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巾幗英雄造中國芯,每年為國節省20000億,她讓美國坐立難安

2020-09-13 懶貓小魚兒


如果一定要在科學界評出一位重量級明星的話,那今年已經84歲,卻為國家科學事業奉獻了半生,被稱為「龍芯之母」的黃令儀院士,毋庸置疑就是科學界最耀眼的星。

自主研發晶片有多重要?曾有美國科學家說過:「美國可以隨時關閉中國發電廠的發電機,讓他們再也打不開!」美國的這份自信來自於對晶片的壟斷,而任何電子產品尤其是關乎國家安全的北鬥衛星、戰機和航母,一旦離開了晶片,等於廢鐵一堆,甚至可能被有心人操控調轉槍頭打向我們自己。

中國第一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核CPU——龍芯3號的誕生,打破了美國對晶片的壟斷夢,為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節省了至少2萬億元。

而這一切,要感謝巾幗英雄——黃令儀女士。

01年少立志,小女子卻有一顆雄心

1936年,黃令儀出生在廣西。次年,抗戰爆發,隨後,內戰開始。黃令儀的童年充斥著戰火和硝煙,她親眼目睹了在防空洞口抽菸的兩個同胞被敵機炸飛的軀體,深深地認識到了國家落後就要挨打的事實。

國破山河碎,四處逃難的經歷激發了黃令儀想要建設祖國,讓國家強大的雄心壯志。她知道,唯有努力讀書,才能實現報效祖國的夢想。


可現實卻很殘酷,初中畢業後,因家貧,黃令儀的母親不讓她繼續上學了,黃令儀痛苦又絕望,抱著殘存的一絲希望找到了團委書記梁匯全。

梁匯全惜才,對她說:「國家百廢待興,急需建設人才,你應該繼續學習!」隨後派人做通了黃令儀母親的思想工作,並為她在居委會開具了免學費和助學金的證明。

黃令儀拿著這些證明得以繼續求學,她忍不住熱淚盈眶,更加堅定了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決心。

1958年,黃令儀從母校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幸運地被母校選中派往清華大學深造,主攻半導體器件。

1960年,黃令儀學成返回母校,創辦了半導體專業和實驗室。黃令儀的初衷是發展母校半導體專業,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半導體人才。可後來的一系列變故,改變了黃令儀的初衷。

02大受刺激,民族危難時迸發力量

1984年,黃令儀提議計算所要進行晶片研究。她說:如果做計算機設計的人只知道怎麼用晶片,卻不知道晶片裡面的東西,這樣怎麼能設計出一臺好的計算機?

但當時領導卻告訴她,所裡經費太緊張,拿不出錢支持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研究。黃令儀知道這個結果後,忍不住失聲痛哭,她在內心問自己:難道計算所以後真的只能走向「無芯」的未來?

哭過一場後,黃令儀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她從微型計算機研究室到了微電子中心,她要研發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晶片。


而此時,黃令儀已經50歲了,一切又從零開始。

1986年,黃令儀拿著學校給的僅有的三萬元研究經費,和合作者陳曉東同志投入到了CAD的研究中。

比較幸運的是,當時正好有一家生產洗衣機的日資企業找過來,希望她們幫助研製控制洗衣機的晶片,因為日本人提供的原材料裡唯獨缺了最重要的晶片,日本人要用奇貴無比的價格賣晶片給這家企業。

黃令儀看到了帝國主義國家對我國晶片的封鎖和打壓,她恨得咬牙,冒著風險接下了這個任務,用CAD方法研製出了晶片。但此時,日本人卻將晶片價格降到了四塊錢一片,而她們花大價錢研發出的晶片根本打不過日本人的價格戰。

黃令儀急得嘴角冒泡,無計可施之時遇到了學院基金會主席徐正春,他告訴黃令儀,夏培肅研究員申請的一個課題項目,因為香港一家公司到期沒有做出晶片來,現在在找人幫忙解決,但期限只有三個月。

為了不讓前期研製晶片的工作付諸東水,也為了拿下這個做晶片的合同,黃令儀和組員沒日沒夜,背水一戰,終於在3個月期限前做出了合格晶片,完成了任務。



1989年,黃令儀被公派到美國,在拉斯維加斯的一次國際晶片展覽會上,黃令儀大受刺激,心痛得淚流滿面。

成千上萬的晶片攤位裡,卻沒有一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晶片攤位。黃令儀忍不住發出了「琳琅滿目非國貨淚眼連連」的深深感慨。

這次晶片展覽會,黃令儀看到了中國與別國的差距,慚愧於自己對晶片研製的驕傲自滿,她暗下決心:一定要研製出一塊高水平的晶片出來參展,一雪前恥。


1990年,已經54歲的黃令儀,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集成電路的設計方法的鑽研中,到2000年,黃令儀帶著全國32人,拿著兩個發明專利去德國紐倫堡參加了國際發明專利博覽會,拿回了一個銀獎,在國際展覽會上實現了零突破。

03老當益壯,一手給國家安上「中國芯

已是花甲之年的黃令儀並不滿足自己的成就,2002年1月21日,黃令儀找到龍芯CPU課題負責人唐志敏,說:「我來和你們幹CPU物理設計。」

這之後,黃令儀帶著原來微電子實驗室的4個成員投身到了龍芯實驗室,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龍芯研製。

在研發之初,受技術限制,晶片的研發過程問題不斷,快70歲高齡的黃令儀,頸椎也因長年伏案工作出了問題,醫生建議臥床休息。

就在黃令儀以為自己要離開晶片研發崗位時,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CPU晶片成功了,接到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黃令儀的脖子竟也奇蹟般的好了。而中國芯的研發之路也越走越順利了。

2015年,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枚使用「中國芯」的北鬥衛星。


中國人在晶片領域,終於能站起來,挺直腰杆,大聲說話了!

2018年,已82歲高齡的黃令儀再度請戰,帶著團隊一起自主研發出中國龍芯最新一代處理器。


龍芯的成功也實現了我國復興號高鐵的100%國產。



給殲-20的相控陣雷達裝上了中國芯,大大提高了我國戰機的戰鬥力和可靠性。


「中國芯」在各領域的廣泛運用,為我國省下每年20000億元向國外進口晶片的錢!

2020年,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將2019年「CCF夏培肅獎」授予黃令儀。


在黃令儀身上,有憂慮民族命運的愛國柔情,有報效祖國的精忠雄心,這樣堅韌強大的力量,誰又敢說女子本弱。

我們或許不能像黃令儀一樣偉大,但我們可以將黃令儀院士的這種「不服輸,像釘子一樣鑽研」精神傳遞出去,讓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看到,激勵他們努力拼搏,愛國敬業。

參考資料:黃令儀院士2008年自傳《回望50年》。


我是 關注我,了解更多名人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美國壟斷再次失敗!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
    如今我國再次傳出一個好消息,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美國壟斷再次失敗。這位84歲的老奶奶是美國最害怕的中國老人,為了祖國她再次重出江湖,二次出山,至今仍然堅守在科研第一線。她帶領團隊,攻破了西方嚴防死守的技術壁壘,為中國節省了上萬億的資金,她就是已經84歲的中國「龍芯」之母—黃令儀院士。
  • 84歲科學家為打破美國壟斷,不退休成功造出中國芯,堪時代楷模
    、三極體、大型集成電路,她親眼見證了中國微電子的崛起。中國的技術想要發展,就必須在晶片上做出突破,黃令儀接下了鑽研晶片的任務,1989年,又被派到了美國學習,正是這次的經歷,讓她決心不退休打造國產芯。,黃令儀自然非常感興趣,不過她在加州待了一周,跑遍了大大小小所有攤位、展會,可她卻沒有看到一塊中國芯,好不容易看到幾個中國人,她一開心以為是來參展的,一問,竟然是參觀的。
  • 84歲老太不退休造「中國芯」,省下上萬億元,一舉打破美國壟斷
    大家也都知道中國在晶片領域上非常依賴於外國進口,但是近幾年來,由於美國的關係,國內很多科技企業都陷入到了無芯可用的困境之中。為了能儘早突破美國的晶片壟斷,我國的科研人員一直都在努力攻破晶片上的技術,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國的一名科學家終於製造出了屬於中國的國產晶片,還為此為祖國省下了上萬億元,但是令人更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晶片的研發者竟然是一名高齡84歲的老太太。
  • 韓國瑜一句話,讓蔡英文「坐立難安」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隨著2020臺灣選舉的火熱進行,幾位候選人之間的攻擊謾罵從未停止。在12月28日,馬英九就公開力挺韓國瑜,支持其恢復臺灣特偵組。而韓國瑜這句若上任將恢復特偵組的話,也讓蔡英文坐立難安,很多網友調侃,蔡英文這是害怕成為第二個陳水扁。第二個陳水扁?韓國瑜將恢灣特偵組,蔡英文坐立難安在本屆選舉當中,韓國瑜以其踏實的形象,獲得民眾好感。此前,韓國瑜就公開表示:如果自己能夠選舉成功,將恢復臺灣特偵組,這一言論引起了臺灣各界的廣泛討論。
  • 84歲科學家不退休造國產晶片,一舉打破美國壟斷,為國家省上萬億
    就不得不提一位傳奇人物——黃令儀女士,她見證並參與了中國微電子行業從無到有的全過程,並在此期間為中國晶片技術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黃令儀早年期間曾在清華大學半導體專業進行深造,後進入中科院固體電路組工作,期間曾被公派到美國開展相關合作,1990年順利歸國並投身於集成電路的設計與開發。
  • 美女博士立大功,我國這項技術讓美方坐立難安,比核武器還可怕
    在這其中,不乏行業精英的全身心投入,比如我國就有一位美女博士,立下大功,我國的這項技術一經問世,讓美國坐立難安起來,他們認為,這項技術突破比核武還可怕。該項研究技術一經問世,讓美方坐立難安,令他們的相關研究人員非常驚訝,他們認為,這項技術突破比核武還可怕。感慨於我國實力的強大,而這個發現使我國的雷射技術和美國之間迅速拉短了近30年的距離。
  • 美國也是「坐立難安」
    但是中國一顆衛星升空,卻受到30國聯合抗議,美國也是「坐立難安」,這是為什麼呢?就連美國也為此擔憂的坐立難安第一,我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不會像美國一樣在背地裡做出這些見不得人的事情。第二,自責我們可以,但是麻煩帶上證據,必要再次想要用打擊華為的手段來打壓我國的發展,這是不可能的!
  • 川普確診消息被放大,蔡英文坐立難安,臺灣專家不忘「補刀」
    想必這回川普的形象在美國民眾心中基本都敗光了,而蔡英文也會感到非常的頭疼,甚至有點坐立難安。因為蔡英文目前把所有的希望全都放在了川普身上。之前川普政府一直針對中國大陸,蔡英文以為川普政府會給臺灣特別大的支持,進而開放進口美國的問題豬牛肉,甚至還希望美國軍隊直接入駐臺灣。但是川普目前的狀態,極有可能讓蔡英文當局失望了。
  • 美國晶片封鎖,何懼!只因有她——中國國寶級科學家,黃令儀
    ,打破了美國對晶片的壟斷夢,為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節省了至少2萬億元。1989年,黃令儀被公派到美國,在參觀拉斯維加斯的國際晶片展覽會時,發現成千上萬的攤位裡,竟然沒有中國一個位置!泱泱大國,連一個拿得出手的晶片都沒有,這對黃令儀來說是莫大的恥辱!從展會回來,她一直問自己:明明1963年我國集成電路的研究水平和國外是同步的,怎麼十幾年下來,反而無立足之地了?
  • 美國晶片封鎖,何懼之有!只因有她—中國國寶級科學家,黃令儀
    :「美國可以隨時關閉中國發電廠的發電機,讓他們再也打不開!」龍芯3號的誕生,打破了美國對晶片的壟斷夢,為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節省了至少2萬億元。 05 82歲再造「中國芯」,龍芯3號成為「國之重器」的心臟。
  • 新德裡陰謀徹底破產,中企果斷抽身印度市場,莫迪現在恐坐立難安
    據人民網報導,近期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道出真相,印度"關門"政策正讓中國資本逐漸流入到印度尼西亞。印度自食惡果印度是亞洲乃至全球除了中國以外的第二大人口國,其源源不斷勞動力和市場也吸引了很多中國投資者前來嘗試。
  • 我國成功突破美國技術,84歲老人造出國產晶片,節省了上萬億經費
    03清華深造,不忘初衷後來,當時的中國也正在研究著半導體科學,並且國家正準備培養一批半導體人才,而此時22歲的黃令儀剛好從華中工學院畢業,這也就是她的一個機會。1962年學成之後,很快就進入到了中科院計算所工作,工作中她一直都是兢兢業業,她的精力一直都在科技研究上,全身心投入。從開始到最後,中國的微電子行業從沒有到迅速發展,在此期間,黃令儀的初心不改,一直在投入。
  • 84歲女科學家打破美國壟斷,造出中國芯
    ,仗著自己在晶片領域的壟斷地位,對我國展開攻擊,如今我國每年都需要花費數千億購買晶片,幾乎所有的高端頂級晶片都需要從國外購買,一旦美國有一天掐斷晶片供應,我國科技將遭受難以想像的挫折。,這其中,我們需要感謝一名年齡高達84歲的女科學家,她就是龍芯之母,黃令儀女士。
  • 中國歷史上十大巾幗英雄,你最佩服誰?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除了英勇善戰的名將,驍勇無敵的英雄,也出現過很多馳騁疆場、戰功赫赫的巾幗英雄,她們的英雄事跡流傳至今。我們一起來講講十大巾幗英雄的故事。一、婦好,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徵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
  • 打破西方技術封鎖,84歲的她結束中國"無芯"歷史,為國"出徵"省下萬億
    本期推送,讓我們走近這位84歲的女科學家,一起了解她的傳奇故事——半導體專業的領軍女科學家1936年,黃令儀出生於廣西省南寧市,其父是廣西博物館創始人,母親是廣西化學研究院前輩。從同步發展到無立足之地1989年,黃令儀被公派到美國一家公司進行合作。在參觀拉斯維加斯的國際晶片展覽會時,黃令儀發現,成千上萬的攤位裡竟然沒有中國一個位置!好不容易在擁擠的人群中看到了幾個國人手中拿著長城公司的塑膠袋,她立馬迎上去,親切地問:"你們是來參展的吧?""不,是來參觀的。
  • 西門子強勢重返放療戰場,醫科達、飛利浦和國產放療設備商坐立難安
    瓦裡安,全球放療巨頭之首,是全美最早進駐矽谷的三家公司之一,也曾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同類公司中業績最好的公司之一。它在全球安裝了8000多套放射治療系統,佔據全球超過50%的放療市場份額,其生產的醫用直線加速器是抗擊各種腫瘤的利器,也是化療臨床應用中的主流技術。2019財年,瓦裡安營業收入32.25億美元,遠超放療市場第二名醫科達15.59億美元。
  • 造芯一年半,董小姐夢碎
    董明珠話裡的委屈,和格力造芯不順有關。去年中興事件爆發後,董明珠大張旗鼓提出了自主造芯戰略,並且開出了500億元的天價預算,表示要在2020年之前實現格力空調晶片自主。但是如今一年多的時間過去,格力的晶片需求從當初的40億漲到了50-80億元,自主晶片卻遲遲拿不出手,董小姐的造芯夢,正在慢慢醒來。
  • 拋光液國產唯一,安集科技為中國「芯」鋪平前路
    這五家公司也為安集科技帶來了它80%以上的收入,其中,僅中芯國際就貢獻了其超過50%的營收。除此之外,安集科技光刻膠去除劑液業務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並且不斷擴大,其營收從2016年的1941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4205萬元,成為安集科技的第二營收來源。
  • 「愛國科學家」張汝京,不顧「同胞」阻撓,堅持到大陸造「芯」!
    就連晶片設計的工具也是國外的,我國最好的晶片設計公司是華為海思,但是目前也只是剛剛開始「去美國化」,所以,在這個領域的技術攻克非常的重要,美國為了限制我國的晶片發展,可謂是出了不少「力」,但是依舊有很多技術型人才願意為國家效力。其中為我國晶片事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不得不提的人就是張汝京,張汝京是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如今市值已經突破了5000億。
  • 84歲老奶奶堅持前線研究!自研晶片打破壟斷,為祖國節省上萬億
    但並不是沒有取得進展,雖然有像陳進這樣的"漢芯造假事件"出現,但在國內也並非沒有人勤勤懇懇、為晶片研發付出大半輩子的人,她就是84歲還堅持在前線研究晶片的科學家黃令儀,黃奶奶。1958年,那時候正值國家研究發展半導體科學,剛剛從華中工學院畢業的22歲的她才有了可以進入清華大學半導體專業深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