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回應美涉華報告:「冷戰活化石」只能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2020-11-21 瀟湘晨報

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黃鈺欽)針對美方近期發布的涉華報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份文件是美國國務院一些「冷戰活化石」炮製的又一反華謊言集,最終只能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發布一份名為「中國挑戰要素」的文件,列出了美國需要完成的10項任務來應對中國崛起,包括加強聯盟體系、鞏固憲政民主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對此,趙立堅表示,這份文件是美國國務院一些「冷戰活化石」炮製的又一反華謊言集,充分暴露了美方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也暴露了他們對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的恐懼、焦慮和不健康心態。

趙立堅指出,他們企圖重啟冷戰的險惡圖謀,必將遭到中國人民和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唾棄,註定要失敗,最終只能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完)

【編輯:丁寶秀】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美「冷戰活化石」再次炮製反華謊言集 外交部:最終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美「冷戰活化石」再次炮製反華謊言集 外交部:最終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2020-11-20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交部回應美方「抗中報告」:冷戰活化石註定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星期二出臺一份長達70多頁的研究報告,提出美國需要完成的應對中國挑戰的十項任務。這份報告被一些媒體炒作為「新凱南電報」,將其與上世紀四十年代外交官喬治·凱南有關美國遏制蘇聯政策的文章相提並論。
  • 美「冷戰活化石」炮製遏制中國框架文件 趙立堅:「只能被掃進歷史...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社北京11月19日報導,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11月17日出臺一份長達70多頁的研究報告,提出美國需要完成的應對中國挑戰的十項任務。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9日表示,這份文件是美國國務院一些「冷戰活化石」炮製的又一反華謊言集,最終「只能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趙立堅在當天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份文件充分暴露了美方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也暴露了他們對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的恐懼、焦慮以及不健康心態。
  • 外交部發言人就「五眼聯盟」涉港聲明、中澳關係、美方涉華文件等...
    回應「五眼聯盟」涉港聲明: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有記者問: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英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中國政府重新考慮針對香港立法會議員的行動,並立即恢復有關議員資格。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中國人從來不惹事,也從來不怕事。
  • 中方:五眼聯盟小心眼睛被戳瞎 五眼聯盟是什麼意思?
    回應「五眼聯盟」涉港聲明:強烈不滿、堅決反對有記者問: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英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中國政府重新考慮針對香港立法會議員的行動,並立即恢復有關議員資格。中方對此有何回應?「中國人從來不惹事,也從來不怕事。
  • 美提前30年解密文件中稱要「保衛臺灣」,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政府提前30年解密了一份「印太戰略」文件,包括保衛臺灣、幫助印度崛起來制衡中國、維持美地區主導地位等。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美方一些政客企圖通過解密有關文件留下所謂遺產,但這份文件的內容恰恰暴露了美國借『印太戰略』遏制打壓中國、破壞地區穩定的險惡用心,這實質上是一份『維霸戰略』。」
  • 外交部回應美政客涉華言論:無視基本事實的惡意攻擊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8月28日參加美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訪談,在中國政治制度、涉臺、涉港、南海等問題上指責中國,並鼓吹利用美同盟體系應對來自中、俄的「挑戰」。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美報告緊盯中國軍事現代化 日稱與華叫板有底氣
    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6日發布2013年度《涉華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這立刻成為昨天世界各大媒體涉華報導的主角。美國五角大樓關於中國公布的釣魚島領海基線「不恰當」的說法,則讓日本輿論興奮。對此中國外交部回應,中國確定並公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完全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希望美方不要發出錯誤信號。」
  • 外交部就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地球、澳機構涉華報告等答問
    作為中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嫦娥五號探月工程任務得到了包括歐洲航天局、阿根廷、納米比亞、巴基斯坦在內的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和協助,中方對他們表示衷心感謝。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永無止境。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 人民日報:「冷戰活化石」兜售的都是什麼貨色
    「冷戰活化石」兜售的都是什麼貨色本報評論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人類遭受百年未遇的傳染性疾病挑戰。然而,每遇歷史重要關頭,總有一些跳梁小丑不甘寂寞,發幾聲噪音,演幾齣鬧劇,做做「政治秀」,刷刷存在感。最近,素有「冷戰活化石」之稱的史蒂夫·班農又開始活躍,散布「中國隱瞞疫情」「病毒起源於中國實驗室」「中國借疫情牟利」「世界衛生組織偏袒中國」等論調,臆想著聳人聽聞的「冷戰戰情」,還煽動美國一些政客在國會搞反華提案,鼓譟對中國發起調查,叫囂追責索賠。
  • 要文明對話,不要「文明冷戰」
    這是中國再次向世界發出促進文明交流互鑑、包容發展的時代強音,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回應所謂「文明衝突論」的又一次努力。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方之所以將「一帶一路」的未來同時定性為「文明之路」,是因為中方有足夠的自信認為,共建「一帶一路」能推動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使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 中國駐雪梨總領館駁澳媒有關疫情涉華報導
    中國駐雪梨總領館駁澳媒有關疫情涉華報導
  • 美發布新規,限制中共黨員赴美旅行!還威脅禁止中國公司在美...
    世人看得非常清楚,這是美國內一些極端反華勢力出於強烈意識形態偏見和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升級對中國政治打壓的行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華春瑩強調,美國政府做法完全不符合美自身利益,只能讓美國自詡的開放、自由形象和制度優勢在世人面前進一步削弱。
  • 疫情期間歐洲涉華輿論的變化及其特點
    中方在敘事中還有試圖損毀歐盟聲譽的行為」,因此歐盟「必須意識到地緣政治因素包括通過宣傳和『慷慨政治』爭取影響力的鬥爭。我們需要捍衛歐洲免受破壞者的侵害」。博雷利的「定調」 是歐盟官方涉華輿論發生顯著變化的標誌,成為官方涉華輿論的主基調,體現出歐盟層面對歐洲涉華輿論的直接幹預和塑造,自此歐洲一些國家官方與民間輿論之間的差異縮小、交集擴大。
  • 美議員稱新冠病毒來自中國生物戰計劃 中方回應
    2月10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刊登出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9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採訪的主要文字內容,其中涉及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等熱點問題。當被問及針對美參議員、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湯姆·科頓有關病毒可能來自中國生物戰計劃的指控,中方有何回應時,崔天凱表示,這一指控真是瘋狂至極。他說,捕風捉影、造謠傳謠是極其危險和有害的,因其不但會引起恐慌,還會助長種族歧視和排外情緒,破壞「抗疫」的共同努力。
  • 「一帶一路」阿拉伯國家主流媒體涉華疫情報導分析與啟示
    今年上半年,上海外國語大學「一帶一路」阿拉伯國家涉華輿論和輿情監測研究課題組以6家具有影響力的阿文媒體為分析對象,從中採集與疫情相關的涉華報導進行編譯,並分析其內容。3月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通報,中國內地報告首次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月中旬以後,監測範圍內各家媒體的涉華疫情報導數量有所下降。第二階段的報導話題類型開始明顯從疫情數據通報轉向相關問題的探討與評論,主要包括:1、中國的抗疫經驗;2、疫情所導致的社會經濟影響。
  • 美報告盤點中國軍力十大進展 猜中國何時用核武
    【環球軍事報導 記者 劉昆】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2月8日報導,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日前發布的年度涉華報告篇幅浩大,其中有十大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忽視。報告稱,中國正準備擴大其武器出口規模,向那些之前只從美國或俄羅斯購買武器的國家推銷廉價替代品。此外,軍火出口還將減少國家對軍工企業的投入,有力促進中國軍力現代化。七、中國瞄準美國衛星易被攻擊的弱點報告稱,解放軍通過評估認為,衛星對於美軍在全球範圍的作戰能力至關重要。