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美國壟斷,北鬥這些本事連GPS都做不到

2020-11-30 經濟網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導

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從自上世紀80年代提出設想、1994年正式啟動建設,北鬥在26年後的今天,終於完成了全球組網,建立起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星座。這也意味著,中國不僅會逐步擺脫對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的依賴,也有希望對GPS的全球統治地位發起挑戰。

更為激動人心的是,北鬥全球組網之後,會成為一項重要「基礎設施」,可以把能力輸送給各行各業。從「建設北鬥」到「應用北鬥」,是一個全新的徵程。雖然與GPS已經形成的龐大產業生態相比,北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也意味著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擺在面前:一個已然千億級別、未來有可能達到萬億規模的產業正在等待爆發。

北鬥已在身邊,「中國精度」的這些本事連GPS都做不到

實際上,遙遠星空中的北鬥要比想像中離你我的生活更近。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曾透露,目前已經有70%以上的智慧型手機接入了北鬥服務,這一比例讓不少人感到驚訝。

再比如,記者從滴滴方面了解到,青桔單車早在2019年就率先在國內推出了搭載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的GEO車型,目前已在深圳、武漢、北京等地投入運營。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曾表示,北鬥在共享單車的應用,營造的創新模式,讓北鬥走進大眾。

實際上,北鬥導航系統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比如,為珠穆朗瑪峰「量身高」,記錄武漢醫療廢棄物處理路線……

據悉,目前,可以提供全球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共有四個,除了剛剛完成全球組網的中國北鬥系統(BDS),還有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和歐洲伽利略系統(Galileo)。

應用規模最大的是GPS,它是一個以軍用為主的衛星導航系統,所有權、控制權、運營權都屬於美國國防部。在海灣戰爭中,美國GPS所發揮的關鍵作用,至今仍被津津樂道。GPS包含軍碼和民碼兩種信號,前者是毫米級別精度,後者則是分米級別的。因此,目前普通用戶在GPS的使用過程中,定位不夠精準一直是個大問題。

但是,北鬥系統則是全球第一個提供三頻信號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而GPS使用的是雙頻信號,這使得北鬥可以更好地消除高階電離層延遲影響,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強數據預處理能力,大大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

此外,北鬥還具備GPS沒有的一項技術突破,即特有的短報文功能。據介紹,短報文,與我們日常簡訊的形式相似,在各種救援中可以發揮無法替代的作用。汶川地震救災時,在所有高度依賴光纖和基站的通訊手段都因基礎設施大面積損壞而無法使用的情況下,就是北鬥一代設備發出了來自震區的第一條消息。

北鬥全球組網之後,「中國的北鬥」成為了「世界的北鬥」,這不僅意味著我國將擺脫對國外全球衛星導航服務的依賴,也有望打破美國GPS的壟斷。

生於北鬥不止北鬥,萬億產業按下啟動鍵

各國建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都會同時承擔軍用和民用兩個目的。在民用領域,由於GPS進入應用市場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尤其是智慧型手機浪潮下,美國GPS系統已經構建了龐大而完整的商業生態。中國北鬥能否乘風破浪、逆風翻盤呢?

「北鬥完成全球組網意味著它從一個區域型服務的系統變成全球範圍提供服務的系統,服務廣泛性發生本質改變後,過去產業集成北鬥服務的最大顧慮和障礙沒有了,因此,可以讓全產業鏈受益,尤其是晶片和終端產業。」千尋位置CEO陳金培在接受包括《中國經濟周刊》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

千尋位置成立於2015年8月,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起成立。據介紹,千尋位置負責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的建設和運營,目前已完成了近2600座基準站建設和組網工作,包括專線鋪設、設備安裝、系統調試等,整網系統全部使用國產設備,核心技術、晶片、算法全部自主可控。

陳金培表示,簡單來說,千尋位置就是提供了一個「增強版的北鬥」,通過建設在全國各地的北鬥地基增強站,接收天上的北鬥衛星定位信號,實時計算衛星定位誤差,為數以億計的用戶提供了高精度定位服務,可以實現釐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納秒級授時。

6月23日,在北鬥完成全球組網的同時,千尋位置也對外宣布了一個重大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加速輔助定位服務用戶數已經突破5億,覆蓋國內大部分安卓手機,這項服務將耗時30秒以上的初始定位時間縮短至3秒。」由此,千尋位置成為繼蘋果、谷歌、諾基亞之後,全球第四家掌握這項技術的公司。

來自千尋位置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首個支持北鬥衛星系統的加速輔助定位服務「千尋立見」的總用戶數突破5億,總服務次數超過5500億次,日活躍用戶超過1億,日服務次數超過12億,服務覆蓋全球230超過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超過75%的用戶來自中國本土。這意味著每4個中國人裡面,就有1個用了北鬥加速輔助定位。 

目前北鬥衛星可見數量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超過了GPS 數據來源:千尋位置

在陳金培看來,從衛星導航系統本身來講,北鬥導航系統的能力,無論是天上北鬥衛星,還是地上的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在技術和產品服務成熟度上,現在已經完全超越了GPS。但不成熟的地方在於產業鏈條,包括從晶片到天線、智能終端、應用場景等。

「衛星導航系統的集成需要一定的時間,GPS比我們早發展了二十幾年,而我們剛剛升級為一個全球系統,從全球產業鏈角度來講,目前還是有差距的。」陳金培說。

掘金北鬥,「北鬥+5G」想像空間巨大

從建設到應用,北鬥的另一個故事才剛剛開場。尤其是在隨5G而來的萬物網際網路的新時代,萬億級別的物聯網,數量遠超智慧型手機的智能硬體,都需要定位服務,這也帶來了「北鬥+5G」無比巨大的想像空間。諸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公共安全、網際網路應用、IoT物聯網、無人機無人車、智慧城市、氣象預報、能源調度、農林牧漁、減災救災……

實際上,衛星導航服務一直都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且仍在高速增長。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發布的《2019年全球衛星導航市場報告》預測,到2029年,全球衛星導航市場總產值預計約為3244億歐元(約2.6萬億人民幣),將會比2019年的1507億歐元翻一番,而亞太地區市場容量將超過全球一半。

來自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的《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也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而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則顯示,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超過3000億元;2019年產業規模超3600億元;預計到2020年產值將超4360億元。

走在全球前列的中國5G,加上北鬥加持,以及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如此的大背景之下,「掘金」的號角聲似乎已經吹響。

在陳金培看來,各行各業的數位化的進程對於時空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強烈,大數據時代需要同時具備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大要素,時間與地點的輸出能力正是要靠北鬥這樣的時空智能基礎設施。

更為關鍵的是,陳金培認為,北鬥的高精度能力將催生巨大的創新,比如一些自動控制設備將不再滿足於幾米、幾十米的精度,這可以挖掘出很多的新場景和新需求。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變成時空智能的基礎設施,就像空氣一樣,會融合到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技術當中。北鬥在應用層的創新,不僅用到了智慧型手機裡,還將會用到了很多我們想不到的地方。」陳金培希望,有一天北鬥可以被集成到千億級的智能硬體和智能化終端當中。

不過,北鬥帶來的產業熱潮也需要一些冷靜的思考。實際上,在資本市場,所謂的「北鬥概念股」已經被熱炒了多年,但「蹭熱點」的居多,有硬核實力的並不多見。

再比如,早在2013年《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布時,國內就掀起了一波「北鬥產業園」建設熱潮,但截至目前,我國40餘座北鬥產業園中,建成並投入運行的還不足一半。

可見,北鬥這波產業熱潮當然要跟,但需要真功夫。

責編 | 呂江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美國壟斷被徹底打破,全球165個國家中,北鬥導航精度超越GPS
    北鬥系統實現全球組網,美國壟斷被徹底打破今天主要介紹的就是我國的北鬥系統,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導航系統中最具知名度、且功能最全面的就是美國的GPS,它的存在幾乎已經在該領域形成壟斷,無論是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還是多個歐洲國家共同研發的伽利略導航系統都無法撼動其地位,正因如此,美國隨時都可以用關係GPS信號為藉口威脅其他國家
  • 原創丨北鬥3號開通,徹底打破美國3大壟斷霸權
    最初一千多塊,後來慢慢下降,但當北鬥晶片直接將價格打到6塊時,而且性能不輸美國技術,這會讓美國少掙多少壟斷利益?這種對美國科技能力壟斷霸權的打破,對中國和對全球的影響絕對都是戰略性的。由於全球導航系統能做的國家極少,像歐盟、俄羅斯都支撐不起這一系統在全球範圍的廣泛應用,所以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是美國GPS事實上的唯一競爭對手。如果沒有北鬥導航系統,GPS將永遠是美國用來在話語權上壓制其它國家的重要工具。現在,中國有了這個全球性的服務能力,相關國家就不再受制於美國的GPS了,美國再拿GPS的壟斷服務能力對其它國家進行威脅就沒用了。
  • 北鬥三號正式開通!核心零部件全國產,打破美國GPS全球壟斷局面
    編者按:從北鬥一號2000年建成以來,我國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建立了全球定位系統,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星間鏈路技術、高精度原子技術等都已經實現了國產,不會出現受制於人的情況,打破美國GPS全球壟斷局面。
  • 好消息,中國北鬥2.0發布,有望打破美國56年市場壟斷?
    一提到導航,也許大家心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美國的GPS導航。但是,現在美國GPS的壟斷地位已經被打破了。中國的北鬥衛星如同雨後春筍般相繼發射到太空裡,中國人擁有屬於自己的導航。相比以前的1.0版本,現如今的2.0版本解決了定位不精準的問題,不但保證了定位快,還兼顧了準。
  • 新一代北鬥高精度晶片亮相!成功打破GPS壟斷
    8月30日的最新報導稱,美國人的全球定位系統已經壟斷了世界幾十年,白宮方面試圖用他們在技術上的優勢來控制別的國家,因此全球定位系統從原本的導航工具已經進化成了政治工具。3號的建設,並且宣布北鬥導航系統在世界範圍內正式開通。
  • 馬斯克點讚「嫦娥五號」,我國北鬥導航打破壟斷,美國GPS慌了
    現在我國擁有了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系統,相當於把定位信息自主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不再依賴美國 GPS ,打破了 GPS 的壟斷。,美國 GPS 就會失去中國,甚至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會選擇北鬥系統。美國急了,紛紛傳出要求盟友禁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聲音。
  • 我國北鬥導航系統,打破了美國GPS壟斷,讓世界各國享受自由
    談起GPS,大家一定都不陌生。GPS是一種導航系統,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小到車輛定位、大到氣象測報等,而GPS是由美國發明創造,且壟斷。以前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經常隨意關掉導航,致使許多國家的發展受到限制。很多國家對美國的這種行為都無能為力,過去的中國也如此。
  • 北鬥這些技術連美國也無,GPS要歇菜了,北鬥越來越受各國的青睞
    說到導航,美國的GPS是全世界應用最廣泛的,壟斷國際市場長達55年,不過,經過中國專家的努力,如今我們的北鬥衛星終於趕上來了,正式全球組網成功,一舉打破了美國GPS壟斷局面。2018年12月27日,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並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今年以來,北鬥應用在全球尤其是在服務「一帶一路」中大顯身手。因為中國北鬥變得越來越強,為此西方國家便眼紅了起來。
  • 中國北鬥正式服務全球,不僅免費還完美融合5G,性能超美國GPS
    ,其全部關鍵技術都為我國自主研發,它是由三個軌道面上的55顆導航衛星組成,在衛星數量上,比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洲的伽利略多出了近一倍。北鬥的這一項獨門絕技將在航空航天,搶險搜救,甚至軍事領域都將發揮極其重大的作用。
  • 為什麼中國北鬥系統已完善,手機定位卻還用美國的GPS?長見識了
    如今北鬥已經可以為亞太地區提供導航服務了,關於,其實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之中我們一直都在使用北鬥系統,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北鬥系統從開始構想然後再達到現在的成績實屬不易,從剛開始時的試驗系統,一步步的成為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北鬥導航系統,然後再向更大的目標進發,成為一個可以讓全世界的中國同胞都可以使用的導航系統
  • 北鬥三號開通重要意義,打破美國全球科技霸權壟斷地位
    >,不僅是我國在科技領域上的一項重大突破,而且還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歷史性大事件,因為它打破了美國作為霸權國家,在全球導航領域上的壟斷與&34;!無論是覆蓋全球還是地區的衛星導航系統,都是大國才能&34;的重大科研項目。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自1983年由&34;功勳、世界頂尖測控專家陳芳允院士提出構想,到2020年全球覆蓋服務正式開通,經歷了37年。篳路藍縷,玉汝於成。為了打造北鬥系統,我國科研人員付出的艱辛和國家持續不斷的巨大資金投入,確實一言難以道盡。
  • 打破GPS壟斷!中國70%智慧型手機用上北鬥導航,唯獨iPhone是例外
    談及定位功能,相信大多數用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美國GPS定位。該系統憑藉著超高的知名度,甚至一度成為定位功能的代名詞。但其實,GPS並不是目前唯一可用的定位系統,近兩年。
  • 又一喜訊,當今北鬥衛星數趕上美國了,比GPS多這些的優勢
    說到導航,美國的GPS是全世界應用最廣泛的,壟斷國際市場長達55年,不過,經過中國專家的努力,如今我們的北鬥衛星終於趕上來了,正式全球組網成功,一舉打破了美國GPS壟斷局面。2018年12月27日,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並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今年以來,北鬥應用在全球尤其是在服務「一帶一路」中大顯身手。因為中國北鬥變得越來越強,為此西方國家便眼紅了起來。
  • 北鬥導航2.0發布,GPS壟斷56年的市場被打破,精準度更強
    GPS這一導航大夥毫無疑問不生疏,它以前在一段時間內被大伙兒用以導航的代稱,要是一提及導航,大伙兒立刻就能想到GPS,但直至我國北鬥導航將通信衛星到外太空時,GPS的市場壟斷影響力就在慢慢被擺脫了。
  • 中國北鬥在世界排名第幾?為什麼北鬥的衛星數量比美國和歐洲多?
    今年六月,北鬥最後一顆導航衛星(第55顆)即將發射升空,屆時中國北鬥三號系統建成,中國導航進入北鬥時代!北鬥衛星在世界可以排第幾?在中國境內,北鬥可以排第一,世界範圍排第二,僅次於美國的GPS。其中美國的gps,精度最高,覆蓋最全面,適用範圍最廣。幾乎壟斷了全球的民用市場。中國的北鬥為什麼比美國的衛星數要多?
  • 北鬥最後一顆衛星就緒,國際市場爭奪千億訂單,打破GPS神話
    我國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的第45顆衛星已正式進入組網籌備階段,即將發射。我國發展北鬥衛星系統,為中國和全世界各地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然而,美國卻不這麼認為,擔心中國北鬥的崛起搶佔了本屬於GPS的「利益蛋糕」。美國GPS一直全球導航市場的巨頭,但如今中國北鬥崛起之勢已顯,必將打破美國GPS的壟斷地位,成為國際一流的導航系統。
  • 美國不再是唯一,30多個國家力挺中國,一舉打破美國壟斷
    根據報導,我國北鬥系統最後一顆衛星已經升空,這也意味著我國距離擺脫GPS又更近了一步。如今美國的GPS衛星導航系統已經不再是唯一,而且令國人興奮的是,全球有30多個國家力挺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一舉打破了美國在衛星導航方面的壟斷。
  • 建成不到半年,北鬥拿到一份完美成績,在165個國家擊敗GPS
    而相比起探索月球、火星等「高大上」的項目,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要更加貼合現實層面,在這個領域中,我們也已經打造了「北鬥」這樣優秀的產品。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如今在全世界195個主要國家中有165個國家的首都,北鬥系統的觀測率都高過了美國的GPS系統,此時距離北鬥系統宣布全面建成還不到半年的時間,北鬥就交出了一份讓國人都滿意的完美成績。
  • 中國北鬥導航比GPS強在哪裡?美國專家:先進的不像是中國發明的
    其實,現代科技跟從前比起來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了,說實話,以前的時候,科技的研究方向不算特別多,因此各個國家發展的方向說白了也都大同小異。但現在各種尖端科技的研究,差之毫厘謬之千裡,科研領域越來越廣,各項科技齊頭並進,將整個世界打造的更加美好。
  • 中國北鬥獲聯合國認證,美國被「冷落」,GPS迎史上最大危機
    通過20年的努力,到2020年,中國北鬥三號組網工程順利完成,並獲得聯合國的認可,成為世界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已經受到137個國家的支持,畢竟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北鬥相關產品已經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美國GPS面臨有史以來最大危機,將不再是導航定位的唯一選擇。美國GPS的前景可以說是非常渺茫,有了更好用更便宜的北鬥,不排除被國際社會「忽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