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武漢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讓全世界知道了中國武漢,同時也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兩家附屬同濟和協和醫院獲到大量的媒體曝光機會,從新冠病毒的失控到全國的支援,曾讓全國人民懷疑武漢的醫療條件,然而當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失控時,人們才發現對比歐美等國,武漢市可以快速地結束新冠疫情,其中武漢市的醫療條件和水平應該是世界級的水平,目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兩家附屬同濟和協和醫院甚至建立了現代化的網絡醫療渠道傳授抗擊新冠疫情的醫學經驗,來幫助其他國家儘快地結束疫情,國藥研究的滅活疫苗也來自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聯合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發而成,也說明了武漢市的生物醫藥技術並不落後,甚至屬於國內領先的地位!
破四唯並不是否認論文
從2019年就開始的破四唯,讓科研考核標準出現變化,單一的靠刷論文數量已經被摒棄,破四唯並不是否認科研論文的重要性,而是為了抑制國內越演越烈的灌水造假論文的出現,其中生物醫學領域是灌水論文和買賣造假科研論文最嚴重的領域,甚至在2020年曝光出一份400篇疑似國內同一科研中介創作的科研造假論文,大部分作者單位都來自醫科大學或者臨床醫院,說明了醫學論文成為灌水論文最集中的領域之一,因此在破四唯的大背景下,一份2018~2020年間,中國大陸高校在醫學領域top1%論文的排行數據,顯示出目前國學醫學院校的學術精度。根據數據統計機構的說明,此處的TOP1%論文是指按照類別、出版年份和文獻類型進行引文統計,排名前1%的論文,其劃分標準更加的嚴格,更能顯示出在學術領域的重要性。這份統計數據令人吃驚的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排名榜首,其中TOP1%論文數量更是高達153篇,領先第二名中山大學的90篇,屬於一騎絕塵的榜首。
從上海西遷武漢的同濟醫學院
從醫學論文數量排行榜上來看,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排名更靠前,分別有9107和8256篇,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僅有5576篇,然而在TOP1%論文的數據統計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卻處於絕對的領先,也讓同濟醫學院顯示出曾經上海灘醫學霸主的地位,這所同濟大學的建校基石,雖然西遷武漢後,但是依舊保持了德國嚴謹的醫學學術作風,培育了多名醫學人才,被譽為中國現代醫是的搖籃,其中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中就有兩名得主吳孟超、侯雲德畢業於同濟醫學院,還有開創中國外科鼻祖的裘法祖院士,也讓同濟醫學院在中國醫學院的地位處於非常高的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