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量子霸權,我國量子晶片破世界記錄,西瓜視頻看量子技術發展

2020-08-18 專業燒機

用沙子作為原材料,提煉成矽錠,切割成矽圓,最後通過光刻等技術工藝加工成的晶片,我們稱之為矽基晶片,因為是採用矽材料做成的。在21世紀以來,矽基晶片的發展史上以臺積電為代表的生產廠家,已經達到5nm,在指甲蓋大小面積下的晶片中,裡面電晶體的數量已經達到上百億顆。在這電晶體數量的博弈中,似乎很多廠家都遇到了瓶頸,畢竟晶片的面積擺在那,想要堆放更多的電晶體越來越難了。而研發新材料的半導體晶片迫在眉睫,除了我國正在研發的碳基晶片之外,在量子晶片的研發中,我國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甚至在部分技術領域中已經打破了世界紀錄。

量子晶片計算的原理

講到量子晶片的工作原理就需要講到量子的基本特性:量子糾纏性和疊加性,那麼什麼是量子的糾纏性和疊加性呢?量子的糾纏性就是說在一個在一個量子系統裡面,擁有兩個及以上的量子,他們在穩定的環境中會實現量子糾纏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其中一個量子發生變化,另外一個量子也會在瞬間做出相反的變化,這種速度幾乎是同時的。愛因斯坦曾經將其稱之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其實在這裡很多細心的小夥伴就會發現,量子的這兩個狀態,不就是我們計算機中的1和0運算嗎?

那麼什麼是量子的疊加性,這個有些小夥伴可能不是很了解,正因為量子有了疊加性,所以也引出了另外一個特性,量子的不可測量和不確定性,量子處於疊加態時它的形態是不確定的,也就是說它既可以是1也可以是0。舉個例子,量子就像是一個永久旋轉的硬幣,你根本看不出來它是正面還是反面。傳統的晶片狀態只有01,10兩個狀態。而量子在二進位比特中能擁有所有狀態:00, 01, 10, 11四個狀態。而一個量子系統中可以包含多個量子,每增加一個量子比特位,則有可能使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加倍(呈指數增長)。

量子疊加態時是不確定性的,那麼如何讓它應用在計算機中工作的呢。其實這就是概率問題,我們再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想要計算出這張迷宮圖正確路徑,傳統的計算器的計算方式是一條一條去測試,直至找到正確的路徑。

而量子計算機在尋找迷宮的正確路徑時,可以一次性同時嘗試所有的方法,用極快的速度就能找到正確的路徑,這就是對於量子疊加態和糾纏態的應用。量子晶片的性能和傳統計算機將提升上千甚至百萬倍。

量子晶片的應用領域

擁有如此超算能力的量子晶片,未來的應用場景必然是廣闊的,我們可以將其應用到超級計算機上面,這樣傳統計算機需要好幾年的數據,在量子計算機的加持下,也許只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能夠完成破解,就像上面的走迷宮一樣,量子計算機同時進行所有方法的嘗試。而且在通信領域中,使用量子通信晶片加密的信息幾乎無人能夠破解,這還是量子的糾纏性和不確定性,因為當你在測量的時候,你就已經改變了量子的形態,加上量子是不可複製的,你也就不能像無線電一樣,把傳輸的電波複製下來進行解密。所以目前而言,使用量子通信機密的信息幾乎無人能解。

我國的量子技術在什麼水平

近日,我國在量子晶片的研發中也傳出了好消息,由中科大、浙江大學科研團隊聯手已經成功的研發出了「24位量子比特量子晶片」,同時還實現了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中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這一成果也被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有研究認為,當量子比特數達到50個以上時,就能在處理某些特定問題時,展現超越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而這也是量子計算機能實現的理論基礎。

西瓜視頻創作人「科技思維」介紹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我國也迎來了新的突破,由潘建偉團隊聯合牛津大學,中科院各個團隊等通過「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糾纏式千公裡級別的量子秘鑰分發技術,這是人類在通信領域的一次重要的跨步,也為未來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強大的堡壘。兩項量子技術都已經刷新了世界紀錄。

總結

雖然量子晶片的性能強悍,加密能力無人破解,但是在生產製造環境上有一個主要缺陷:必須在零下220℃的溫度下操作。想要讓它能在室溫下工作,這將是未來科技研究的一個重要難題課題。另外對於量子糾纏的操控能力還不足,目前我國的24位量子比特晶片就已經刷新了世界紀錄,但是其運行能力還達不到商用水平,想要研發更多位的量子比特晶片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

我國量子晶片技術已經世界領先,那麼國外的量子技術已經達到什麼水平了呢,和我們的距離相差有多大呢,量子計算機還有多久能實現商用?上西瓜視頻,搜索科技思維,帶你了解歐美量子晶片與我國的差距,以及我國的量子技術在世界行業裡面究竟處於什麼水平,看西瓜視頻,漲知識!

相關焦點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重大突破,將再次刷新世界紀錄,打造量子霸權
    而我國在新材料晶片的研發也迎來重大突破,比如我國成功研究出能實現20比特相互糾纏的量子晶片,已經達到世界領先的。那麼什麼是量子晶片呢,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量子形態想要了解量子晶片的原理,我們先了解一些量子的基本特性,那就是量子的糾纏性和疊加性,那麼如何理解呢?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突破,量子技術刷新世界紀錄,西瓜視頻講其原理
    而研發新材料的半導體晶片迫在眉睫,除了我國正在研發的碳基晶片之外,在量子晶片的研發中,我國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甚至在部分技術領域中已經打破了世界紀錄。量子晶片計算的原理講到量子晶片的工作原理就需要講到量子的基本特性:量子糾纏性和疊加性,那麼什麼是量子的糾纏性和疊加性呢?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突破,量子技術刷新世界紀錄,其實原理並不複雜
    而研發新材料的半導體晶片迫在眉睫,除了我國正在研發的碳基晶片之外,在量子晶片的研發中,我國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甚至在部分技術領域中已經打破了世界紀錄。量子晶片計算的原理講到量子晶片的工作原理就需要講到量子的基本特性:量子糾纏性和疊加性,那麼什麼是量子的糾纏性和疊加性呢?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重大突破,量子通信世界領先,還有首顆量子衛星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在量子領域的發展突飛猛進,從量子晶片、量子通信以及我們的量子衛星,都已經是世界領先的,並且刷新了世界紀錄,讓我們在未來的智慧化、智能化城市中掌握先機。,或將帶領我們走進一場新的數據變革,讓科幻變成現實!
  • 量子計算為何又被稱為量子霸權,實現量子霸權對未來產生哪些影響
    什麼是「量子霸權」,為何要用霸權二字來形容計算機,量子霸權真有比核武器還大的制霸和威懾能力嗎,誰又能在這場事關國家命運的生死時速中率先實現真正實用化的「量子霸權」?2019年,谷歌在實驗室實現了53個量子比特的操控,宣布率先實現「量子霸權」。
  • 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問世,「量子霸權」仍任重道遠
    它不僅能最大程度發揮量子晶片性能,還能應用於精密測量等更廣泛的科研領域。我國預計2020年實現「量子霸權」相較於量子計算機的控制系統的重要性,目前更重要的目標是率先實現「量子霸權」。今年7月3日,我國首次實現了18個量子比特糾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其同事陸朝陽、劉乃樂、汪喜林等通過調控6個光子的偏振、路徑和軌道角動量3個自由度,在國際上首次實現18個光量子比特的糾纏,刷新了所有物理體系中最大糾纏態製備的世界紀錄。
  • 打破傳統布局,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看西瓜視頻來了解量子晶片
    量子晶片技術的發展2020年量子計算晶片的領域研究將會進一步增大世界第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是加拿大量子技術公司D-Wave於2011年5月11日正式發布的,2017年由2000個qubit構成用於求解最優化、網絡安全、機器學習、和採樣等問題量子處理器D-Wave 2000Q,該型號在實際的測試中比當時的高度專業算法高出1000到10000倍左右。
  • 迎來全新布局,量子晶片研發突破,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西瓜視頻]
    2020年量子計算晶片的領域研究將會進一步增大,這種新材料和新方式將推動半導體器件的革新,未來幾年內,量子計算技術將進入攻堅期。世界第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是加拿大量子技術公司D-Wave於2011年5月11日正式發布的,2017年由2000個qubit構成用於求解最優化、網絡安全、機器學習、和採樣等問題量子處理器D-Wave 2000Q,該型號在實際的測試中比當時的高度專業算法高出1000到10000倍左右。
  • 「量子霸權」與「量子優勢」那個才是未來?
    隨著時代發展,傳統計算機性能的提升越發困難,光子計算、量子計算、生物計算等新的技術引發了業界關注。量子計算被認為能夠解決傳統計算不能解決的問題,科學家和公司正朝著被稱為量子至上的計算裡程碑而努力。量子計算的前景在20世紀80年代得到認可,至今仍未實現。量子計算機難以設計、建造和編程。
  • 碳基晶片與量子晶片誰更強?我國量子計算迎來新進展,或超越谷歌
    也就是說量子計算才是人類的終極目標,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手段。>在8月25日,我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教授、潘建偉團隊在墨子沙龍上透露:未來10年,我國和谷歌的目標相同,即研發出一百萬比特量子計算機,保真度99.8%,今年也將推出60比特的量子計算機超越谷歌的53比特。
  • 我國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計算速度比谷歌快了100億倍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我國新構建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實現了量子霸權。在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實驗中,「九章」量子計算機僅用了200秒就完成了,如果使用世界第三的超級計算機進行實驗,它也要將近20億年才能完成。
  • 剛剛中國實現 「量子霸權」!東方「量子雙雄」驚豔世界!
    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第一次實現 「量子霸權」!而實現量子霸權的團隊領頭人,正是中國的量子之父潘建偉、和他被稱為「量子鬼才」的學生陸朝陽!>全球第一次開創量子點脈衝共振螢光技術!2016年,在潘建偉和陸朝陽的帶領下,我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外媒稱:「沉寂千年的中國,誓回文明創新之巔。」師徒二人,強強出手,攪動世界光學風雲!
  • 「量子霸權」在「霸權」什麼?
    同時,「九章」也等效地比谷歌去年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機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霸權」的國家,也將量子計算研究推進下一個裡程碑。「九章」得以成為世界級重大科研成果,再一次,關於量子計算、量子霸權的討論紛至沓來。「量子霸權」在「霸權」什麼?我們何時才能實現「量子霸權」?
  • 量子產業「一騎絕塵」!我國首個「集成化量子晶片」,或引領世界
    我們國家的量子科學雖然起步並不早,但是發展得非常迅速。伴隨著「量子衛星」「京滬幹線」等重大工程的建設,我國的量子通信技術已經躋身於世界前列。量子通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量子的不可克隆性和測量的隨機性產生量子密鑰,另一種是利用量子隱身傳輸量子位。當前普遍採用的是第一種方法,即利用量子的不可克隆性對傳統信息進行加密。
  • 我國量子計算機算力超越谷歌百萬倍,量子霸權之爭誰將勝出
    什麼是「量子霸權」,為何要用霸權二字來形容計算機,量子霸權真有比核武器還大的制霸和威懾能力嗎,誰又能在這場事關國家命運的生死時速中率先實現真正實用化的「量子霸權」?2019年,谷歌在實驗室實現了53個量子比特的操控,宣布率先實現「量子霸權」。
  • 「量子霸權」指的是什麼?
    美國宣布實現「量子霸權」2019年10月23日,谷歌的重磅工作「利用可編程超導處理器實現量子霸權」被正式刊文介紹。該文表示谷歌開發出的一款54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晶片「Sycamore」對隨機量子線路採樣100萬次只需200秒,而目前最強的傳統超級計算機Summit要得到類似的結果需要長達1萬年。
  • 實現「量子霸權」:了不起的「九章」計算機
    近日,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裡程碑式的突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稱該校學者潘建偉帶領的團隊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這一成果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
  • 九章,爭搶量子霸權
    所謂「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更準確的翻譯是 「量子優勢」或「量子優越性」。跟傳統意義上的「霸權」沒關係,而是用來形容量子計算機相較於傳統計算機碾壓級別的計算能力優勢。如果量子計算機可以解決經典計算機上無法解決的問題,不論這項任務本身是什麼,是否有實際的意義,那麼就代表實現了「量子霸權」。
  • 量子霸權到底是什麼?
    2、什麼是量子計算機如果說普朗克的量子學說,打開了人們研究微觀世界的大門,是第一次量子革命。那麼,當上世紀80年代,量子力學被應用到信息科學,誕生了量子信息科學後,第二次量子革命就正式開始了。量子信息科學極大促進了微納製造技術的發展,現在被美國卡脖子的晶片,相當大的部分屬於微納技術。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
    實現「量子霸權」的兩種路徑由於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在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方面相比經典計算機可實現指數級別的加速。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歐美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這當中,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階段性目標,是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亦譯為「量子霸權」),即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在特定任務的求解方面超越經典的超級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