嗎?
  • 天問一號上天成功,商標卻早被多家公司搶先註冊
    2020年7月23日北京時間12時41分左右,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天問一號」將在深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的時間,2021年2月份左右到達火星。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
  • 「天眼」商標被菸草企業搶註,看看「神舟」「天宮」怎麼做
    市場上銷售的「天眼」香菸 何星輝攝近年,一款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命名的「天眼」牌香菸上市。據了解,「天眼」工程於1994年提出構想,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於2019年6月4日申請並註冊了「中國天眼」商標,商標類別覆蓋共計20項商品和服務內容。然而前述菸草企業早在2017年就申請註冊了「天眼」中文商標。
  • 「天眼」商標被菸草企業搶註 看看「神舟」「天宮」怎麼做
    市場上銷售的「天眼」香菸 何星輝攝近年,一款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命名的「天眼」牌香菸上市。據了解,「天眼」工程於1994年提出構想,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於2019年6月4日申請並註冊了「中國天眼」商標,商標類別覆蓋共計20項商品和服務內容。然而前述菸草企業早在2017年就申請註冊了「天眼」中文商標。
  • 菸草「天眼」能否宣告為無效商標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於2019年6月4日申請並註冊了「中國天眼」商標,商標類別覆蓋共計20項商品和服務內容。然而前述菸草企業早在2017年就申請註冊了「天眼」中文商標。從這兩點上看,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搶註的商標涉嫌侵權。當然,最終構不構成侵權,還需通過法律途徑來確認。   也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儘管情感上難以接受,但如果「天眼」的商標合法,也只能承認現狀。
  • 用香菸「致敬」天眼?被灼傷的不止商標
    據科技日報報導,一種叫「天眼」的香菸,悄然在貴陽等地流行,外包裝上不僅有「天眼」的全景模型以及「FAST」的簡稱,還綴以瑰麗星雲和燦爛繁星。記者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查詢,早在2017年3月17日,「天眼」中文商標就已經被一家菸草公司申請註冊。
  • 探索火星的「天問一號」升空後,商標也火了
    最近的朋友圈,都被「天問一號」刷屏了。很多小夥伴都非常興奮,中國的「天問」開始向火星進軍。「天問一號」的名稱來源於《天問》是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的一首長詩。「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我們對太空的疑問和探索,在先秦時期已經開始了。在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 這包煙也叫「天眼」?大科學工程商標竟被搶註,看看「神舟」「天宮」怎麼做?
    他說,或許出品方的初衷是好的,但大家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將一包香菸命名為「天眼」,在外包裝上也高度關聯,確實容易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對不起!我已經註冊商標了商標法已很完備,該用法治眼光審視這件事那麼,「天眼」煙是否得到相關方面授權?是否涉嫌商標侵權?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然而已經有公司註冊了「天問一號」零食商標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天問,出自《楚辭》,來源於屈原的長詩,作品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進行想像與發問,從宇宙之本源,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亙。
  • 大科學工程遭遇商標碰瓷 這包煙也叫「天眼」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商標碰瓷也好,侵權也罷,都說明『天眼』的品牌價值所在,相關方面在品牌保護上要及時跟上,不能讓『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品牌頻頻遭到商業濫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眼』不僅僅是一個大科學裝置,它代表的是一種國家形象。只有把『天眼』品牌保護好了,才對得起科學家的心血,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 這回是「中國天眼」……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於2019年6月4日申請並註冊了「中國天眼」商標,商標類別覆蓋共計20項商品和服務內容。然而,前述菸草企業早在2017年就申請註冊了「天眼」中文商標。商標是用於區分一個經營者品牌或服務與其他經營者商品品牌或服務的標識。
  • 「被灼傷的「天眼」如何保護?」(一)國家科技工程品牌應嚴格保護、科學使用
    近年來,國家開展的「神舟」「天宮」「天問」等重大科技工程,逐漸成為知名度強、影響力廣的詞彙,它們所代表的高端科學價值難免被一些精明的企業「圍獵」,成為品牌商標搶註的熱點。當前人們熱議的「天眼」香菸,就是企業通過商標申請註冊強行與「中國天眼」工程拉上關係,雖然該香菸生產企業自稱「致敬科學精神」,但無疑就是一次強行「蹭熱點」的品牌跨界。
  •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故宮註冊商標更加「活潑」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故宮註冊商標更加「活潑」 來源:財訊網 • 2020-11-19 09:32:24 紫禁城作為文明中外的古代皇家建築
  • 激揚「北鬥」志氣 厚植「天問」情懷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浩瀚宇宙裡擁抱星辰的「北鬥」,向著更遠深空進發的「天問」,帶著中國人對未知的好奇心,帶著一代代中國航天人跨越數十年接棒努力的智慧結晶,帶著中國人在困難和挑戰前不屈不撓的倔強勁兒,描繪出了一條中國自主創新的軌跡。「北鬥的研製,是中國人自己幹出來的。『巨人』對我們技術封鎖,不讓我們站在肩膀上,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成為巨人。」 北鬥一號衛星總指揮李祖洪說。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商標立刻被搶註,遭搶註的衛星居然這麼多
    2020年7月23日北京時間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天問一號」將在深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的時間,2021年2月份左右到達火星。
  • 從北鬥到天問,這些材料來自上海交大教授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探測器成為中國繼「嫦娥系列」月球探測任務後的又一大航天探測工程。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從「天問一號」到「北鬥三號」,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SiC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多項科研成果為中國航天添翼助力,科技助推我國行星探測、衛星導航發展。
  • 北鬥衛星:中國「天眼」看世界
    4月21日,北鬥導航小衛星準確進入工作軌道,地面成功接收到衛星下發的導航信號,沈學民的一顆心總算放進了肚子裡。「我們的衛星測試項目基本完成,所有的參數都很理想。」 再過幾天,這顆剛剛發射的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就要交付用戶進行導航性能測試試驗,而這個試驗也將一直持續到7月份左右。 「就像一臺電視機,生產出來後,你要交給用戶作評價,並獲取反饋意見。」
  • 「天眼」被搶註,工程品牌保護引思考
    2020-08-10 02:59:22 來源:科技日報原標題:「天眼」被搶註了, 看看「神舟」「天宮」怎麼做?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近年,一款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命名的「天眼」牌香菸上市。雖然該香菸生產企業拿出了「致敬科學精神」「紀念南仁東先生」等說辭,但這種頗有蹭熱點之嫌的跨界聯姻,依舊引發了人們對大科學工程品牌保護的思考。據了解,「天眼」工程於1994年提出構想,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
  • 新華視點|「天眼」成菸草商標 大國重器豈能被如此「營銷」
    近日,有媒體報導,在貴州、雲南等地的市場上,銷售著一款名為「天眼」牌的香菸。經街頭隨機採訪,很多貴陽市民認為從外包裝上看,該款香菸與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有關,因為該望遠鏡常被人稱為「中國天眼」。
  • 東極林海 「天眼」翹首迎「天問」
    無邊夜色中,一輪彎月與乳白色的深空天線靜靜凝視,準備向「天問一號」發出來自「林海天眼」的第一聲呼喚。……隨著「天問」一號的臨近,測控機房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各崗位人員聚精會神地緊盯著屏幕、設備,逐項檢查各項數據,此起彼伏的鍵盤聲音,聲聲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