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朋友圈,都被「天問一號」刷屏了。
很多小夥伴都非常興奮,中國的「天問」開始向火星進軍。
「天問一號」的名稱來源於《天問》是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的一首長詩。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我們對太空的疑問和探索,在先秦時期已經開始了。
在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這是我們向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中國探測器開始探索火星。
與此同時,與「天問」有關的商標也開始被人搶註了。
「天問一號」的名稱是在今年4月25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的前一日,在央視新聞的微博官方帳號被公布的:
這一次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但是該名發布之後不久,商標就被人看上了。經過查詢,「天問一號」被多家公司申請註冊為商標。
從4月24日到4月30日「天問一號」商標已被申請註冊了5個,其中申請公司囊括湖南國科防務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星宇航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陝西銀磚建材有限公司、寧波蓋倫門控設備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除了「天問一號」外,與「天問」相關的商標申請則更是多達170個。
最早的一個「天問」商標,早在1994年就註冊了,由湖北某實業公司註冊,國際分類為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等商品或服務。
目前,該商標由於期滿未續展已經被註銷。
目前,這三項商標都處於「等待實質審查」狀態,但是也有可能註冊成功。
為什麼有可能註冊成功?
第一,我們來看《商標法》的規定。
我國《商標法》第十條規定,下列標誌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1、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勳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誌性建築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
2、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該國政府同意的除外;
3、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
4、與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誌、檢驗印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授權的除外;
5、同「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標誌相同或者近似的;
6、帶有民族歧視性的;
7、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的;
8、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註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天問一號」的註冊,也許會產生「其他不良影響」,這是唯一影響商標註冊成功率的因素,其他則都不涉及。
第二,先前案例的舉證
其實在「天問一號」之前,搶註太空飛行器名稱的商標並不少見。
比如「東方紅一號」商標,就曾經被申請註冊過3次,其中14492196號商標目前依舊是有效狀態。
還有「神州」系列商標,在商標網上有6801項之多,其中不少還註冊成功了。
當然,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論,隨著國民對於太空探索的重視,用「太空飛行器」名稱來註冊商標名會不會讓公眾產生聯想,也是值得考量的問題。
不管怎樣,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祝願航天事業越走越好。
往期精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