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三號與天問一號相繼發射成功,彰顯了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讓無數中國人為之感動與自豪。
北鬥三號研發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組,天問一號研發自中國國家航天局,在這些地方工作的人,就是我們小時候的夢想——科學家。
北鬥三號是我國自主研發導航系統。北鬥導航的核心技術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星載銣原子鐘,保證了時間精度和位置精度,打破了國外壟斷。
目前中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總量累計已達5.4萬件,躍居全球第一。從申請趨勢看,2010年開始,我國的北鬥導航相關產業的專利申請量逐年上升。從技術結構看,北鬥導航相關專利中,無線電定向、無線電導航、無線電測距、數字信息的傳輸等專利申請數量較多。
在我們的歡呼還未結束的時候,媒體發現了&34;。
原來,記者在蘋果應用商城發現了一款名為&34;的APP,調查發現此款APP的開發者為逗趣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不過該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從未開發過App,其業務與北鬥也沒有任何關聯。
事實上,科學家科普過,使用北鬥導航定位系統不用下載任何APP,只要手機支持北鬥定位,用戶就已在不知不覺中使用了北鬥技術。北鬥導航定位系統≠北鬥地圖,二者並沒有任何聯繫。
市面上的以北鬥名字命名的各種APP簡直就是藉機蹭熱度。
多件商標申請,是不是碰瓷兒?
在中國商標網上檢索與北鬥相關的商標,共發現4225件商標的申請記錄。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以及國家相關研發部門沒有申請其中任何一件商標。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也經常出來發聲明,對於沒有授權使用的機構進行闢謠。
不僅僅是北鬥,天眼、天問也有同樣的經歷!
目前,與天眼相關的商標申請有1110件,跟天問相關的商標申請有170件,而直接叫&34;的商標就有5件,都處於等待實質審查階段。
試想一下如果有&34;,你會買嗎?
你覺得會是誰生產的呢?
&34;上市,你會買嗎?
圖片來源:虎嗅網
事實上,真的就有 &34;,此款香菸由中國菸草總公司貴州省公司和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已經上市2年了,並且在2018年就申請註冊了該商標,生產此款煙的目的也是為了向天眼致敬,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並沒有進行過相關授權。
其實,我國有多項法律禁止這碰瓷行為。
《商標法》第十條第七項規定,&34;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也規定,企業名稱不得含有&34;
《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34;
科學工程品牌保護迫在眉睫
我國重大科學工程,是眾多科學家日夜奮戰的結果,是民族的驕傲,國家的寶貴財富,但品牌被他人頻繁碰瓷兒,也說明了保護不力的情況。
天眼、北鬥、天問等科學工程品牌不僅僅在科學界範圍內響亮,在市場上的商用價值也是非常大的,它代表著質量、科學和民族等多種含義,所以才會出現各種碰瓷行為,為了規範市場,保護智慧財產權,我們應該儘早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去保護科學工程品牌,避免亂用。
例如,在2019年,國家天文臺就註冊了&34;商標,打響了品牌保護第一戰。2019年4月26日是第十九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貴州當地政府還召開了&34;系列商標智慧財產權保護與開發座談會,就如何保護開發使用&34;商標進行深入討論。
像美國宇航局(簡稱NASA)就很會使用自家商標。開展了一系列&34;聯名活動,例如,跟蔻馳、耐克、GU、Supreme……許多品牌合作過。雖然掙到的錢不足以發射半個火箭,但也讓NASA更加接地氣兒,化被動為主動。
在這方面,科學家們也不得不跨界到智慧財產權領域,像小米、阿里巴巴等企業一樣申請一系列的防禦性商標,多方位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必要時要拿起法律武器反擊這些智慧財產權碰瓷行為。同時,國家政府也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科學工程品牌使用方法與方式進行規範,避免監管&34;過大,擾亂市場秩序。
消息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中國商標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