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量子科學取得重要突破,潘建偉成為頭號功臣,科研差距在縮進

2020-05-26 欣欣聊文史

如今社會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也不再是簡單的兵器之間的戰爭,而是上升了一個領域,但是如今是一個和平年代,戰爭很難再爆發。所以國家之間的戰爭也就成為了綜合國力之間的較量。科技、通訊、醫學等等都逐漸的成為了國家之間的比較。

我國量子科學取得重要突破,潘建偉成為頭號功臣,科研差距在縮進

我們今天所講的就是中國最近在量子科學方面的重要突破。在我們眼中量子科學是遙不可及的學科,即使是上了大學,我們也很難去接觸到這個學科,或者可以說我們很難去理解這個學科,這個學科可以用現在的「高大上」所形容了。能夠在這個領域學習的人可以說是學霸,但能夠在這個領域學習並研究出一定的成果的人,我們可以說成是學霸中的學霸,這樣的人才都是為國家所重視的,都是國家所需要的,而我們今天所講的這次中國的重大突破,可以說是與一個人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就是潘建偉

(一)、潘教授的求學之路

提起潘建偉這個名字我們可以說是十分的陌生,可能我們在讀新聞的時候看到過他,但也只是一掃而過,因為我們對量子科學的領域並不熟悉,不熟悉的人也很少去了解那個領域的人或事。但是潘建偉的履歷卻是十分的出色,他可能就是家長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我國量子科學取得重要突破,潘建偉成為頭號功臣,科研差距在縮進

潘建偉在1987年順利的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的近代物理系,這個學校與他所學習的專業都是非常厲害的,在當時那個年代考大學已經很困難了,更何況這樣一個領域。之後潘建偉順利的大學畢業、碩士畢業,又被導師推薦到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讀博士,在那裡他遇到了量子研究的世界大師蔡林格,並在蔡林格先生的手下讀書,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十分的順利。

(二)、提出建議,帶領研究人員進入量子領域

在潘建偉讀博士的時候,他也會利用假期的時間回到中國科技大學教書講課,他為了中國的量子信息領域提出了不少的建議,也帶動了許多的人才進入了這個領域。在1999年的時候,他作為第二作者的文章被美國《科學》雜誌評選為全球十大科技發展的文章,可見潘建偉在量子領域有著不小的成就。

在2001年的時候,由他牽頭在科大組織了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實驗室,之後專心的投入到了量子領域的研究之中。之後幾年,他在量子領域有著不小的突破。在2012年的時候,他的團隊在合肥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網絡,也代表著中國的大容量量子通信網絡技術的成熟。在2014年,《自然》雜誌以封面標題的形式發表了潘建偉等人的文章,同年他擔任了中國科技大學的常務副校長。之後幾年,他帶領著他的團隊多次在國內和國際的量子領域有著重大的突破。

我國量子科學取得重要突破,潘建偉成為頭號功臣,科研差距在縮進

(三)、再立功勞,最新進展

就在前不久,潘建偉又立了功勞,我國的量子研究又有了新的進展,潘建偉的團隊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塞林格小組合作,首次完成了高緯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這一次成功是突破性的,也是歷史性的,也奠定了國際量子網絡的高效發展的基礎。這次實驗可以說是量子領域一個裡程碑式的實驗

這次實驗雖然是與國外的小組合作完成的,但是國內的科研人員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正是他們日以繼夜的研究,才使得國內外的差距逐漸的縮小,甚至是超越了一些國家的水準,正是他們的努力,才使得我們看到這次裡程碑式的成功。

(四)、中國的量子科學

說起量子,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有些人對這兩個字可能都是迷茫的,在讀書的時候只知道這個領域非常的厲害,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走進這個領域,所以了解的也很少。有些人的了解可能大多是興趣所在,很少人會像潘建偉這般深入的研究。

我國量子科學取得重要突破,潘建偉成為頭號功臣,科研差距在縮進

不僅僅是潘建偉在量子領域有這樣的成就,中國的科學家在這個領域上卻有著不小的成績,雖然中國在上個世紀是落後於世界的,但是中國人們的不懈努力,已經縮短了國內外的差距,就比如說量子領域的成就。中國的科學家在三個月內拿下了量子領域的五個全球第一,這樣驕人的成績是世界罕見的。

不僅僅是潘建偉的團隊,還有中國科技大學杜建峰院士的團隊也在量子領域有著不小的突破,在2019年6月3日,杜江峰院士的團隊首次發現了量子世界中的宇稱時間對稱,這一發現為量子體系之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五)、驕人的成績屬於中國的團隊

2019年7月,潘建偉教授與他的朋友又有了重大的突破,他們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量子信息傳播時的距離問題,使得我國的量子通信技術又有了新的突破。8月的時候,中國科學家更是創了3個世界紀錄。由此可見我國的科研實力的進步。

我國量子科學取得重要突破,潘建偉成為頭號功臣,科研差距在縮進

之前,我們一直羨慕別的國家所獲得的成就、科研實力多麼的強大,但現在我們國家的科學家也能夠做到,並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長,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國很多領域的人才都全面爆發出來,給中國很多領域帶來了快速的發展。隨著他們的突破,很多的年輕人也喜歡上這些領域,可以說我們不僅僅有現有的人才,還有一大批沒有成長起來的接班人。

我國量子科學取得重要突破,潘建偉成為頭號功臣,科研差距在縮進

我國在很多領域上,的確起步很晚,我們也努力了很長時間,但隨著大環境的轉好,我國重視人才的環境,我們正在努力追上世界的步伐。可能過程會有一些緩慢,但是只要我們走的穩,我們一定會站在與外國比肩的地位。暫時的落後不代表什麼,只要堅持不懈的前行,必定會取得勝利。

相關焦點

  • 潘建偉再立新功,中國量子科學取得重要突破,又實現一個國際首次
    的重要突破。這次實驗雖然是與國外的小組合作完成的,但是國內的科研人員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正是他們日以繼夜的研究,才使得國內外的差距逐漸的縮小,甚至是超越了一些國家的水準,正是他們的努力,才使得我們看到這次裡程碑式的成功。
  •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重要突破
  • 潘建偉團隊成果再登《科學》,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獲突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6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中國科學院今天對外發布消息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了1250對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製備,為基於超冷原子光晶格的規模化量子計算與模擬奠定了基礎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北大聯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
  • 我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 中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通過操控束縛的超冷原子(利用雷射製冷等冷卻手段將原子製備到溫度極低),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取得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
  • 中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新突破,量子計算和模擬向前一步
    一周內兩次登上國際科學期刊,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太「忙」了!6 月 15 日,《Nature》雜誌刊登了潘建偉團隊主導的量子通信研究《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安全量子加密》。從這個意義而言,我認為他們實現如此大的熵減是一個突破……背後的功臣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之所以能取得新突破,離不開以潘建偉、苑震生為主導的研究團隊,而從其過往的研究經歷來看,二位來頭不小。
  • 量子力學迎來多項基礎科研突破,中國量子科技進入快車道
    12月以來,中國在量子力學領域迎來了多個基礎科研突破。本月初,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這意味著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上所取得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突破。繼美國之後,中國成為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幾近同時,中國的量子通信技術也迎來了「高光時刻」。
  • 我國科學家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據中國科大新聞網10月11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日前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這一關鍵突破將對促進新奇拓撲量子物態的研究,進而推動人們對物質世界的深入理解帶來重大影響。
  • 鄉賢風採丨潘建偉:從香鸞山腳走向科學之巔 讓中國量子研究領跑世界
    就在今年2月14日,該團隊成員印娟教授代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研團隊赴美國華盛頓,領取美國科學促進會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這是克利夫蘭獎設立96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獲得這一重要榮譽。  1996年,時年26歲的潘建偉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留學,師從量子實驗研究的著名學者塞林格教授。
  • 專用的量子計算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再獲重要突破
    11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
  • 潘建偉: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在這一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在部分方向實現國際領先。我國量子科技將如何深化發展,自主創新科技體系將如何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實用化、工程化的轉化之路將如何實現引領性突破?科技日報記者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進行了專訪,請他談談對量子科技發展的思考。
  • 中國科研被「卡脖子」?量子領域迎來新突破,比谷歌快100萬倍
    提及潘建偉,或許很多中國人對這個名字,還是有些陌生的,但是一旦提及量子,那麼可能或多或少有人聽說過一些信息。但實際上,潘建偉院士是在這個量子領域的「大牛」。潘院士在公開課上提到,去年10月,谷歌在量子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 中國量子計算機獲得重大突破,對未來發展有什麼作用?
    11月,我國量子計算機再得突破量子科技的研究,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根據最新的消息,我國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在加緊合作。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已經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了許多重大科研成果,11月20日,一個由三所大學共同研發的量子計算機引發了量子領域的廣泛關注。這一量子計算器叫做: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它的出現意味著我國的量子科技又向前邁進一大步,逐步掌握領域內的話語權。
  • 量子領域重大突破:潘建偉團隊將力壓谷歌,量子計算機將出世
    近日有新消息表示,我國的量子領域有了新的突破,潘建偉院士的團隊在學術交流會上表示,在年內這個備受矚目的團隊將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這也就意味著谷歌的53比特量子計算水平已經成為過去,潘建偉團隊將做到突破。
  • 中科大在量子通信等尖端科技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習近平  北京時間2月1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第185屆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銜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研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這是90餘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獲得這一重要榮譽。
  • 知道量子是什麼 比知道潘建偉是誰更重要
    潘建偉院士在圈子內大名鼎鼎,不過,普通人認不出他,倒也情有可原。科研人員和潘建偉有交集,容易見到他,自然認識他;我們這些科技記者是沒有交集也要創造交集,為了在第一時間攔住潘建偉挖出點料,必須要認識他,不僅要記住潘建偉的臉,最好還要記住他走路的姿態,確保看到背影也能撲上去。  但是,潘建偉不上真人秀,不參加歌唱比賽,不出寫真也不發專輯,要讓路人皆知,難度太大。
  • 我國量子技術不行?近日量子計算機取得重大突破,比谷歌快100倍
    的突破。,並沒有表示我國在量子技術上取得全面領先地位。同理,即使強大如美國,也不可能在如此新型高端科技、涵蓋量如此之廣的量子科技方面取得全面領先。因此,國內許多網友只因美國在量子技術方面的一個領域取得暫時領先,就全盤否定我國量子技術的發展成就是完全不符合道理的,是沒有邏輯可言的。
  • 重大突破?我國量子計算已比谷歌快100萬倍,潘建偉:我可沒說
    導語:今天國內不少媒體都報導稱,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知名量子專家潘建偉在演講中表示,中國量子計算已經實現超過谷歌優越性100萬倍的性能。看著真的挺振奮人心,但心中疑惑卻油然而生,我國的量子計算真的到了這樣厲害的地步?依稀記得,今年三月份,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張輝表示,中國與美國在量子計算方面的差距至少還有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