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2019年兩院院士數量統計排名,這所雙非一騎絕塵

2020-12-06 騰訊網

在我國的科研領域,院士無疑是站在最頂端的那一批人,他們都是在某一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屬於泰鬥級別的人物。而一所高校院士的數量也是代表著這所高校科研能力的強弱,因此每年院士申報的時候也是優中選優,能入選院士真的代表這個人在科研領域做到了極致。而院士又分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學院士,不管入選哪一個都是非常厲害的。今天小編就匯總了2019年各大高校兩院院士數量排名,來看看哪些高校頂尖人才的實力最為雄厚。

第一名不是清華北大,而是雙非高校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是一所新建立起來的大學,但是它的背後有眾多中科院所來支撐,因此科研實力頗為強大,兩院院士數量達到驚人的240人,可謂是一騎絕塵。不過中國科學院嚴格意義來說是屬於幾百個科研機構的聯合體,因此跟高校相比意義並不是很大。

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就是我們熟知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了,作為我國最好的兩所高校,它們的院士數量都在90個左右,已經算是很多了,畢竟第四名的中科大也才49個,因此北大清華的強大也是有跡可循。畢竟人才儲備太過強大。

中科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分列第四到第六位,它們屬於華東五校的一員,實力自然不必多說,人才儲備也是十分強大。而中科大雖然規模很小,但是人才質量依然很高,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並不是很好,因此達到這樣的院士規模實屬不易。

哈工大、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位居第七到第九位,其中哈工大由於地理位置的影響,被很多人所看衰,但是它的人才儲備依然很強大,所以哈工大這個金字招牌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依然很強大。南大和復旦的院士主要還是集中在理學領域,畢竟兩所高校還是偏向於文理方面,作為華東五校的成員,人才儲備也是對得起它們的名聲。

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位列第十三和第十四位,作為中部地區最好的兩所高校,這樣的人才儲備已經算是十分給力。畢竟湖北的經濟與沿海地區不能相提並論,因此能吸引到這麼多人才也是不太容易,而這些人才也是在兩所高校發光發熱,為它們的發展做出貢獻。

西安交大、南開大學等傳統985名校也都進入了前20,但是與自己的名氣可能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西交作為C9高校,與哈工大的院士數量差了幾倍,不得不說讓大家有些失望,畢竟院士可以作為某一科研領域的領頭羊,引領學校的發展方向,因此也希望西交能在人才引進上面加大力度。

而985高校中,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的院士數量均為個位數,因此這些高校得在人才引進方面多下功夫了。特別是電子科技大學作為現在風頭正盛的高校,人才儲備與學校名氣不在一個水平面,這也是他需要反思的地方。

雙非高校中,山東農業大學擁有4名院士,讓許多人對這所低調的雙非高校刮目相看。另外華南農業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也表現得較為出色,排名比較靠前,說明這些雙非高校的科研實力還是很強的,不遜色於一些211高校。而合肥工業大學僅有一名院士,也是讓大家大吃一驚,畢竟作為安徽僅次於中科大的高校,一個院士未免太過寒磣,不過相信在雙一流的建設下,合工大只會越來越好。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了,大家如果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校友數量排名:150餘所高校擁有院士校友!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2020年有關機構統計的1952年至今,各高校培養的兩院院士數量,150餘所高校上榜,看一看你的學校有沒有院士校友? 院士校友數量 自1952年至今,北京大學走出來的兩院院士數量最多,高達183人,其次為清華大學
  • 校友會2016-2019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排名,清華大學第1,中科大第3
    「兩院院士」是中國高校「雙一流」建設學科監測及期末驗收評估、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和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標誌評價指標之一。艾瑞深校友會網2016-2019年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排行榜是以最近4年來中國高校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人數為基礎統計得出,旨在為社會各界全面了解2016-2019年中國高校綜合實力、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研究水平和競爭力提供權威參考。
  • 憑什麼最年輕的兩院院士均來自合肥的中科大?
    目前中科院擁有800餘名院士,工程院擁有900餘名院士,其中自恢復高考以來中國高校院士本科校友(不含合併高校)排行榜顯示,北大、清華、中科大當選校友位列全國前三,中科大當選人數21人,總量位居第三位,但是結合中科大小而精的規模體量,人均院士產出高居全國第一,有著「千生一院士」的美譽。
  • 2019院士增選候選、傑青、優青最終名單出爐:這幾所高校笑了!
    近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國家傑青、優青的項目名單。一時間可以說是掀起了一陣小小的波瀾,畢竟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說到人才培養與引進,就不得不提中國的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 2016-2020年各高校兩院院士、國家三大獎等排名統計
    高校評估,兩院院士人數、國家傑青、國家三大獎都是及其重要的加分項!而2020年,是十三五結束之年,同樣對國內高校來講也是個極為重要的一年,在過去的五年裡,各高校在兩院院士、國家傑青、國家三大獎表現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16-2019年兩院院士排行,清華第1,昆明理工大學非雙一流第1
    在2016-2019年,清華大學共有14位學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人數全國最多;北京大學當選10人,位列第2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當選6人,位列第3名。兩院院士兩院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兩院院士」也是中國高校「雙一流」建設學科監測及期末驗收評估、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和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標誌評價指標之一。
  • 2020年中國985大學兩院院士數量排名,看看誰的科研實力最強
    目前中國在世的兩院院士也只有一千多人,所以一所大學的兩院院士的數量,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大學的科研實力和未來的發展,院士對於大學的影響有幾個方面:1、院士在基本可以決定大學在該學科的科研項目立項、經費申請和團隊組建,強化科研體系的同時也會壯大該學科的發展。2、院士的科研項目一般成果都是比較重大的,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都佔有相不小的權重。
  • 雙一流建設期,各高校院士增選大數據!北大第2,中科大第3
    雙一流建設期間,中國內地各高校兩院院士增選數據公布!北大第2,中科大第3】眾所周知,兩院院士是科研及硬實力的象徵,國內各大學兩院院士數量增選的多少,代表著,一個高校在一定時期內的科研、學術實力的進步快慢。
  • 100所高校重大成果排行榜!清華一騎絕塵,浙大4,南工大揚大上榜
    2020年12月2日,2020年中國大學100強高校又一個排行榜隆重推出。這排行榜就是《2020年軟科中國大學重大成果100強排行榜》!二、2020年軟科中國大學重大成果100強排行榜情況分析(1)清華大學以96.5分,一騎絕塵,遙遙領先,名列第一名。(2)北京大學以70.8分,排名第二。(3)上海交通大學以66.6分,排名第三。
  • 中國醫學學術精度排行榜,華中科大同濟醫學院一騎絕塵排名榜首!
    破四唯並不是否認論文   從2019年就開始的破四唯,讓科研考核標準出現變化,單一的靠刷論文數量已經被摒棄,破四唯並不是否認科研論文的重要性,而是為了抑制國內越演越烈的灌水造假論文的出現,其中生物醫學領域是灌水論文和買賣造假科研論文最嚴重的領域,甚至在2020年曝光出一份400篇疑似國內同一科研中介創作的科研造假論文,大部分作者單位都來自醫科大學或者臨床醫院,說明了醫學論文成為灌水論文最集中的領域之一,因此在破四唯的大背景下,一份2018~2020年間,中國大陸高校在醫學領域top1%論文的排行數據,顯示出目前國學醫學院校的學術精度。
  • 各省市及高校中國兩院院士數量排行榜:前兩名無法撼動!
    院士代表著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每兩年增選一次,每次約60人,總人數超過2000人,那麼哪些省市和高校具有院士最多呢?下面用數據說話!青塔官網統計並公布了1955-2019年間中國兩院院士籍貫及省市分布,不難看出前兩名江蘇(477人)和浙江(407人)具有碾壓的優勢,且院士籍貫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 衝刺「雙一流」!這兩所高校分別建立重磅實驗室
    昆明理工大學2、兩所雙非高校建設成果據網友們的預測,深圳大學和昆明理工大學均有很大的機會進入下一輪且根據最新ESI學科排名,工程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物理學等7個學科進入ESI學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國高校擴展版ESI高被引論文排行榜中位列第60位。
  • 2019年新晉兩院院士本科畢業院校統計,中科大實力盡顯,C9大豐收
    院士,又稱學部委員,是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又分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當選院士是對學者、科學家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最高認可,而高校本科校友院士當選情況又是反映高校高端人才培養能力的最直觀指標,因為目前院士就是國家的最高端人才。
  • 近20年共當選77位兩院院士!地方高校出院士,太難了
    兩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是國內最高學術榮譽,當選者往往被認為是中國學術水平最高的科學家。2001-2019年,我國共增選十屆院士,共遴選院士1106人,其中科學院院士519人,工程院院士587人。中國科學院各大研究所加上所屬中國科大,共增選院士197位,佔比37.96%。如果將兩者相加,則高達81.50%,留給地方高校以及企業等單位的名額已然非常少了。工程院院士儘管不像科學院院士那樣集中在頂尖高校和中科院,兩者佔比不足40%,但競爭同樣激烈。
  • 湖南這所高校,連博士點都沒有,卻有兩院院士坐鎮
    而在我國,兩院院士絕大部分都聚集在北京、上海這兩大城市,很多地區,一個省也就幾個。,重點大學的多少,往往就決定著該區域擁有兩院院士數量的多少。而在湖南省,有一所高校,據最新數據顯示,該校目前尚無獨立的博士授權點,也就是說不是博士學位授權高校,但卻擁有一個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就是湖南商學院,這所學院是湖南省省屬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 院士校友數量大比拼,2020中國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生兩院院士數量排行榜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被稱為「兩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和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每兩年評選一次,從國內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代表著我國科研實力最高水平的一批人。 在一定程度上,醫學院校兩院院士校友數量可以反映了一所醫學院的生源質量、培養能力和師資力量。
  • 2019新增兩院院士最多高校:北大第一,中科大第三,清華第幾?
    對於每一所大學來說,院士都是要力爭的人才。院士不光光可以給這個學校帶來榮譽,更重要的是院士在該學校可以帶動學科的快速發展,學科發展了學校的實力就會更強,更強了就有資本吸引更優質的本科生源,獲取大量的資金支持。
  • 深圳的兩所「其他高校」,世界排名卻超大部分雙一流
    在2021三大世界大學排名中,共有約40所內地高校進入全球500強榜單。其中,僅有兩所「其他高校」上榜,剩下的都是雙一流大學。這兩所威武霸氣的「其他高校」被稱為「深圳雙子星」,一所是深圳大學,另一所是南方科技大學。
  • 歷屆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據統計:南京大學位列高校第二!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1994年成立以來共進行了25批,約4025人獲得了這一振奮殊榮。從1994年至2018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共176人,位居高校排行榜第二。自2007年以來,在每屆增選的兩院院士中,有大半增選者都曾獲得過國家傑青基金的贊助。被稱之為「兩院院士」增選風向標的「國家傑青基金」,由於每年度僅有200個名額,除去1/4科研院所的名額外,高校每年實際入選的人數在140人左右,競爭十分激烈。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本科很多出自於這所頂級高校
    國家最高科技獎自2000年設立以來,歷經20年,總共產生了33位獲獎者,每年能夠獲得此獎項的人數不能超過兩人,可見審核之嚴,所以能夠獲此殊榮的無一不是為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本次統計來著33位獲獎者本科畢業院校,一起來圍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