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量子晶片迎來重大突破,量子通信世界領先,還有首顆量子衛星

2020-08-30 佰草科技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在量子領域的發展突飛猛進,從量子晶片、量子通信以及我們的量子衛星,都已經是世界領先的,並且刷新了世界紀錄,讓我們在未來的智慧化、智能化城市中掌握先機。,或將帶領我們走進一場新的數據變革,讓科幻變成現實!

量子晶片刷新世界紀錄

2019年在美國「科學雜誌」刊登的我國量子晶片的研究成果指出,由我國中科大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組成的超導量子實驗團隊,已經成功研發出24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處理器,並且實現了Bose-Hubbard梯子模型多體量子系統的模擬,我國量子晶片已成功刷新世界紀錄。

據了解,量子晶片相比傳統的計算機性能將獲得上千和萬倍的提升,傳統計算機只有01和10兩個狀態,而量子具有疊加性,在不對其進行幹預的時候,它處於1和0的疊加狀態,也就是說它既可以是0也可以是1,這樣在兩個量子的量子系統中就會存在4個狀態,01、10、11、00,而一個量子系統中可以包含多個量子,這樣每增加一個量子計算性能就可以實現指數式的增加,當然,量子糾纏技術並不是那麼好控制的,目前我國也只完成了24個量子比特的處理器研發。但在未來的應用前景是十分廣泛的。

量子通信又打破歷史紀錄

2020年6月16日,美國《科學》雜誌上又發表報告說,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千公裡量級的量子糾纏,這意味著量子通信向實用邁出一大步。該消息一出,迅速登上了「自然科學」網站的頭條,讓國內外專家都為之震驚,要知道,在此之前量子傳輸的距離紀錄只有144公裡。量子通信的原理在於量子的糾纏性和不可測量性,上面已經講過了,量子是處於疊加狀態的,所以就不具備測量性,當你對它進行測量時,它本身的狀態就已經發生了改變,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而且量子還具備不可複製性,你不能像無線電不一樣將其複製下來進行慢慢的研究。在目前的技術而言,使用量子通信加密的信息幾乎無人可解。

那麼量子衛星是幹什麼用的

我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於2016年8月16日發射升空,量子衛星也屬於通訊衛星的一種,只不過是採用了量子技術,相比傳統的通訊衛星而言,量子衛星集成了量子的多個特點,在信息保密上和監聽破解上,都有著超強的性能。不光能破解其他的通訊信號,還能抗衡來自各個國家的網絡攻擊。而我國的此次研究是為了藉助衛星平臺,進行星地之間的廣域量子秘鑰分發實驗,獲取量子通信方面的實用數據,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並且連接地面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實現量子通信網絡的全國覆蓋等。

總結

量子是現代物理學最重要的概念,也是目前各國都在突破的重點,而量子學的應用也非常廣泛,但是量子的狀態很難控制,被稱之為「見光死」,量子實在太小了,任何一點幹擾都會影響到它。隨時都會改變它的形態。但量子的缺點也是它的優點,正因為如此,才導致了使用量子通信的信息無法得到破解。在量子計算中,如果我們要測算一條迷宮的正確路徑,傳統的計算機每次只能執行一條路線的嘗試,直到計算出正確的為止。而量子計算可以一次性完成幾乎所有可能的操作,直接完成結果的輸出,這就是量子超時代。

量子態的發現和應用,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科學技術,目前全球對量子的研究都還處於初級階段,主要是在量子通信方面,想要在西瓜視頻中了解我國量子技術和歐盟國家相比處於什麼水平,離世界第一梯隊還有多遠嗎?上西瓜視頻,搜索科技思維,看帶你了解中國量子科技研究和跟歐美的差距,以及量子技術未來的發展,據說量子技術還可以實現時空穿梭哦!看西瓜視頻,可以漲知識。

相關焦點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重大突破,將再次刷新世界紀錄,打造量子霸權
    晶片的發展,帶動了整個世界科技的發展,晶片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晶片的誕生讓設備變得越來小,集成度越來越高,計算能力也越來越強。但隨著晶片工藝日新月異的升級,傳統矽材料的晶片已經快要到達瓶頸。目前臺積電的2nm工藝也已經進入研發階段,但受到矽材料特性和設備的限制,2nm或成為矽基晶片的極限,那麼尋找一種新材料的迫在眉睫。
  • 我國將發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量子通信到底是啥?
    文章來源: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   中國同時也是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近日將擇機發射,如果成功發射,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加上今年下半年建成的地面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國內將初步建成廣域量子通信體系。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突破,量子技術刷新世界紀錄,其實原理並不複雜
    西瓜視頻創作人「科技思維」介紹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我國也迎來了新的突破,由潘建偉團隊聯合牛津大學,中科院各個團隊等通過「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糾纏式千公裡級別的量子秘鑰分發技術,這是人類在通信領域的一次重要的跨步,也為未來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強大的堡壘。
  • 我國首顆量子衛星整裝待發 量子通信新紀元開啟
    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於本月中下旬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在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據央視新聞8月14日消息,從量子衛星7月初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後,相關部門對衛星開展了為期20餘天的技術區測試與檢查工作,包括衛星的光學性能、電性能,及安裝精度的檢驗,另外為衛星供電的太陽能陣帆板也已經安裝完畢。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突破,量子技術刷新世界紀錄,西瓜視頻講其原理
    西瓜視頻創作人「科技思維」介紹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我國也迎來了新的突破,由潘建偉團隊聯合牛津大學,中科院各個團隊等通過「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糾纏式千公裡級別的量子秘鑰分發技術,這是人類在通信領域的一次重要的跨步,也為未來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強大的堡壘。
  • 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升空 10年後百姓受益
    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一顆以中國古代科學家墨子命名的墨子號衛星成為浩瀚宇宙中的新成員,開啟為期兩年的太空科學旅程。記者昨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昨日凌晨1時40分04秒,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墨子號承載著在國際上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並將首次在空間尺度驗證已有百年歷史的量子理論的真實性。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開啟量子通信新時代 新華網 2016年08月17日 10:46隨著我國 發射的世界上 首顆量子科學實驗 衛星「墨子號」的順利升空, 中國將成為 全球第一個實現 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我國將實現「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即將發射 量子通信衛星概念股暴漲
    我國首顆,也是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即將在本月中旬擇機發射。該消息曝光後,今日量子通信板塊受到市場熱捧,人氣旺盛,量子通信概念股持續大漲,這應該是今日市場最大的熱點。短線投資者可關注浙江東方、三力士、神州信息。
  •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將驗證量子力學理論
    據新華社報導,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 量子產業「一騎絕塵」!我國首個「集成化量子晶片」,或引領世界
    十多年前,西方技術領先我國長達數十年,當時,很多人都說,美國領先中國至少50年了。但如今10年過去了,這一差距已經被無限縮小。而且在這10年內,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過去我們一貧如洗,但是我們厚積薄發,通過努力,很快就超過了許多西方國家。舉例來說,量子領域已成為我們壓倒西方的重要科學研究領域之一。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 帶你了解神奇的量子世界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科學家在量子衛星上搭載了自主研發的「四種武器」:量子密鑰通信機、量子糾纏發射機、量子糾纏源和量子試驗控制與處理機。
  • 量子衛星為通信保密保駕護航
    它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了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以我國古代科學家墨子的名字來命名。墨子最早提出過光線沿直線傳播的觀點,進行了小孔成像實驗。用他的名字命名以紀念他在早期物理光學方面的成就。
  • 浙江新聞專訪︱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設計師如是說
    屹立於文昌航天城發射臺上的長徵七號如果在下個月,這顆量子通信科學實驗衛星發射成功並正常運行,中國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不藉助光纖、衛星和地面之間的自由空間量子通信,並結合地面已有的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初步構建一個廣域量子通信體系。
  • 實現量子霸權,我國量子晶片破世界記錄,西瓜視頻看量子技術發展
    而研發新材料的半導體晶片迫在眉睫,除了我國正在研發的碳基晶片之外,在量子晶片的研發中,我國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甚至在部分技術領域中已經打破了世界紀錄。量子晶片計算的原理講到量子晶片的工作原理就需要講到量子的基本特性:量子糾纏性和疊加性,那麼什麼是量子的糾纏性和疊加性呢?
  • 【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
    2016年8月16日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搭載航天科技抓總研製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我國自主研發的量子衛星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包括高精度跟瞄、星地偏振態保持與基矢校正、星載量子糾纏源等,它的發射將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試驗體系,對於推動我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我國實現量子指紋識別 量子通信應用再獲突破
    中國科技大學官方微博透露,近日,潘建偉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利用線性光學系統,在20公裡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突破了經典極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實現了對經典通信的超越。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指紋識別的實現有望加快推動量子通信的應用。
  • 我國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概念股精選
    今日股市行情預測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7月8日訊    今日獲悉,下個月,我國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首創證券表示,量子通信衛星發射是我國量子通信發展史上的標誌性事件。標誌性事件發生時往往是資本市場某些領域牛市的開始。我國量子通信技術科研實力在國際上處於前列,產業化也走在世界前列,是國內目前少有的超前"黑科技"產業。
  • 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即將發射!傳統通信格局將被顛覆?
    我國首顆量子通信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在即,如果該衛星成功運行,中國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並結合地面已有的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初步構建一個廣域量子通信體系。目前,量子通信這一前沿科技產業正受資本市場熱捧,2020年將突破百億市場規模。未來,「量子網際網路」或將量子通信帶進尋常百姓家。  ▍全球首家!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與金華大有淵源
    浙江在線8月17日訊 昨天1時40分,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開啟了量子保密通信的新紀元。從此,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將引領世界,探索量子世界的奧秘。  記者聯繫到了潘建偉院士的首席弟子陸朝陽,他幫助記者向潘建偉轉達了家鄉人對潘院士及團隊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